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湖南经济的现代化(11)
2017-07-22 09:12:47  来源:诺哈网 《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 作者:刘国武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之前,衡阳的发展速度较慢。但抗战爆发后,由于衡阳是大后方的重镇,沿海及武汉地区工商业纷纷内迁衡阳。当时迁往衡阳的工商业有8000多家,银行32家,金店35家,钱庄200多个。还有一些政府机关、军事机关、文化教育单位。这些都促进衡阳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使衡阳一跃而成为后方著名的都市。

  衡阳在建市之初,人口为24万多,但到1943年9月,衡阳人口增加到346,883人,加上流动人口和难民总数超过50万人。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1941年,衡阳市政府筹备处制定了《衡阳市建设计划》,拟新建4条郊区公路;新建和改建旧市区的沿江东路、沿江西路、中山路等20条主要街道及91条街坊小巷等。1944年,衡阳市政府聘请专家对衡阳进行重新布局,拟订了《辟建新市区计划》,决定在城南开辟新市区。规划后的衡阳市布局为:城北工业区、旧市中心商业区、旧市中心综合区、城南新市区、黄茶岭文教区、酃湖垦殖区。上述布局除城北合江套工业区建成沿江大道和开办一些工厂外,不久因日军向衡阳发动进攻,该计划没有完全实现。

  衡阳的现代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有湖南兵工厂和衡阳电厂。此后工业缓慢发展,且规模都比较小,还有不少是手工作坊。战时衡阳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城市,超过长沙等地。当时衡阳的工业主要有机器、玻璃、肥皂、搪瓷业、皮革、油料、纺织、炼锌等业。其中以机器工业最为发达。据1943年初统计,衡阳拥有一定规模的机器工业有湘衡机厂、民生机器厂、现代机厂等11家。其他较大的工厂为衡阳电厂、湖南制革厂、湖南第三纺织厂、金钱热水瓶厂、新华搪瓷厂等。

  战时衡阳的商业繁荣,湖南省贸易局、财政部火柴专卖公司湖南分公司等商业管理机构都设在衡阳。在香港沦陷前,衡阳还是大后方物资的集散地。这些都加速了衡阳商业的发展。衡阳的商业沿湘江西岸绵延10里,北起青草桥,南至洪家塘,店铺林立,有“小上海”的美称。

  总之,抗战前期及中期,是近代衡阳工商业和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成为大后方仅次于重庆、昆明的第三大工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财税收入也列大后方的第三位。但到1944年夏,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后,衡阳城化为焦土,其繁荣景象不复存在。

  三、湘潭

  湘潭位于湖南中部,临湘江中下游。湘潭历史悠久,汉代属长沙国和长沙郡,明清时隶属于长沙府。自明清以来,湘潭的发展历程较曲折。正如张朋园所说:“湘潭的盛衰,完全是地理位置及交通环境改变的关系。”在鸦片战争以前,湘潭商业繁盛,手工业发达,有“全国巨县”之称。原因是湘潭这时是一个南来北往的中途站。湘江自马家河东来,于下摄司对岸汇涓、涟二水,折北而流,在县城形成了一个几十公里长的大回湾,水面宽阔,河床较深,便于航运,沿江拥有39个码头,城内建有商人会馆19个。加之湘潭的农产品相当丰富,这些都促成了湘潭的商业繁盛。

  19世纪末以后,湘潭开始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岳州和长沙相继开埠,南面的衡阳也渐渐发展起来了,湘潭作为中转站的位置在逐渐丧失。至20世纪30年代初,湘潭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人口也不多,大约为10万人。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随着长潭、潭宝公路的通车和湘黔铁路东段的建成,湘潭有了现代交通线路。同时由于战争的临近,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将工业建设放到中西部地区,湘潭是战前国民政府在湖南发展工业的首选地。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拟订了《重工业建设计划》,筹划在下摄司设立中央钢铁厂、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机器厂、湘江电厂、潭家山煤矿,并征地9000亩筹建厂房。但由于战火迫近湖南,中央钢铁厂于1938年6月全部停工,中央机器厂迁云南昆明。只有中央电工器材厂部分投产,不久又相继迁往桂林和昆明。潭家山煤矿从成立之初日产40吨增至1939年的390多吨。长沙大火后,不少工商户迁到湘潭,市面再次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湘潭的莲子、猪鬃、石灰、药材、粮食、烟叶、纸浆等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战时湘潭的人口较战前有所增加,最多时为18万人。

