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憩园里曾住着 叱咤风云的“广陵王”
2018-09-06 21:44:13  来源:  点击:  复制链接

  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淮海路上,有座闹中取静的憩园,这座青砖红瓦、欧式风格的洋楼,乃是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时任江苏省建设厅厅长的王柏龄的私宅。因他头上有着江苏省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这三道光环,在扬州是个一言九鼎的人物,人称“广陵王。

  当今憩园

  ■ 屠明娟

  淮海路42号,在马路的后身豁然开朗。民国初时的建筑,门前的墙上挂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憩园饭店。

  铝合金玻璃门是由木制的门改制而来的,已经看不出原有宅子的风味。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它却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王柏龄的私宅。

  目前,这座园子多少展现了它的年龄。夜幕来临前,只见外墙上搭建的脚手架将它周身围住。外墙的材质还是原来的,只是色调更为低沉,但也不能完全掩饰它当年精致洋房的身份。

  今年的几场风雪天过后,屋顶有些渗漏,修理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推开玻璃推门进入饭店的大厅,不到饭点的时候,只有几个服务员在忙碌。穿过大厅,后身有一个拱门是旧有的,内里是饭店的厨房。

  饭店内的地砖已经全部换掉了,只有木楼梯是王柏龄时期的。饭店进驻时,为了保护这楼梯,特地铺上了地毯。楼上全部是客房。

  古建筑专家赵立昌曾这样记录:根据解放初五十年代扬州市人民政府公产管理处房产资料记载:占地面积约2300余平方米。主房由东、中、西三组坐北朝南住宅与花园组成,主房合计有62间8厢,花园内树木有77棵。

  东路住宅是中式砖木结构平房,主房前后二进,为明三暗四夹二厢,格局一致。单檐硬山七架梁式住宅,堂屋前置隔扇玻璃,余为窗扇玻璃,窗下砖砌槛墙,西次间连套房,套房前小天井一方。天井前有耳门通南首一进套房,套房前小天井内有井一口,天井西壁有耳门通中路第三进东厢房前过道。此东路房屋后被拆除,并与相邻东房屋一并改建住宅楼一幢。憩园的主房中西合璧,明为二层,实为三层洋楼一幢及花园,称“憩园”。二楼为住宅,前有宽敞阳台。三楼净高度不及二楼,上有南向三角形老虎窗三座。楼下后接平房、配房及天井。洋楼墙面青砖勾缝,部分青砖印有双钱、花草图案,屋面红瓦铺盖,四面落水,起伏错落有致。

  洋楼西沿墙有湖石假山,南隅为三面角亭。站在亭内看饭店,与墙面味道相同的是木格窗,一派洋气。

  闲居扬州的“广陵王”

  ■ 慕相中

  王柏龄(1889 -1942)扬州人,祖父王仁寿为举人,父亲王宗沂为秀才,王柏龄12岁丧父,由母亲程婉平抚养成人,1903年考进南京陆军小学,1907年保送保定陆军速成学校,1908年考取官费赴日留学,加入孙中山发起组织的同盟会。1924年初,王柏龄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1926年,王柏龄与著名律师戴天球等倡导创办了私立扬州中学。

  1928年,王柏龄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力排众议,裁弯取直,建成宁杭国道。抗战期间,上海沦陷,南京紧急,所有撤退物资均由宁杭国道日夜不绝运往杭州,转至江西,深达后方,减少国家损失无以计数。并为家乡扬州修建名胜古迹,使史公祠、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平山堂焕然一新。

  1933年,王柏龄与扬州著名文人蒋泰华倡导创办了“私立扬州国学专修学校”。1929年、1931年、1935年,王柏龄三次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9年、1931年,王柏龄两次当选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与洪兰友、叶秀峰并称“扬州三中委”。

  王柏龄因老吃败仗,蒋介石也不得不将其撤职,但没有查办,让他闲居扬州。在扬州的王柏龄,依然是江苏省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头顶上述三道光环的他自然无人敢轻易得罪,在扬州算得上是一言九鼎,人称“广陵王”、“土皇帝”。

  在王柏龄的一生中,他孝顺母亲,钟爱子女。王柏龄早年丧父,是母亲一手抚养成人。自母亲病故后,他不过生日。他说,自己的生日,母亲的难日。

  1942年8月26日,王柏龄在成都病故,终年54岁,国民党党政要人几乎都写挽联、发唁电或参加追悼会。1947年11月,王柏龄子女将其骨灰运回扬州,骨灰移葬于扬州瘦西湖畔之熊园。

  重建五亭桥并撰《五亭桥记》

  五亭桥是扬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历经多次重建修复,其中扬州人王柏龄也曾组织五亭桥的重建工程,并亲笔撰写了《重建五亭桥记》。

  1928年11月,担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期间,王柏龄为家乡扬州修复风景名胜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其中,招募整修了五亭桥、史公祠、小金山、法海寺、平山堂等风景名胜。还在长堤春柳东岸净香园故址购地30亩,构筑辛亥革命烈士熊成基纪念堂,即熊园。

