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
2019-01-02 10:05:11  来源:东海史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滨海抗日根据地,南起横贯大半个中国的陇海铁路,北至山东半岛的大动脉——胶济铁路,东滨黄海,西界沂河,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地带。包括今安邱、高密、东海、郯城、临沂、胶县各一部,赣榆、日照、诸城、莒南、莒县全部。面积七万余平方华里。中间为泰(安)石(臼所)公路分为南北两半,南部称路南(或滨南),北部称路北(或滨北)。

  滨海抗日根据地北托沂蒙山区,南抵陇海铁路,东控近海交通,在战略位置上十分重要。它连接着华北与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特别是新军四军挺进苏北以后,滨海区与之遥相呼应,有力地牵制了日军的海上登陆及其南进,支援了苏北根据地的发展,同时也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一、星火燎原 初创根据地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占领平津,继而南下。10月初占领德州,陈兵黄河,威逼济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万余军队弃城而逃,国民党第三舰队司令兼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也率领海军陆战队逃跑。至此,山东门户洞开,日军海陆并进,先后攻陷济南、泰安、兖州、曲阜、青岛等重要城市,并长驱直入,继续南侵。

  值此民族危亡之秋,中共山东省委发出号召,动员全省党员积极响应中共北方局“每一个优秀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口号,深入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滨海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掀起了一股抗日的澎湃浪潮。

  1937年8月,革命青年谢辉利用莒县崂坡乡乡长的合法身份,与张子亮、刘瑞清、何连峰等人组织了有二百余人的“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谢辉任大队长,张子亮任副大队长,刘瑞清任参谋。这支队伍成立不久,就与中共党员崔介取得了联系,成为我党领导下的滨海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同年11月,莒县珍珠山附近十余村人民在中共莒县特支书记郭友邻的组织领导下,发动了珍珠山起义,组织了“莒县高坊乡民众抗敌自卫团”,后发展为“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刘克诚任团长,郭友邻任政委。邵德孚、李仲林在沂水县公家疃组织了抗日武装“六大队”。赵钊在兰陵也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

  193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给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指出:“山东党应以发动群众,发展游击战争与建立根据地为中心任务”,“省委应以鲁中为中心,依托新泰、莱芜、泰安等地原有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控制蒙阴、莒县地区为中心”(1)。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3月,为加强滨海地区的抗日力量,“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与沂水邵德孚的“六大队”合编,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鲁滨任大队长兼政委,邵德孚任副政委,李仲林任政治部主任,郭友邻任参谋。同年秋,山东全省抗日武装进行整编,活动在滨海的四支队第六大队扩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以下简称二支队),刘勇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李仲林任政治部主任。二支队在刘勇、杨昆的率领下,开赴诸城,由西向东,一鼓作气,连拨瓦店、朱解,摧毁了伪军胡大朝的两个据点,消灭了石头河的伪组织,活跃在大、小哨一带。之后,又南进泊里,炮轰 口(陈家 )外敌人汽艇,占领海口及王家滩以东大小渔场。原诸城一带的“五霸”、“七雄”张希贤、邱景炎等望风披靡,威风扫地。特别是年底讨伐汉奸张步云(原国民党新二师师长)的王村一役,首歼张部百十人,予投降派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民的抗战情绪。

