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山西的抗战文化
2017-03-16 11:1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梁宇红  点击:  复制链接

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红色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山西处于非法的地位,缺乏地域和媒介的承载,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传播被专制统治所扼杀,付出了血的代价。随着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红色文化迈上了公开合法的舞台,而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山西的抗战文化。

早在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委毛泽东创作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沁园春·雪》,在石楼县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首次吟诵,开启了山西抗战文化的序幕。东征红军的宣传部长陆定一写就了抗日先锋队军歌。“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红色文化犹如星星之火播撒在土皇帝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这块被五千年文明浸润的黄土地期盼着红妆素裹的晴日。

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杜任之、张友渔、邢西萍、侯外庐、高沐鸿、卢梦、宋之的等,在省城组织文艺救亡活动,还创办了艺术通讯社和西北剧社,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我们要以自己的热血洗尽我们的耻辱”的呐喊。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牺盟会,把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正如冼星海、傅东岱创作的《牺盟大合唱》中激昂的歌声:“太行山、五台山、中条山、吕梁山,保卫牺盟,保卫中国,战到最后胜利的明天,战到民族解放的明天。”

随着平津沦陷和八路军为主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山西吸引了平津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和文化名人,他们胸怀满腔热血,植根于山西这片黄土地,与山西人民一起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洪流,创作出一大批鼓舞民族斗志、记录烽火岁月的文艺作品,塑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代新风。与省城、区域中心和交通要道等沦陷区的殖民文化、奴役文化、封建文化截然相反,在土地贫瘠、经济困乏、文化落后的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诞生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山西抗战文化,把古老悠久的山西历史文化推向辉煌灿烂的顶峰。

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党组织大量吸收和任用知识分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根据地文化事业。但是山西抗战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生长在富裕的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和文化名人,起初其生活方式与闭塞落后的山区农村和举步维艰的抗战环境,其创作习惯与近乎文盲的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九四一年五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全师模范宣传队初赛会上作了《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的报告。指出:文化服从于政治任务。“无论哪一种势力或哪一种派别的文化工作,都是服从其政治任务的。今天的中国,不管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势力,即抗战民主派,日寇、汉奸、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共顽固派。这三种势力的斗争,也尖锐地表现在文化领域。各种势力的文化工作都是与其政治任务密切联系着的,所谓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报告结合一二九师的具体情况,提出要加强对敌的文化斗争,开展我们的政治攻势;加强民族的爱国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敌斗争的勇气;提倡科学,宣扬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把我们真实的战斗生活反映到国际上去,传播到大后方去。

一九四二年的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和晋绥边区关于小说《丽萍的烦恼》的讨论,开始纠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文化倾向,这与其后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相比,确有先见之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纲领发表后,山西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逐步统一认识,明确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纷纷走向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深入到工农兵群众当中,创作出一大批以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为基本题材,反映新时代、新政权、新生活的大众化作品,缔造了以赵树理、马峰、西戎为代表的文艺大师。根据地的小说、诗歌、戏剧、曲艺、音乐、美术、新闻、出版和群众文化都出现了空前的创作热潮。

抗战时期的山西蕴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的。抗日战争中以太行山为战略支点的华北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区领导华北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太行山上,抗日军民铸造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赢得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的胜利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与延安精神一起载入史册。陈毅在《过太行山抒怀》诗中咏叹道:“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创业不拔赖基地,我过太行梦魂安。”

山西的抗战文化与山西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相媲美,历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锤炼,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盛极一时的山药蛋流派,为中国红色文化的洪钟大吕铸就了璀璨的篇章。山西的抗战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代山西的重要优势。善于运用历史文化财富的地方,无疑是充满希望的。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3-16 11:14: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上万日军留在山西 欲帮阎锡山割据一方东山再起

下一篇:同仇敌忾—— 国共两党在山西合作抗日的回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