  文史专家顾一平说,1933年,王柏龄多方募集善款,重建五亭桥并撰《五亭桥记》,由陈含光楷书,王钝泉勒石立于桥上。文中记载了重建五亭桥之经过:“首由胡筠(字笔江,时任中南银行总经理)捐资二千元,次则汪咏沂(字鲁门,扬州盐商)、贾沅(字颂平,扬州盐商)等或解义囊,或捐公款,由建设局长李楹主持工程,阅时六月,顿复旧观,岂止湖山生色,今而后,民众建设以此为嚆矢,后生美感由斯而作育则,捐资尽力之诸君子,其功诚足多也,鄙人等何与哉!”

  1988年4月,旅居台湾的王柏龄长女王文漪发表了题为《五亭桥》的散文。她在文中写道:“犹记童年时,桥上一座亭子也没有了。据说毁于兵燹,后来还是先父邀约乡贤乡绅重整瘦西湖风景时重建的,才恢复旧观。”

  《闲话扬州》案的幕后主角

  上个世纪30年代,龙阳才子易君左写的一本小册子《闲话扬州》,引起轩然大波。由扬州极有声望的妇女界领袖郭坚忍组织的“扬州究易团”,将易君左告上法庭。周佛海、薛笃弼、洪兰友出面调解,都是无功而返。《闲话扬州》的案情最终峰回路转,扭转乾坤的人就是王柏龄。

  人们都知道,扬州人造易君左反的后台是上海的阮慕伯、扬州的戴天球,其实后台的后头还有个一言九鼎、左右局势的王柏龄。事实上,“闲话扬州”事件一开始就得到了王柏龄的暗中支持,只不过由于自己的身份特殊,而且同时为蒋介石得力助手的陈果夫正是江苏省政府的主席,因此他只能躲在背后出谋划策。

  起初,身为省主席的陈果夫,对易君左的《闲话扬州》风波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看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全国皆知,连自己也丢了面子塌了台。于是,他不得不亲自出面到扬州找到王柏龄,请他出来帮助熄火,不要把事再闹下去。

  陈果夫一出面,王柏龄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幕前来了。王柏龄清楚,要平息风波,必须做好做通郭坚忍的工作。王柏龄亲自登门拜访郭坚忍,苦口婆心劝说郭坚忍不要再闹下去。郭坚忍提出三点要求:一、省政府撤销易君左职务。二、易君左必须向扬州及苏北人民登报道歉。三、中华书局必须销毁《闲话扬州》。王柏龄一见郭坚忍松了口,让了步,当即满口答应全部条件照办。

  最后,易君左辞去了江苏省教育厅主任职务,在《新江苏报》刊登了一则启事,向扬州人民作了道歉。易君左在启事中提到,“荷蒙中委王茂如(柏龄)先生本息事宁人之善意,爱惜君左之苦心,不辞烦累,毅然出面斡旋。”

  王柏龄:黄埔军校创办者之一

  ■ 吴静

  王柏龄之女王文漪曾撰文说,“若说父亲生平最感快慰的,当然是襄助创办黄埔军校这一件大事了。”办军校,应该说王柏龄是个内行。王柏龄14岁即就读陆军小学,旋被保送入陆军速成学校(保定军校前身),后又与蒋介石一起考选赴日。先后就读于振武学校、日本士官学校,并深入日本军队见习。回国后曾任云南讲武堂教育长,更是为他后来在黄埔军校大展身手提供了丰富经验。

  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长期斗争中,逐步认识到组建一支革命军队对取得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于是他决心仿效苏俄红军建军经验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军队的基础。1924年1月,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军官学校的筹建。24日,孙中山宣布成立军校筹备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李济深(邓演达代)、王柏龄、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等7人为筹备委员。择定广州近郊黄埔长洲岛原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旧址为校址,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时任军校办公室秘书的王宗山曾告诉王文漪:“当年黄埔,一切计划,一切教程,一切规章,皆出自你父亲之手啊!”

  作为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的双重元老,又是蒋介石的同学至交,王柏龄照理是前途坦荡官运亨通。起初,蒋介石确实是对王柏龄委以重任的,除让其筹办黄埔军校、担任军团长之职外,还在北伐之时任命其为总预备队指挥官。长江统一之后,更任长江要塞司令,并两度奉中央之命宣抚云南。然1928年起,王柏龄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从此与军事无缘,据说这与他屡吃败仗、落下个“不能打仗的将军”之名有关。

  1929年3月后,王柏龄当选为国民党的若干种委员会委员。虽然王柏龄被冷落,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发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十周年纪念勋章”,还是照样发他一枚。退出军界的王柏龄因失去实权,产生了失落感,为寻找精神寄托而皈依佛教,而修建憩园回归扬州,亦与此心态大有干系。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1-08-08 16:59: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民国将领白崇禧

下一篇:二、战场与战将(1)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