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文艺的时代回响 胡可:戏剧是另一种战斗
2016-06-23 10:22:04  来源:解放军报 2015-09-22 作者:傅强  点击:  复制链接


胡可:剧作家

  遥想70年前抗战的烽火硝烟,那一幕幕生动鲜活、砥砺斗志的抗战戏剧感染鼓舞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杀敌;那一首首动人心魄、催人奋进的抗战歌曲打开了多少中国人焦渴彷徨的心扉,在寻求觉悟奋进者的脑际萦绕徘徊。70年后,那些为当年的抗战军民耳熟能详,如今已成经典的抗战文艺作品,穿越了漫长幽深的历史隧道,被新一代革命军人饱蘸深情地追忆、满腔豪情地唱响。其间所传递出的丰厚的历史信息和浓烈的战斗精神仍然令人血脉偾张,激情澎湃。这就是文艺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今天,我们邀请四位文艺老兵回顾抗战文艺的辉煌来路,畅谈军旅文艺的使命担当。从抗战文艺到强军战歌,嬗变的是形式,永驻的是军魂,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需要先进军事文化的支撑。优秀的军旅文艺作品要见精神、有风骨,接地气,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流布四方的经典,长久地驻留在人民和广大官兵心间。

  胡可:戏剧是另一种战斗

  “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我深深感到,广大劳动人民是抗日战争伟大力量的源泉。194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2014年,习近平同志针对当前文艺的现实情况,强调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应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文艺观的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信念。”九旬高龄的胡可精神矍铄。这位经历过抗战炮火洗礼的老艺术家为记者梳理抗战戏剧的来龙去脉时如数家珍: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针对当时许多文艺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劳动人民不熟、不懂这一矛盾,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相结合的主张。抗日战争中这个问题的解决,使“五四”以来的进步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开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就我国戏剧的发展来说,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收获是:

  一、由于服务对象的明确和文艺工作者的深入生活,劳动人民的艺术形象开始登上戏剧舞台,开始成为戏剧的主人公,从而开启了“人民戏剧”的崭新时代。

  二、在“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指引下,广大戏剧工作者对群众的欣赏习惯更为关注。戏剧工作者和音乐工作者相结合,从创作秧歌剧起步,进而创作出了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歌剧,促进了我国民族新歌剧的诞生。

  三、我国戏曲源远流长,“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因其含有封建思想的糟粕而受到批评和排斥。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发动群众的需要,开始利用戏曲形式“旧瓶装新酒”?,进而选演鼓舞斗志的花木兰故事、岳飞抗金故事的戏曲。随着《讲话》精神的贯彻,戏剧工作者创作演出了《水浒》故事中的《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编历史京剧,以及以戏曲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血泪仇》等地方戏曲,进而推动了对戏曲的改革。

  回想当年,抗战初期还是话剧一统天下。到了抗战后期及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戏剧已经形成了话剧、歌剧和改革中的戏曲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继承了红军的传统,十分重视用文艺的手段发动群众。一批现成的救亡戏剧,曾是最初用以发动群众的剧目。随着敌后斗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在丰富的现实生活面前,一些有文学功底的同志开始用戏剧的形式来反映现实斗争,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剧目。这些同志也就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的剧作家,如延安的王震之、冀中的王林、晋察冀的刘萧芜、山东的虞棘等。

  当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活动是非常活跃的。就晋察冀根据地来说,军区和各军分区都建有剧社,群众团体系统则有群众剧社,抗大二分校有文工团。1939年,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前方,?120师战斗剧社随部队来到前方,华北联大文工团随华北联大来到晋察冀根据地,这些文艺团体曾以“艺术节”名义多次举行汇演。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活动包括戏剧活动影响极大,当时各分区剧社多整队入学接受培训。1940年,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的带动下,联大文工团、西北战地服务团和军区抗敌剧社联合演出了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改编的话剧《母亲》。观众场场爆满,全体演职人员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亲切接见。敌后抗日根据地戏剧活动的盛况,堪称“戏剧史上的奇观”。可惜限于物质条件,除了《母亲》的演出有沙飞同志拍摄的几幅剧照外,竟没有多少资料留存下来。

  当年敌后战场戏剧活动的另一特色是“对敌政治攻势”?,即在我武装掩护下深入敌占区,秘密为敌占区老百姓演出。戏剧小分队的演员们身上揣着手榴弹,以不怕流血牺牲的意志,把演戏视为另一种战斗。几次“对敌政治攻势”都起到瓦解敌伪军、鼓舞敌占区人民的效果,而我的几位战友就牺牲在“对敌政治攻势”当中。将戏剧演出与对敌斗争紧密结合,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23 10:27: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歌曲手稿鼓舞士气

下一篇:抗战文艺的时代回响 田华:舞台就是战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