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红色飞鹰——抗战期间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始末(一)
2017-06-01 08:39:53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刚刚执行完作战任务的苏联志愿飞行员。

  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中,最著名的国际援华抗日力量是美国的“飞虎队”。其实,在“飞虎队”之前,还有一支来自外国的志愿航空队,他们在抗战 形势最危急的时候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共患难4年多,同日本侵略者激战长空,其作用和贡献甚至超过了“飞虎队”。

  这群翱翔在中国蓝天的战鹰是苏联志愿航空队 。

  在抗战初期,在英、美等国对中日战争还采取中立立场的时候,苏联是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飞机有1000多架,空军志愿队有2000余人。在多次空战、轰炸中,苏联志愿航空队击沉日本兵舰十几艘,击落、击伤敌机数百架,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超过200名苏联飞行员血洒中国长空。

  这一段蓝天碧血的历史,值得中国人永远缅怀。

  失守的天空

  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二天,日军鹿屋航空队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由台北起飞,轰炸大陆沿海机场,其中9架飞临杭州上空,准备破坏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用机场笕桥机场。

  日本的轰炸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空横行。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的空军没有对日本侵略者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262架飞机甚至都没有升空,就被日军全部缴获。

  但这次,大摇大摆来轰炸笕桥机场的日本飞机付出了代价。

  一队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忽然钻出云层,咬着日本轰炸机喷吐着复仇的火焰。那是刚刚从河南调至淞沪战场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是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高志航。

  经约30分钟激烈战斗,高志航大队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本队只有1架战斗机轻伤。此次空战是中国空军抗击日军空中袭击的第一次作战。首战获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斗志。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而这场胜利,险些成了中国空军抗战史 的“绝笔”。

  日本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侵华期间轰炸中国的主力轰炸机,但其对空火力薄弱。而高志航大队所驾驶的飞机是美国产的霍克3型战斗机,主要作用就是空战。这场空战,中国空军占据了短暂的优势。然而这样的优势只能保证一场战斗的胜利--以当时中日双方的空军实力对比衡量,日本侵略者掌握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不久,1937年5月,刚刚从美国空军退役的陈纳德,在宋美龄的邀请下来到中国,以专业顾问的身份对中国空军开始考察。陈纳德的考察结论很令人沮丧:中国空军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能飞、能空战的只有90架左右。

  事实表明,陈纳德的说法可能还有“客气话”的成分。据中国抗战资料统计,在“七七”事变之前,中国空军列编9个大队、5个独立中队,装备各种飞机296架,飞行员620名,能参战的不足半数。

  在中国空军装备的飞机中,只有不到一半产于上世纪30年代,勉强能跟上时代,但又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实际上能够投入实战的飞机少得可怜。而且由于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中国空军装备是典型的“万国造”,战时损失极难补充。

  反观穷兵黩武的日本侵略者,空军当时不是独立的兵种,而是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的航空队。1937年全面侵华之时,日本陆军航空队已有飞机1480架,海军航空队有飞机1220架。日军飞机数量是中国的九倍以上。其中装备最多的是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和九六式舰载战斗机,都是1936年投产的新机型,当时世界军机的佼佼者。

  中日之间的空战,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搏杀。

  “八一四空战”之后,日本开始有目的地“绞杀”中国空军。8月15日至10月下旬,中日双方为争夺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制空权,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弱小的中国空军有着足够英勇的表现,经过三个月奋战,使日本侵略者损失飞机230架、击毙飞行员327名(此为国民政府统计数字,日军统计为损失飞机39架)。

  中国空军付出的代价更为沉重。国民政府没有公布过真实的战机损失,据日本公布的“战绩”,从1937年8月14日到10月10日,日本航空兵在空中击落181架中国战机,在地面击毁战机l40架。陈纳德的回忆也反映出中国空军的惨烈损失:三个月内,中国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飞机,到11月初,所有能飞的飞机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几架,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

