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八办”:抗战历史的见证
2017-09-26 16:21: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赵建兰  点击:  复制链接

“八办”七贤庄院落内景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的“七贤庄”,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由10座五间四进、依次排列的传统院落组成,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以下简称“八办”)馆长霍学进介绍,“七贤庄”的1、3、4、7号院就是当年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旧址,是全国16座八路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7月7日起,在为期半年的时间内,“八办”将持续举办“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永远的丰碑——全国八路军办事处史实展”“伟大的女性——海伦·福斯特·斯诺在中国”“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等抗战系列主题展览,并召开相关主题研讨会,号召人们铭记历史。
 

昔日“红色桥梁”

上世纪30年代的西安,虽然没有连年的战乱和灾荒,但总体来说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小城。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建设西安”的口号号召下,由于毗邻火车站、交通便利,“七贤庄”当时所在的西安新市区很快吸引了大批达官贵人和名流商贾。“1934年,很可能是由某位留学归来的银行资本家投资,历时2年建成了这10座中西合璧的工字型传统院落。”霍学进说,由于此前该地区已建成一德庄、四浩庄、五福庄、六谷庄、八仙庄(现均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七”字尚未使用,所以,时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议、《秦风周报》社社长成柏仁,便借用“竹林七贤”的典故,取名“七贤庄”。它是当时西安城内最为整齐、阔绰的住宅和街坊。

1936年,在张学良手下工作的地下党员刘鼎受周恩来指示,租用“七贤庄”1号院,并以德国犹太人温奇·冯海伯的牙科诊所为掩护,成立“秘密交通站”,开启了为陕北采买、转运急需物资的工作。后因业务需要,又租用了“七贤庄”3、4、7号院,“秘密交通站”也相继被改为“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八办”被撤,直到1959年在“七贤庄”1号院旧址上设立纪念馆后改为现名至今。抗战期间,“八办”先后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开展隐蔽战线斗争、营救失散红军战士、开展民族救亡运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进统一战线形成、输送培养爱国青年、保护中转抗日将领、采购运输边区物资、筹措转运抗战经费、坚守红色革命堡垒”等多项任务。

其中,因“承担接送过往人员、为延安输送进步青年”的任务完成得最为出色,“八办”由此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桥梁”。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资料员刘燕介绍,抗战期间,由“八办”前往延安的有2万多人,包括党中央及各地、各级领导,八路军、新四军调防的指战员以及如《西行漫记》作者斯诺夫妇、史沫特莱、白求恩等国际友人。1号院内,目前仍存多间以居住过的共产党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的名字命名的小屋。至今仍然停放在“八办”汽车房内的雪弗莱轿车,就是当年“八办”辗转从香港购买回来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是接送过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诸多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历史见证。

但“八办”接待最多的还是爱国进步青年。据“八办”193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显示,由于1938年国共合作形势良好,来西安的爱国青年特别多,为此,“八办”专门成立了学生股,负责学生接待工作。当时由西安北上延安的1万余名学生中,经“八办”前往的就有2800多人。
 

今日爱国课堂

“我是小八路,磨练不怕苦,英雄出少年,立志展宏图……”如今,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在“八办”总能看到这样一群身着“小八路”军装的小学生,他们唱着革命歌曲、扛枪学军事、摇车学纺线,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走近历史、感受人文、继承传统。

霍学进说,为充分发挥“八办”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八办”精心设计了主题为“红色传人——我是小八路”等一系列体验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目前,“八办”已与多家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和部队等共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主题教育、纪念活动的形式,将“八办”精神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

“八办”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480多件,资料和老照片3000余张,历史回忆录1000余份,文物等级、数量列全国“八办”纪念馆前茅。多年来,通过采取主题展览、特色活动等方式,“八办”让珍贵的历史文物变成了鲜活的文化知识,透过实实在在的文物,观众仿佛能清楚地看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生动形象,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第二课堂”。

截至目前,该馆已累计举办了“人民的胜利”“国际友人在‘八办’”“理想之路”等30 多个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专题展。在今年持续举办的抗战系列展览中,有多件革命文物都是首次展出,其中包括“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展出的黑白无声录影片《延安之旅》。该片由首位到延安的欧洲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在1938年拍摄,是外国记者在延安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最早录有毛泽东影像的纪录片,十分珍贵。
 

传承保护 任重道远

作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八办”成为陕西省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免费讲解的首家“红色旅游”景点单位。霍学进表示,为了吸引游客,“八办”多年来在环境美化、陈列艺术化、服务标准化、宣传多样化等方面下足了工夫。然而,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对于西安这样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都而言,对游客远没有达到像兵马俑那样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多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减免门票现象比较多,纪念馆门票收入很有限,即使是国家级纪念馆,发展同样面临困境,如何保护更是困难重重。

目前,“八办”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为配合景区建设工作,“八办”除了常年对其旧址进行按历史原貌修复外,还在进行部分改扩建工程。如今,“七贤庄”内保存较好的建筑、院落都已划分在纪念馆的管辖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外界对传统建筑的破坏行为,但仅依靠“八办”自身的保护远远不够。

如今的“七贤庄”,身处西安市新城区的中心地带,周边保存有杨虎城新城公馆旧址、新城黄楼、西京招待所旧址、革命公园等丰富的近现代历史建筑遗存,这些都是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霍学进说,“七贤庄”从建成那一天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它始终是西安市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西安近现代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八办”旧址位于“七贤庄”内的院落,虽然旧址才是真正的文物,但这10个院落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保护“八办”旧址,就应结合周边的人文历史环境,将“七贤庄”10个院落纳入统一保护规划之中,真正实现由一个文物点到一条历史街区的完整保护。“但如何保护、更新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作者 赵建兰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9-26 16:21: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西安八办:“红色驿站”的抗战岁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