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之花开在江淮大地
2018-03-23 14:19:20  来源:淮安文史资料网 淮海晚报 作者:顾树青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在苏皖边区的江淮大地上,曾活跃着一支由革命知识分子、戏曲艺人、部队军人、乡村农民和青年学生组成的文艺演出团体。

  李一氓和淮海实验剧团

  1942年3月,中共华中局决定李一氓同志出任淮海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李一氓到淮海区不久,发现这里有不少京剧票友,于是,经区党委研究决定,在李一氓同志的主持下,筹建一个为抗日战争服务以演唱京剧为主的淮海实验剧团。

  建团初期,首先选调一批京剧票友,从军队文工团中调来一些音乐工作者,又从淮海中学选招20多名学生加以培训。当时淮海区没有京剧专业班子,李一氓从民间艺人中发现一个名叫方樵的,是京剧科班出身,能唱能做,能文能武,熟悉各个行当的腔调,乐器伴奏也能打能拉。后将其调进剧团担任导演。但困惑李一氓的难题是:演出行头从哪里来?他交代剧团领导人开一张所需行头的单子,通过社会关系到敌占区购买。当时,委托几个商人在北平、天津等地买了两副完整的戏箱运回淮海区。接着,又置办了可随时拆装的舞台装置,以及用朱红缎子做的华丽大幕。舞台是在旷野露天搭建的,还配有照明的汽灯。对于一个在抗日根据地刚刚成立的剧团来说,有这样的设备条件确实少见。

  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一出出传统折子戏和大型古装戏屡屡拉开帷幕。《甘露寺》、《失空斩》、《四郎探母》、《打渔杀家》、《三打祝家庄》、《女起解》等纷纷亮相。反映根据地生活的革命现代戏《反正》、《三星落》、《懒龙伸腰》也陆续排练演出。淮海区军民有幸大饱眼福,敌后文化生活因此丰富多彩。

  1944年,郭沫若在延安发表《甲申三百年祭》的文章,党中央作为整风辅助文件广播给各解放区。李一氓于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油灯下亲自将《甲申三百年祭》改编成大型历史京剧《九宫山》。

  《九宫山》人物众多,气势磅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几经挫折之后取得胜利,而进入北京做了闯王后自满自得,部队胡非作为,引起民众的怨恨,最终导致兵败九宫山的悲剧。初稿完成后,李一氓特地派剧团指导员沙惟带着剧本,到盐阜区找戏剧家阿英征求意见。阿英看过剧本后,击节赞赏《九宫山》的思想力度和手笔,称赞唱词和道白写得又美又上口,结尾凄楚苍凉,动人心魄。阿英认为剧本创作不仅是成功的,而且对京剧改革是一大贡献。

  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在淮阴成立,从此淮海实验剧团进驻淮阴,并更名为苏皖实验剧团。

  淮北大众文工团

  抗日战争期间,淮北地区也是日伪军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反复的“扫荡”、“清乡”、“蚕食”等伪化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1944年10月,为了适应斗争环境的需要,充分发挥文艺的战斗作用,淮北行署从各县区选调一批适合做文艺工作的同志,又从淮北中学招收一批青年学生,近40人齐集在洪泽湖畔半城的古镇上,成立了淮北大众文工团。全团同志夜以继日地进行编写排练,很快将歌舞剧《春耕曲》、《优抗》、京剧《反正》3个剧目与广大军民见面。

  由于革命的政治内容和淮北民间的艺术形式结合得好,百姓群众看了戏感到特别亲切,地区领导给予高度赞扬。区党委书记、新四军4师政委邓子恢亲自到台上祝贺,鼓励大家创作和演出更多具有革命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奔波在淮北抗日火线上的大众文工团主要特点是紧扣形势、配合中心、就地取材、自编自演、群众欢迎、领导支持。

  1945年4月下旬,新四军9旅和淮北独立团地方部队协作作战,准备攻取位于泗县境内的长直沟、三官庙等5个日伪据点,文工团得到这个消息,挑选一部分同志随参战部队行动,体验生活,经受锻炼,搜集材料,创作表彰战斗英雄的节目。4月29日午夜,万籁无声,部队迅速地向三官庙挺进。在靠据点不远的地方,只见碉堡里闪烁着鬼火似的灯光,突然“趴!”响了一枪,接着机枪声响成一片,战士立即冲到了据点周边的壕沟内趴下,敌人从碉堡内发出的火力很猛烈,陈连长命令各排机枪集中射向碉堡,把敌人的火力压住,战士们通过自带的云梯冲进圩内,用数十枚手榴弹和炸药包炸毁了碉堡,战火很快结束,守敌百余人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被击毙。

