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沧州抗日战争概述(上)
2017-09-27 14:27:53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沧州党史网 作者:作者:刘继堂 郭爱伶 刘德峰  点击:  复制链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从此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夺得了最后胜利。在艰苦的抗战中,英勇的沧州人民同全国各地人民一样,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在沧州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全民抗战、抵御外侮的胜利凯歌,描绘了一幅英武悲壮、激人奋进的御寇图。

  抗日战争中的沧州市各县、市分别属于冀鲁边区(1944年1月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抗日根据地和冀中抗日根据地。运河以东各县、市先后隶属中共冀鲁边工委、津南地委、冀鲁边一、三地委、渤海一、三地委;运河以西各县、市先后隶属中共冀中一、三、四地委和冀中八、九地委。

  纵观沧州辖区在八年抗日斗争中走过的曲折艰难路程,大致可分为根据地创建,“蚕食”与反“蚕食”斗争,艰难残酷、顽强斗争,战略反攻四个阶段。

  一

  1937年7月至1939年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阶段。七七事变,日军南侵,9月24日沧县沦陷。冀中地下党和冀鲁边地下党遵照党中央指示,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战;沧州广大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建立抗日政权和抗日团体,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根据地迅速形成并逐步扩大。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已传到津南,中共津南工委负责人马振华、邸玉栋等邀请当地开明人士商谈抗日救亡大计。l5日,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在盐山县旧县镇(今千童镇)宣告成立。至8月,救国会由开始的6个分会增设到l3个,救国军也很快发展到l000多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是共产党在沧州,也是在山东战略区组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从此揭开了津南地区运河以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

  同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派于文彬、赵明新与津南工委负责人马振华、邸玉栋会合,组织建立了冀鲁边工委,统一领导边区抗战。11月,抗日救国军在盐山五铺、叶茂李一带夜袭伪“华北自治联军”副司令刘佩忱部,毙伤伪军多人。l2月,三十一支队(总称“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由救国军改称)在盐山至庆云公路上的望树镇设伏,袭击日军汽车,活捉一日本顾问,缴获汽车一辆,并在北芦村击退前来寻找的盐山日军,首次对日军作战告捷。l938年1月28日,三十一支队组织300多人,昼伏夜动,佯攻盐山城,周旋3天,里应外合,夺取县城,迫使l00多日军和500多伪军逃回沧县。2月7日,三十一支队又与围攻盐山的伪军刘芳庭部千余人激战8昼夜,击伤刘芳庭,打退了敌人。4月,李启华、杨靖远等5人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到达边区,加强边区的领导。7月,为增援冀鲁边区,八路军一一五师永兴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到达乐陵,成立了以马国瑞为书记的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9月,中共冀鲁边区特委成立,李启华任书记;下旬,运河东各县划为冀南第六专署和第六军分区,杨靖远任专员兼军分区司令员。

  随着抗日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救国军”活动范围扩大,相继建立了盐山、乐陵、庆云、无棣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创建了以宁津、乐陵、盐山为中心的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地区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把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放手发展抗日武装。l937年9月,中共中央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赶赴冀中,和地方党一起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同月,平汉线省委委员薛振彦来到冀中,将保东、保南特委合并组建了保属省委,张君任书记。保属省委为了坚持敌后抗战,开办游击战争训练班,培训干部,组建了抗日武装。10月l4日,驻河北的国民党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共产党员吕正操,遵照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在晋县将所部改编成人民自卫军,吕正操任司令员,回师北上抗日。12月,河北游击军司令部成立,孟庆山任司令员。

  1938年1月,北方局派鲁贲来冀中,将保属省委改称为冀中省委。在冀中省委的领导下,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并肩战斗,消灭土匪,改造杂色武装,扩编部队,改造政权,发动群众,开辟新地区;挖道沟,改造平原地形,使敌人机械化部队无法通行;拆掉24座县城城墙,使占城之敌不能坚守。改造平原地形,是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创举。同时,粉碎了侵华日军的第一次春季“扫荡”。至4月初,建立了3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群众抗日热情十分高涨。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冀中的黄金时代。

  冀中形势迅速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初步展开,但这时冀中的党政和军队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领导。4月1日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成立,李耕涛任主任(不久,吕正操兼任),统一了政权组织;同月21日至5月2日,召开了冀中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新的省委领导机构(8月改称冀中区党委),黄敬任书记,统一了党的领导;5月将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合并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孟庆山任副司令员,统一了军队的领导。会后,各分区党的特委组织和各军分区及群众团体组织相继建立。冀中区各级党、政、军、群领导机构的建立和健全,标志着冀中抗日根据地已经形成。

