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冀鲁豫边区军民的抗战壮歌
2017-01-11 15:56:52  来源:大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它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曲折发展、壮大,1945年初成为敌后最大根据地。

   位于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交界处的冀鲁豫边区,是华北的门户,也是华北与华中的交通枢纽。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就开始在冀鲁豫边区活动,并建立了组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组织在艰难曲折中发展,领导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影响深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冀鲁豫边区各地共产党组织快速发展,动员各界爱国民众抗日救国,积极创建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政权,开辟了多个大小不一的根据地或游击区。其中,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山东省委、鲁西特委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成功促成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聊城)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范筑先拒绝南撤,守土抗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开辟了鲁西北30多个县的抗战局面,建立了6万多人的抗日武装,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1938年底至1939年初,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数支精锐小部队开赴冀鲁豫边区,合编当地多支武装,于1939年3月统一整编为冀鲁豫支队,三四四旅代理旅长杨得志任司令员,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任行动委员会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冀鲁豫支队以背靠冀南、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较好的直南地区为依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豫北游击活动,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开辟鲁西南抗日游击区,逐步控制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斗争局面,为地方党政军群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39年六七月间,冀鲁豫支队利用“青纱帐”与敌周旋,粉碎了日军15000余人分7路对鲁西南和濮阳地区半个月的大“扫荡”。10月下旬,在曹县、菏泽、东明等地粉碎了日军5000余人的三路合击。11月8日至16日,又粉碎了日军第三次大规模“扫荡”。一年中,冀鲁豫支队与敌进行大小战斗101次,毙伤日军684名、伪军1375名,部队发展到17000余人。

  1940年3月底,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以中共冀南区委所属直南、豫北两地委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苏鲁豫区委所属鲁西南地委为基础,建立冀鲁豫区委,隶属于北方局,王从吾任书记(未到职)。4月18日至5月3日,直南、豫北、鲁西南地委区级以上党的活动分子,在河北省清丰县王什村(今属河南省)举行会议,宣布了北方局建立冀鲁豫区党委的决定,并对所属地委作了划分。各地委共辖15个县委、3个县级工委、76个区委、946个支部。全区共有党员10653名。4月30日,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纵队主力由太行山区来到冀鲁豫边区,与冀鲁豫支队会师。太南区党委书记张玺随同前来,任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不久接任书记)。第二纵队对冀鲁豫边区部队进行了整编,冀鲁豫支队改编为新编第二旅。杨得志任纵队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兼军区,黄克诚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为加强对冀鲁豫边区党政军的统一领导,北方局批准,由黄克诚、杨得志、张玺等7人组成军政委员会,黄克诚任书记。五六月间,黄克诚率第二纵队主力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杨得志兼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军区政治委员并接任军政委员会书记。1941年1月,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为主任,贾心斋、崔田民为副主任。这标志着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带南抵陇海铁路、北达漳河、西临平汉铁路、东靠鲁西平原的广大地区,正式建立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这个新的抗日战略区对沟通晋东南山区抗日根据地与平原的联系,扼制日军南下和西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十八集团军总部(“集总”,八路军总部)命令,1940年3月至12月,冀鲁豫支队、冀鲁豫军区部队,配合冀南、鲁西八路军参加了反击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两次战役,鲁西南军民进行了四个月之久的反击国民党地方顽军的“三村”斗争,粉碎了顽军对根据地的进攻,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获得重大胜利,使冀鲁豫边区与山东抗日根据地鲁西区连成一片。6月、9月和11月,冀鲁豫边区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直南沙区的“五五大扫荡”等四次“扫荡”和对鲁西南、湖西的频繁“扫荡”、袭击,有力配合了华北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但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遭到严重损失。边区总结反“扫荡”经验教训,迅速采取措施,克服困难,恢复工作。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整顿巩固党的组织。主要是健全各级党的领导机构,整顿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审查干部。二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三是加强军队建设特别是党的领导,整顿县区武装,恢复组建民兵队伍。四是成立边区工、农、青、妇抗日救国会。会员达30万人。同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宣传文化和教育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1941年初,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显现被日、伪军围困、分割之势,国民党顽军、土匪和反动会道门也经常进行挑衅、骚扰、破坏。为打破敌人的分割、封锁,第二纵队各部和来到冀鲁豫边区的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分头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在沙区开展反封锁斗争,在交通要道发动大规模破袭战。在日军实施其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中,4月12日,18000多名日、伪军对沙区进行空前规模的“铁壁合围”式“扫荡”,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冀鲁豫边区军民以分散对集中,以集中对分散,内外线结合,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作战。这次毁灭性大“扫荡”,将沙区与鲁西南地区的联系完全切断,沙区成为“一枪可以打透的根据地”,第二纵队、冀鲁豫区党委、军区、行署等重要机关回旋的余地大为缩小。

