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红色经典】临汝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2021-08-18 09:02:52  来源:平顶山老区建设 通讯员沧海荐稿  点击:  复制链接

  临汝(今汝州市)抗日根据地,又叫大峪店抗日根据地,是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箕山南麓,包括今汝州市大峪镇全境,陵头、米庙、焦村等乡镇的部分山区及登封市送表等乡镇的一部分,处于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曾成为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根据地军民在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及豫西地委、八路军豫西先遣支队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设民主政权,并在反侵略、反磨擦斗争中巩固政权,带领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认真回顾总结临汝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原因及历史地位,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改进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汝抗日根据地创立的历史背景

  临汝县(今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市交界地带,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阶段。日军为了挽救其失败命运,于1944年4月18日,调集4个师团约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河南战役,从豫北、豫南、晋南向豫西等地发动进攻。国民党正面战场40万驻豫军队溃不成军,弃城而逃,短短37天,包括临汝在内的河南38座县城先后沦陷。深受水、旱、蝗、汤(一说蹚)四大灾害、苦难沉重的豫西人民,又惨遭日寇的蹂躏,广大群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解放豫西苦难同胞,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粉碎日寇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计划,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远在延安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及时作出了向河南敌后进军,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控制中原战略要地的部署。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定,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向河南进军,解放被日军占领的地方,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广泛的敌后抗日游击战。

  194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向河南发展给北方局的指示》中,明确要求从太行、太岳派遣部队挺进豫西,“逐渐深入登封、临汝、密县、禹县、襄城、鲁山及新安南北山区,开辟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944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河南进军的部署命令》,对八路军、新四军同时进军河南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入豫部队插入敌顽之间的空隙地区,在敌伪区及其边沿区建立抗战秩序,以自已的军政力量,迅速发动群众抗日,去建立新武装以扩大我军武装,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和各项方针,团结当地进步人士和开明士绅,共同抗日,与人民同甘共苦,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的指示为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1944年9月6日,八路军第一批南下部队两个团,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简称皮徐支队),在林县誓师出发,9月21日从济源渡过黄河,途经新安、宜阳、伊川向登封、临汝一带进军。进军途中,建立起嵩山工委和箕山工委,箕山工委辖登封箕山以南临汝地区。10月初,皮徐支队组织四路武装工作队分赴登封、临汝、偃师等县进行武装宣传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

  二、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1944年10月初,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解放临汝大峪店地区。大峪店位于汝州市东北部,距市区25公里,它北靠登封,东临禹州,东南接郏县,境内大小山头百余座,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易守难攻,既是汝州市东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皮、徐首长决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以大峪店、白栗坪为中心,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皮定均等支队领导派党峰等地方工作队人员,深入大峪乡马鞍驼、棉花窑等村积极开展统战工作。10月10日,皮定均司令员和支队所属35团团长王诚汉及欧阳景荣、党峰等人在棉花窑村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中共临汝县委和临汝县抗日民主县政府,党峰同志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在各种条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1944年11月14日部队进驻大峪店,支队领导同志在大峪店召开了地方绅士和群众大会,正式宣布成立临汝抗日民主县政府和大峪店抗日区政府。

  抗日县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临汝县抗日政府施政纲领》和《临汝县抗日政府训令》,号召各阶级、各阶层,不分穷富、不分党派、不分男女老幼,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教育和发动群众不向日、伪兑粮、兑款、出人、出物;建立村级抗日政权;建立抗日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捐献鞋袜、布匹,支援部队。县政府还协助皮徐支队在路泉村建立起一个拥有35间房屋,20多名医务及工作人员组成的“八路军路泉战地医院”。在鏊子坪村建立了“八路军供给处”,设立缝纫、染坊、修理三个作业组,为部队制作被服、修理枪械。为了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在皮徐支队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起500多人的县、区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狠狠打击在临汝地区的日伪顽势力,粉碎了敌人扼杀我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为了调动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我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临汝地区的“倒地”运动在1945年春形成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共倒回土地3000多亩,使近千户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有了保障。抗日民主政府和群众形成了血肉联系,政权更加巩固,广大青年大批参军,主力部队得到加强,地方武装扩大编制,增强了力量。

  三、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

  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别是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的建立,对登封、汝州、郏县、禹州周围地区的日寇、汉奸和土匪构成巨大威胁,自然也成了敌伪顽等反动势力进攻的主要目标。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根据地广大军民,对日寇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和围剿,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1945年2月,在河南区委书记兼河南军区政委戴季英、军区司令员王树声等领导的带领下,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机关人员及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三、四支队,挺进豫西,在登封县白粟坪与皮徐支队胜利会师,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共河南区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的决定,并宣布将皮徐支队改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兼第一军分区,建立第一专署。

