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丹阳“贺甲战斗” 打出了一个“老虎团”
2015-08-20 09:57:42  来源:扬子晚报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扬子晚报网8月17日讯(通讯员 殷显春 马骏 记者 张凌发)76年前,新四军在丹阳市延陵镇贺甲村与日寇激战,取得了毙敌精锐15师团池田联队所属官兵168人、生俘3人的骄人战绩。这是新四军对日寇开展的第一次大规模运动战,一支队二团更是一战成名,打出了“老虎团”的威名,令日寇闻风丧胆。此战斗受到了延安总部通电表扬,以此战斗为题材创作的《反扫荡》战歌广为传诵,极大地鼓舞了敌后民众的抗日斗志。76年来,贺甲村民坚持为76位牺牲的新四军战士扫墓守灵,在他们看来,这些战士就是他们最亲最亲的人。

  一场战斗打出个“老虎团”

  据丹阳市史志办党史专家钟建华介绍。 1939年11月上旬,由于我新四军在江南广阔区域进行活跃的敌后运动。丹阳、珥陵、金坛、宝埝之敌集中三千余兵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不间断地开赴延陵地区扫荡,寻找我新四军主力部队决战。我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新六团和地方武装丹阳独立支队等地方武装,隐蔽在金坛、延陵、宝埝一块地区游动,撒下天罗地网,待机歼敌。

  11月8日7时,新四军新六团一、三营驰赴九里,在九里附近与敌遭遇发生激战。我军将敌人压迫至塔路头附近小高地,一营随即组织对该小高地包围冲锋,敌军被迫向贺甲村退却,我军即跟踪追击。敌军遂施放毒气,并以机枪猛烈射击,我军三连、九连当即牺牲20余人。危急时刻,二团团长王必成亲率部队前来驰援。

  经过一昼夜的鏖战,日军退守贺甲祠堂。9日午前10时,我军再度发起总攻。残敌数十人因弹尽援绝突围出走,遭三营侧击,全部被歼。据战后进行的战果统计:日军被我击毙大尉中队长1名,小队长3名,士兵164名,共计168人。我军伤指挥员16人,战士110人,亡指挥员17人、战士77人。

  战斗结束时,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赶到贺甲村,亲自拍摄了许多照片,向指挥战斗的王必成、段焕竞等表示祝贺,并指示王必成:赶紧召集干部会议,总结战斗经验,过去我们打的是游击战,这次是运动战,整整激战了20多个小时,这都是我军成长壮大的标志。二团也是在这一战中一战成名,打出了“老虎团”的威名,让日寇闻风丧胆。

  76位牺牲战士“住进”陵园

  8月13日上午,记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驱车来到位于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的贺甲烈士陵园。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碑亭映入记者的眼帘。这是1966年11月,丹阳县县委、县政府为贺甲战斗牺牲烈士兴建烈士陵园时建的纪念碑亭。烈士碑的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鲜红大字庄严肃穆。纪念碑的背面是用工整小楷书写的贺甲战斗烈士碑文。走过碑亭,就是烈士墓地,三座花岗岩砌造的烈士墓内,长眠着76位新四军战士的遗骸。陵园管理人贺东根告诉记者,贺甲战斗打响后,当地百姓纷纷赶来为战士们送水送食物,战斗结束后,虽然新四军已关照村中老百姓撤离,但老百姓心中仍牵挂着遇难的未及时转移的新四军遗体。翌日拂晓,贺才良等村民冒着日寇前来报复的危险潜回村子,拆下了自家的木门和床板,将烈士们的遗体运了出来。“经清点,收敛的烈士遗体共有76具,村里老百姓把新四军当做自家人,特意在祖坟旁挖了三个大坑,将烈士们的遗体一一安葬。”贺东根说,从那时起,村民们就把安葬新四军的墓地称为“新四军坟”,每年都会像祭拜亲人一样上坟祭扫。

  1966年,丹阳县委、县政府为贺甲战斗烈士建烈士陵园。由于地势原因,“新四军坟”需要迁葬,当年只有十几岁的贺东根亲手参与了烈士遗体的迁葬。“打开墓地后,我看到了一具具完整的新四军遗骨,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相反,我还为能参加迁移烈士遗骨感到自豪。”贺东根回忆说,他和其他人亲手拾起烈士的遗骨,重新安葬在三口大缸内,再把三口大缸埋入三个大坑内。

  村民有一段未了的心愿

  离开烈士陵园后,贺东根带着记者一行来到村中的贺氏宗祠。这是贺甲战斗中的主战场之一,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贺氏宗祠作为贺甲战斗的遗址,已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现存的两进祠堂山墙上,保留着多处战斗中遗留的弹孔,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场惨烈的战斗故事。祠堂已被辟为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看到,祠堂内陈列着新四军在延陵地区的抗日照片,陈列了多幅与贺甲战斗有关的珍贵历史照片。

  漫步贺甲村,这个村上人不多,大多为老年人。“每年清明时节,村里的人都会自发的来到纪念馆外,为烈士们进行祭祀活动,就像是祭扫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样的习俗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贺东根告诉记者,虽然事后都是他打扫,但是一点都不觉得累。

  陪同记者走访的贺东根就是这样一位对新四军怀有深厚感情的典型。今年64岁的他是一位老党员,担任过村支部书记,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了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好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然而,贺东根心中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希望战斗旧址贺氏宗祠的第三进得到恢复重建。“原先的战斗旧址就是三进,其中第一进在几十年前被拆掉了,如果恢复重建,一方面恢复了历史原貌,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展览馆面积,参加贺甲战斗的罗维道将军等的墨迹就可以得到陈列,对于教育青少年更有意义。”

  

  贺甲战斗烈士陵园碑亭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0 10:00: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恽仁祥:我亲见的新四军抗日故事

下一篇:闪电战全歼伪军一个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