  1941年上半年,由于日、伪军的残酷进攻和自然灾害,和冀鲁豫边区毗连的鲁西区抗日根据地面积锐减,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区与各地区之间联系也更加困难。为统一对敌斗争力量,扩大回旋余地,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北方局和山东分局同意冀鲁豫边区与鲁西区合并。7月1日,中共冀鲁豫区委和山东分局所属鲁西区委在观城县红庙村(今属莘县)正式合并为冀鲁豫区委,隶属于北方局。原鲁西区党委书记张霖之任书记,张玺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7月7日,冀鲁豫军区与鲁西军区合并,组建冀鲁豫军区,崔田民任司令员,原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政治委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两军区所属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并兼冀鲁豫军区,隶属于“集总”,同时受一一五师指挥,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兼任政治委员,原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任副司令员。第二纵队辖教导第三旅、教导第七旅,直属司、政、后机关和独立团、骑兵营,指挥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和暂留冀鲁豫边区的冀南军区新编第四旅。边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组成军政党委员会。9月初,冀鲁豫边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晁哲甫任冀鲁豫区行政公署主任,原鲁西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段君毅和贾心斋任副主任。冀鲁豫区行署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这标志着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省的接合部,正式形成了一个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7月,日军实施其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7月至8月,对泰(安)肥(城)山区、大峰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泰西抗日根据地形势严重逆转。11月,日军实施为期两个月的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妄图彻底封锁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缩小了1/3,并被分割为几块小地区。抗日军民面临极大困难。

  最困难时期,也是冀鲁豫边区军民经受严峻考验,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富有战斗力的时期。7月中旬,第二纵队主力推向根据地边沿区,反封锁、反“蚕食”、反“清剿”。8月,冀鲁豫区党委部署整理支部、审查干部,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机构。11月,第二纵队、冀鲁豫军区从主力团和军分区基干团、基干营抽调一部分连队,组成12支游击支队,深入到接敌区,支持、带领地方武装与民兵开展对敌斗争。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继续寻机歼敌。12月下旬,边区主要在部队进行第一次精兵简政,主力部队缩小团的编制,取消营一级机构,团直属连,充实连队;地方武装进行整训;人民武装进行组织整顿和政治工作。

  1942年上半年,日、伪军加紧了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进攻,3月起实施两个半月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第二纵队和冀鲁豫军区再增派8支游击支队开赴接敌区。6月,军区把担任游击支队的连队固定了下来。主力部队则在几条主要交通线上进行反“扫荡”、反封锁斗争。下半年,冀鲁豫边区一连数月遭到日、伪军“扫荡”。9月27日,日军两三万人发动“第二期鲁西旧黄河河畔剿共作战”,10月8日,日军开展两个月的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10月中旬,日、伪军合击泰西和运东地区,12月,日、伪军10000余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至年底,全边区有日、伪军据点、碉堡1098个,驻有日军6300人、伪军6万余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大部变成格子网状,局面十分被动。

  根据北方局6月30日《对目前冀鲁豫工作的指示》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巡视团意见,为扭转边区被动局面,7月起,冀鲁豫军区按照坚持边区东部、北部,反击日、伪军“蚕食”、封锁,大力开辟边区西南部,打通与水东区(新黄河以东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的联系总方针,利用“青纱帐”起的有利时机,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夏秋季军事、政治攻势:拔除日、伪军据点40处,歼灭日、伪军2500多人;揭露敌人外强中干实质,宣传日军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的前途,激发敌占区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争信心;加强争取与瓦解日、伪军工作。8月,冀鲁豫边区进行第二次精兵简政:取消边区军政党委员会,全区各项工作统一于区党委领导之下;取消八路军第二纵队番号,全区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统归冀鲁豫军区指挥;正规军地方化,加强军分区领导,正规军旅部兼各主要军分区,原军分区干部加强下层和其他军分区。杨得志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勇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同时,从边区到县、区的党、政、民组织均压缩编制。

