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福建省原宣传部长许彧青:以笔当枪 新四军里的“国际大记者”
2015-08-17 10:59:38  来源:凤凰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原标题:福建省原宣传部长许彧青:以笔当枪 新四军里的“国际大记者”

  “父辈的旗帜—寻访福建抗战老兵”大型系列报道之五

  许彧青简介:1913年出生,福建仙游人。年轻时参加地下党革命活动,后避居东南亚,教书、写作。抗战爆发后回国,参加新四军二支队,继续以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名义写稿,大力宣传报道中国抗战与新四军,任二支队《火线报》主编、新四军军部《抗敌报》主编等职。皖南事变后,二支队改编为六师十六旅,在该旅从事政工、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建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1996年逝世。

  在新四军二支队,有公认的“三大知识分子”,除了彭冲、谢镇军(郭冰爱人),就是许彧青。在新四军队伍中,许彧青很是引人注目,因为当时的他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新加坡《星洲日报》的记者。近日,人民网记者在福州采访了“大秀才、大记者”许彧青的女儿许小毅,听她讲述父亲以笔当枪的烽火岁月。

  许是家学渊源,许小毅文质彬彬,洋溢着书卷气。许小毅介绍说,父亲从小爱读书写作,年轻时即参加家乡的地下党,从事革命活动,后由于叛徒出卖,与组织失去联系,被迫到南洋,以教书为生,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向新加波《星洲日报》投稿,成为该报记者。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彧青决心回国,本想奔赴延安抗日,后在厦门临时工委的介绍下,参加了新四军二支队。在彭冲、王直等老战友的回忆文章中,当时的许彧青显得与众不同,西装革履,背着一台照相机,很有大知识分子的气度。

  许小毅说,父亲的特长,很快被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发现,邓主任要父亲继续以《星洲日报》记者的名义采访写稿,宣传报道中国抗战,扩大新四军的影响。父亲采写了大量这方面的稿件,发往《星洲日报》,面向国际宣传中国抗战形势。

  许彧青的才华在新四军得到了充分展现。许小毅说,父亲后来担任二支队《火线报》主编,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结果被新四军军部“挖走”,担任军部《抗敌报》主编。许彧青不分昼夜地动笔、动手,受到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赞扬。

  许小毅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二支队一首上前线的战歌,以及后来改编成六师十六旅的《十六旅成立歌》,都是父亲作词的,父亲也因此被战友们称为“宣传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后,许彧青在福建文教、宣传部门工作,周末不休息,下乡调研。许小毅是家中老大,常被父亲带着下乡。许小毅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父亲那代人真正做到了‘密切联系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不是套话,父亲那代人真真正正就是这么做的。”

  在许小毅的回忆中,父亲八十寿辰时,彭冲送了两句祝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许小毅说,这是父亲一生的写照,作为后辈,把他们的精神传承好,是责无旁贷的事。

  “父辈的旗帜—寻访福建抗战老兵”大型系列报道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17 11:00: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探访96岁抗联军中“花木兰”:为革命装傻子、喝尿吃屎

下一篇:军民一家亲感动叶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