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94岁“文艺战士”忆抗战剧社:豁出命去创作
2016-07-25 14:53:04  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24岁的胡可在张家口拍照留念。胡 可提供

素朴的书房里,四白落地,没有任何装饰,与天花板平齐的书架里摆满书籍,宛如延绵不断的“长城”。

5月13日,记者来到总政黄寺第二干休所,见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胡可。这位从烽火硝烟中走来的“文艺战士”,如今坐拥书城,精神矍铄,谈吐幽默风趣而又谦逊平和。谈及自己的抗战生涯,他说自己比太多战友都幸运;谈及自己的“抗战话剧”,他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谈及与老伴胡朋的革命爱情,他莞尔一笑:“人民是我们的红娘。”

中学生—游击队员—八路军战士

战斗里成长

“这绝不是夸张,偌大的北平,当时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和平的书桌……”胡可老人回忆起“七七事变”,眉头紧锁,一下子陷入沉思。

“当时我就住在西单附近,经常能清晰听到炮声。不久,日军开进北平,插了太阳旗的军车在长安街上耀武扬威地疾驰,府右街口的日本哨兵大声地呵斥中国人。看到这一幕幕让人气愤的情景,我只想投奔抗日队伍赶走日寇,哪还有心思念书!”回忆起当年屈辱一幕,胡可语速急促,双手握成了拳头。

1937年初夏,因在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壁报上撰写“抗日文章”的胡可,被学校“勒令退学”。胡可不满当局压制,只身北上闯荡并准备考入北平的高中。尚未来得及憧憬,冷不丁撞上了“七七事变”……

一天夜里,已是地下共产党员的二哥胡旭来跟弟弟告别,说他参加了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对我来说,无异于黑暗里见到了火光,说什么也要二哥带我一起去!”

第二天,兄弟俩几经辗转来到北平郊区一个叫大苇塘的小村庄,找到了游击队队部。

那段日子,胡可经常听队长刘凤梧讲他在东北义勇军的经历,听北平同学们讲“一二·九”“双十二”。游击队员以东北人居多,每当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等歌曲,常常边唱边流泪,这给了胡可极大的触动。

1937年12月,游击队辗转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阜平县城。不久,胡可被送到军区军政学校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我开始过上严格的军事生活,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天不亮就集合爬山,每次爬上山顶都看到校长孙毅像一座雕像般立在那里。”在冰雪斑驳的河滩上,在生满荆棘的山路上,在寺院檐铃铁马的叮当声和朝朝暮暮的军号声中,胡可渐渐懂得了革命军队的宗旨。

“短短4个月,我由一个充满幻想的中学生,一个自由散漫的小游击队员,变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我的心目中,孙校长就是我的引路人。”他深情地说道。

1938年4月,春暖花开,胡可毕业分配到军区政治部宣传队——抗敌剧社,成为一名八路军宣传员。

作品—前线—碉堡附近

英雄的阵地

“我们那时候真是豁出命去演戏去创作!”那种随时准备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战斗豪情,令老人回想起来仍激动不已。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露,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的聂荣臻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勉励文艺工作者,并指出伟大的作品将产生在斗争尖锐的地方,产生在前线,产生在碉堡附近。

抗敌剧社马上展开了对敌“政治攻势”。在武装掩护下,小型演出队深入敌占区,向群众开展秘密演出活动,介绍抗战形势,宣传八路军政策。“这正如我们《抗敌剧社社歌》里的两句话: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

1942年4月,剧社演出队穿过敌人封锁线,进入斗争残酷的山西定襄、崞县等敌占区活动。

“白天隐蔽在老乡家,傍晚趁夜色潜入预定村庄。为防止汉奸告密,由部队封锁村庄路口,行人只许进村不许出村,同时通知村民前来看‘八路军演戏’。演出完毕迅速撤离,再隐蔽到另一个村庄,准备之后的演出。”回忆当时的紧张场景,胡可难掩激动之情。

“政治攻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遭受屈辱和压榨的敌占区人民,从八路军演出队的讲演和歌曲、剧目中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形势,看到胜利的前景。敌伪人员的亲属们纷纷表示要从伪组织中唤回自己的亲朋子弟……

