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红色特工忆往事》之五、杨家铺,那场影响了我一生的残酷突围战
2018-11-08 15:53:37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从战争中走来的军人,总有场决定人生死轨迹的战斗嵌植在自己的生命里。1944 年杨家铺子突围战,是我一生难忘的战争记忆。那场突围是光荣的也是惨烈的,我的人生也在这场战斗中裂变。

  1944 年 10 月上旬末,冀热边特委、行署、军分区在河北丰润县的皈依寨召开扩大工作会议。10 月 16 日晚,我特委、行署和丰滦迁联合县等机关,在丰润县皈依寨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问题。会议将近结束时,忽接到日军在丰滦迁大量增兵的情报,冀热边特委组织部部长周文彬同志立即决定南撤,转移到杨家铺一带。当晚周文彬率两个排前往李庄子,冀东区第四地区区委书记兼专员丁振军率四连前往夏庄子,特委宣传部副部长吕光、特委社会部部长钟子云、行署主任朱其文和 12 团特二连连长刘景余率一个排住杨家铺。

  傍晚,周文彬和钟子云二位领导同我谈话,研究今后如何开展对敌工作,结束已至十一时。我本想连夜西渡滦河,回到地委驻地,但两位领导却热情地劝我就地休整:"行军已很疲劳,过河不易搞到船只,敌人骚扰频繁,还是今夜好好休息,明天再过河吧。"于是,我当夜随机关一起住在杨家铺西的老乡家中。

  没想到,这一短暂的停留,让我经历了冀东抗日反"扫荡"以来最残酷的一次战斗,更未想到,作为幸存者活下来的坎坷考验不亚于闯过枪林弹雨的生死线,这场战斗的影响始终牵绊着我。

  战斗的警报是从拂晓突然拉响的。

  长期情报工作养成的习惯,让我尤为警惕,我深知,敌情极有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天刚蒙蒙亮,我下意识地从熟睡中醒来,起身出门,除了警卫哨,同志们都在休息。正欲回屋,突然听到机枪射击声,一排子弹撞击在我身边的土墙旁。敌人摸上来了!我顾不得隐蔽,朝枪响处望去,只见村后的东山已被日寇占领,机枪从不同角度射击,形成火力网。

  "鬼子来了,准备战斗,马上转移!"我疾步回屋,命令秘书和通讯员。同志们都做好了准备。我和秘书彭飞、译电员方明、警卫员李锡儒和交通员石坚、费新、李永等人一起,背着文件,牵着牲口,子弹上膛,向暂时没有枪响的村南撤去。

  出村以后,东西两山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均被敌人占据,而离村几十里的西面就是敌人左家坞据点,只有南面的开阔地带尚未发现敌人。我们开始向南转移,跳出了包围圈。

  当走出村口四五里远时,我们便与冀东行署主任朱其文同志率领的机关干部和警卫连会合。他们是从杨家铺出来的,准备向东转移,到何家营一带突围。我本可随他们一起撤退,转赴十八地委,但总担心村中的同志。向村中回望,只见同志们仍在徘徊,未能向南突围。谁都知道,留下来就是九死一生。

  "你们先撤!"来不及考虑,我命令秘书、译电员二人随行署机关向东转移,我带警卫员、交通员四人,回到杨家铺,接应同志们向南突围。

  这时,李庄子、夏庄子以及邻村的父老乡亲都向杨家铺奔来,接着村西头响起了一阵枪声,敌人利用晨雾作掩护接近了李庄子。听到枪响,警卫连战士们在连长刘景余带领下,疏散队形,扑向村外,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周文彬表现得相当沉着,他一面派出侦察员摸清情况,一面从枪声中判断敌人的远近,迅速的布置着任务。

  侦察员报告:"西面已与鬼子接火,东面、南面、北面暂时还没情况??"周文彬与丁振军书记商定,二连奉命顶住敌人,机关干部迅速转撤到杨家铺。五分钟后,机关的干部和其他同志迅速向杨家铺靠拢。周文彬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声命令着指挥撤退。当地出身的连长刘景余熟悉地形,建议队伍向北部山地转移。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决定由杨家铺村北马蹄山下向皈依寨、潘家峪转移。但不久,何家营又发现了敌人,马蹄山对面的东城山,也出现了敌人。见此情况,周文彬同志果断命令:"销毁文件,彻底轻装,准备突围。"这时,刚退到村东头的我遇到了周文彬、钟子云、丁振军等同志和突围部队。

  我当即报告:"情况紧急,敌情严重,应马上撤离。我刚从村南回来,那儿没有发现敌人,行署机关已安全通过。"正在这时,已经突围出去的第三专署专员高敬之同志也从村南赶来,让他们迅速向南转移,但因突遭袭击,敌情不明,对撤离转移至何方一时难以决断。只听秘书长李杉同志命令机关干部听从指挥,不许自由行动。这样,我只好也随机关同志先上山隐蔽。突围前我请示钟子云同志,无法再带叛徒江东(从伪军团长张爱仁处逃回来的投敌叛变分子),先予处理,他点了点头,我即命警卫员刘鸿章同志结果叛徒。

  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转移已是不可能了,我们退至山上,卧倒隐蔽。

  突然,一名通讯员赶来报告:"丁振军同志牺牲了。"这位年轻的地委书记,率领第四区委警卫连三进三出,本来有冲出去的希望,但为了抢救战友,又几次冲进了包围圈,英勇无畏,最后壮烈牺牲,年仅 31 岁。顾不得悲痛,周文彬同志从马头山南坡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只听他高声呼喊:"同志们,情况紧急,向南冲,突围就是胜利!"

