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关于战争描写与命运图景——重读红色经典作品《苦菜花》
2023-08-09 14:44:50  来源:《文艺报》 许平  点击:  复制链接

  冯德英

  《苦菜花》

  一、真实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作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成功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整的革命母亲“仁义嫂”这一经典英雄形象,也被普遍称之为中国版的高尔基《母亲》。自1958年首版至今63年来,《苦菜花》多次再版,发行超过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并改编成多种文艺形式广为流传,影响了几代人。

  《苦菜花》以敌后抗日根据地复杂的残酷斗争为背景,描写了山东昆嵛山区军民的抗日壮举。这部根据作者自己家族经历和家乡抗日背景创作的小说,既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激烈,讴歌军民抗日英勇献身的壮举,又书写了底层妇女经过战争历练成长,歌颂母爱和爱情,在同时期革命历史小说中颇具特色。

  重读《苦菜花》,走进胶东半岛人民在苦难中挣扎求索,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的壮丽画卷,我们仍旧为作品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事迹所感动和折服。《苦菜花》的成功,得益于它的真实。冯德英笔下的母亲是许多革命母亲塑造的艺术形象。当然,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冯德英母亲曹文琳对他的影响,他也不会这么容易塑造出这个母亲的经典形象。毕竟书中母亲的原型就是他的母亲,娟子原型是冯德英的大姐。

  1935年12月,冯德英出生于山东乳山昆嵛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昆嵛山地区成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地区是日军疯狂扫荡和八路军、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日军肆意地破坏、草菅人命等毫无人性的侵略行为,激起了许多山区青壮年男性的愤慨,纷纷投奔了八路军。村里留下老弱妇孺也配合着八路军在敌后顽强地抗击侵略者。

  冯德英的父亲冯日荷是村里地下党指导员,大哥冯慕最早参军去东北抗日。冯德英的大姐冯德清思想进步,早早参加革命,194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妇女干部。在这样的革命家庭中成长,冯德英9岁就当了儿童团长。

  母亲劳作辛苦异常,还要照顾几个年幼的子女,但积极支持家人参加革命工作,她参加了村里的妇女救国会,勤劳能干,心眼好,热情好客,家里便成了有名的革命“招待所”。每当区县来干部,母亲就把里屋腾出来做临时会场,自己在家门口做针线活儿进行掩护,并安排孩子们在村头站岗放哨传送情报。会后,母亲总要留远道而来的干部们吃顿饭。

  1941年深秋,有一位伤病严重的女八路军住进冯德英家里疗养。从住进家的第一天起,母亲待她比亲闺女还亲,专门腾出一间最好的正房给她住,还亲自为她烧热炕煎药喂饭,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米面和舍不得吃的鸡蛋做面条饺子,变着花样调节饮食,为她增加营养。两个月后,这位八路军女战士伤病痊愈,重返部队。

  而与此同时,冯德英年仅3岁的小妹却因缺乏营养,患病无钱医治,母亲无暇照顾,不幸夭折了。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家里住进的八路军增多,母亲就把三间南房腾出来给男战士住,北面正房给女战士、女干部住。有时来的人多了实在挤不下,大闺女就到邻居家借宿。母亲给战士们烧炕,缝补衣裳,战士们不好意思,她就生气地说:“你们这些孩子,这是对谁啊?在我这里不跟在你们家里一样吗?”

  失去幼女的残酷打击,没有使母亲一蹶不振,更没有影响她对革命工作的热情,对战士们的厚爱。她的那种抑制悲痛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风范。

  当时冯德英所在的村子,几乎每家每户都住着伤员,很多农村妇女像冯德英的母亲一样,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她们以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

  1946年初,冯德英11岁的时候,积劳成疾的母亲不幸病逝。母亲虽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忠实地履行了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虽然不是拿枪牺牲在战场上,但人们公认她的所作所为算得上真正的革命者。

  因此,母亲下葬的那天,许多干部和群众都自发前来为她抬棺扶柩,他们心情沉痛,隆重送别这位革命母亲。

  受母亲的影响,冯德英的二姐和他本人先后于1947年和1949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正是这些深刻的红色记忆和对母亲的深切缅怀,促使冯德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得天独厚的有幸生长在那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耳濡目染英雄人民可歌可泣的业绩,为我储存了一个开发不完的精神宝藏,使我的创作有了用之不竭的旺盛的源泉。

  二、永不言弃的创作之路

  1950年春,冯德英偶然看到柯蓝的小说《洋铁桶的故事》,被书中军民抗日的故事情节打动,勾起了他对故乡人民抗日斗争的深情回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小说,也是第一次感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能够写成一本书,产生了书写身边英雄的创作冲动。

