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成欢驿之战:甲午战争期间清日陆军之间的首次战斗
2017-10-08 10:11:45  来源:中国国防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日本人描绘的成欢驿之战

  公元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协助朝鲜李氏王朝平息了东学党起义的清朝军队,没能迎来“凯旋回朝”的命令,却等来由日军8000多人组成的混成旅团在朝鲜仁川登陆。一时间,中日两军云集朝鲜,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清廷与日本多次协商共同撤兵,得到的答复竟是日本发来“两封绝交书”。一时间有感被“撮尔小国”戏弄的清廷上下主战之声日趋高涨,光绪皇帝两次电谕李鸿章加强战备,但一心希望通过英俄调停平息战事的李鸿章却阳奉阴违,不仅没有向驻牙山的清军派出援兵加强战备,反而严令在朝鲜的清军“勿近王京,撄日人锋”。

  然而,李鸿章的妥协不仅没有平息紧张局势,反而让日本的野心更加膨胀。7月23日,日本军队闯入朝鲜王宫,逼迫朝鲜王朝向日本请求,驱逐驻守在牙山的清军官兵。
 

  战前准备

  一场战事已逼到在朝清军的面前,无路可退的清军开始准备应战。

  此时,日本驻扎在汉城附近的大岛旅团共8000多兵力,而驻守牙山的清军仅有2465人,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清军都处于劣势。为了避免这支孤悬海外的清军被日军全歼,李鸿章派记名提督江自康率领近2200兵力乘轮船从海路支援牙山。不料援军乘坐的“高升”号轮船在丰岛海战中被日军击沉,仅剩1400人抵达朝鲜,得到补充后,驻守牙山的清军增至3880余人。

  但清军兵力依然不足,在部署上捉襟见肘。另外,牙山偏居海滨,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为了改变地势不利的局面,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决定移防至距牙山东北50里的成欢驿驻守。此地位于朝鲜王京汉城南下要道,左三面环山,北有安成河,在安城河南北两岸有大片沼泽和水田分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防御阵地。移兵成欢驿后,聂士成和直隶提督叶志超又分配兵力:派出1个营(约500人)的兵力驻守牙山,防止日军直插此地;一个营前往公州驻守,保护清军退往朝鲜内陆的交通枢纽,同时负责保护清军辎重。如此一来,留在成欢驿准备迎击日军的兵力仅剩下2800多人,仅有日军进攻牙山兵力的2/3左右。

  随后,驻守成欢驿的清军修筑了六座临时堡垒和防御工事,同时聂士成不断派出骑兵侦察日军动向。7月28日晚间,一名派出的骑兵侦察向聂士成报告:“倭于今夜分两股,一来袭成欢军营,一截往公州去路。”聂士成命令全军准备迎敌,并将兵力划分为6路,分别驻守在各个要塞。其中哨长尹得胜带炮队驻守西南山顶,“见敌炮轰击之”;帮带冯义和率300人埋伏在安城河旁的树林中,“对日军半渡而击”;帮带聂鹏程和营弁魏家训带领500兵力埋伏在驿道西侧;江自康则率领仁字营“遏敌趋牙山路”;营弁许兆贵率400人在成欢驿东角阻击敌人;哨官徐照德带100人伏于山侧,随时对各路进行支援;武备学堂出身的学生于光炘、周先章、李国华、辛德林一同带领“健卒数十人”,埋伏在安成渡南岸佳龙里。

  28日夜,日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岛义昌率队准备向清军左翼进行迂回,一路由武田秀山统辖4个中队从正面向清军发起攻击。然而,令日军没想到的是,刚渡过安成河的武田秀山部在佳龙里就遭到清军的伏击,成欢驿之战 正式打响。
 

  佳龙里伏击战拉开序幕

  当夜凌晨2时,武田秀山部从驻地出发,准备向清军发动袭击,但渡过安城河后,日军才发现,由于清军提前破坏了水道,驿路被淹,无法行军。

  日军的前卫部队派出一个中队前往佳龙里村打探情况。但刚进村就遭到埋伏于此的几十名清军的猛烈攻击。惊慌失措的日军先头部队全体“进入水田,伏于堤下”,随后又撤到了一处沼泽中才开始还击。占据优势地形的清军继续猛烈射击,将日军前卫部队死死地压制在沼泽中。

