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杨秀峰领导晋冀鲁豫边区救灾
2018-01-29 14:31:55  来源:论文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破天荒提出历代政府不敢提出的救灾方针:“保证不饿死一个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总人口2800万,是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彭德怀主持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都驻扎在本边区。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也驻在河南省管辖过的涉县赤岸、弹音、温村等村庄,距离国民党统治区很近。

  据史料记载,晋冀鲁豫边区历史上就是一个灾害多发地带,各种天灾几乎年年发生,抗战期间也曾多次受灾,被民间形容为“八年全面抗战,四年抗灾”。

  1942—1943年,和国民党统治区一样,晋冀鲁豫边区的灾情也特别严重。

  在前几年局部灾荒的基础上,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全区性的大灾荒,先旱后涝,继而蝗虫满天飞,使得农业收成大减,全区粮食收成不足正常年景的四成,这使得原先就靠“糠菜半年粮”过日子的边区人民,连最低的生活标准都难以达到。全区人民和全区党政军民机关团体面临着空前严重的饥饿死亡的危险。这不仅影响边区各项抗日工作的进展,更影响到全国抗战事业的正常进行。中共北方局办的华北版《新华日报》就多次用“空前危机”、“空前困难”形容当时的灾情并向全区人民发出警示。

  在边区连续大灾重灾形成、加重之后,身为边区政府主席的杨秀峰,立刻把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救灾工作上,并亲自主持和领导这一工作。他认定救灾就是救人,救灾就是救命,救灾就是革命工作和抗日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掉以轻心,得过且过。他火速成立边区生产救灾委员会,自任主任。他下令全区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工作上。

  杨秀峰在这样的重灾面前,身处救灾的最前线,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举轻若重。他出手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安定群众的情绪,树立人定胜天的决心和信心。他为边区政府起草的救灾指示中,破例提出了一个历代政府不敢提出的行动方针及实施目标——“我政府将保证不饿死一个肯于自救的人”,郑重地表示了抗日政府对人民负责,并与人民共患难的决心。这是告诉灾民,只要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救灾活动,肯于自救,就有生机,就饿不死。不久,他更大胆更有气势地把原先方针里的“肯于自救”几个字干脆去掉,向全区郑重宣布政府将“保证不饿死一个人”,更显示了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战胜灾荒的决心,体现着党对人民生命绝对负责的崇高宗旨。

  “保证不饿死一个人”是历代政府不敢提出的目标。刚刚提出时,有些同志还有顾虑,怕灾情过重,万一发生死人的事,会损害政府威信,反而失掉民心。杨秀峰了解到这种情绪后,坚定地重申:只有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坚决落实“保证不饿死一个人”的行动口号,才真正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实质。缩手缩脚,顾虑重重,不执行“保证不饿死一个人”的方针,就体现不出我们人民政府爱人民的本质。那样才会丧失政府威信,那也和旧政府没有本质的区别。他还沉重地说:历代灾荒中死的人,全是穷苦大众,我抗日民主政府绝不允许饿死穷人的历史重演。

  树立“长期、整体、自救、生产”的救灾理念

  杨秀峰不仅率先提出救灾方针上“保证不饿死一个人”的号令,而且根据历年的救灾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坚定的救灾理念:第一,要树立救灾的长期观点。他要求“不可把救灾简单地看作临时突击任务”,“不能顾前不顾后地抓一把”。要“克服事前麻痹而灾情严重后又惊慌失措,拿不出紧急措施”等临时抱佛脚的行为。第二,要树立整体观点。“要重视根据地的整体性”,“发扬高度的民族友爱及互助互济的精神”。“非灾区要全力支援灾区”、“有饭吃的要认真帮助没饭吃的”。第三,强调自救观点。“反对单纯的眼睛向外或向上”,“只是等待别人来救济,放松自己应有的努力”,批评有些地区有些人,因缺乏自救观点,在得到外援后犯平均主义,使不该多得的多得,甚至浪费、挥霍。外援来的少或一时不来的,就埋怨和苦闷。这样的惨痛教训不能重复。第四,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点,要树立救灾实际行动中的生产观点,也就是生产自救的观点。在全部救灾工作中从始至终把生产自救的观点真正落实。只有抓紧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收到实效。发挥了生产自救的观点后,其他的长期观点、整体观点、自救观点才能更见效。