  为贯彻中共中央1月15日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方向的指示,建立滨海抗日根据地,中共苏鲁豫皖省委(2)决定,成立中共鲁东南特委,景晓村任书记,特委成员有刘居英、刘勇、李仲林、李均、张岗等。鲁东南特委的建立,不仅产生了喾海地区党组织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而且为促进滨海地工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滨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徐州失守以后,毛泽东主席曾电示集总及中共北方局:徐州失守,武汉危急,我军准备向苏鲁豫皖四省挺进,深入敌人后方活动。山东已发展起游击战争,那边民枪极多,主要是派干部去,派一两个营去做基干更好。(3)中共苏鲁豫皖分局也于1939年5月作出“关于山东工作方针原则的决定”,要求积极经营战略基地,加紧建立专署、县区抗日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巩固地方党组织。(4)遵照毛泽东主席及中央的指示,大批干部被派往山东,将山东境内的抗日武装统编码方案为山东纵队,活跃在滨海地区的我主力部队被编为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刘勇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滨海主力部队的统编,加强了滨海区的抗日力量。1940年2月,中共山东一区党委书记林浩率区党委机关、九支队来到滨海,传达了中央和集总的紧急指示:立即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大量发展武装。滨海区的抗日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月,遵照中央和集团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指示,中共日照、莒县县委分别在张兰村、上涧村召开各阶层人士会议,罢免了伪县长,民主选举刘若鸿、谢辉为日照、莒县县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民主政权坚决执行“三三制”原则,实行抗日救国纲领。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在滨海区树立起了两面“民主的旗帜”(5)有效地团结了各阶层抗日爱国人士,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滨海根据地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教导二旅挺进滨海 山纵二旅开辟路南

  在抗战初期,由于日寇军事进攻的重点是铁路干线、鲁南山区和沂蒙山区,重点在于摧毁我党政军首脑机关;其次,我滨海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地带,敌建制、指挥均不统一,陇海路之敌属华中派遣军,沂州道之敌为32师团,青州道之敌为第5混成旅团,石臼所和连云港之敌则属于青岛海军司令部。况且日陆海军之间多有摩擦。1937年8月对青岛问题上,海军便不顾协定,独自抢占青岛,海陆军之间便产生了矛盾。到徐州会战,海军又违反作战计划,独自进攻连云港,更引起陆军的不满,陆军决定不予出兵援助,致使海军连云港一战吃尽了苦头(6);第三,我党在滨海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织了“抗联指挥部”,并且先后对国民党驻滨海的高树勋部(国民党69军新编第6师)、于学忠部积极进行统战工作。1940年1月,我莒南县大队配合国民党57军111师在莒县王家村歼灭敌伪五百余人,俘虏日寇十余人。《大众日报》曾载文称此役是“八路军和友军配合作战的楷模”⑺。因而,在这一时期,滨海区形成了良好的抗日局面,建立了以“洪凝青山、石场、桑园为中心的根据地”⑻。

  到1940年以后,由于滨海区战略位置的日益重要,特别是1941年初,中共山东分局、115师师部及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等党政军机构转移到这个地区,更增加了敌人的注意力,滨海区的形势发生了逆转。日寇对滨海区的“扫荡”、“蚕食”不仅越来越频繁,而且越来越残酷。1941年,日寇1500余人血洗我沭水 子涯村,奔袭我地委和军分区所在地。与此同时,盘踞在甲子山区的国民党东北军也逐步走向反动。这支部队原是张学良的部队,“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寇从东北赶到关内。1939年4月,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率51军、57军入鲁。他们“不仅失掉家乡,蒋介石也想吃掉它,曾被人称为‘孤臣孽子’”⑼。军中许多将领对蒋不满,于学忠本人也表示“既不包办和日,也不包办抗日”,自称“也不红,也不蓝,三条路走中间”⑽。而且这支部队中还有我许多地下工作者,如不求有功学忠秘书主任郭维诚,111师常恩多师长、万毅等。因而在东北军入鲁初期,国共双方合作抗日的形势一直很好。但是,1940年后,由于日寇的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使滨海区的形势日益恶化,东北军中的顽固派也因之日益猖獗。1940年9月22日,国民党57军军长缪征流奉蒋介石的密令,与日寇鹫津师团订立了“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的秘密协定,公开走向了反共的道路。中间虽经常恩多师长、万毅旅长等发起了“九·二二”锄奸运动和1942年的“八·三”起义,顽固派孙焕彩(111师副师长)仍纠集残部盘踞在甲子山区,不断向我发动进攻,摧毁我区乡政府,杀害我地方干部。尤其恶劣的是,孙焕彩乘我日照县委、县政府在沟洼休整之机,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沟洼流血事件”,日照大部为敌伪顽所占据。在这股反动逆流的影响下,滨海区的地方实力派也趁机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共摩擦。国民党莒县县长许树声宣布解散了国共合作建立的各级抗日动员委员会,并于1940年夏率五千余人进攻我路北石场、桑园、板石河一带;同年五月,许树声、柴子敬、王洪九等又突然包围我驻劈石头村的“八路军莒沂临武装工作团”三中队,打死打伤我工作团员60人,掠去枪支弹药68枝;以大汉奸于经武为首的封建会门组织“万仙会”千余人也包围我日照阎马庄,袭击我驻阎家庄的部队休养所;保安十六团的李延修部直逼日照街头;国民党诸城县保安三旅梁钟亭部攻占了红凝子、松柏林一带,1940年又控制了五莲山区;伪滨海警备司令李永平控制了泊里 口;1938年8月为我收编的土匪武装朱信斋部这时也向我进攻,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浮棚山事件”,一夜之间捕去我党员干部、工作人员200余人。

