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八路军770团在边区创造的另一个“南泥湾”
2017-02-26 14:24: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解决根据地困难,坚持长期抗战,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生产的战略部署。

1941年3月,王震所率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开赴南泥湾。短短3年时间,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米粮川”“好江南”。

359旅以开发南泥湾的优异成绩,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其经验很快被推广到各抗日根据地。1943年4月,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70团的上千名战士,在团长张才千、政委肖元礼带领下,进驻甘肃省的大、小凤川垦区,向荒山进军,开展生产活动。

由于缺乏劳动物资,加之大凤川位于子午岭林区边缘,耕地开垦相当艰难。尽管条件有限,但770团指战员们克服各种困难,开始以挖野菜、打野兽度过粮荒,以搭草棚、挖窑洞解决住房。指战员们利用废铁自己动手铸造各种生产工具,很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荒竞赛热潮。每人每天开荒地两亩多,有的还创造了日开荒4亩半的最高纪录,全年平均每人开荒地62亩。

陕甘宁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他们还利用水源充足的条件,种出了陇东稀有的稻子。770团一年内全团每人生产细粮5石,两年内全团共开荒地3.4万亩,修建营房400间(孔),同时办起了山货加工等各种作坊;开展数十种副业生产。770团还修了一条车马大道,在小凤川沟门修筑一座木桥(叫七七桥),利济行人。据当年《解放日报》报道:“大凤川地区开展军民生产竞赛,每天每人平均开垦荒地2.3亩。”

770团的屯田垦荒,在边区又创造了一个“南泥湾”,曾是野山僻壤的大凤川成了“万宝川”。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2-26 14:25: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八路军九道拐截击日伪骆驼队:骆驼如数退还给驼户

下一篇:抗日战争敌后战区八路军的武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