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东北抗联1940-1945: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2015-12-04 09:02:29  来源:新浪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40年,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已增至12个师团,总兵力达到33万人。而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中,已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处于分散状态的东北各抗联队伍伤亡惨重,已经近乎陷入绝境。保存力量,实施战略转移变得迫在眉睫。

  

  1943年10月5日,东北抗联教导旅部分干部野战在演习后合影。一排左起:巴达廖、张寿篯(即李兆麟)、王一知、周保中、金日成、石林斯基;二排左起:张光迪、冯仲云、王明贵、王效明、崔庸健、彭施鲁;三排左起:杨青海、徐哲、姜信泰、金光侠、金铁宇、隋长青;四排左起:安吉、朴德山、崔勇进、陶雨峰、金京石。

  翻开刚从苏联回国时拍的黑白标准照,照片上的李在德梳着整齐的短发,站得笔直。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又隐隐流露出一丝希望的神情。那是1945年12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不久,那一年她27岁,是一名抗联战士。

  如今,李在德97岁了。如果不特别说明,没有人会把这个瘦小的、和蔼的邻家老奶奶与当年那个征战于白山黑水间的侦察兵联系在一起。提起往事,她笑眯眯地说:“早都忘啦,现在脑袋稀里糊涂”,可说起当年战友的名字,她都一一记得,“北京的,都没有啦,东北……还有一些。基本上都不在了。”

  李在德和她口中的战友们,都来自一个特殊的、不那么有名的抗战队伍——苏联红军第88特别独立步兵旅。这支部队是由1940年初撤退到苏联远东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余部组成,旅长周保中(苏军上校),副旅长李兆麟(苏军中校)。归属于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部指挥领导。在苏联红军进军东北的过程中,教导旅担负了敌后侦察、破袭及战斗的任务。而曾经的那些风起云涌和惊心动魄,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了。

  到苏联休整

  1940年3月19日,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郊区,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迎来了3位中国客人:周保中、冯仲云和赵尚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将领,他们将与苏联远东军讨论双方建立临时指导关系的问题。

  事实上,此时的东北抗联已经近乎陷入绝境。这一年,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已由1931年时的3个师团增至12个师团,总兵力达到33万人。而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中,已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处于分散状态的各抗联队伍伤亡惨重,人数从之前的3万余人迅速减少至不到2000人,活动范围由原先的70个县缩小到不足10个县。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取得与中央的联系,保存力量,实施战略转移变得迫在眉睫。

  在同一时期,苏联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从1938年到1939年,日军先后在苏蒙边境地带挑起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而此后随着德国入侵波兰,西方战线的形势也日渐吃紧。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苏联亟须与东北抗联合作牵制日本,并通过其获取日军在东北的情报。因此,双方达成协议:在不干涉中共党内事务的前提下,允许抗联队伍撤退到苏联境内休整。

  当时,在赵尚志麾下担任教导队指导员、司令部党支部副书记的李在德和丈夫于保合也随赵来到苏联,他们被安排去学习无线电发报。

  从16岁正式加入汤原反日游击队算起,这已经是李在德投入抗日斗争的第6个年头了。1918年2月李在德出生于朝鲜,2岁随家人来到中国,后来,参加抗日斗争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抓走,身为共产党员的母亲被日军活埋,她从此恨上了日本人。

  在东北抗联,像李在德这样来自朝鲜的战士为数众多。自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来,至少200万朝鲜人相继移居东北。1928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朝鲜共产党,号召朝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东满地区的延吉、汪清、和龙等地先后组建起了一支支由中朝农民组成的抗日游击队。到了1933年,东满地区330余名游击队员中,朝鲜人占了90%,后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金日成也是其中之一。1936年3月,这些游击队经改编、扩建后成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自1940年10月末开始,大批抗联部队陆续进入苏联。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作战失利,有的是因为缺少补给无法过冬。这些年轻的将士们越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计划着利用冬季进行短暂休整,等到三四个月后冰雪融化,就立刻重返东北战场继续抗日。

  但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计划并没能实现。“短暂”意味着将近5年。

  什么都不怕,只怕打不回东北

  为了便于对越境的抗联队伍进行管理,1940年冬天,苏方设立了两个驻屯所,分别称为南、北野营。南野营位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双城子(沃罗什诺夫城、乌苏里斯克)之间,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蛤蟆塘”的地方。那原是苏军的一处兵营,深山老林中,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和二、三方面军的将士驻扎在那里。北野营地处哈巴罗夫斯克东北约75公里处、黑龙江南岸的费·雅斯克村,驻有第二、三路军总指挥部直属部队的部分人员、第二路军二支队和第三路军三支队。当时,两个营地人数最多时共有600余人,所有后勤供应都由苏方负责,有专门的苏军军官协助进行军训指导和后勤管理工作。

  南、北野营的建立给了身受重创的抗联部队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没有真的就此停了下来,遵照总指挥周保中的指令,休整期间,不断有小部队被派回东北开展抗日活动,留下的人也都摩拳擦掌地做好回国的准备。