  由于敌伪顽的联合进攻,加上我们党内肃托的严重错误,致使我在路北损失严重,根据地日益缩小,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受到摧残。1940年6月,我鲁东南特委不得不撤出路北,全力开辟路南根据地。

  为打击敌伪顽的反共气焰,打开滨海区的抗日局面,1940年9月,江华、孙继先率领的津浦支队进入滨海,滨海区的所有部队统编为山东纵队二旅,孙继先任旅长,江华任政委,刘海涛任副旅长。同年底,山纵二旅南下赣榆,横扫敌伪土匪,发动了两次讨顽战役。从赣榆大黄墩到曹村顶二十余里的战线上,对董毓佩保安旅和顽县政府发起的猛攻。县政府及保安旅被击溃,保安旅长兼县长董毓佩、四区区长蒋楚九被击毙。赣榆战役的胜利,使路南地区的莒南、日照、临沂、沭东及郯东北连成一片。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亦在莒南坪上成立,选举谢辉任办事处主任。四县联合办事处的成立,使滨海人民有了自己的最高政权机构,路南地区的政权工作由此走向了统一。

  1941年春天,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旅长曾国华,政委符竹庭)又挺进滨海。首先以动青口战役,连克青口外围兴庄、海头、朱堵等八个敌伪据点,并一度攻入青口及下口,毙敌八百余,“并向陇海路沿线之敌发动了攻势”。此次战役扩大了我路南根据地,我根据地人口突增一倍。与此同时,我山纵二旅又展开了争夺海岸线的战斗,确保了路南我唯一海口——赣榆柘汪,打通了滨海与苏北、胶东的海上联系,也为发展滨海区对外贸易提供了先决条件。

  1942年4月中旬,刘少奇同志由苏北到延安途中,经过了滨海区。刘少奇在滨海逗留三个月,对山东分局及滨海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思想建设及群众运动都作了重要指示。山东分局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精神,作出了《山东抗战四年工作总结》,提出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动员起来,团结全党全民,咬紧牙关,继续坚持长期抗战,紧紧掌握时机,正确运用政策,随时准备迎接国内外伟大事变,争取最后胜利的总方针。5月4日,山东分局又作出了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议。8月,滨海专员公署、滨海参议会贯彻分局的指示,以莒南、临沂为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双减增资”运动。并对军队和党政机关进行了精简。经过精兵简政和“双减”运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广泛地发动了群众,人民踊跃参军,使军队由6100余人突增到二万余人。8月1日,山东军区又颁布了“八一训令”,明确规定加强县区武装与发动人民武装的方向与原则。使滨海区的军事建设走向了更加坚实的道路。

  12月,115师教导五旅(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又由苏北移师莒南壮岗、坪上一带。至此,滨海区的主力部队有:滨海军分区(司令员何以祥,政委王叙坤),教导二旅,教导五旅,111师(国民党东北军起义部队,师长万毅,后改为滨海支队),57军独立旅(国民党57军112师起义部队,旅长刘杰)。滨海区人民武装获得了大发展。

