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2018-08-07 15:40:26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是中华民国在军政时期新建立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军队,前身为广东军队建国粤军第一师。“第四军”是国民革命军的始创部队之一,更是北伐的主力,曾在湖南及江西分别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奠定北伐的成功;因而赢得“铁军”的称呼。四军之下共产党员甚多,北伐途中国民党实行“分共”,部分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成为共产党直属部队。之后第四军发展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成为一·二八事变中的著名抗日部队;而部分于北伐时留守广东的部队,则一直维持至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以至抗战后的内战。

  第四军前身

  “粤军”最先原为广东省长朱庆澜之亲军。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前,朱庆澜将该二十营亲军交予陈炯明,成为孙中山护法运动时在广东的军事基础之一。1918年,孙中山命陈炯明将亲军改为“援闽粤军”,赴闽南、粤东潮汕一带,建立闽南护法基地。后来孙被桂系迫离粤,第一次护法失败。粤军在陈炯明的领导下发展至二万人左右,于1920年8月第一次粤桂战争中回师广州,驱走桂系,孙中山遂得以回粤,展开第二次护法。

  粤军第一师时期

  为提高粤军的质素,粤军集中精英编训“第一师”,作为全军模范。第一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为师长,李济深为参谋长,师内军官大部分为保定军校毕业生,无论文化、军事技术、训练质素俱佳。不少粤军第一师军官日后成为民国的风云人物,日后的抗日战场上,全国十几个战区,就有四个战区司令出自粤军第一师。与当时大部分地方军队一样,粤军军官大部分为广东人,只有少数为其他省籍。1922年初,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的矛盾日增,邓铿于3月21日在广州大沙头车站遇刺,孙、陈双方气氛紧张。当年6月16日,陈炯明旧部叶举、洪兆麟发动兵变,孙、陈正式破裂,粤军内部分裂。第一师亦内部分裂,部分军官效忠陈炯明,部分则支持孙中山。最后于1923年初,在师中大部分中级军官的活动下,主力投向孙中山,同时联合其他部队,成功将陈炯明驱离广州。1924年初孙中山重回广州,粤军改名为“建国粤军”。当时第一师师长为梁鸿楷。同年5月始建黄埔军校,不少教官皆是由粤军第一师借调,如李济深、邓演达、陈诚、严重等当时俱为粤军一师军官,相当一部分军费也是由第一师拨给。1925年,粤军第一师与许崇智粤军、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又派陈济棠旅出西江支援李宗仁、黄绍竑。

  国军第四军时期

  成立

  1925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在广州成立,统一各驻粤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一师改为第四军,下辖三师。当时编制如下:

  军长:李济深

  副军长:陈可钰

  参谋长:邓演达

  政治部主任:麦朝枢

  第十师

  师长:陈铭枢

  副师长:蒋光鼐

  下辖二十八团(蔡廷锴)、二十九团(孙绳)、三十团(戴戟)

  第十一师

  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徐景唐(后任十三师师长,由邓世增接任)

  下辖三十一团(余汉谋)、三十二团(香翰屏)、三十三团(黄镇球)

  第十二师

  师长:张发奎

  副师长:朱晖日

  下辖三十四团(1926年6月前团长为叶挺,后三十四团改编为独立团先期参加北伐,三十四团重建,团长为许志锐)、三十五团(缪培南)、三十六团(黄琪翔)

  第十三师(北伐前由第五军转过来)

  师长:徐景唐

  副师长:陈章甫

  下辖三十七团(云瀛桥)、三十八团(陆兰培)、三十九团(陈章甫)

  独立团(1926年6月由三十四团改编而成,先期参加北伐)

  团长:叶挺

  北伐

  1926年中国民政府展开北伐。第四军中的第十师、第十二师及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指挥开往前线;军长李济深身兼国军总参谋长,则与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留守广东。在北伐战争中,四军所向披靡。在汀泗桥、贺胜桥大胜吴佩孚部,攻下武昌,第四军亦因此被誉为“铁军”。第四军亦于年底获得扩编,第十师编为十一军,陈铭枢为军长,蒋光鼐为副军长,下辖第十、第二十四及二十六师。第十二师则编为第四军,由张发奎任军长,黄琪翔为副军长,下辖第十二、二十一、二十五师。之后第四军东进,在江西击破孙传芳主力,攻下九江及南昌。