  在打扫战场时,文工团团员王永宏在寺庙后殿内,他用手电筒向神台上一扫,发现其它泥塑神像都是黑黝黝的,其中唯有一座“神像”却周身雪白锃亮,与众不同。此时,他立刻从殿外叫来连队指导员,当他俩再用手电筒反复在其身上照射时,电光直刺这位“仙翁”的双眼,此刻他蓦然跳下神台,浑身哆嗦着跪在地下,连连磕头说:“长官饶命,长官饶命。”原来,这位伪军白天刚剃了头,在睡梦中被枪声惊醒后还未来得及穿外衣,就光着身子坐到了神台上,佯装神像,妄图蒙混逃走,没有想到在打扫战场时被抓住了。

  随部队参加战斗的文工团团长苏堃等同志,把在两次作战中搜集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提炼,由苏堃执笔,写成三幕话剧《胜利》和《卓圩战斗》、《模范排长》等小戏曲。因剧中描写的英雄人物和赞扬的英雄事迹都是真人真事,在部队祝捷大会上演出,受到指战员们的热烈欢迎,高声叫好,影响所及是前所未有的。

  1946年3月,文工团告别淮北,他们带着曾在淮北大地演出过的并深受淮北军民欢迎的剧目来到淮阴,参加华中宣教大会和文艺团体会演,向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的领导汇报文工团成绩。会演结束后,领导决定将该团留在清江,划归华中文协领导,更名为华中文协实验剧团第一团。

  彭雪枫和拂晓剧团

  拂晓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抗日前线、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开放的一朵文艺鲜花。而精心培养这朵鲜花的园丁,就是当时新四军第四师的师长兼政委彭雪枫。

  1938年4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从豫东东进深入敌后,当时他从这支人不满400、枪不足百支的队伍中选调有文艺特长的仅有七八人,组建剧团有难度,于是就组织这些同志沿途写写标语,行军休息时做点宣传鼓动工作。同年11月,部队在鹿邑县转楼村住下时,来了一批13到16岁的男孩子,他们都是杞县大同中学的学生,能说会唱,抗日热情很高,十几人要求集体参军。经部队研究决定欢迎他们入伍,并以这批学生为基本力量,有文艺特长的战士为骨干,组建成拂晓剧团。

  剧团建立后,遵照彭师长提出“编一些配合当前抗日斗争的小话剧和话报剧,向群众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同时揭露日伪的罪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活跃部队生活,教育广大群众”的要求,剧团演出的第一个节目话报剧《打鬼子》。内容是:两个狂妄的日本军人,残酷枪杀村镇居民,群众恨之入骨,报信给新四军游击队,被我军抓获的故事。首演获得成功,受到部队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剧团演出设备虽然简单粗陋,但在巡回演出时,每到一村都受到村民们的欢迎。1938年深秋,剧团到泌阳县邓庄铺演出,群众自动地找木棍、找门板、挖土埋柱子,很快搭起一座戏台,挂上幕布,点燃油灯,男女老少坐在戏台前的空地上。戏台上先是演员们合唱抗日歌曲《新四军军歌》、《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等,后演出话剧《突击》。当剧中的老爷爷抱着他那被日寇杀死的小孩子,含泪控诉敌人的暴行时,台下的观众禁不住地愤怒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在向群众、友军和部队做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拂晓剧团也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演职人员增多了,业务水平提高了,演出设备配套了。剧团真正成为新四军第4师的“三宝之一”(另两宝是拂晓报和骑兵团),受到广大军民的赞誉。彭雪枫师长也曾在师直干部座谈会上说:“如果让我凭兴趣挑选工作的话,我愿意作拂晓剧团团长。”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爱这支文艺战斗队啊!

  抗日战争胜利后,拂晓剧团和苏中的前进剧团合并,改编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继续作贡献。

1.jpg

淮海实验剧团演出京剧《九宫山》

3.jpg

拂晓剧团演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2.jpg

淮北大众文工团演出话剧《送郎》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23 14:19: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陶行知作诗宣传抗日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重庆画刊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