  然而,为了保全自身,苏联与日本在1941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方随即阻止了越境的抗联部队大批回国抗日。为了顾全大局,抗联服从了指令,决定留在苏联境内进行整训。

  早在南、北野营建立之初,这些迫切希望能马上打回东北的抗联将士们就在苏军的指导下开始了繁重的训练。训练以军事项目为主,穿插文化、政治学习和劳动等其他工作。除了刺杀、射击、投弹等基础实战科目,他们还开设了包括武装泅渡、滑雪、游泳在内的野外战争训练,以及无线电报务等现代化作战课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抗联进一步强化了战争技术训练,并增设了为期一个月的跳伞训练。这个在当时非常超前的项目是训练队伍里包括女兵在内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而这也让他们成为了中国第一支具备空降能力的部队。

  1942年8月1日,经过多次协商,中苏双方决定在南、北野营的基础上设旅建制,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为日后打回东北培养优秀的将士。苏联远东军区司总司令阿巴纳申科指出:“一旦满洲大事变转处于新环境时,中国特别旅应起重大作用,成为远东军与红军之连锁,使中国东北各省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中解放出来。”

  教导旅被授予苏军的正式番号:“苏联红军第88特别独立步兵旅”,对外代号“8461部队”,下属4个步兵营、1个无线电营、1个迫击炮连和1个教导大队。全旅共有1500名官兵,其中一半是抗联中原有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另一半是苏联人和当地新参军的少数民族。所有军官和士兵都享受与苏军同等的待遇。

  88旅成立后,将士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整训。突击侦察、识图制图、汽车驾驶、防御战术……对于这些从未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训练是严酷的,更是危险的。跳伞训练中,由于降落伞没打开,有人直接摔到地上死去。武装泅渡时,因为体力不支,有人在训练中淹死。而这些都没有动摇将士们的决心。

  92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也是当年完成跳伞训练的女兵之一。她说因为心脏不好,医生本不让她参加训练,但她坚决不同意,硬是上了飞机,看都不看就往下跳。

  其实,这些姑娘小伙们不怕跳伞或是泅渡,他们担心的是如果不掌握这些技能,日后无法再“打回东北”。

  很多人出去,就再没回来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虽然大部队重返东北的计划被迫停止,但在整训的同时派遣小分队回去侦察日军情报、进行小规模游击斗争的行动仍在继续。尤其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加紧对日战备的苏联指示周保中组建小部队回东北。此时,23岁的李在德已经能够独立从事电台工作,她被列入了首批队员名单,于8月底启程,随王效明率领的二路军二支队前往饶河、富锦、宝清等三江地区执行侦察任务。

  那是一次无比艰苦的行动。由于必经的挠力河发洪水淹没了下游,小分队只能绕道行军,意外拉长的行程中,饥饿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一连20多天,他们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大家饿得走不动,一天走不了几十里路。我们拣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还吃树叶、树皮、草根,凡是能吃的东西,都找来吃。”李在德在回忆录《松山风雪情》中这样写道。

  作为那支小分队里唯一的女同志,身材瘦小的李在德靠着这些还能勉强维持,而她的四五个战友倒下后都再也没能起来。李在德和同伴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在自己面前离去,却已虚弱到连掩埋遗体的力气都没有。

  “那个时候,今天活着就算活着了,明天死不死谁也不知道。”70多年过去,她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能够活着回到88旅,她已经很幸运了,在那几年里,很多战士和她一样被派出去,却再也没能回来。

  1943年,朝鲜籍战士朴英山从苏联回到东北执行侦察任务,次年6月遭遇围袭,被俘后不幸牺牲。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人才在山上发现了他当年藏起来的、用防雨布包裹着的无线电台和电码本,而这些也成为了他的忠诚最好的见证。

  资料显示,从1941年至1945年,抗联派回东北开展游击战、破坏交通等任务的有26支小部队,约240人次;派回东北专门执行侦察任务的(不含苏方派遣)有25支小部队,约1260人次;派回东北寻找党的关系、收容和寻找部队的有6支小部队,约计16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至少200余人死亡或失踪。

  那时,李在德还承受了一个女人最难以忍受的痛苦。1940年底,为了学习无线电业务、完成组织交予的工作,她接受安排,把仅4个月的儿子送到了苏联的幼儿园。战乱时期,她非常清楚这样的分离可能意味着什么,她一边哭着,还一边在心里检讨着自己的软弱。而那时候,因为抗联内部针对赵尚志的错误的斗争,她也无辜受到牵连,已经被开除了党籍。

  不久后,远东地区成为了备战前线,幼儿园紧急向大后方转移。而当时她和丈夫已经去往国内进行侦察活动,从与儿子失去了联系。尽管后来多方查找,那个孩子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如今回想曾经的艰难岁月,李在德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一个共产党员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工作,不能不工作。”