  在明确了“保证不饿死一个人”的方针和四个基本观念后,杨秀峰还提出了一整套的具体救灾举措,诸如:抓紧时间利用一切机会补种晚庄稼,大量种植萝卜蔓菁等晚蔬菜,抓紧采集野菜代食品,组织社会互济,部分移民等。之后,立即集中力量抓紧全面的生产节约运动,广泛展开活动。为了生产救灾,边区政府下令动员边区一切经济机关(工商局、银行、交通局、合作总社、农林局等)把经济工作重点向生产救灾方面转移,为生产救灾服务。要求经济部门的一些经营项目,尽可能地实行以工代赈,要大力扶持农村纺织,要为农村副业广开销路,要求农林局尽可能地多开小渠、修滩地、打水窖,为灾民安排生产门路。在这些具体活动安排后,全边区的生产救灾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由生产救灾运动进一步发展成全边区的大生产运动。1944年秋,边区召开群英大会时,边区领导人说: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是从边区生产救灾运动起步的。足见边区生产救灾运动对边区全面生产建设运动的影响作用是多么重大。   节约运动是救灾运动的重要一环,杨秀峰在抓生产救灾时,丝毫没有放松对节约运动的领导。晋冀鲁豫边区的节约、简朴是动真格的,是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实施的,绝不是随便说说,可办可不办的。仅节衣缩食一项,就有可观的成效。八路军前方总部、一二九师、边区各机关、驻在边区的首长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和全体指战员的粮食供应标准一律由每日一斤半减至一斤。同时还彻底清查了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各基层单位的节约储备粮,一律上缴,用于灾民。

  为了顺利开展生产救灾运动,边区还加强了敌占区和游击区的对敌斗争。普遍展开反抢粮、反“蚕食”、反资敌、反勒索的群众性对敌斗争,同时还动员敌占区、游击区同胞向根据地运销粮食,用高利率的手段吸引敌占区、游击区人民到根据地存粮存款。在这方面,一些地区作出了优异成绩,有助于根据地区内灾情的缓和。

  毛主席说:天不下雨,你们去找杨秀峰,他有办法

  晋冀鲁豫边区的生产救灾运动一直受到党中央的嘉奖。延安《解放日报》不断登载晋冀鲁豫边区救灾消息。在边区军民硬是靠“硬打”办法消灭了蝗虫后,《解放日报》特意发表社论,称赞边区军民救灾和灭蝗是“破天荒的壮举”,大大鼓舞了晋冀鲁豫边区的所有军民。

  杨秀峰对救灾工作抓得紧,做得好,不仅受到本地领导人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称赞,党中央、毛主席也相当满意,毛主席对他的这一套救灾举措印象深刻。1945年春,延安一带也发生了严重旱情。毛泽东会见当地农民时,许多农民向毛主席求教,问道:“老天爷不下雨怎么办?”毛主席幽默地回答:“天不下雨,你们去找杨秀峰,他有办法,他就住在那个窑洞里(此时杨秀峰正在延安准备参加中共七大)。”中共七大时,各地代表提出了许多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其中就有天灾问题,“要毛主席指示”。毛泽东在一次大会上讲话时,先讲了前途光明之后,讲了十七条困难,其中第十一条就讲到“天灾流行,赤地千里”问题,号召全党要对这一条有所准备,还明确地指出:“克服天灾,太行有经验”,随后又说“共产党会捉蝗虫,这些经验很好”。由此说明,杨秀峰的救灾工作,在毛主席和党中央那里确实是挂了号的。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29 14:33: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冀鲁豫边区税收工作纪事

下一篇:张克威与晋冀鲁豫边区经济建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