  1942年秋,日寇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图以韩湖为中心,向北至欢墩埠安设据点,以便其向西发展,包围末山;又以横沟为中心,向北至连子湾安设据点,以切断我末山羽山间之联系,以便向北发展;更以罗庄为中心,向马陵山及郯马伸长。……结成一东西封锁线,割断山东与苏北的联系”。“为打击敌伪匪徒之猖獗,粉碎其蚕食之阴谋,坚定边缘区斗争之信心,提高群众消沉之情绪,加紧其胜利之信心,更为配合沂蒙之反扫荡”⑾,我教导二旅和滨海军分区发起了海陵反“蚕食”战役,从11月3日至11日,毙伤俘敌伪八百余,收复我三个半区的根据地。1943年初,我教导二旅和地方武装万余人又在115师陈光代师长、曾国华旅长的指挥下,“采取远程奔袭战术,首创山东敌后攻城范例”⑿,攻克郯城,并乘胜攻下归义、榆林等十余据点。海陵反“蚕食”和郯城战役的胜利,不但有力地配合了冀鲁边区和沂蒙山区的反“扫荡”斗争,而且粉碎了敌伪对我路南的“蚕食”计划。

  为彻底巩固我路南根据地,八路军115师先后集中了教导二旅、教导五旅、滨海军分区独立团、111师及抗大一分校万余人,于1942年8月至12月发动了甲子山三次反顽战役,歼敌3500余人,孙焕彩带领数百残兵逃往路北,我军控制了甲子山区。从根本上扭转了滨海区的形势,对开辟路北具有重大意义。

  1943年4月,根据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各区党委、地委实行一元化领导,统一军事指挥”的指示,中共滨海地委改为滨海区党委,符竹庭任区委书记,张晔任副书记,孙汉卿任组织部长,王众音任宣传部长。与区党委同级的行政机构滨海公署,谢辉任专员,周纯全任副专员。教导二旅番号撤销,滨海军分区改为滨海军区,115师参谋长陈士榘任司令员,万毅任副司令员,符竹庭任政委,刘兴元任政治部主任。至此,滨海区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成为全省五大战略区之一。

  三、开辟路北 发展路南

  1943年,日寇在我一系列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的沉重打击下,更加疯狂地对我根据地进行“蚕食”,敌伪据点在我边沿区纷纷建立。海陵县原为6个区,这时被敌人“蚕食”得只剩下2个完整区,莒中县11个区也只剩下1个完整区。

  我滨海区军民为应付时艰,积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第三次精兵简政政策。大批干部被抽调、充实到地方去,广泛开展群众、民兵工作。到5月,全区各级政府已精简人员53%,基干团精简了三分之一;在军队中还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滨海区主力部队在陈士榘司令员、符竹庭政委的带领下,在赣榆柘汪至响石村的海滩上开辟盐田2000多块,保证了部队的军需供给,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在群众中,根据山东分局“一九四三年群众工作指示”,领导群众继续通过减租减息等经济斗争形式,提高群众政治斗争的积极性,第一次提出了“准备反攻,争取胜利”的口号。与此同时,区党委和军区根据中央“敌进我进”及山东分局“坚持阵地,积极向边沿区活动,伸展到敌占区”的指示,1943年7月,建立了滨海区委一地委(滨北地委,刘兴元任书记,李仲林任副书记),滨海一行署(滨北行署,崔介任主任),滨海地区一军分区(梁兴初任司令员,覃士勉任政委)。开始向路北进军,开辟路北根据地。