  

  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市,占领火车站等重要设施。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在抗联侦察员的引导、配合下,苏军在一周内迅速摧毁了日军的防御体系。

  打回东北

  在战争年代里,苏联国内的粮食、物资供应十分紧张。按照后方部队的供应标准,抗联教导旅的战士们每天吃的都是黑列巴和一碗掺些土豆或是菜叶的汤。由于每天的定量很少,训练、劳动强度又很大,年轻力壮的战士们常常不够吃。李在德至今还记得,每次吃饭时她总会把李敏叫到身边,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她:“她先吃,吃好了我再吃。”

  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他们的伙食标准突然有了提高,黑列巴变成了白面包,肉食的定量也增加了。有经验的苏联军官说,这是二线作战部队的标准,这让抗联战士们兴奋不已:和日军面对面的时机可能快要到了。

  经过了几年严格的训练,此时的抗联队伍战斗力已经大幅提升。按照战略部署,朝鲜籍的战士会随苏军反攻朝鲜,中国的战士们则将配合苏军进军东北。

  从7月开始,抗联教导旅选出了340名经验丰富、俄语好的战士进行训练,其中280人在后来苏联对日宣战时,被派往第一、二方面军和贝加尔方面军作为先头部队配合战斗。与此同时,还派出290名空降兵在牡丹江、佳木斯、哈尔滨等地降落,潜入敌后进行战前侦察。

  抗联教导旅中尉、周保中的夫人王一知后来回忆:“当时由我军提供给苏军的各种情报与苏军从各种渠道收集的情报一起,分门别类制成手册,连同标有敌人防御工事的地图,在1945年7月份发至苏军参战部队连以上军官手中,人手一册。”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在抗联侦察员的引导、配合下,苏军在一周内迅速摧毁了日军的防御体系,速度之快,让抗联教导旅的许多将士还没来得及直接参加战斗,就开始了战争后期的接收、整建工作。而这样的胜利,也有赖于一个又一个抗联战士从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进行的前期准备。王一知在回忆文章中提到:“我军的牺牲也是惊人的。自8月8日宣战以后,仅20多天的时间里,我抗日联军派出的几批先遣支队,大部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按照与苏军协商好的战略部署,抗联教导旅的中国将士们被分派至东北三省的57个城市,协助苏军维持秩序并接管当地政权。

  截至1945年8月25日,苏联红军第88特别独立步兵旅中,来自中国的士兵还有373人,朝鲜103人,那乃族416人,俄罗斯462人。

  9月18日,彭真、林彪等20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率两万多名干部和10万大军进入东北。此后,周保中把抗联党委会的组织关系及党员档案、党费正式移交东北局。

  “88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是中、苏、朝实现联合抗日的纽带,保存了中朝抗日的骨干,集聚了抗日力量,为最后中、苏、朝并肩战斗,彻底消灭日本关东军提供了组织保证;为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为朝鲜建国提供了干部保证。”中国社科院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薛衔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完成历史使命

  从抗联部队中走出去的朝鲜人当中,有日后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日成。二战结束后,金日成率部队从苏联回到朝鲜,此后从创建朝鲜劳动党开始,一步步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当年在抗联时期的战友金策、金一、金光侠等人,后来都成为了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将领。

  “朝鲜和中国共同打击日本是一个统一的作战整体。而抗联成立后,实际上成为了中朝人民共同进行抗战组织上的一个依托,成为了孕育中朝人民友谊的摇篮。”薛衔天说。

  1945年10月15日,88旅正式解散。

  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由抗联队伍发展而来的东北人民自卫军和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一起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至此,东北抗日联军完成了它的全部历史使命。

  70年过去,当年那个在战场上坚定勇敢的年轻姑娘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那段在苏联的经历,让88旅的老兵李在德遭受过文革的冲击,但也让她获得无上的荣耀。2015年4月,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她授予了“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奖章。

  如今,除了耳朵不好,李在德的身体还非常硬朗。她每天都要在儿子于光的陪伴下出门锻炼,“走四五里地没问题。”鞋扣开了,她不扶不靠,站着弯下腰就给系好了。于光说,她还保持着那种要强,扫地、收拾房间,她觉得自己能干的事情都不让别人帮忙。

  今年8月上旬,小区上空时常传来轰轰的飞机轰鸣,据说那是为即将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而进行的演练。本来,李在德也受邀在那一天登上观礼台,但家人和单位领导考虑到她年事已高,担心出现意外,还是婉拒了这份隆重的邀请。

  “什么叫享福什么叫苦,我都无所谓。反正中国我算都走遍啦。”在飞机的轰鸣声中,老人微笑着说道。

  (感谢中国社科院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薛衔天、抗战史专家史义军、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对本文提供的帮助。此专题图片除署名外,其他图片均来源于《亚东印画辑》。)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15-12-04 09:22: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东北抗联:孤悬敌后14年

下一篇:李敏:战友用歌声挽救了我的生命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