  9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途经红庙村,对冀鲁豫边区工作作出指示。他要求边区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指出,没有群众就没有根据地,群众工作必须依靠基本群众,要巩固抗日根据地,就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0月20日,北方局作出《对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工作指示》。12月,冀鲁豫边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新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作报告。黄敬根据北方局、刘少奇指示和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充分肯定了过去艰苦斗争取得的主要成绩,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辩证分析了区情,尖锐指出了边区根据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坚决执行北方局指示,抓紧目前短促时机,进行巩固根据地的工作,同时开展敌占区与接敌区工作,坚持长期战争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定立场,拆散伪、顽、会、匪与敌人的联合,坚持边区斗争,保存与积蓄力量。同时指出,巩固根据地的中心环节应转为发动群众,要采取一切有效办法加强地方武装,要健全加强军区、军分区工作。会议对建设小部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会议作出了第三次精兵简政决定:一是实行边区党的统一领导,撤销各部队中的军政委员会,由区党委、地委、县委书记兼任同级部队政治委员。二是调整区党委、军区、行署领导班子。建立区党委常委会,黄敬任区党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张霖之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杨得志任军区司令员,黄敬兼任政治委员,杨勇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副政治委员。晁哲甫任行署主任,贾心斋、徐达本任副主任。三是调整区党委所属地委,加强地委一级领导,全区整合为六个地委。四是实行正规军地方化,取消旅的番号,统一军区建制,对各军分区进行调整。五是彻底精兵简政,节约财政支出。这次会议实现了边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会后,在区党委一元化领导下,边区党政军民迅速行动,认真贯彻执行高干会议决定,使斗争形势逐步好转。

  1943年,日、伪军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加紧“蚕食”、封锁。在正确方针指导下,冀鲁豫军区派遣142支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和接敌区,广泛开展反“蚕食”斗争,恢复与建立游击根据地;加强民兵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大力开展日、伪军工作,建立地下交通线。7月5日,冀鲁豫军区发起朝南战役,7月30日进行卫南战役,粉碎了文大可、杜淑等大股伪军的“蚕食”进攻,解除了其对濮范观中心区的直接威胁。7月上旬起,配合山东八路军反击国民党顽军李仙洲部入鲁取得重大胜利。

  9月,日军开始实施其“武号作战”计划。在实施“武号作战”之前,在绝密状态下,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以馆陶、临清为中心的卫河两岸地区,首先实施了代号为“方面军第12军十八秋鲁西作战”的细菌战,使冀鲁豫边区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军民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从9月21日起,日军以11000余人先后“扫荡”湖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10月12日,日、伪军对濮范观中心区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冀鲁豫边区军民积极灵活地予以反击,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315次,攻克据点74个,攻入东平、延津2个县城,袭击了东明、考城、濮阳、平阴4个县城,毙伤日、伪军1327名,俘日、伪军2746名,取得空前战果。11月16日,冀鲁豫军区采用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后起的天才军事家”马本斋的建议,以“牛刀子钻心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奇袭八公桥,将孙良诚伪第二方面军总部直属队全部消灭,毙伤敌伪数百名,俘虏其参谋长甄纪印以下官兵3200余名,巩固了反“扫荡”成果,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至年底,又拔掉敌人大小据点100多个。

  在统一党的领导、彻底精兵简政、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的同时,1943年后,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恢复和壮大抗日根据地。一是发动群众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二是开展生产自救,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对敌经济斗争,推进根据地经济建设。1943年秋终于战胜灾荒。三是继续开展整风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1945年6月,全区整风运动结束。四是加强民兵建设和党对民兵的领导。五是加强日、伪军工作。六是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激励民族气节和抗日斗志。

  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冀鲁豫区党委再次召开高级干部会议,系统总结一年来的成绩和问题,根据中央和北方局指示,确定了1944年工作方针任务,边区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北方局冀鲁豫分局(亦称平原分局),领导冀鲁豫和冀南两个区党委,任命黄敬任书记。1944年1月,奉中央军委命令,杨得志率军区第二团及回民支队开赴陕北。此后,杨勇主持军区工作。经过半年的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冀鲁豫和冀南两区工作的统一和合作,由两个区党委一致建议,并经北方局批准,1944年5月11日,冀鲁豫和冀南两个区党委撤销,两区12个地委由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设冀鲁豫和冀南两个工作委员会,作为协助分局研究、监督、检查两地工作的专门机构。同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撤销冀南、冀鲁豫两个行政公署,合并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政公署。6月,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军区合并,仍称冀鲁豫军区,隶属于“集总”,原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军区政治委员宋任穷任司令员,黄敬兼任政治委员,杨勇、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苏振华任副政治委员。6月,冀南、冀鲁豫两行署通令实行合署办公,对外一律改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冀南联合行政公署名义,由冀南行署主任孟夫唐、冀鲁豫行署主任晁哲甫联合下达合署办公的文件。7月,因黄敬去延安治病,中央决定,冀鲁豫分局书记由组织部长宋任穷代理,并兼任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合并后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很快发展成为敌后最大抗日根据地。1945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署宣布冀南与冀鲁豫两行署正式合并,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行政公署,主任孟夫唐,副主任徐达本、贾心斋。7月,成立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后,冀鲁豫分局于10月撤销,恢复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区党委。11月,冀南办事处撤销,恢复建立冀南、冀鲁豫两行署。

