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015-05-25 16:13:18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作者:陈先初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了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党外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制度。三三制及三三制政权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其意义不可低估。

  一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采取的一项大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既体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总要求,又适应了抗日战争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特定政治形势的需要。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用以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它在政权问题上的总要求,就是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1940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公开发表,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毛泽东在文中写道:“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现在所要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毛泽东(当然也包括其他共产党人)所阐述的上述有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原则,对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政权建设上的总要求,也为党在战时乃至战后构建新型国家政权指明了方向。

  按照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陕甘宁边区率先于1937年下半年展开了民主选举,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边区政府,新民主主义政治在边区得以实现。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一批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华中广大地区纷纷建立,改造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据此中央决定,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努力争取和督促国民党实行民主性的政治改革,以将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改造成为各阶级各党派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在抗日根据地,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战胜敌人“扫荡”的同时,“实行激进的有利于广大抗日民众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彻底摧毁反动的地主阶级政权,代之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

  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实行有效抗战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同样是要努力求得抗日统一战线的坚持与巩固,非如此不能克服当前困难和扭转局势,非如此抗战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为此中共提出,为了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党要“一方面,坚决反抗投降派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进攻;又一方面,积极发展全国党政军民学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就后者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巩固与扩大各个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上建设完全民选的没有任何投降反共分子参加的抗日民主政权”。而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以往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排斥地主资本家及非中共人士的错误做法,保障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及各界人士的民主权利,从而使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不致成为仅仅是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政权,而是成为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成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地主资产阶级容易脱离日寇的反动宣传和顽固分子挑拨离间的影响,比较安心地与我们合作抗战,支持根据地的建设事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力量迫使国民党顽固派不敢公开投降日寇,从而使抗日统一战线得到维护,使面前的困难得以度过,使抗战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二

  三三制作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毛泽东于1940年3月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题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同月,毛泽东又在延安中共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就此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他说,三三制政策“是我们党的真实政策,必须认真实行,不能敷衍塞责。”“这种规定,在最下级政权中可能须作某种变动,以防豪绅地主把持政权,但基本精神是不能违背的。”

  指示下达后,各根据地认真贯彻落实,三三制政权普遍建立起来。综观当时各地政权建设的情况以及中央指示和党的领导人的有关论述,三三制政权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特点:

  1、这种政权虽然有具体的人员分配比例,但它的产生仍然离不开选举,选举是三三制政权产生的基本方式。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民主选举随即在全边区启动,对此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西北地区实施的“普选的民主政治”将成为“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不过中国共产党所开展的选举并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它取消了有关财产、教育、性别等等方面的限制,“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毛泽东将这种制度称为“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他说,只有实行这种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当时社会上有一些人并不太赞同将选举权交给老百姓,其所持理由是“老百姓没有知识,不能实行民主政治”。对此中共领导人进行了批驳。毛泽东指出:“在抗战中间,老百姓进步甚快,加上有领导,有方针,一定可以实行民主政治。例如在华北,已经实行了民主政治。在那里,区长、乡长、保甲长,多是民选的。县长,有些也是民选的了,许多先进的人物和有为的青年,被选出来当县长了。”谢觉哉则认为,中国老百姓诚然由于种种原因而对民主感到陌生,但这恰好说明了实行民主之必要而不是相反。“老百姓只有在经常参加选举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地熟练地运用民主,学会管理国家大事”。这就进一步将选举与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了。

  三三制政权作为体现战时民主的政权,当然应该与选举结合起来,所以1940年3月中央的那份党内指示在提出三三制政策的同时也就明确规定了“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以体现这种政权的民主性。为使选举能够切实发生作用,指示还特别列出一条:政权中三部分人员各占三分之一的“数目的分配是一种大体上的规定,各地须依当地的实际情况施行,不是要机械地凑足数目字”。毛泽东当时还大胆地主张在选举过程中展开竞眩中央关于开展民主选举的一系列指示以及各地采取的相应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参政热情投身到根据地政权的选举中。

  2、共产党员的数量在政权中虽然不一定占多数,但在政治上仍然居于领导地位。这是由抗日根据地的特殊地位和三三制本身所决定的。抗日根据地本来是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艰苦对敌作战中诞生的,同样,根据地政权也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创立和巩固起来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民主主义的边区”。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据地得以存在、巩固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共产党的领导并不等于政权机关由共产党员独占和“包办”,共产党更不能搞“一党专政”。为了反对一党专政,为了巩固党所领导的根据地和保证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最大限度的实现,根据地政权有必要对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阶层、人士开放,这便是三三制的基本依据。

  3、在三三制政权的具体运作方式上实行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团结合作、协商共事,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方针,只是在此之前,这种合作与协商没有相应固定的组织形式。三三制政权建立后,一批党外人士进入政权系统,党面临着过去没有过的新局面。于是,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在同一政权组织中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观念并切实搞好这种合作,成为党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

  三三制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权形式,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种新型政权的建立,无论是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还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作为一个服务于抗日需要的统一战线政权,它的建立缓解了根据地内紧张的阶级关系,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调动了各方面的抗日积极性,有利于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曾反复强调,我们在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域实行政治改革,使政权民众化,“并不妨碍我们与一切公正士绅及还能帮助抗日的地主商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统一战线”;我们建立的三三制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这个政权“在其阶级成份上,工农小资产阶级是主要的,然而应当吸收进步的中产阶级分子及进步士绅加入,拒绝他们参加政权,对我们对抗日都是不利的”。并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凡边区境内之人民,年龄在十八岁以上者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仅仅将汉奸排除在外。通过三三制政权的形式将政权之门向一切拥护抗日的和进步的人士开放,这在最大程度上适应了团结抗日的需要。

  其次,三三制政权体现了相当的民主精神,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一种成功尝试。抗日战争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的对外战争,毫无疑问,抵抗日寇入侵,夺取抗战胜利,是第一位的任务。然而,抗日战争所承载的历史任务不仅仅如此。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它既要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完全独立,又要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彻底解放。这就决定了党在抗战时期必须同时承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使命,就是说,党在推进抗日的同时必须同时推进民主的进程。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早在抗战准备阶段就开始强调,抗战开始后更为明确,指出过去阶段中没能完成的争取民主的任务,“必须在今后争取抗战胜利的过程中去完成”。如前所述,三三制从一个方面来讲,正是适应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要求提出来的。

  第三,作为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政权的建设造就了一批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对战时及战后中国的政治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所周知,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分裂,中国的政治舞台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国共两党对峙的局面,抗日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这便造成了中国抗战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常又由于国民党集团无法克服的对日妥协性,以根据地为依托的敌后战场成了坚持抗战的堡垒和中坚。这种特有的抗战格局,决定了根据地内任何一项重要政策的出台和实行都将带来全局性的影响。三三制的实行则在造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方面起到了莫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抗日根据地既是坚持抗战的堡垒,又是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迈进的基地。因此根据地的任何一项民主性改革,都是为新民主主义中国添砖加瓦,都有利于新中国的建立。三三制政权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作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的政权,本质上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或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战时表现形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上对政权问题的珍贵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抗日根据地及其三三制政权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改变发生了变化。由于国民党重开内战,中共曾经设想的将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的设想没有能够马上实现。尽管如此,三三制政权所蕴涵的民主精神仍通过解放区内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延续下来,并继续指导或影响到后来统一的全国性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为标志,三三制终于突破抗日根据地特有的时空局限,以其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实现了历史性的全面跨越。(作者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5-25 16:14: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河南抗日根据地

下一篇: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