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东北抗日烈士传》——王毓峰烈士传略
2020-08-09 11:00:13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王毓峰烈士(1897—1938)

  王毓峰同志,原名王忠庆,1897年生于宁安县东京城镇阿堡河子(今杏山大队)。五岁时,不幸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只好依靠同族叔父扶养。十二岁那年春天,入本屯私塾读书,到十三岁那年冬天,因为家境贫寒,只好中途辍学,外出给地主家放猪。十五岁当“半拉子”,起早贪黑,忍饥挨饿;在数九隆冬时,破衣褴衫,皮肉裸露在外。为了摆脱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十九岁那年他参加了东北军,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王毓峰同志在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怒潮中,心里燃起了民族复仇的烈火,高举起抗日旗帜,把他领导的一个排东北军拉了出去,在宁安县境内的花脸沟开展游击战争。从此,王毓峰同志踏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征途。

  1932年,当吉林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简称救国军)从教化一带来宁安活动时,王毓峰同志率部投奔了救国军。不久,由于救国军没有明确的抗日纲领,得不到群众支持,再加上军事指挥混乱,在日军进攻之下垮合了。在这关键时刻,王毓峰同志深刻认识到,依靠救国军的上层领导是无法抗日的,要抗日救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

  1933年1月,李延禄同志在宁安孟寡妇屯,以原救国军和由共产党领导的部分抗日武装力量为基础,建立抗日救国游击军(简称游击军)。王毓峰同志率二百余人参加了游击军,被编为游击军第二团,并任该团团长。

  游击军成立后,立即投入了粉碎日本侵略者对我吉东地区大“讨伐”的斗争。在宁安、汪清、密山等地的广大地区,在团山屯、八道河子、马连河、杨木林子的山川草地上,游击军积极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王毓峰同志指挥二团战士,在团山屯战役中,取得了辉煌战绩。1月28日拂晓,日伪联合出动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有日军松乙部队二百余人,伪警备旅马海山团八百余人,宁安警察队二百余人,分成三路向团山屯我军阵地猛攻。王毓峰同志指挥二团战士与兄弟部队紧密配合,猛烈还击。他冒着密集的弹雨深入战斗第一线,时而鼓励战士坚守阵地,时而观察敌人运动规律。当他发现有三名穿军大衣的人在敌群中晃动,便立即命令战士瞄准射击,结果三名日本军官应声毙命。经过两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被迫撤退了。

  1933年秋,为了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宁安、汪清等地的游击军转移到密山活动。由于王毓峰的二团战士多是宁安人,家乡观念很强,当部队到密山活动后不久,便要求回宁安。在此情况下,经军部领导同志研究同意后,王毓峰同志率领二团战士又回到宁安活动,同傅显明、柴世荣等救国军残部彼此呼应,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1934年春,“绥宁反日同盟军”(简称同盟军)组成时,王毓峰同志坚决拥护我党提出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率领全团战士参加了同盟军。

  同盟军成立之初,主要活动在宁安各地,收缴地主武装并与日伪军的“讨伐”进行战斗。1934年4月,王毓峰同志率领全团战士与同盟军兄弟部队配合,先进攻小城子,烧了敌伪电报局,然后进攻宁安与延吉之间的城子街,收缴了东京城附近农村的地主武装,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同盟军的影响。

  为了加强党对同盟军的领导,提高同盟军的政治素质,根据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于1934年5月召开的第三次会议决定,正式成立同盟军政治部,加强党在部队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王毓峰同志在党培养教育下,政治觉悟提高很快。1935年,王毓峰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统峰同志入党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个人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部队中,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甘苦,共患难。有时还亲自抢救和包扎负伤的战士。在严寒的冬季,他宁肯自己挨冷受冻,也要把筹集来的数量很少的棉衣棉帽等急需物品,让给战士们先穿上。部队每到一地,他都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访贫问苦,亲自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宣传抗日的大好形势,鼓舞群众斗志,发动群众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在一次战斗间歇中,他回到家乡阿堡河子,在短暂的时间里,经过串连和促膝谈心,就有十名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毓峰同志不仅经常用这句中国古语启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而且也经常用这句话鞭策教育自己的家族和亲人。在王毓峰同志的启发教育下,他同族的长辈和兄弟们,在参加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斗争。有的被日寇用刺刀挑死在村头,有的捐生在抗日的战场上。王毓峰同志的妻子,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毫不退缩,怀抱着幼儿“百岁”,一直随军参加斗争。

  1934年冬,在粉碎日本侵略者冬季大“讨伐”的战斗中,王毓峰同志率领部队与兄弟部队密切合作,同日寇进行了多次战斗。1935年1月猴石一战,打死打伤三十四个敌人。在岔沟和狼窝的两次战斗中,除缴获一支枪支、弹药、军需物品外,还打死伪警察队长马志超。在同盟军各部队的英勇战斗和游击区群众的有力支援下,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冬季大“讨伐”被我军彻底粉碎了。

  1935年2月,吉东特委、宁安县委和同盟军党委共同决定:将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时,王毓峰同志任第一师第二团团长。

  五军成立之初,王毓峰同志率领二团战士在师长李荆璞领导下,在宁安县境内的岔沟、长岭子、阿马河子、葡萄沟等地同伪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收缴了东京城伪军武装;袭击了六道河子车站;在开辟西北山游击区的斗争过程中,重创了日本侵略军。为了避开敌之优势兵力和开辟新游击区的需要,根据吉东特委的提议和过去游击活动的经验,同年4月,五军党委决定:把部队分散到三个地区进行活动,除军部和一部分队伍留守宁安外,将五军主力分编成东西两个派遣队,在五军副军长柴世荣和李荆璞同志率领下,于同年7月,按预定计划进驻到额穆县境内。同年11月,在东沟子一战击溃日军一个小队,缴获机枪一挺,步枪十余支。此战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威风,大灭了日伪军的锐气。群众杀猪磨面,欢天喜地慰劳我军将士。1936年1月,五军党委特别会议决定:五军主力部队向中东铁路道北转移。同年3月,王毓峰同志的二团和兄弟部队在师长李荆璞同志率领下,进驻到距离东京城约七、八公里的莲花泡屯,在筹集部队给养过程中,突然遭到四倍于我的日伪军的联合袭击。在情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部队,李荆璞师长命令王毓峰同志率部突围,而王毓峰则决意首先掩护李荆璞师长和师部突围。于是,他坚决果断,临危不惧,巧妙地指挥二团战士连续冲杀,顶住了敌人的猛烈冲击,使李荆璞师长和师部得以安全转移。我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以较少的牺牲挫败敌人之进攻后,转移到了新的地区。

  在抗日战争的烈火中,王毓峰同志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他出生入死,决心抗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特别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坚持党的领导,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已经成长为一名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指挥者。根据斗争的需要,于1937年冬,王毓峰同志被提升为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

  王毓峰同志在长期抗日的艰苦岁月中,患有严重的痔疮病。开始时他忍痛坚持随军指挥战斗,但终因失血过多病情更加恶化。在他无法继续随军指挥战斗的情况下,党为了给他调治并使之休养,把他安排在富锦县的密营中。1938年2月25日被四军六团叛变的队员杀害而牺牲,时年四十一岁。

  王毓峰同志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无私地把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光辉的战斗一生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王玉若)

责任编辑:徐永帅 最后更新:2020-08-09 11:01: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东北抗日烈士传》——王光宇烈士传略

下一篇:《东北抗日烈士传》——金伯万烈士传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