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只是抗日战争中一个幸存的老兵
2018-12-06 10:23:36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不要叫我英雄,我只是抗日战争中一个幸存的老兵。”今年87岁的孙云英老人说。这位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过枪林弹雨、消灭无数日寇的战斗英雄,在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在湖南省委大院的家中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亲历的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

  一

  孙云英是河北省巨鹿县人,1935年10月参加中共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1942年7月,任河北省广宗县县长兼航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马鲁湾伏击战,我们只用了10分钟就把鬼子的运输队消灭了!”一说起1943年5月的那次战斗,孙老就激动不已。

  当年5月16日,36名日军押着6辆大马车,给广宗县敌人运送武器弹药。

  接到任务后,孙云英与十一团九连的张连长、郭指导员等人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一排埋伏在略沟南边离公路30米处的坟堆里,二排埋伏在路沟北边离公路50米处的坟堆里,三排则隐藏在路沟里作预备队。这样一来,路沟的东头马路便成了交叉火力点时,一声令下,速战速决。

  16日上午9点钟左右,张连长通过望远镜看到敌人顺着公路走过来了,敌人越走越近,也越来越看得分明:6辆马车,36人。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张连长驳壳枪一响,两个排的指战员一起开火,机枪、手榴弹、大盖枪响成一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打。

  “大部分日军连枪都没有来得及举,就结束了性命。”孙云英比划着说,“也就10分钟的时间,日军就被我们全部消灭了。我们的战土没有一个伤亡。”孙云英完全沉浸在当年胜利的喜悦当中,他说,把敌人消灭后,收缴了很多战利品,但为了避免敌人的包围,战士们将战利品埋在了马鲁湾西北地里,然后迅速穿过巨广公路向东急行军。就在他们刚过公路不远,身后便传来敌人的枪炮声……当天晚上,部队返回,又顺利地运回了战利品。

  二

  1943年9月4日,孙云英与广宗县几名负责同志带着近60名战上一同到四区前未村开会。正在斤会时,就接到了敌情报告。 “说是第二天鬼子要出动扫荡,地点很可能就在三、四两个区。”孙老说,经过研究,县委领导一致决定连夜出发转移到安全地带。走了20公里,部队连夜赶到了目的地-一区七斗店住下。“我刚脱衣服睡下,就听警卫员报告,说是听见东面枪声越来越近。”孙老说,后来才知道,日寇已从东、南、西、北四面不断压近。得知广宗城内的敌人要从南边出动的情况,几名负责人当即决定,由孙云英带领60名主力将敌人引向东面,然后甩开敌人,再集中向西边的槐窝村北突围。

  孙老说,当时他们正准备向西南转移时,迎面就来了一个中队的伪军,黑压压的一大片。由于天还没有亮,战士们没有理睬敌人,照直向南突击,敌人叽里呱啦嚷了一会儿,也摸不清我们是什么人,又看到人流向东涌去,就没管我们,也跟着向东开过去了。

  “好险呀!一场突围战就这样被我们巧妙地躲过去了。”孙老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部队继续前行,当走到沙型果木林里时,迎面又遇上一股敌人。“敌人看到我们,就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没等话落,‘嗒嗒嗒嗒’一阵枪响,就撂倒了几个敌人,其他几个连滚带爬地跑了。”孙老说,考虑到突围才是关键,战士们并未追赶,而是马不停蹄地向西南方向疾走。当日天近黄昏时,孙云英与其带领的6吨战士才在杜家庄同大队主力会师了。

  战争如棋局。“我们是在战争中学会如何打仗的。”孙老说,大敌当前,积极备战;敌占据点,我占农村;敌人扫荡,我打游击;敌人抢粮,我们藏粮;敌人挖沟,我们填沟;敌人修碉堡,我们毁碉堡;敌人修公路,我们大破击……

  敌人使出“强化治安”、“囚笼战术”,在广宗县大拆民房,大砍树木,强迫民工修33个碉堡。日寇在柏城修碉堡,遭到了当地老百姓强有力的抵抗,老百姓不愿意拆砖、砍附,日寇便把老百姓绑起来,吊在梁上,用枪托疯狂地打。“鬼子的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早让我们怒火冲天。”孙老说,“但考虑到当时敌强我弱,硬拼是不理智的,因而当时县委作出决定,采用‘拖’和‘破’两个办法来对付敌人,绝不能让敌人的炮楼修成。”

  老百姓们立即行动起来,无论是拆房的、运砖的,还是砍树的、挖土的,大家一律放慢了速度,只要在一旁监视的日寇一转过身去,大家就马上停手不干了。

  “拖”的办法见效了,该考虑如何“破”的问题。县委派人暗查修堡处的地形后,一天夜里,战士们偷偷来到炮楼前,趁敌人尚未发觉,操起锄头,几下子就把刚修起一人多高的炮楼墙壁扒平了。

  “第一次破堡计划成功后,把敌人吓得胆战心惊,军民也感到十分振奋。”孙老说,从此破炮楼就形成了一种制度,今天小辛庄,明天七斗店,后天毕家庄……神出鬼没地与敌人周旋。就这样,修了破,破了修,“我记得至少鬼子修了120多次,我们也破了120多次。最终,敌人的炮楼还是没有修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9年,孙云英任中共解放军冀南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同年8月任中共湖南省常德专署副专员兼支前司令部司令员,1973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直至1984年离休,湖湘大地也成了老人的第二故乡。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12-06 10:24: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听抗日老兵讲烽火故事

下一篇:抗日老兵:那条江里全是死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