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阳翰笙的抗战题材电影:生动塑造八百壮士英雄群像
2018-09-10 17:26: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  复制链接

  阳翰笙(左)与周恩来
 

  阳翰笙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缔造者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文艺界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历程中,他为革命的胜利和党的文化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和才华,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尊敬和爱戴。

  具有革命家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阳翰笙,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投身中国的革命运动和进步文艺活动。他先后参与了“创造社”的活动和“左联”的创建,为我国进步文艺事业付出巨大努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组织了后来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华剧艺社”和“上海联华影艺社”,领导了《前夜》、《李秀成之死》等著名戏剧的创作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重量级影片的拍摄。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文艺界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阳翰笙安排夏衍等党的文艺工作者以编剧身份进入商业电影公司,协助田汉等左翼文化团体负责人抽调了戏剧、音乐、美术等许多其他领域的文艺人才进入电影界,以支援电影战线从事反帝爱国宣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与此同时,阳翰笙也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创作。短短的几年间,他先后完成了《铁板红泪录》、《中国海的怒潮》、《逃亡》等10个电影剧本。作为亲身经历过大革命风云的文艺工作者,阳翰笙迫切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广大民众传达一种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

  抗战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武汉则成了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怎样尽快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界爱国人士以及众多群众文艺团体组织起来,为抗战服务,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果说周恩来是代表党中央担任了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那么阳翰笙则是这项工程的主要执行者。

  1938年初,阳翰笙参与创建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政府中唯一争取到的合法权利机构。郭沫若担任政治部三厅的政治部主任,阳翰笙担任主任秘书,全面负责具体工作。为了尽快拍摄出宣传抗战的电影,他不仅组织了大量进步电影工作者进入了第三厅下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还亲自出任编导委员会主任,投身到抗战电影的创作中去。

  1938年7月,阳翰笙编剧的影片《八百壮士》在武汉公映。该片取材于“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上海沦陷后,中国近800名爱国官兵坚守四行仓库阵地,誓不投降,抵抗到底,弹尽粮绝后,受到上海市民的积极响应与支援。在影片中,阳翰笙不仅生动塑造了八百壮士的英雄群像,而且着力表现了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抗战的动人场面,突出了全民抗战的主题,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的军心和民心。

  同样,由阳翰笙编剧的影片《青年中国》讲述一支抗日宣传队深入偏僻山区开展抗日宣传的故事,展示了宣传队与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形成过程,表达了“只有军民团结合作才能抗击日寇”的主题。影片中的歌曲《青年中国》、《秋收》、《游击队员之歌》都很有宣传鼓动的效果,其中,《游击队员之歌》尤为流行,传唱至今。

  如果说《八百壮士》和《青年中国》强调的是军民团结对于抗日的重要性,那么《塞上风云》则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拓展。由阳翰笙编剧的《塞上风云》是抗战时期第一部表现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电影。影片将雄伟的成吉思汗陵、辽阔的草原牧场、寂寥的沙漠驼队和蒙古族姑娘的美妙歌声等塞上风光同日本特务的挑拨离间、蒙古族王爷的助纣为虐以及因为爱情纠葛引起的民族矛盾各种元素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把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联系起来,把个人情感同民族团结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宏大的史诗格调,这在当时的抗战影片中是极其少见的。

  影片《日本间谍》是阳翰笙根据意大利范博思所著《神明的子孙在中国》中的材料创作的。影片采用在当时十分罕见的第一人称视角,表现出强烈的纪实色彩。影片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外在冲突,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称霸世界的野心,揭发了日本特务机关和宪兵队敲诈勒索、烧杀抢掠的无耻行径,描写了东北同胞的痛苦生活与义勇军的英勇斗争。

  从宣传全民抗战的《八百壮士》,到倡导军民团结的《青年中国》,从展现民族团结一致抗敌的《塞上风云》,到揭露日本特务法西斯罪行的《日本间谍》,阳翰笙创作的电影作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充满了向反动、落后、腐朽势力战斗到底的激昂精神,展现了当时中国革命和社会生活的鲜活画面,鼓舞了中国各民族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表达了一位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

  (靳凯元)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9-10 17:27: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70年前失踪的画家沈逸千和老电影《塞上风云》

下一篇:陈毅:顶天立地的“好汉诗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