  因为大峪抗日根据地建立较早,群众基层较好,且山大林深,便于活动,1945年3月,王树声、戴季英等同志移驻临汝县大峪店附近的王沟、大谷泉、孔窑3个村内,在这里统一指挥皮定均、韩钧、刘聚奎、陈先瑞、张才千、刘昌毅等领导的六个支队的抗日斗争,大峪一度成为豫西地区的抗日指挥中心。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紧张战斗中,临汝县委认真做好党的建设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从抗日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建立区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先后发展党员83人,建立起中共大峪区委员会(后改为第一区委员会)及大峪、大泉、黄窑等村党支部。随着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发展,村级抗日政权也逐步建立起来。第一区公所(大峪店)先后建立马鞍驼、袁窑等九个大行政村,开辟枣树庙、东安窑等十几个村庄抗日根据地。第二区公所(和沟)建立了和沟、送表等15个大行政村。到1945年4月,临汝县抗日政府下辖大峪、和沟两个区公所,管辖东起贯宝山,西至白窑,南到界牌坡,北到颍河界约200平方公里的地区,辖24个大行政村,根据地军民达10000多人。

  从1944年10月至1945年9月,临汝抗日根据地人民同八路军并肩作战30余次,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汝州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光辉篇章。

  四、临汝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原因

  临汝抗日根据地,为什么能在日伪顽四面夹击、困难重重的环境中屹立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大峪地区山大林密、沟壑纵横、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优势外,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有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临汝县委和临汝县抗日政府的成立,党员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党的各级组织的建立健全,使大峪抗日根据地,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

  二是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战初期临汝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开展的革命斗争,撒播的革命火种,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为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保家卫国,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斗志不断高涨。

  三是临汝县委和抗日县政府,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政策,以实际行动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县委及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心心相印,生死与共。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实际行动,宣传党的抗日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因而,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四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抗日积极性。临汝抗日根据地周边地主武装比较多,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地主武装内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出现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五是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根据地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粮食和物资。广大贫苦农民子弟参军、参干,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不断壮大。县、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日伪土匪等反动势力,保卫抗日根据地。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组织拥军工作。发动群众做军鞋、运粮草、抬担架、购军粮等,支援前线作战,安置部队到根据地休整,对伤病员进行慰问。

  六是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扼杀我根据地的阴谋。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特别是临汝抗日县政府的建立,对登封、汝州、郏县、禹州周围地区的日寇、汉奸和土匪构成巨大威胁,自然也成了敌、伪、顽等反动势力进攻的主要目标。为了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和大峪抗日根据地,打击日、伪、顽的嚣张气焰,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皮徐支队一面战斗,一面发动群众,在战斗中建立起地方抗日武装--临汝县抗日独立团,县委书记、县长党峰任团长兼政委,广大青壮年踊跃参军,队伍迅速发展到300多人。同时,还建立了区干队和民兵组织,配合主力部队,先后进行了送表伏击战、袁窑保卫战、棉花窑反击战、孟窑阻击战、上官寺之战等30多次战斗,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围剿,使大峪抗日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壮大。

  七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不断壮大,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临汝人民的抗日斗志。随着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发展与壮大,特别是抗日救国斗争的广泛开展,使日军在豫西的侵略意图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同时也减轻了其他抗日战场的压力,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全中国的目的。

  五、临汝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临汝抗日根据地,从创立、巩固到壮大,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它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并给予充分肯定。

  首先,临汝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八路军在豫西地区建立较早的一块红色抗日根据地,它的创立、发展、巩固及壮大,为周边县市抗日政权及抗日根据地建设树立了榜样,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临汝根据地巩固以后,河南军区豫西的六个支队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动群众,扩大抗日力量,向北解放了巩义、偃师、登封的部分地区;向西进军新安、渑池,建立了地方抗日武装;向东在宝丰、郏县、襄县一带活动,建立了禹郏抗日政府,成立了县独立团;东南到舞阳、叶县一带建立根据地,与新四军游击队呼应。先后解放了800多万人口,建立了6个专署,20多个县级抗日政权,抗日武装发展到2万多人。

  第二,从1945年3月至8月23日,根据豫西抗日斗争形势和军政首脑机关安全需要,戴季英、王树声、刘子久等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重要领导人,移驻大峪店附近的王沟、孔窑、大谷泉等村,使大峪店地区不仅成为整个豫西地区的抗日指挥中心,也是河南军区第一、第三、第四支队及张之朴领导的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重要活动中心。

  第三,以临汝县大峪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特别是抗日救国斗争的广泛开展,我抗日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正面抗日力量互相配合,打击和牵制了日伪军的大批兵力,切断了日寇的大陆交通线,同时也减轻了其他抗日战场的压力,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全中国的目的,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为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锻炼和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为临汝及豫西地区在1947年率先获得解放奠定良好基础。

  第五,临汝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建立的豫皖抗日根据地基本连为一片,加强了洛阳、许昌、郑州、确山之间八路军与华中、华南新四军的战略联系,阻止了日寇西进的阴谋,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文入选2021年7月省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全省社科理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论文集》,作者李翔宇,汝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文字及标点,编者略有改动。)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08-18 09:06: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从抗洪到抗疫!中国红色先锋队投身救灾一线,助力河南广电灾后消杀

下一篇:向战火纷飞岁月中的英雄们致敬——建军94周年缅思父母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