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有强:少时报国去 老来他乡落
2018-12-11 10:03:07  来源:华声在线  点击:  复制链接

  7月10日,我随湖南《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栏目主办的“天边车友聚乐部”开始了滇西“重走中国最伟大的抗战公路滇缅线”之旅。我们从长沙出发,途经湖南洞口、怀化,贵州贵阳、安顺、晴隆,云南曲靖、昆明、大理、保山、腾冲、畹町、瑞丽,还到了缅甸的南坎。一路上风光无限,气候凉爽。沿途聆听着随队专家给我们讲解滇西和缅北远征军抗战历史,参观横跨怒江两岸的惠通桥、松山战场遗留下的错踪复杂的日军工事、腾冲国殇墓园里的累累忠骨……等等这些,给我们很强的视觉、听觉、感觉冲击。

  原计划就准备在滇西寻找幸存的湖南抗战老兵,但到了保山、腾冲后,得知名单上的四位湖南老兵在近些年都一一离开人世了。7月17日这一天,正当我们带着遗憾准备离开腾冲时,随队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老师帮我们找到了这位黄有强老人。

  照片上这位沧桑中微露笑容的老人叫黄有强,身体健朗,性格乐观的他,乍一看还真不敢相信他已经是91岁高龄了。

  我没有钱没有病

  黄老的卧室

  黄老的厨房

  7月17日中午,当我们急勿勿赶到黄老居住的腾冲县上家寨村前董库59号时,却扑了个空。等候了良久,才见一个身材清瘦、白发苍苍的老人打开了黄老住的小屋的木门。我们迎了上去。

  这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老屋,门的左侧放了一张木床,一顶发黄的蚊账,一套发黑的被褥;门的对面放了一张简易的桌子,桌子上方挂着几张褪色的照片。门的右侧,只用草席和布挡着,没有墙壁;顶上是杉树皮搭起的屋顶,几缕阳光从顶上穿透进来。

  黄老告诉我们说,他本名不叫黄有强,原名叫尹志强,是湖南芷江籍人士。15岁时,与村里3、4个后生偷跑出去谋生,辗转于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后在浙江温州给人洗碗、端盘子。适逢时局混乱,日寇侵占淞沪,便主动投军,进入国军第四集团军当兵。先后当过步兵、机枪手、无线电兵……

  采访时,老人家把我们领到了旁边一幢宽敞、明亮的平房里,这是他小儿子的住所。用磁砖装饰的墙体,与旁边破旧的小屋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问黄老:“为什么不跟儿子住在一起呢?”老人家脸上笑了一下,便凝住了。他没有直接回答我,只告诉我,人老了,喜欢进门就能躺到床上。

  黄老育有两儿两女,老伴黄氏小他6岁,也还在世。我们采访黄老的时候,黄氏就坐在四五米远的地方,望着我们。几十年来,我们可能是她见到的第一批湖南亲人。离开时,几个车友告诉我说,黄氏老埋怨黄有强,看来矛盾不小。联想到黄老说现在一个人煮饭吃,一个人住,以及那不足10平米的小屋,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黄老似乎没有我想像的那样伤感,当我们问及老人家身体状况时,黄老总笑着对我们说:“我没有钱没有病!”那神情像是打了胜战一样开心。没病,未尝不是活在人世间最好的资本;没钱,亦是老兵们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我的家在芷江榆树湾

  如今,黄有强已经是91岁的耋耄老人了,穿戴却十分地整洁,耳不聋眼不花。1.7米左右的个子,站立的时候,依稀可见当年的雄姿。我们直称赞老人身体好,老人高兴地告诉我们说:“我还能走到腾冲去找几个做生意的湖南老乡聊聊天呢,他们都对我很好,每次都留我吃饭”。腾冲离黄有家有四五公里路程,开始没见着他的那会儿,他恰好去腾冲买东西去了。

  “您想回家吗?”“你想家乡的亲人吗?”随行的车友们不只一次地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坐在老人的身边,握着他长满老茧又干瘪的双手。或许是老乡来了的缘故,老人家回答问题时总不缺少笑容。

  “不想了!”“几十年没回去了,都记不得(家乡)了!”“父母(估计)都不在了!”“回去太浪费钱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家的手不停地抖动着。

  黄老告诉我们说,他15岁偷偷跑出去谋生,走的时候是瞒着家里人出来的。一晃七十六年了,他已经记不清家乡的确切地址了,只知道住在芷江一个叫榆树湾的地方,村里有一口月亮井,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家里有田地,种田养鸭。

