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黄河大合唱》
2019-06-28 09:25:26  来源:中华先锋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

  1937年10月,光未然带着1935年在武汉创建的拓荒剧团,在湖北一带演出抗战歌曲和话剧。不久,拓荒剧团被编入抗敌演剧第三队,后经周恩来批准光未然带领着三队的同志们从武汉出发去山西。

  光未然的创作灵感很大一部分来自黄河壶口。1938年10月底的一天,抗敌演剧队准备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那时,东渡的唯一通道是壶口下游的圪滩渡口。那天,临近中午时分,忽听如雷的声音滚地而来。赶牲口的老乡指向东方,这响声来自山那边的壶口。他们从顶峰曲折下行了一段路程后,看见在远处的黄河河面上笼罩着大团翻滚不停的水雾。这里的黄河被横阻的山峡断成了上下两截,原来较宽的河面突然被挤在仅有几丈宽的峡口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下直奔狂泻,吼声震天动地。

  第二天上午,抗敌演剧队登上了渡船。这时,40来个赤膊青壮年“扑通”、“扑通”地从岸上跳进水里,把渡船推向河水深处。他们的动作矫健,有秩序,有纪律,像一支即将投入战斗的军队。行进中,只见桨手和舵手们随着划桨的节奏,一呼一应地呼喊着低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曲又一曲的船工号子给了抗敌演剧队无限的力量。从宜川到黄河东岸,光未然一直和抗敌演剧队员们在一起徒步翻山越岭,渡过黄河。这时,《黄河大合唱》已在光未然的心中开始酝酿。

  民族音乐史上的丰碑

  1939年1月,抗敌演剧三队到了延安。此前,光未然在吕梁山行军时不慎坠马,造成左臂骨折,一到延安他就被直接送进了延安边区医院。

  2月26日,冼星海到医院看望光未然,老朋友相见,其兴奋之状、欢愉之情溢于言表。畅谈中,冼星海透露了想与光未然再度合作,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其实早在1938年下半年,光未然就准备要写一部以黄河场景抒写民族苦难、斗争与光明前景的长篇朗诵诗《黄河吟》。这时冼星海提出要合作一部大型诗乐作品,真是一拍即合。

  3月11日晚上,在月光映照下的一个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当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话音刚落,掌声响彻了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赶出来!”

  4月13日晚上,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内,第一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直到全部唱完,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他们才猛醒过来。

  1939年6月,抗敌演剧三队又一次在陕北公学礼堂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周恩来看了演出后,立即为冼星海挥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甚至还指挥着一大群青年,演唱其中的那首《保卫黄河》。

  从此,《黄河大合唱》就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传遍了延安,飞向各大城市、各大战区。多年来,《黄河大合唱》始终站在历史的前台,以她的中国风格、中国气魄激荡着中华儿女,凝聚着龙的传人。

  抒发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从1949年开始,《黄河大合唱》在台湾禁唱了40年。而就在《黄河大合唱》问世50周年之际,经台湾音乐界人士据理力争,在大陆的著名指挥家严良等人热情支持下,《黄河大合唱》终于在1989年登上了台湾的音乐舞台。

  时间往前推移到1985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逝世40周年,香港举办了为期14天的“黄河”音乐节。一些台湾的音乐人到香港听了后连声称赞说:“咱们中国人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呀!”他们回去就要演,但是台湾当局不让演,说这是共产党的宣传。

  到了1988年,在两岸交流还不方便的情形下,当时台湾爱乐乐团指挥杜黑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向音乐家李德伦索要总谱。李德伦的女儿便带着杜黑来见指挥家严良。这一举动让严良感到十分惊奇。

  不久,中央乐团和上海乐团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大陆的乐队、合唱团与台北的合唱团共100人参加了演出。两岸的合唱队员一起排练,互相交流。台湾的演员都是业余的,有医生、会计、工程师,干什么的都有。

  如今,严良已记不清率团在台湾到底演出了多少次《黄河大合唱》。他说,现在两岸间的往来更加方便,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声部首席演员钟佩玲在排演间隙对他讲:“您指挥《黄河大合唱》的CD,我听了有100遍。”指挥家杜黑还曾带合唱团成员到北京参与国际华语合唱节,也到澳门去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所体现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两岸同胞、世界各地的华人高唱《黄河大合唱》,是为了表达促进祖国统一的心声。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黄河大合唱》,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长燃的火炬,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6-28 09:28: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大公报》在抗日战争中的迁移

下一篇:晋察冀日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