  尽管局部失利,但战场势态却越来越有利于日军。当武田秀山率领的日军主力抵达后,日军已判断出在此伏击的清军人数并不多,随后日军集中三个中队的兵力,在凌晨4时对佳龙里发起冲锋,清军的这场伏击战最终打成了悲壮的阻击战。于光炘等人20余人且战且退,最后在水田附近被日军狙杀,壮烈牺牲。
 

  成欢驿阻击战不敌日军

  占领佳龙里后,武田秀山部日军继续向清军的成欢驿主阵挺进。而向成欢驿清军的主阵地发起攻击的,是大岛义昌率领的日军。

  大岛率领的日军在7月29日凌晨3时30分左右完成迂回,逼近成欢驿,但狡猾的大岛义昌并没急着向清军发起进攻,而是命令部队原地隐蔽,并部署炮兵阵地,还派人测量了两军营垒间的距离。凌晨5时,大岛义昌命令日军炮兵开炮,掩护步兵向清军第一座营垒发起进攻。缺乏火炮支援的清军将士用步枪还击,清军用泥土夯筑成的堡垒被日军炮火击中后泥土四散。西南顶峰的清军炮队发炮还击,但距离太远对敌人陆军的杀伤收效甚微。经过1个小时30分钟的激战,29日早晨6时30分,清军的第一座堡垒被日军攻占,随后日军大岛部开始向第二座堡垒发起进攻。该堡垒比其他堡垒要坚固许多。驻守其中的清军也是“精锐”部队,装备“六连发步枪”。但日军依据有利地形,加上有炮兵支援,很快就在清兵装填弹药的间隙,一举冲入第二座营垒,6时50分左右,清军右翼两处营垒已经先后被日军攻占。

  在大岛义昌部发起攻击的同时,武田秀山也率部对清军的左翼部队开始攻击。江自康部在清军西南山峰炮兵的支援下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无奈仅有500余人的江自康部众寡悬殊,加上清军的炮火无论是火力还是射击精度都不如日军,所以清军左翼的两座堡垒被武田秀山部攻克。

  随后日军左右夹击,形成了对清军的“钳形攻势”。此时已陷入存亡关头的清军官兵虽然陷入“人自为战”境地,但“莫不以一当十”坚守阵地。然而日军“愈聚愈多,遍布山谷”,清军最终“军火垂尽”。不得已,聂士成下令突围,日军在7时30分攻占了清军在成欢驿的最后两座堡垒。
 

  经验教训

  清军战败之败因解析

  成欢驿一役,清军血战三个多小时,最终阵地尽失,官兵折损百人。作为中日甲午首场陆战,清军战败原因何在?

  1、清军之败,首要原因系清政府战略误判导致。

  清军与日军几乎同时开始进入朝鲜,日军进入朝鲜的8000余人“皆屯王京,据要害”。而清军直到成欢驿之战打响前,全军都“逍遥牙山”,使原本“心怀战功褒赏之愿”的清军官兵士气低落。据成欢驿之战后打扫战场的日军记录,清军营帐内散落着赌博工具、诗书等,日军认为清军因据朝多日“颇感无聊”,以致“耽于赌博”。

  清军这一消极对阵的态度与清政府和李鸿章对日摇摆不定的态度分不开。史料记载,就在400多日本海军护送日本公使大鸟圭介强行进入汉城后不久,聂士成曾建议“令带洋枪队四百人入汉城保护公署”,但袁世凯以“倭议未成”拒绝,假设清政府听取聂士成建议清军进入汉城,很有可能取得战略主动权,随后改变整个战局走势。因为当时日本军队上层也主张“不可使用武力”。然而战略机遇稍纵即逝,等日军的混成旅团进入汉城后,抢占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很快扭转了两军态势对比。

  另外,在开战之前,在朝日军人数已3倍于清军。驻朝清军将士聂士成和叶志超,以及中国驻日钦使汪凤藻都请求李鸿章发兵支援。但一心和谈的李鸿章害怕一旦增派援兵,则“倭亦必添调”,他自以为拥有2465人的牙山驻军“足可自固”,直到日本军队闯入朝鲜王宫控制朝鲜王室,中日之战箭在弦上时,才匆忙调拨2200人的支援部队,但已经无法改变局势发展。此外,驻朝清军在请求援兵不得,进退维谷之时,曾提出“撤队内归”的建议,但却得到朝廷“暂静守勿动”的指令。

  战不能战,走不能走,清军自从登陆朝鲜就战守失据,最后焉能不败?