  四、株洲

  株洲原辖于湘潭县,是一个完全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株洲上溯衡广,下入洞庭、长江,有“南北通衢”之称。清末粤汉铁路湘鄂段(长沙至株洲,全长51公里)和株萍铁路(株洲至萍乡,全长82公里)修通。1919年,湘鄂段延至武昌(长沙至武昌,365公里),这时萍乡的煤经株洲可直接运抵汉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完成粤汉线,1936年春完成了全段工程,不久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同时,株萍铁路重新进行了整理和改造,并同浙赣线连接起来。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浙赣线全线通车。株洲就是火车轮子拉出来的城市,成为华东、华中通往西南、华南的铁路枢纽。

  株洲的兴起很快,其工业主要是为铁路交通服务的,有机车修理厂、机器厂,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原先只有20余户的小村落,一变而为300多户,人口超过1万人的新城市。

  五、常德

  常德位于湖南的北部,洞庭湖的西滨,沅水下游的北岸,素有“荆楚要地,黔川咽喉,湘西门户”之称。常德的航运业相当发达,东可从洞庭湖入长江,也可人湘江和资水,沿沅江可达湘西,是湘西北最大的中转口岸。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修通了常桃、长常、常澧等公路。

  常德盛产稻谷和棉花,手工业中染织、铁器、竹器、造船、皮革、白铁、印刷等行业比较发达。1905年,常德被辟为寄港地之后,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抗战开始后,大量的工商业和轮船迁往常德。同时常德是川湘水陆联运的重要驻点和中转站。战时常德的人口也大增,1933年人口为96,790人。截至1943年底常德会战前夕,常德人口已增至16万人。战时常德的机械、纺织、卷烟、造船等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1943年底常德会战发生后,工商业遭到很大的破坏,人口锐减,城市被毁。此后几年,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六、益阳

  益阳位于资水下游。秦代开始置县,明清时期隶属于长沙府。近代益阳水陆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运方面,沿江而上可至邵阳、新化等地,下可至洞庭湖,人长江,或沿洞庭湖向东抵达湘江流域的长沙、湘潭、衡阳等地,西可经沅江到达常德等地。陆路运输主要是长常线,东达长沙,西至常德。由于交通运输日趋方便,带动了益阳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据张朋园估计,1931年,益阳城人口为9万人。

  抗战时期,益阳又得到一定的发展。当时益阳是一个重要的物资转运站,大批的物资从衡阳运抵益阳,或直接从益阳起航,逆流而上达烟溪后,再陆运至泸溪,经沅江进入其支流酉水达四川,这是当时川湘水陆联运的一条主要线路之一。益阳一带是稻谷、芦苇、楠竹、苎麻、茶叶的主要产区。传统的手工业有铁器、竹木器、造纸、纺织、砖瓦、陶瓷、榨油、纸伞等,现代工业还很少。如达人工业社,只有24匹马力的柴油机1部,纺纱机80部。

  七、沅陵

  沅陵位于沅江的中游,居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历来是湘西的门户。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在清末民初之时,这里兵祸连接,灾荒较多,经济和社会相当落后,几乎还看不到现代化的痕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加强对湘西的管辖,开始在沅陵等湘西地区发展教育,设立银行代办处和信用合作社,省建设厅也在沅陵金牛山设金矿工程处,开采金牛山、横山湾一带金矿。在交通方面,湘黔公路经过沅陵,并建成了沅陵汽车修理厂。

