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徐念初:岁月追忆
2019-05-10 09:50:38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徐念初,原名陆廷燕,曾用名燕翔,1922年1月7日出生,上海市川沙县人,1939年11月参加新四军,1940年1月入党,抗战期间曾任江抗服务团副团长,区委委员、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妇女工作部部长,地委妇委会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在嘉兴地区保育院任院长,1950年5月任地委妇委委员、妇委副书记、专区妇联主任等职,1951年7月调杭州任浙江省妇联秘书主任,1952年5月调上海任华东工业部教育处任教务科长,1953年调北京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教育司教务科长、中专处副处长, 1959年5月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任校长直到1980年3月,离 休前任国家一机部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5月离休。
 

  我原名陆廷燕,曾用名燕翔,1922年1月7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市,籍贯是上海市川沙县龚路新港镇。父亲陆修纯年轻时即离家去汉口谋生,在招商局轮船公司供职。我们一家四口靠父亲的收入生活,省吃俭用,还有少量积蓄。父亲140多岁才生了我,家中没有男孩,因此父母把希望全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先在汉口市立第六小学上学,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也十分优秀。初中我考入汉口唯一的一所公立女中——汉口市立第一女子中学。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东北三省。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同胞和爱国学生的强烈抗议,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我受到感动,参加了示威游行。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残酷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没有国哪有家,不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哪有什么个人幸福可谈。因此,这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华北歌咏队——一个由华北流亡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救亡团体。我们经常到工厂、学校去演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戏剧、宣传抗日。周恩来领导的八路军办事处也设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号召革命青年到延安去,到敌人后方去。国民党当局为了拉拢青年,提出救亡团体必须登记,由政府安排到重庆去。父亲坚决不同意我去重庆,要我回上海。在父亲的朋友带领下,我和妹妹从汉口绕道广州、香港回到上海。没想到汉口沦陷后,父亲遭日本鬼子毒打后含恨死去。我在上海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悲痛万分,立誓一定要报仇雪恨,参加抗日队伍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回到上海后我和妹妹住在姨妈家里。我一边继续读高中,一边积极参加救亡工作。经表哥沈强的介绍,我参加了雪影社(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对外称雪影剧社)。我们通过义演《雷雨》、《刽子手》等话剧为新四军募捐;办工人夜校,到工厂、学校演唱抗日歌曲、演活报剧,宣传抗日;还办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我们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论政党》、《大众哲学》等理论书籍。大家进行讨论,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我们还看了很多进步小说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铁流》、《毁灭》等。我迫切希望能早日参加新四军,投身到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中去。

  1939年11月我终于实现了加入新四军的愿望。通过上海学生联合协会的关系,我和朱凡冲出重重封锁,从上海到达苏州太平桥新江抗办事处。张英、宫岳分配我到江抗随军服务团工作。这就是京剧《沙家浜》里36个新四军伤病员为骨干组成的新江抗武装,开始只有100多人,司令员是夏光,副司令员是杨浩庐。在这支抗日革命队伍中,我得到了锻炼,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40年1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战士。

  我第一次参加的战斗是1939年12月6日的北桥伏击战。我们成功地阻击了日寇汽艇的袭击。1940年2月8日(年初一)我又参加了阳沟涹袭击战。这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我们牺牲了一些同志,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经过这两次战斗后,我军士气大振。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十分高涨,对新四军也更加信任了。为了扩大武装,部队急需增员,地方上也要开展群众工作,因此一部分同志先后离开部队被分配了 新的工作。我和张勇被分配到沙洲县开展秘密扩军工作。到5月我俩已先后动员了十几位贫雇农参加新四军。回部队后,我被分配到太仓县四区开展群众工作。7、8月份太仓县委成:立,四区区委也成立了。我先任区委委员,后又任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妇女工作部部长。我们在当地建立革命政权, 创立了太仓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还成立区常备队、农民协会、青年协会、妇女协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积极宣传和动员广大群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各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941年7月日寇对苏南开展残酷的 “清乡”、“扫荡”。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领导决定撤退外来的干部。我奉命撤离回到上海。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我到了苏中江南办事处工作。不久澄锡虞中心县委成立。我在中心县委做秘书工作。1942年5月我与钱敏结婚后随中心县委偷渡长江,越过敌人的封锁回到江南澄锡虞地区进行反“清乡”斗争。我的任务是以小学教师身份掩护中心县委领导机关,直到10月撤回苏北。我1944年5月到苏中党校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1月回到如皋。这时苏中区党委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成立了苏中六地委,统一领导苏常太、澄锡虞地区的工作。我在地委任秘书。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我随钱敏调华中分局工作。我在组织部干部科任干事。7月国民党反动当局撕毁和平协议,向我华中根据地疯狂进攻。领导决定将女同志及孩子撤退到山东沂蒙山区。我带着孩子随行。不久钱敏回江南恢复苏浙皖边区的工作。我们又回到了江南。我留在川沙老家担任联络员工作。不幸的是因钱敏给我的一封信尚未邮出在敌人的“围剿”中被交通员遗失,落入敌人手中。

  1947年9月底我在川沙新港镇被捕,作为嫌疑犯被关押在县看守所半年。在狱中我没有暴露货员身份,且巧妙地与敌周旋,保护了组织和同志。经组织与亲友的营救,1948年4月我被保释出狱。因与组织失去联系,为了生活我在川沙新港小学任教,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当月我与钱敏取得联系后,到嘉兴地委工作,任湖州市文教科长。10月后地委搬到嘉兴市。我任嘉兴地区保育院院长。

  1950年5月我调任地委妇委委员、妇委副书记、专区妇 联主任。

  1951年7月我调杭州市,任浙江省妇联秘书主任。

  1952年5月我调上海,任华东工业部教育处教务科长。

  1953年我调北京,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教育司教务科长。

  1956年教育司改为教育局。我任中专处副处长,主持处里的工作。

  1959年5月我调到上海机器制造学校任校长,直到1980 年3月调离,先后在学校21年。这是我任职时间最长的单位。在学校里我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中专教育事业。我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干部;把学校的实习工厂改造成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受到各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工厂产品也深受市场欢迎,为国家创造了财富。我深感我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我们学校是一机部、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中专,也是上海市对外开放的唯一一所机械专业中专。但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受到严重冲击和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一年之久,被批斗了12年。粉碎“四人帮”后,直到1978年下半年我才恢复工作,任学校党委书记。

  我1980年3月调回北京,任一机部教育局副局长,直到1983年5月离休。

  离休后我参加了《中专教育概论》、《机械工业中专教育及改革10年的回顾》、《当代中国机械工业卷》“教育章”的编审工作,负责筹建中专教育研究会并任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等职,多次参加研究会活动并一直关注着国家中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参加了首都老战士合唱团,现为荣誉团员,目前仍在机械老干部合唱团唱歌。唱歌使我快乐,身心健康。只要我能唱我会一直唱下去。我要永远歌颂党,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和歌颂英雄的中国人民。

  (摘自2004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江南雄师》)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5-10 10:32: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乐时鸣:永远怀念妹妹乐亚成烈士

下一篇:徐念初:永不忘怀的一次战斗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