  冀中和冀鲁边等抗日根据地的迅猛发展,给日军造成巨大威胁。日军占领武汉后,即抽调重兵回师华北,将战争的重心移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并进行大规模“扫荡”,冀中和冀鲁边平原首当其冲,加之伪顽势力、土匪武装制造磨擦,活动猖獗,斗争极其尖锐、残酷,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派八路军主力挺进冀鲁边区和冀中区,帮助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同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以下简称“挺纵”)在司令员兼政委肖华率领下到达冀鲁边区。1939年1月,贺龙师长率八路军一二○师主力到达冀中任丘县惠伯口一带。八路军主力到达两区后,调整了领导机构,加强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肖华、贺龙分别担任冀鲁边区、冀中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两区党政军民的抗日斗争。为了加速冀鲁边区和冀中区地方部队的正规化、八路军化,使其成为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坚强柱石,“挺纵”和一二○师分别对由三十一支队改编的平津支队和冀中三纵队进行整编、整训。平津支队改编为“挺纵”六支队;一二○师不但与冀中军区的几支部队进行了合编,还主动承担紧张繁重的作战任务,让冀中部队腾出时间进行整训,并在战斗中进行传帮带。经过整训的六支队和三纵队,提高了军政素质,战斗力大大加强。

  八路军主力部队到达两区后,狠狠打击敌人,连连取得胜利,有力地巩固了抗日根据地。l939年1月21日,“挺纵”在盐山韩集伏击日军,毙伤百余,得到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表扬。26日,“挺纵”在东光县灯明寺,三次重创敌人,歼敌500余,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

  一二○师到达冀中之时,日军正开始对冀中区的第三次“围攻”。一二○师立即投入了反“围攻”战斗:2月2日,肃宁曹家庄首战告捷,歼战140余;4日,肃宁大曹村再战取胜,歼敌300余;3月1日,河间黑马张庄伏击成功,又歼敌l30余,加上七一五团在深县进行的邢家庄战斗,不足一月,一二○师四战四捷,粉碎了敌人的第三、四次“围攻”,威震冀中平原。在3月下旬,粉碎敌人第五次“围攻”后,一二○师又进行了著名的齐会歼灭战。4月23日,贺龙趁日军吉田大队800多人孤军深入之机,集中优势兵力,布下天罗地网,巧妙用兵,灵活指挥,在河间齐会村一带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平原歼灭战。战斗中贺师长中毒气负伤坚持指挥;指战员们士气高涨,越战越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率医疗队参加战斗,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手术疗伤,抢救了大批伤员。齐会战斗,经三昼夜激战,歼灭日军700余,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震动了全国,中共中央为此发了贺电。

  沧州是回民聚居区,回族英雄儿女为抗日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七七事变后,献县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在家乡东辛庄(今本斋村)一带组织了回民义勇队,1938年3月,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后又与冀中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回民教导总队,1939年7月,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老红军干部郭陆顺任政委。回民支队转战冀中,参加了任(丘)河(间)大(城)战役、青(县)大(城)等战役,特别是在青(县)建(国)交(河)地区坚持反“扫荡”斗争,重创敌人,为坚持和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1年8月27日,为逼迫马本斋投降,敌人抓走马母白文冠为人质。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马母大义凛然,进行绝食斗争,9月7日为国捐躯。马本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率领回民支队与敌斗争。l942年7月,回民支队经冀鲁边区转战冀鲁豫抗日根据地。l944年2月7日,马本斋不幸病逝。马氏母子,英名长存,朱德总司令称颂他们是“汉回各族模范”、“母子两代英雄”。

  在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活动同样活跃。1938年冬,冀鲁边区回教抗日救国总会成立,冯景恩、王连芳先后任总会主任。1940年8月,冀鲁边区回民大队成立,大队长刘震寰,政委王连芳。l941年9月,回民大队升编为回民支队。回民支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东征西杀,英勇作战,与日伪军进行了较大战斗l00多次,有闻名渤海战场的韩村(今黄骅市区)伏击战和以少胜多的花寨、羊二庄阻击战等,共歼灭日伪军l300余人。

  在两年多的艰苦斗争中,冀鲁边区和冀中区广大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根据地迅速形成并逐步扩大。特别是八路军“挺纵”和一二○师的到来,不但打击了敌人,稳定了局势,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而且帮助整训了地方部队,促进了党政军群组织的发展。到l939年底,冀鲁边区的党员发展到2.5万多人,抗日武装发展到1.5万多人;冀中区党员发展到9万多人,抗日武装发展到约l0万人。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27 14:30: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家口抗战历史概况

下一篇:沧州抗日战争概述(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