  日本侵略者完全占据了中国战场的制空权。

  就在此时,中国空军得到了强援。一支来自苏联的神秘航空队迅速组建,半空杀出。

苏联志愿航空队飞行员在兰州机场留影。

  磕磕绊绊地携手

  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在危机时刻的携手并非一拍即合,相反,此前十年间,双方经历了磕磕绊绊的外交波折,期间不但有大国间的国家利益、权益之争,还夹杂着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的“家事”。

  上世纪20年代的大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的主张,苏联也是中国大革命的积极支持者,鲍罗廷等大批苏联顾问来到中国,苏联的先进武器武装了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

  那是国民政府与苏联外交关系的一个“蜜月期”。为数众多的中国青年赴苏留学,学习革命经验,其中就包括1925年时留苏的蒋经国。

  转折发生在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消息传到苏联,对当时热衷共产主义,并且已经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的蒋经国来说无异晴空霹雳。但他转变得很快,马上带头鼓动学生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蒋介石是我的父亲和革命友人,现在却是我的敌人。”

  这一年的年底,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发布断绝邦交令,宣布撤销驻在各省的苏联领事馆。但因当时南京政府是尚未获得国际承认的地方性政权,故上述措施的效力仅及于南京政府所支配的地区。不过,中国国民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正式决裂。

  1928年6月占领北京以后,南京政府成为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对苏关系继续恶化。翌年7月,中苏终因中东路武装冲突而断绝了邦交,苏联加强了对外蒙的实质控制,外蒙问题和中东路问题随之成为中苏之间两大外交悬案。

  而蒋介石个人对苏联的敌意越来越浓。特别是他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有苏联在背后援助。他的儿子蒋经国此时仍滞留苏联,父子恩怨也掺杂进两国关系之中。

  蒋经国留在苏联长达12年之久,娶了个苏联妻子,在他1937年回国时,能记得的汉字就只剩几百个了。这12年中蒋经国复杂的政治态度,是历史学家们好奇和研究的焦点,莫衷一是。有一点倒是公认的,蒋经国在苏联的日子不好过。他经历了读书、流放、充军、做工……也亲自下过农田,做过苦工,甚至讨过饭,数次申请回国却未获苏联方面准许。1936年,蒋经国申请成为联共正式党员,被列为“第四类布尔什维克”。所谓第四类,指的是“人民敌人”的子女。

  蒋介石牵挂着儿子,却又忧心蒋经国在苏联被“赤化”,而且对他发表的激烈声明耿耿于怀,如何面对儿子又是个难题。蒋介石在日记中如此宽慰自己:“经国不归,使余无逆子之忧惭,是塞翁失马,上帝必有其意旨也。”

  这份纠结的个人感情,是蒋介石对苏态度的又一个负面因素。

  1923年大革命之初,蒋介石曾认为“苏俄为吾中国唯一之同志,中国革命之成败自与苏俄有密切关系”,到1928年后的日记中,对苏联则以“俄寇”相称。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为中苏关系的调整带来了转机。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也让苏联意识到危险,认为日本“对华战争就是进攻苏联的序幕”。共同的敌人让此前持敌对态度的中苏两国迅速靠近,1932年底,两国恢复邦交。

  不过,外交关系虽然恢复了,中苏并没有真正消除芥蒂。

  苏联在“九一八”事变后表现出的两面性,让国民政府心存疑虑。一方面,苏联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感到了危险的迫近,因而更积极主动地靠近中国。另一方面,苏联又在维持着对日本的安抚,对伪满洲国采取事实承认的态度,甚至把中东铁路出让给了伪满洲国。

  国民政府这时也没有把苏联当成抵抗日本的盟友,更大的希望寄托于英美。而当时的中国在英美的外交版图中显然算不上重要,他们对中国的支持至多是“口惠而实不至”。甚至这些西方强国还在借着中日冲突大发战争财,助纣为虐。1938年美国输入日本的货物中,钢铁等战略物资所占比重达到了65%;英国也是日本的一大军火卖家。

  最终,日本挑起的全面侵华,让中国国民政府和苏联别无选择地走到了一起。全面抗战爆发一个多月后,中国同苏联迅速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结成了“准同盟”关系。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6-01 08:40: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史上另一支“飞虎队”:苏联援华航空队

下一篇:红色飞鹰——抗战期间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始末(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