  “和你一起出来的那几个人还在吗?他们应该有人记得家里的地址吧?”我问他,黄老告诉我说:“都不在了,在浙江温州就走散了。”

  “你还会说家乡话吗?”老有家坦言:“太小出来了,都记不得了。”闻讯赶来的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记者让我们和他说说家乡话,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出来,可惜同行车友中,没有一个人会讲芷江话。

  远离故土几十载,家乡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打腾冲,是用老命拼下来的

  黄有强曾经参加过1939年的南昌会战,以及1944年滇西大反攻中的收复腾冲战役。

  问及有关参加南昌会战的情况,黄老说很多都记不得了,唯一记得的,那是民国28年(1939年)8月15日,他们在三、四点钟的时候把日本鬼子打退了,天一亮鬼子又围了上来。

  1944年5月11日,滇西大反攻开始。此时,黄有强随国民革命军第53军从湖南步行到了滇西战场。7月,黄老随部强渡怒江天险。黄有强清楚地记得,他们从惠通桥附近乘坐美制橡皮艇抢渡,怒江水特别急,有好几条船一溜烟就都给冲走了。渡江成功后,随即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黎贡山。恰逢云南的雨季,高黎贡山天天大雨磅礴,没有雨衣,士兵们又冷又饿,死了很多人。

  腾冲享有“极边第一城”之称,1942年日军入侵滇西曾构筑大量工事,号称“固若金汤”。1944年7月中旬,中国远征军从东北两路分头围攻,将敌军压缩在腾冲城内。8月2日,中国远征军以4个整师的优势兵力向腾冲城发起攻击。

  提及这场著名的战役,黄老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打腾冲,是用老命拼下来的。我们负责从东南城墙一带攻入腾冲城。进攻的时候,东南城墙已经被盟军的飞机炸塌了,留下了很多的弹坑和炸弹碎片,腾冲城也成了一片废墟……”黄老当时是53军116师346团炮兵营的一名炮手,使用82迫击炮,跟在步兵后面炮击日军据点。谈到日本鬼子,黄老告诉我们说:“日本人打战很顽强,一只手一只脚,也还坚持打战。”

  收复腾冲的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在腾冲城内殊死博杀。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终于在9月14日收复了腾冲城。守敌148联队长康美大佐及以下3000余人悉数被歼。中国远征军伤亡总数达18000余人。

  攻克腾冲之后,他又随部队去打来凤山,就在现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他亲眼见到一个日本婆被打死了。谈到这,黄有强和几个赶来凑热闹的老人都会心地笑了。

  腾冲安家,一晃六十载

  腾冲战役结束后,历经九死一生的尹志强不愿再当兵,便偷偷离开了部队,经当地的本家人(同姓)的介绍,入赘上家寨前董库黄家当了一个上门女婿,遂改名黄有强。起初,老人到腾冲县城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我问老人做什么小生意,老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其实就是给人挑担子。”

  腾冲解放后,黄有强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当民兵委员,还曾经在盈江县陇川乡公所当过干部。文革时,由于是贫苦出身,也没有参加过内战,所以没受到政治斗争的冲击。听及此,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

  黄老育有两儿两女,从二儿子的情况来看,家庭条件并不算差,为什么老人住这样破旧的房子,还一个人生火做饭呢?采访期间,这一问题始终在我头脑盘旋着。

  “儿女经常回来看您吗?”我问黄老,黄老摇摇头,然后他指着身上的这套衣服告诉我们:“这是我70大寿时,二女儿给我缝的。”说这话的时候,我分明见到了一个父亲的自豪,感受的却是说不出的酸楚。

  就在我们采访将要结束的时候,老人的的二媳妇从田里回来了。听说是家乡的人来看望老人,也格外开心,还委托我们帮忙找找在湖南芷江的亲人,说想回去看看。大姐的表现让我们深感诧异。

  老人的二媳妇告诉我们说,老人家年纪大了,脾气有点怪,跟她婆婆关系越搞越僵,索性就一个人搬到老房子里住了。

  我们对她说,无论二老关系怎样,作为儿女的都应该好好对待老人。临走的时候,我们留下了联系方式,欢迎他们到湖南来看看,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联系我们。

  网友铁骑与黄有强老兵临别合影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12-11 10:04: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吴荣凯:全师8000官兵牺牲殆尽

下一篇:黄有强:“告诉他,没有阵亡的湖南老兵还有我”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