  特二连带头,机关干部在后,全体冲锋,连长刘景余带领警卫连在九挺机枪的掩护下,首先冲下山去,大部队紧随其后,子弹像风一样在我们身边刮过。血染红了山坡,尸体遍地。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死也要向前倒。刚一进沟,钟子云同志就被子弹撂在地上。"通讯员,掩护首长。"我立即派通讯员费新保护首长。不幸,费新同志还没靠上前就被火力扫中。

  紧接着,我眼睁睁地看着吕光同志和他的妻子俞芬同志一齐倒下。吕光胳膊中弹,刚站起身胸口又中了一弹,俞芬马上搀扶他,也被击中,两个人没说上一句话,就牺牲在沟里。吕光同志是我在延安的同学,俞芬同志正怀着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年轻,就这样在战火中把热血永远洒在了冀东的长城线上。后来在吕光夫妇牺牲的地方,连种出的高粱叶都是红色的。吕光牺牲时间不长,王少奇和李杉等同志在战斗中相继牺牲,八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三百多人了。

  更令人难过的是,这次战斗的最高首长周文彬同志也光荣牺牲了。

  周文彬原名金成镐,1908 年 9 月 23 日出生在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1931 年随父流亡到中国,在北京通县侨居,后加入中国国籍,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 年他到冀东,在开滦煤矿搞工人运动,任唐山市工委书记。1938 年他领导了煤矿工人罢工和武装暴动,并与著名工人英雄节振国一起,组建冀东抗日联军特务大队,同日伪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9 年他担任冀东地委书记,从 1943 年起任冀热边特委组织部长。

  周文彬为人忠厚,关心群众,生活节俭,作风淳朴,在冀东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很亲切地称他为"大老周"。他一到新区,就住在老乡家,村干部和老乡常把周文彬当成是警卫员。在熟悉他的地区,老乡还笑着说,周部长你像个周邋遢,干脆以后我们不叫你部长,叫你周邋遢好了。他微笑着说,叫什么都行啊,我这样的邋遢干部多点才好呢。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我们隐蔽斗争十分关心,常对我们进行中肯的指导与热情的支持,他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卓越开拓者、领导者、组织者,又是冀热边抗日根据地的组建者。他是一名国际主义战士,是中朝人民并肩抗日的最好体现。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他还从牺牲的战士身上捡起一支三八枪,一连打倒好几个鬼子。这时本已冲出包围圈的连长刘景余见大部队没有跟出来,又端着枪杀了回来。当看见倒在血泊里的首长,他顿时泪流满面。警卫连多是本地子弟兵,刘连长和他的战友们把鲜血和生命都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在突围中身负重伤的钟子云同志,子弹由头后部穿进,从鼻梁的右侧穿出,右臂也中了弹倒在血泊里,失去知觉。敌人搜查时,他强忍伤痛,憋住呼吸。敌人走后,他在半昏迷的状态下挣扎着顽强地爬了一夜,第二天凌晨,幸被十七地委社会部长李东冶同志发现,用担架抬到李家沟山洞治疗。

  战争让人悲伤,同时又让人在经历生死后变得坚强。目睹这么多好同志牺牲,我强忍悲痛和泪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突出去,突出去给他们报仇。

  在这场悲壮的杨家铺子战斗中,牺牲的约 430 余人,被俘的150 余人,成功突围仅有 120 余人,寡不敌众,我方干部多,战斗人员少,这次战斗的惨重代价是冀热辽地区空前没有的。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说:"杨家铺战斗是我军在华北抗日战场上的一次罕见且损失重大的战斗。"

  是什么原因让敌人偷袭得手?没想到,这个谜底让我后来在敌人狱中解开了。

  后来,为纪念当年牺牲的同志们,杨家铺建立了烈士陵园。青松有幸伴忠骨,陵园里安放有周文彬、丁振军、吕光、俞芬、李杉、王少奇等先烈的英灵。解放后,我曾多次去烈士陵园,向当年牺牲的烈士们祭奠,寄托哀思,缅怀逝去的战友。他们没有远去,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杨家铺战斗是反"扫荡"的一次缩影,是黎明前的黑暗,但不管敌情有多么险恶残酷,我冀东部队始终未被敌人压倒屈服,牢牢的钉扎在日伪的满洲国境线上。经过 1944 年和 1945 年大反攻后,部队迅速壮大,由小团开始扩充为大团,地方武装升级为主力,成立了数个军分区,队伍达到万余人。

  (摘选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特工忆往事》)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1-08 15:55: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红色特工忆往事》之四、深入虎穴? 秘密会见伪军团长

下一篇:《红色特工忆往事》之六、重伤被俘 身份暴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