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档案》杨靖宇建起南满游击队——东北抗联抗日纪实(一)
2015-06-23 10:00:56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东北抗联

  九一八后一批党团员来到东北开展抗日斗争

  1931年9月18日晚,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的沈阳市福安巷里,有4间不起眼的青砖瓦房,这就是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这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10月,罗登贤临危受命出任新一届满洲省委书记,并将省委迁往日军还没有占领的哈尔滨。

  1932年1月15日,刚刚迁至哈尔滨的新省委在松花江中一个无人的沙洲上,召开了第一次正式会议。罗登贤动员共产党员到农村去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决议上报中央后,周恩来依据罗登贤的请求,陆续向东北派来一批批重要的军事斗争骨干。

  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罗登贤,开始调兵遣将,整顿重建汤原游击队,与此同时,李兆麟,魏拯民、张甲州、曹国安、宋铁岩、赵一曼等一批党团员也陆续来到东北。在北满、东满、吉东等地区的干部陆续敲定后,罗登贤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 这个年轻人叫张贯一,对南满地区党组织和游击队进行整顿的任务落在了张贯一身上,在担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之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格外响亮的名字,杨靖宇。

  杨靖宇本姓马,八岁在本村读书时,先生给他起名“马尚德”,参加革命工作以后,杨靖宇使用过多个化名,以至于建国后好长时间,他的女儿马锦云和马氏家族的人,都不知道民族英雄杨靖宇是他们的亲人。

  刚刚来到南满的杨靖宇也许并没有想到,“杨靖宇”将是他使用的最后一个化名,他更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日后将被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所铭记。 (图) 东北烈士纪念馆

  杨靖宇被土匪抓后面不改色,成功建起南满游击队

  吉林省东南部,一个收山货的生意人正在大山里寻找着什么,他就是杨靖宇。虽然已经乔装改扮,但杨靖宇的行踪还是被山林中的土匪发现了。土匪将他五花大绑带到首领面前,首领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大个子,问:你是谁?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杨靖宇倒也干脆:我叫杨靖宇,寻找磐石游击队。哪知道这土匪头子面色一沉,只说了五个字:拉出去毙了! 杨靖宇心里一惊,工作还没开展,性命竟要不保,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死倒不可怕,但总得给个理由吧?

  土匪头子见杨靖宇一身凛然正气,说话铿锵有力,并非等闲之辈,便道出了原委。原来,他们本是磐石地区一带的小股绿林武装,首领叫常占,在磐石工农义勇军的影响下率部抗日,两支队伍合并,成立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后来根据磐石中心县委的指示,义勇军从队伍中脱离出来,开展独立活动,临走时缴械了常占队的20支步枪和20支手枪,此事令常占大为恼火,正无处发泄。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杨靖宇哈哈大笑:枪嘛,只要我见到游击队,保证如数奉还。可你要是杀了我,还和游击队打冤家,那就什么也别指望了。老话讲,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不用说眼下日本人占了咱们的东三省了。你杀我,我杀你,咱们中国人自己杀来杀去,高兴、得利的是谁?你还嫌日本人杀的中国人少吗?

  常占见多了看见绳子和枪就哆嗦的主,这个杨靖宇面不改色心不跳,看起来是条汉子,再听他说得挺有道理,当即给杨靖宇松绑,并招呼手下蓝瓷大海碗倒上酒,两个人竟交上了朋友。 杨靖宇找到磐石游击队,下令取消了容易让人误解的绿林番号,公开向所有不打日寇,专与游击队作对的地主武装、会兵、山林队发出严重警告,下令枪毙了长期独霸磐石的恶霸。杨靖宇此举对居心叵测的会兵、胡匪、山林队起到了震慑的作用,游击队在磐石境内又重新立住了脚跟。

  通过整顿和教育,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并在1933年初以崭新的阵容在磐石玻璃河套一带建立起了根据地。之后,杨靖宇离开磐石到了海龙。磐石游击队又发生了新的问题,部队领导人被敌人打死了,这个部队再次成为群龙无首的状态。杨靖宇连夜赶回磐石重整队伍,这时的杨靖宇已下定决心留在这里。正是这个果断的的决定,决定了他和磐石游击队的命运。

  这时,杨靖宇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军政部的绝密文件中,南满游击队的不断发展,令日军十分恐慌,为了消灭这支杨靖宇领导的新生抗日武装,日军调集了守备队和伪军连续对游击队进行讨伐。1933年1月至4月间,就对游击队和玻璃河套游击根据地发动了4次大讨伐。杨靖宇的乐观精神和战斗激情感染着游击队员,在连续粉碎日伪军两次讨伐后,杨靖宇带领战士主动出击,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及时补充了两次反讨伐战斗中的消耗。杨靖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又粉碎了日军的第3次和第4次讨伐,令战士们士气大振,同时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战斗意志,不到5个月的时间,南满游击队作战60余次,部队由建队时的不足百人,扩大到250余人。

  杨靖宇打仗有“三大绝招”,一是半路埋伏,二是长途奔袭,三是化装袭击。光天化日下明目张胆的化装袭击,与利用各种天候地理条件的偷袭,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类的奇袭。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我在暗处,敌在明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没等敌人反应过来,战斗已经结束了。

  特约记者 马丽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6-23 10:02: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异乡沙场征战苦 少年犹忆复国志 追忆东北抗联老战士李东光

下一篇:《档案》赵尚志带领游击队打出声威—东北抗联抗日纪实(之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