  抗战爆发后,沅陵成为大后方的重镇,是拱卫大西南的一道屏障,大批的政府机关、学校、工矿企业迁驻沅陵,国民政府和湖南省政府也在此开办了一些企业,主要有国民党军政部粮秣实验总场、经济部工矿调整处驻湘办事处、湖南省审计处、湖南省卫生实验处、汉阳兵工厂、第二被服厂、国营招商局和大批学校等云集沅陵。资源委员会在此设立湘西电厂,省贸易局在这里设立办事处,国民政府在这里还设立了沅陵驿运水陆管理总段,整治沅江及支流酉水。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沅陵现代化的进程,沅陵成为大后方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时沅陵人口大增,1937年底,沅陵城区的人口为19,718人,一年后,城区人口达54,950人。工矿业100余家,商店由战前的544家、资本不足40万元,骤增至3500余家、流动资金373亿元。工业以机器、电力、化工、纺织等较为著名。这时沅陵教育发展也达到近代的顶点,有小学生3.27万人,普通中学12所,学生3570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在落后的湘西崛起。但抗战胜利后,大批学校、工矿、商贾又迁离沅陵,沅陵的工商业渐趋衰落。

  八、辰溪

  辰溪位于沅江的中游,沅陵的南边,是战时与沅陵齐名的新兴工商业城市。

  战前辰溪较沅陵更为封闭落后,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当缓慢,农业落后,手工业也欠发达。抗战爆发后,大批工厂、学校、机关等迁往辰溪,加速了辰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本章前面所述的,到1943年,战时迁辰溪的工厂达48家,带动了辰溪工矿业的发展。主要工矿业有采煤、电力、机器、五金、化工,而以机器工业最多。如湘西煤矿业中,以辰溪产煤最多。电力方面,辰溪电厂是湘西电厂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工方面,从湖北迁来的华中水泥厂,资本500万元,每月产水泥1万桶,成为后方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战时辰溪的人口增加也很快。1937年底辰溪城区人口为15,981人,到1938年底,城区人口达42,943人。就商业而言,1937年底有商店314家,一年后,增至607家。

  九、洪江

  洪江位于沅江的上游,西临贵州,是湘西的一座边境城市。洪江是明末清初兴起来的一座商业城市,主要是湘西南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易中心,以桐油和木材为大宗。据民国23年统计,全市有商号245家,资本161多万,全年营业额3991多万元。在洪江的商业发展中,湘西南各地、黔东和桂北等地商人云集洪江,是促进洪江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1934年,城区人口为37,600人,本地土著占少数,而以宝庆、湘乡、辰溪、沅陵、长沙、衡阳及外省人居多;以职业分,从事工艺的约17,400余人,商业约13,000人,各业共有商店246家。

  抗战开始后,洪江同沅陵、辰溪一样,成为大后方的重镇。一些工商企业也迁到洪江,促进了洪江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区面积扩大,商业行业也在增加。当时,洪江人口迅速增至15万余人,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商人在这里开设各种庄号、饭馆、商行和作坊,1940年全市共有大小商铺1000余家。洪江作为商业城市的特点更为突出,有“小南京”的称号。但战后,外来工商户大多迁回原籍,此后洪江的发展速度缓慢下来。

  十、邵阳

  邵阳位于资水与邵水相会之处,居湖南西南部,三面高山环绕。邵阳古称昭陵,春秋时期正式建城。宋代改为宝庆府。民国初年废府设宝庆县,为县治所在地,1928年改宝庆县为邵阳县。

  进入民国以后,邵阳城市才有较快的发展。1928年,潭宝公路修通,抗战时期又先后完成了衡宝公路,宝庆至新化,宝庆至桃花坪等公路,交通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人口也迅速增加,1916年邵阳人口为8000人,到1931年增至71,404人。抗战时期,内迁到邵阳的工商业虽不多,但难民云集,邵阳的工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输入商品以食盐、糖、煤油、颜料、绸布、药品为主,输出的商品以煤、竹木、土纸、皮毛、烟叶为大宗。由于人口增多,邵阳城客栈业由11家骤增至300家。但现代工业比较薄弱,仅有宝庆光明电灯公司、玻璃厂、面粉厂等少数几家企业。邵阳是一座古城,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交通的制约,没有铁路,在航运方面,资水多急流险滩,不利于航运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22 09:13: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湖南经济的现代化(10)

下一篇:褚静涛: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经济灾难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