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九一八事变中爱国官兵的御敌要求与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
2020-03-09 09:28:13  来源:《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九一八事变》作者:米玉萍  点击:  复制链接

  九一八事变我方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这与蒋介石不无关系。

  还在这年7月万宝山事件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进行第3次“围剿”红军的战争。蒋介石担心这一事件会导致全国的抗日运动,打破他消灭红军的计划。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的《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捷外》书中清楚地表达了他“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他说:“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敌。”

  当时,面对日本关东军以武力侵占我国东北,准备发动事变闹得乌烟瘴气之时,东北军的一些爱国将领是有警觉的,他们从民族感情出发,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我领土上的猖狂行为极为不满,并相应地做了一些御敌的准备,并及时报告了东北军头领张学良请示对策。

  驻守沈阳北大营的第7旅旅长王以哲,早在1931年春就曾针对当时日军的挑衅行径召集连以上军官会议,研究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首先将北大营四周的土围墙划分为各团守备的地段,并以练习上工作业为名,构筑各种掩体工事。在北大营北小山一带,还构筑了野战工事。这一时期,旅部命令各团平日严禁土兵进城,有急事需进城时,没有官长率领,不难走沙土坑这条路。士兵胸前佩戴符号、背面盖上连长图章,以防假冒。由此可见,他们当时的警惕性是比较高的。

  王以哲很清楚,7旅作为东北军的劲旅,万一事情有变时,7旅必将首当其冲。所以,他召集旅校以上军官和情报人员,反复研究迎敌作战方案,最后整理成材料,亲携北平向张学良汇报,同时请求张将关内的东北军调一部分回去,以防万一。

  当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汇集各方面搜集到的日军活动情报,亲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并请示对策。他返沈后,根据张学良加紧训练地方武装,严加戒备的指令,做积极的御改准备。他将辽宁各地公安队改编为12个总队,以利于调动方便。黄显声还把库存的原东北军历次入关作战所获枪支20余万支,分发给全省58个县的公安队,每支枪配发50粒子弹。这批枪支为后来该地区迅速地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月18日下午,鉴于形势紧张,估计到日军可能采取行动,黄显声严令各警察分局及公安队加强戒备,随时听候命令,并于当晚亲到公安局坐镇以防不测,果然事变发生。

  为什么王以哲、黄显声等爱国将领的御敌愿望和抗敌要求没有实现呢?这完全是受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的束缚。在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连续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发布不抵抗命令。

  8月16日,蒋介石电张学良竭力退让,避免冲突。电之曰:“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黄显声也从张学良那里得到了蒋介石相同内容的指令。蒋介石指示说:“有九国公约及国联,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因此不必惊慌。万一日本进攻也不抵抗,以免事态扩大,处理困难。”

  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给东北军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也引起了爱国官兵的极大义愤。事后王以哲旅长在谈起北大营遭日军血洗的情景时,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双目噙泪说:“如果九一八事变的当天夜里,我们不理蒋介石的命令,全旅团结一心,坚决抗战,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敌人侵略的野心必然遭到遏止,他们的阴谋诡计就会彻底被揭穿,我们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成了千古罪人,这也是有口难辨啊!古语不是有句名言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事变发生后的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部发表讲话,仍然不提抗战之事,而要求全国人民“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后,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分别发表《中央告全国同胞书》、《国府告民众书》及《致要人电》三份文告,全然不谈出兵抗日,而是重弹“安内可以攘外”的老调,鼓吹“根本铲除”“赤匪”。可见蒋介石是根本无心抗日,而一心一意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外族人侵,祖国山河遭受日军铁蹄践踏之时,蒋介石不是枪口对外,而是对着自己的同胞,伤天害理,他简直是民族的罪人。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军失去了给当时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良好机会。当时东北军除了张学良带到关内的以外,留在东北的正规军仍有20万人左右,而日本的关东军正规部队只有14760人,加上武装起来的所谓“在乡军人”,共计兵力不过26882人,正如东北将领何柱国所说:“东北及全国人民,对日军的狂妄侵略,无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国民党当局,如能因势利导,命令东北全军努力抵抗,则2万多日本关东军何难给予致命打击而全部歼灭之?”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一个怂恿。使日军得以3天之内即占领了辽、吉两省的主要城市。尽管有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但广大爱国官兵出于义愤,仍同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3-09 09:28: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腾冲攻城战

下一篇:席卷全国的抗日救亡斗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