  在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下,冀鲁豫边区军民相继发起1944年春夏季和冬季攻势,展开了对日、伪军的局部反攻。但由于敌强我弱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些局部反攻是以集中适当兵力作战与分散的群众性游击战争相结合、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进行的。1944年,边区军民的攻势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共攻克据点碉堡1000余个,毙、伤、俘日伪军49000余人,争取5000余名伪军反正,解放人口500余万,新收复清丰、内黄、朝城、莘县、寿张、邱县、濮阳等7座县城,边区一些小块游击区扩展为大块根据地,解放区较上年扩大一倍以上,除水东地区外,抗日根据地已基本连成一片。全区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由年初的5万人发展到9.2万人,民兵发展到10万人以上,战斗力大大提高。 

  1945年春,冀鲁豫边区军民按照集中优势兵力,向敌人守备薄弱的地方发起反击,着重消灭伪军,相机夺取日、伪军合守或日军单独守备的据点或县城的作战指导思想,积极围困深入根据地内的、比较孤立的敌人据点和县城,将敌人压缩到最狭窄的地区及各“点”、“线”上,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攻势。4月24日,发起南乐战役,5月17日,发起东平战役。至5月底,共进行战斗603次,摧毁日、伪军据点、碉堡241个,收复大名、南乐、新河、南宫、东平5座县城,收复村庄5000多个,解放人口250余万。

  1945年3月,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率北方局机关来到冀鲁豫边区指导工作。6月6日,邓小平出席冀鲁豫分局群众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全区仍以发动群众为中心,务求把减租减息政策贯彻到底。按照邓小平指示,冀鲁豫边区把大胆放手发动群众与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统一起来,民主民生运动健康顺利地开展。发动起来的广大农民群众以高涨热情投入到参军、支前和发展生产等工作之中。

  为适应对日反攻作战的需要,6月,冀鲁豫军区决定建立冀南、豫东两个作战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方针,6月20日至8月7日,冀鲁豫军区集中优势兵力,向日、伪军发起大规模夏季攻势作战,先后进行了成(安)临(漳)安(阳)战役、阳谷战役和一些攻城战斗,消灭了大批日、伪军,打通了许多解放区的联系,同时对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包围越来越紧,取得了作战中的主动地位,并开始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解放区党政军民深入开展民主民生、整风、大生产、练兵运动,进一步健全抗日民主政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实施攻势作战和大反攻提供了保障。冀鲁豫解放区还抽调大批部队和干部,准备向东北进军。

  根据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一二九师首长命令,8月中旬,冀鲁豫边区军民展开对日全面反攻作战。15日,冀鲁豫军区组成南、中、北三路反攻大军,向开封、新乡、安阳等地出击。其他军分区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围攻根据地腹地城镇残存的日、伪军据点,配合三路大军作战。在全面反攻第一阶段,8月14日至24日,冀鲁豫边区军民切断了陇海、汴新、德石铁路,对开封、安阳、新乡之敌形成包围之势,共歼灭日、伪军8600余人,攻克大小据点数十处、县城18座。根据新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命令,26日,冀鲁豫军区全面反攻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夺取中小城市,控制广大农村。到9月底,共收复二十几座县城。至此,除兖州、济宁、嘉祥、巨野、郓城、菏泽、东明、聊城、博平等8座县城尚被日、伪军盘踞外,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德石路,南与水东地区相接,75县纵横千里的广大地区已被抗日军民控制。全区地方武装和主力兵团增加到10万多人。

  8月1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以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中国人民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冀鲁豫边区军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日、伪军共杀害冀鲁豫边区军民16.9万人,毁坏房屋28万多间,抢走牲口29.1万头、粮食89亿斤、财物折粮45亿斤。不包括冀南,全区被敌人杀伤、拷打致残113万人,损失物资折合法币约45028亿元、折合小米约450亿斤以上。全区被敌人杀死、敌特暗害、敌人制造的灾害致病而死、流亡失踪、被抓壮丁长期未回者,共133万人。同时,冀鲁豫边区军民牵制和消耗了日、伪军数万兵力,粉碎了其上百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军无数次进攻,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经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1-11 15:58: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华北小延安”直插日军心脏 冀鲁豫边区首府红庙村纪实

下一篇:揭秘杨得志抗战功绩:转战冀鲁豫边区5年3个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