  1943年6月,蒋介石命令李仙洲部入鲁,接替于学忠的防务。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于李矛盾很深的情况,提出利用于李交接的空隙,发展自己,争取友军,打击李仙洲的进攻,先机控制沂蒙山区。根据这一指示,7月,滨海我军接收了于学忠控制的泊里一带。同时,我教导五旅深入路北,击毙日军中队长久保,全歼伪张步云部第五旅;前国民党鲁南专员张里元部,亦被我赶出路北;经过两次反击李仙洲战役,李部被迫窜回皖北。到8月底,我军收复了日莒公路以北的重要山区,解放了青(州)沂(水)公路以东,台(儿庄)潍(县)公路以北,汶河以南的安邱、诸城、莒县之间的大片地区。

  1944年夏,滨海军区又发起了大规模的讨伐汉奸李永平战役。李永平部,系青岛日第五混成旅控制下的滨海警备军,拥有3600余人。李永平部长期凭借坚固的工事,盘踞在诸(城)、胶(县)、日(照)之间。为打通滨海与胶东的直接联系,扩大我路北根据地,我集中第6、13团,111师及军区炮兵,分兵五路向青岛西南约百余里的诸胶日边发动凌厉攻势,进行大小战斗37次,攻克敌伪据点40余处,歼敌680余人,李永平部被压缩在泊里镇一隅。至此,“我军已完全控制了西起五莲山,东达铁厥山,南抵日照城,北讫诸城的广大地区”⒀。同时,路北我军挺进诸胶边区、藏马地区以东、泊里镇以北地区,相继建立了日北、诸胶边、藏马等抗日政权,确保了我军在路北有利的战略支撑点。

  8月,日寇“从北起渤海,南到陇海的广大地区抽调第59师团之第53、54旅团各两个大队,第65师团一个大队以及伪军约万余人”⒁,分兵十三路“扫荡”我滨海区,企图合击我山东军区及滨海党政机关,破坏我后方根据地建设。我滨海军民利用内外线配合的战略,8月20日,主力部队主动跳到外线,趁敌后方空虚,积极打击敌人,内线我军也积极配合外线作战,先后在坪上、碑廓、朱巷、东藩地区及沿海进行反“扫荡”。迫使敌付出4000余人的代价,结束了这次“扫荡”。

  随着我军夏季攻势及反“扫荡”的节节胜利,滨海根据地日益发展,迫切需要打通滨海与鲁中的联系,保证滨海基本区与新解放区连成一片。我军发动了震撼山东的莒城战役。莒县城为古时名城,自1938年春,被顽固派许树声拱手让敌以后,成为“山东敌人重要战略据点之一,是敌分割我鲁中区与滨海区的重要据点,是敌‘扫荡’鲁中、滨海区的重要屯兵点”⒂。莒县有公路东北通诸城、高密,西南通临沂,又是台潍公路、泰石公路的交叉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1月14日我滨海军区第4、6、13团,鲁中军区第1团,山东军区特务团,独立第1旅(起义部队,旅长王道)等约万余人发起了莒县战役。由于我军在战役前,即着手做莒县伪军莫正民部的工作,因而在战役中,莫正民率3500人投诚,我军很快便解放了莒县,歼敌伪51人,莒县大汉奸、“万仙会”逆首于经武被俘,解放人口30余万。莒县的解放,“是解放区我军今年以来收复的第23个城市,是山东我军继沂水、文登、荣城、利津、乐陵、临邑、南皮之后解放的第8个城市,是山东我军秋季攻势之后的伟大胜利”⒃。

  我军在开辟路北根据地的同时,路南军民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1943年9月,滨海二地委(滨南地委,张雄任书记)、滨海二行署(滨南行署,刘白涛任主任)、滨海二军分区(司令员罗华生,政委谷牧)同时成立。同月,新四军三师八旅23团调入路南,11月,配合我6团及地方武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36师71旅,生俘伪旅长李亚藩、团长张星三以下官兵2000余人。1944年初,我6团又配合日照、莒县地方武装一举拨掉石沟洼据点,生俘惯匪巨奸、日照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朱信斋等匪兵400余人,打死打伤120人。6月,我部又连克新村、重兴、前后店子,苍湖等4处据点。