  于是,他爱上了文学,并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开始练习写作。每天都记录日记,还把自己经历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于只上过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低,冯德英的创作内容反映不出想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便因失望而辍笔。但他的创作激情却难以遏制。不论睡眠时间或工作之暇,一想起那些动人的人和事,心里就非常激动,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1953年他开始写怀念自己母亲的纪实文学,四万多字,也就是长篇小说《苦菜花》的雏形。但真正开始创作小说《苦菜花》是1955年。那时候远在海南的冯德英听到了家乡的一个悲剧,有个邻居的两个儿子在解放战争中牺牲,老人自杀身亡。冯德英反思,自己有幸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怀念歌颂自己的母亲,那些牺牲的战士,他们的母亲由谁来书写和纪念呢?还有谁铭记她们?有谁知道她们把儿子送上战场,为中国革命默默做出的奉献呢?于是,冯德英决定不再局限书写自己的母亲,他要歌颂所有革命者的母亲,歌颂为革命无私奉献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当时他在三亚执行任务,稿子是在电报纸上写的。1955年秋调到汉口工作,在中南空军教导连教授无线电课程,在紧张的军事工作之余,他见缝插针断断续续地写作。

  他先把稿子写在电报纸上,再在稿纸上誊清。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计划写10万字左右,但第一遍稿件写了十七八万字,仍然还有很多生动的人和事遗漏了。冯老感到不安,于是继续创作,期间,他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将胶东地区抗日英雄于得水的感人事迹写进小说中,从而塑造了于德海团长的高大形象。第二遍稿写下来已是28万字了。

  1955年,年仅20岁的冯德英终于写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母亲》寄给了总政文化部部长陈沂。不久后,冯德英收到来信,说稿子不错,他也被叫到北京修改小说稿。1956年冬天,冯德英前往北京修改小说,历时5个月,使小说字数增加了10万,总计达到38万字,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他进一步展开故事,细化情节。1957年5月,长篇小说《苦菜花》定稿。

  因为他的小说与高尔基的小说《母亲》重名,出版社编辑希望他改个书名,冯德英一下就想起了家乡的苦菜花,苦菜花的根虽然苦,开的花却是香的,它代表坚强的母亲和贫苦老百姓最合适。

  但小说修改完后,因特殊时期,小说的出版推迟。1958年1月,《苦菜花》作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独自编辑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与广大读者见面,200万本书很快被读者抢购一空。当时只有23岁的冯德英一夜成名,不仅荣立了一等功,还得到了8000元的丰厚稿酬,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可他一分钱没留,全部捐给了家乡的革命烈属。

  1958年11月,冯德英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时,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周总理鼓励他说:你这么年轻,写一本还不够,还要继续写。

  此后,他又陆续创作《山菊花》《迎春花》,《迎春花》主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特务汪化堂潜入解放区后方,亲率敌匪偷袭暗杀区委曲书记和区长,曲妻曹春梅和和县敌工部张滔接任后和特务不断斗争的故事;《山菊花》主要是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也就是中国革命处于相对低潮阶段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发动和领导胶东昆嵛山区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宣传抗日救国、进行武装暴动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冯德英的“三花”长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一批文学作品出版发行,《苦菜花》有幸入选。1965年和2004年,小说《苦菜花》又分别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广受欢迎。

  当然,冯德英之所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少年得志”“一鸣惊人”,主要得益于他从童年时代开始所处的革命战争环境和他接触过、看到过、听到过的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人和事。党的教育、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精神、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冯德英的童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与体验,为他的创作储备了丰富而宝贵的生活素材。

  三、《苦菜花》中的革命精神和不屈女性力量

  《苦菜花》和同时期很多作品相比,可读性更强。重要原因在于描写革命斗争的复杂与艰险的同时,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感情多了细腻的描写,更人性化。正是因为书中多了很多女性角色,情节才更丰富。可以这样说,《苦菜花》主要围绕8个女性形象展开,是一部农村妇女的革命和个人觉醒史,也是女性群像图。莫言对《苦菜花》的评价就很高,他认为解放后的17年以来这部小说对爱情的描写最为成功、最少迂腐气。冯德英擅长描写女性,这跟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由于从小跟母亲和姐姐长大,家里常年住着八路军女干部,所以他擅长描写女性。

  《苦菜花》中“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从人性的变化,到革命精神的涌入,再到女性力量的展现,无一不体现着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

  《苦菜花》是一部夹杂着无数细节和苦痛悲欢的全景纪录片,其中渗透了真诚炽烈的情感,夹杂着沉甸甸的反思,也有无数的憧憬与希冀,共同织就而成一幅色彩斑斓又令人意犹未尽的壮美画卷。也由此让《苦菜花》在今天仍旧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因为足够真诚与精心构筑,让作品的故事似乎依然跳动着蓬勃的时代脉搏,也获得了跨越时空的动人艺术魅力。

  重读《苦菜花》,阅读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可歌可泣的事迹,领悟根据地人民的革命历程,继承苦菜花精神,对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吕堃怡 最后更新:2023-08-09 14:46: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琵琶行”——民国佚诗《曼影曲》钩沉

下一篇:吴祖光拒绝剧作再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