  分裂

  1927年初,宁汉分裂,蒋介石等将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武汉对立。同时南京政府于4月开始清党,捕杀共产党人。广东、广西亦配合清共。于前方的第四军在张发奎指挥下向武汉效忠。第十一军陈铭枢等则因与唐生智不和,离开军队赴南京,第十一军亦交张发奎指挥。其后武汉与南京分头北伐,四军及十一军在河南再大败张作霖奉军。同年7月底,武汉方面决心分共,第四军军中共产党员甚多。最终共产党于8月1日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由共产党控制的第四军一部分参加。最后仍为张发奎指挥的部队只剩第十二师及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不足两师。十一军第十师最初亦参加南昌暴动,后来脱离共产党开赴福建,由陈铭枢管制并效忠南京。至此原四军分裂成:中国共产党的红四军、张发奎指挥之四军一部、陈铭枢指挥之十一军,及李济深指挥驻广东的四军一部。

  内战

  南昌暴动后,张发奎率残部追赶共军至广东,但未有跟随至潮梅,而是取得李济深的准许南下到广州一带。当时李济深与桂系合作,表面上支持南京蒋介石。由于张发奎部与李济深部番号重复,于是改李济深部为“新编第四军”。当年11月,张发奎与黄琪翔,连同薛岳(李济深新编第四军下新编第二师师长)、李福林(第五军军长)等乘李济深离粤发动政变,意图驱逐驻广东之桂系及李济深,迎接汪精卫到广州主事,未料当时四军内仍潜伏之共产党乘机在广州起义。张、黄因而被迫下野,第四军以缪培南、薛岳任正副军长。第四军被桂系、李济深的陈济棠、与及陈铭枢围攻;剧战后大败,被迫撤离广东往江西投靠蒋介石。李济深回粤后,取消原张发奎部的“第四军”番号,将陈济棠部称为“第四军”。1928年中,原张发奎部第四军响应蒋介石提出的裁军通电,被缩编为第四师,缪培南任师长,下辖三个旅。到了1929年中,蒋介石与桂系爆发蒋桂战争,张发奎率第四师与桂系作战,进驻湖南。蒋介石取得胜利后,企图将第四师缴械,张于是又联合桂系反蒋,再次起用“第四军”番号,并南下广东。但是在广东花县一带为陈济棠及陈铭枢部所大败,被迫撤返广西。次年初,被蒋光鼐在北流大败,只剩三团约五千人。年中,爆发中原大战,再以四军之名联合桂系参加反蒋。但开至湖南后为陈铭枢部切断而败退,全军只剩一千余人。之后第四军缩编,部队并入桂系内。至1931年,胡汉民被软禁,两广反蒋。此时又恢复第四军番号,再以张发奎为军长。九一八事变后广东与南京复合,南京方面再正式恢复第四军。1932年,第四军离开广西,进入江西参加对共军作战。张发奎辞去军长,由吴奇伟任,自此第四军属中央军系列。

  后续(国军方面)

  抗日战争中的第四军先后参加淞沪、武汉、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整编为第四师。后又恢复第四军番号。在解放战争中曾被歼灭,后在广东重建。1950年从海南撤往台湾。

  另一方面,分别由陈铭枢及陈济棠领导之原第四军部分则继续扩编。陈铭枢部(原四军十师、十一军),在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所用,获扩为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成为声明大噪的抗日军队。然而亦因此而被调往福建剿共,引发闽变,失败后被收编解散。陈济棠部(原四军十一师、“新编第四军”,后改为“第八路军”)则在陈济棠主政广东时大幅扩张至三个军,另加海空军及各式独立旅等共十多万人。1936年陈济棠反蒋,余汉谋被南京任为“第四路军”总司令,代替陈主政广东。至抗战开始后广东部队除防守广东外,主力更被抽调至上海、武汉等战场。

  后续(中共方面)

  南昌起事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所部由朱德带领辗转与南部各省,最终加入毛泽东指挥的井冈山部队,两军合并后,为了继续保持铁军的名号,改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抗战开始后,留守在南方八省打游击的红军被国民政府改编。由于该部有一些原国军第四军起事产生的部分,且新部队的军长为当年为第四军被称为“铁军”时期的第十二师独立团团长的的叶挺。叶挺提议将改编后的番号叫 “新四军”,以继承和发扬过去铁军的光荣传统。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部分编制延续至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依然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27师被认为是第四军的编制后代,继续以“铁军”为旗帜。其中的步兵第127师第379团被认为是当年第四军中能征惯战的“叶挺独立团”的后代。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8-07 15:45: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民革命军第三军

下一篇: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