  2、清军之败,其次败在战术指挥上。

  其一,预先留好退路,动摇军心。由于情报错误,清军守将聂士成一直误认为进攻牙山的日军有三万多人。因此聂士成在制定攻守策略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撤退路线。他选派500多官兵,守护重要的交通要枢公州并保护辎重,表示如果在成欢驿无法打败日军,便可由公州“绕道而出”进入朝鲜内陆。但对于当时士气低落的清军而言,最需要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而不是退路。可惜聂士成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不是最后清军陷入围攻,才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参加成欢驿作战的2800多人很可能全军覆没。

  其二,军力部署分散,部署不当,削弱战力。其实,当时进犯牙山的日军共有4000人,在兵力上与清军相差不多,且清军占据地利优势,因此战胜日军并非不可能。结果,聂士成先是派出500人守公州,然后又派500人守卫牙山的通道,成欢驿的守军仅剩下2800人,只有日军兵力的2/3。随后,聂士成又将2800士兵分成六路,分别驻守在各个堡垒中,每部兵力最多不过500人。这样一来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当日军进攻时,对任何一路清军都形成兵力和火力上的双重优势,清军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此外,清军忽视侧翼这一致命的战术失误被日军指挥官大岛义昌看得非常清楚。清军将主力几乎全部部署在成欢驿驿道两边,扼守日军南下的主要通道,炮兵驻扎在西南山顶,应对从大路进犯的日军。然而,聂士成没想到的是,从正面进攻的武田秀山只是佯攻部队,真正的主力是迂回到清军右翼的由大岛义昌率领的9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大队。所以,日军很快夺下清军甚至包括大本营在内的两座营垒,致使清军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3、清军之败,败在清军积弊重重的组织结构。

  成欢驿之战中,聂士成所统辖的2800人,由武毅军、芦防部队、仁字营、武备学堂学生等几部分兵力组成。与近代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征兵制不同,清军中参战的练军采用的是源自湘军的募兵制,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兵归将有”。清军参战的这几部分兵力,虽然都归聂士成统帅,但真正能指挥他们作战的是各自的营关、哨长。所以在成欢驿之战中,当武备学堂的学生于光炘等人在佳龙里设伏后,聂士成希望其余几路前去接应,结果却是“诸将莫利前进,观望不即行。”最终丧失了在安成河痛击武田秀山部的良机。反观日军在战场上令行禁止,相互协作,而清军各部则需聂士成“往来策应”,才能让各部相互协作,从这点看清军之败似乎是必然。

  4、清军之败,败在落后的装备与理念上。

  据史料证明,在甲午战争时,日军已全面装备了明治十三年式和十八年式村田步枪,这种枪口径11毫米,初速为460米,最大射程为2000米。而清军仅装备少量“六连发”步枪,大多仍是西方淘汰的旧枪。另外,清军各军装备的武器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式化,造成严重的后勤压力,交战仅2小时后,清军已经“军火耗尽”,而日军火炮能轻易轰塌清军营垒的泥墙,清军的火炮却不能对日军进行有效杀伤,可以说,武器上的差距,加速了清军的失败。

  此外,清军士兵的军事素养极差。据日军资料记载,清军在战前构建的6座堡垒,实在“迂拙可笑”。其堡垒胸墙只有5、6寸厚,不要说日军的火炮,就是步枪也能轻易将其贯穿。而且,营垒之下没有挖掘壕沟,让日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堡垒。另外,清军虽持有当时较先进的六连发步枪,却不熟悉其使用方法,危机之时,竟然不能连发,诸如此类的差距,虽然不足以决定战斗走势,但放在诸多不利条件下,最终就成为清军节节溃败的原因。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10-08 10:14: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戴旭:甲午战争日本军人为何写中华诗词(三)

下一篇:白发将军宋庆:甲午战争血战日军 战马次被炮弹击毙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