文艺宣传是抗日战斗,也有血淋淋的牺牲。一天夜晚,演出结束的转移途中,由于汉奸告密,演出队在一个叫做神岗头的村庄里,突然遭到日本鬼子的袭击。顿时,浓黑的夜色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文艺战士们拿起枪,投入激烈的战斗。是役,女战友方璧牺牲,战友崔品之被俘后惨遭杀害,杜烽等3名战友跳崖摔伤……

“当时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可是在民族大灾难面前,在全民抗战的浪潮中,我们这群热血青年,用文艺武器同敌人战斗,也充满了如火激情……”说到此处,胡可那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情。

小米—军粮—敌后战场

大娘都是“戎冠秀”

1944年春节过后,中共晋察冀分局召开边区“群英会”。

“群英会”上来了位格外引人注目的老大娘——戎冠秀。她站在讲台上,像拉家常那样叙述自己掩护和抢救八路军伤病员的经过。大家鸦雀无声地听着,深深被她那慈母般的深情打动……

会议结束以后,抗敌剧社指定胡可和女演员胡朋一起,护送荣获“子弟兵的母亲”称号的戎冠秀回到她的家乡——河北平山县一个名叫下盘松的小山村,并且在那里补充采访和熟悉生活,为日后的创作和表演做准备。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这位戎冠秀大娘,竟然成了我和老伴胡朋之间的‘红娘’……”胡可老人忆及当年,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就这样,胡可、胡朋不仅常和戎冠秀交谈,了解她的过去、家庭,还一起走村串巷,了解村子里的情况……

“1939年胡朋来到抗敌剧社,就和我一起工作、学习、排戏,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地生活,使我们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在采访戎冠秀的过程中,胡可、胡朋有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一年之后的春天,在乡亲的帮助下,他俩简单举行了婚礼,成了相携六十载的“爱人和同志”。

此后,胡可创作了话剧《戎冠秀》,由抗敌剧社演出。戎冠秀那处变不惊的神态、果断豪爽的性格、默默奉献的精神,一点一滴地在胡朋的表演中体现出来。

战争环境动荡不定,胡可已记不清曾经投宿过多少村庄,接受过多少房东大娘大伯的热情照料。

“人民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胡可深情地回忆道,“每当我们演出队赶到遭日寇洗劫过后的村庄,大娘们一边哭诉着,一边问我们渴不渴饥不饥,执意要给我们烧水喝,从灰烬里刨出烧糊的小米要给我们做饭吃。”

感人心脾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老人的眼眶模糊了,他喃喃地说:这些大伯大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军队里来,把投宿的战士当作他们的孩子看待,是他们为军队做军衣军鞋,自己吃糠咽菜而把碾好的小米交了军粮,是他们支撑着整个敌后抗战……

以史为镜:

用好“政治攻势”这个看家本领

■张磊峰

“我们那时候真是豁出命去演戏去创作!”“我们抗敌剧社到张家口去展开‘政治攻势’,连北平的学生都蜂拥赶来观看表演。”胡可老人回忆抗日烽火中的“政治攻势”,不仅令人心潮澎湃,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尽管在嘴上很少提意识形态这个词,但是招招式式与意识形态关联。尤其当新媒体浪潮来袭,各种政治谣言甚嚣尘上,灰色段子、戏说历史泥沙俱下,抹黑领袖、戏谑英雄大行其道——究其幕后推手,不难看到敌对势力若明若暗的影子。

据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的谣言传播公式,信息越重要,证据越模糊,越是耸人听闻,谣言容易扩散的程度就越大。事实一再表明,在信息时代,要想传递一个理念、传播一种信仰,就不能无视这个时代的话语传播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勇于发声。如果总是让对手预设话题、制造事端,而我们则把曾经的看家本领束之高阁,疲于应对、忙于救火,这样无异于自废武功、甘堕陷阱,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只要心中“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脚下“沾着泥土的芬芳”,眼中“饱含着亲民爱民忧民的热泪”,任何外部势力的离间、分化、渗透又有何惧?!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包括围绕凝聚与瓦解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重塑与解构国人的历史观英雄观、铸牢与虚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博弈,都在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和定力。

“练好金刚身,不怕百毒侵”。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的智慧和勇气,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支能够为党而战、为国分忧的专业化力量,更取决于我们共产党人能否以自身理论和实践的彻底性、以自身实际行为的示范性,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为了理想和信仰,奋斗将永无穷期。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7-25 14:56: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义勇军四季游击歌

下一篇:辽西抗日义勇军:《义勇军进行曲》为他们而作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