  从1940年至1944年底,滨海全境78665平方华里的土地,我占区和游击区占74.8%。五年来,共毙伤俘敌伪匪兵29080人。仅1944年就解放了面积约14750平方华里的国土,人口80万。与此同时,我滨海区武装力量发展到27018人,党组织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支部达1077个,拥有党员20801名。以“查减”、大生产为中心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四、争夺沿海 全面反攻

  1945年抗战进入到大反攻阶段。日寇为防止盟军登陆,作垂死挣扎,拼命控制沿海地区。春天,突然增兵山东,调来新兵和老兵各一部,组织了4个独立警备旅(相当于4个旅团),又从东北调来来个旅团,成立了43军团,加上原驻山东及苏鲁冀边的部队,共约10万余人。日寇改变其“分散配备”为“重点主义配备”⒄,集中兵力“扫荡”我沿海区。滨海区出现了“东紧西松”的局面。

  1月,前国民党沈鸿烈部保安12旅、投敌后编为诸城保安旅的张希贤部1300人在滨北反正,又给敌人以沉重打击。5月,日寇纠集三万兵力,对山东沿海及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仅滨海区的兵力就达7000千余人。我滨海区针对敌“重点配备”,决定在军事上采用“敌进我进”的方针,采取分散性的游击战术,以主力为核心,地方武装为骨干,民兵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斗争,昼伏夜出,声东击西。在政治上,针对敌人“一分军事,九分政治”,开展以反特为主,宽大与镇压政策相辅相成,继续开展政治攻势,以粉碎敌“五月大扫荡”,争夺并控制沿海地区。5月,我23团二连血战安东卫,击败了七倍于我的日寇的进攻,击毙敌指挥官中田俊良等官兵270余人。6月,我滨海部队对盘踞在郯邳边的伪剿共军、国民党挺进第17纵队梁钟亭部发起攻势。7月,对郯城以西及诸城一带的敌伪发动进攻,攻克了码头,并全歼诸城伪张步云部三个团。解放了胶济路南、海青路西、潍县以东的广大地区。

  1945年8月,滨海军区武装统编为山东解放军第1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第2师(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山东警备第10旅(旅长张仁初,政委刘伟),第11旅(旅长覃士勉)。分兵南北两路,迅速向青岛、连云港等交通干线、战略要地进军,展开了对敌的强大攻势。北路大军席卷胶济平原,先后解放胶县、诸城二县,歼敌高洪飞、高伯廉、张步云部近5000人;南路大军解放了青口、赣榆,切断了陇海铁路,逼近海州、新浦和连云港。11月,又配合鲁中部队攻克了鲁南重镇——临沂,生俘伪临沂县长韩文龙,伪保安第8大队大队长许兰笙,伪费县县长韩金生,伪费县保安大队长邵子厚及沂州道皇协军王洪九部参谋陈维章以下官兵3000余人。临沂重镇的解放,我滨海、鲁中、鲁南三个战略区连成一片,滨海之敌被困在泊里镇一隅。

  1945年8月,中央指示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抽调主力部队及大批干部迅速向冀东、东北挺进”⒅,新四军一部调入山东。10月15日,陈毅、黎玉率野战军指挥部开赴鲁南,统一指挥鲁中、鲁南、滨海、湖西、泰西和华中部队。11月,我滨海第1师、独立第3旅(张希贤起义部队)、三军分区部队和警备第10旅,为彻底肃清滨海残敌,阻止国民党军队北上,对滨海境内敌伪最后、最大据点泊里镇发起围歼战役,生俘伪滨海警备副司令于炳辰以下3500余人,毙伤500余人,至此,滨海全境解放。

  抗战十四年,滨海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共毙伤俘敌伪官兵47038名,解放国土七万余平方华里。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建立和巩固了滨海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时也为彻底粉碎蒋介石发动的内战,结束其在滨海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定法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9-01-02 10:06: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941年9月,新四军司令部关于部队游击战术的指示

下一篇: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的组建与发展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