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王云口述史》一:求生存的童年时代
2019-04-18 10:26:45  来源:烽火HOME  点击:  复制链接

  前 言

  与我同时代的许多老干部写了自身经历的回忆录或自传等。我原先没有这个打算,反正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自有历史评论。然而在我八十五岁的时候,当我和老领导、老战友聚会时,难免要缅怀已过世的领导、战友、同事,深切体会到国家的强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的提高……的确是来之不易,有多少先烈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在与儿女孙辈和社会上的交往中,在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时,内心深处涌出一个问题: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动荡和转折的时代,中国、中华民族在今后的五十年、一百年、两百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历史是在变革中前进的,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又是改变社会的不可阻挡的动力。可是,我认为,永远不会改变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将我的人生历程—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讲述记录下来,留给同时代的人和子孙辈们也许是有益的。

  我出生于小农和书香门第的家庭,民国十年军阀混战,土匪暴乱,造成了我苦难的童年。八岁丧母,十一岁丧父,更使我的童年雪上加霜,靠半耕半读,在苦难中艰辛的完成求学历程,在私塾读完了四书五经。

  一、我的出生

  我于1922年3月24日出生于山东省费县(今平邑县)柏林镇贾庄村。我的家乡贾庄处在蒙山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即此。蒙山又是鲁南屏障,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很好的战略作用。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自耕农,我出生时,一大家人靠二十来亩土地生活。祖父因当时农活又苦又累,抚养一大家子人,是活活累死的,六十岁就离开了人世。父亲是靠外婆家会木匠,靠木工手艺挣了点钱,才能读私塾读书受教育。父亲号称满篇文章,但未中秀才。以后凭他的天分和勤学,父亲被本村李举人家聘为教书先生,教学多年,颇有成效,受人尊敬。由于他知书达理、为人诚恳、办事公正、待人厚道,被村人推举为本村的围主,也就是村长。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山东是孔圣人出生、讲学的地方,中国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家乡在临沂,还有出生在费县的曾子、颜真卿与我的家都相隔不远。是名符其实的孔孟之乡。所以,历来山东的教育都受到尊重,有深厚的基础。费县在山东有悠久的历史,地杰人灵,素有“圣人化行之帮,贤人钟毓之地”的美誉。在当时那个年代,各地办私塾是甚为普遍的。到了满清皇帝退位,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也陆续开办小学。在当时,小孩子能上学读书,是各阶层的普遍愿望。当然,在我记事时,我也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能够坐在教室里读书。

  二、在兵、匪动乱中的我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家乡土匪猖撅,社会动乱,父亲迫于家庭的生活负担,到平邑县南泉上村一户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当雇工、做记账先生。帮工两年后,用所挣的工钱做本钱,勉强作点小生意,经营煤油、火柴、花生、饼等商品,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杂货摊。全家除农田劳动收人外,就靠这个小店维持生活,虽说不上富裕,但尚能糊口度日。

  谁知好景不长。在我7岁到9岁这段时间,虽然早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可是,军阀混战,土匪武装抢劫,血洗村寨之惨剧不断发生,大土匪头子刘桂棠外号刘黑七,1926年以来,先后两次血洗白马裕村和大泗彦村,前者被杀村民393人,其中有11户被杀绝,后者被杀害947人,全村夫妻都活下来的只有一对。有一户村民是四世同堂的,全家被杀死53人。

  由于匪患和早灾不断,老百姓无法生活,我家也不能幸免,开始逃荒,躲避。

  那是1928年的一天,土匪进村抢劫,首先要抓围主的小儿子作人质,未果。我们一家慌忙跑到李举人家避难。因为李举人在当地名望很高,李举人家,属于保护对象,连土匪都畏惧三分。我家是躲过了这一灾难,可是土匪走后,回家一看,院子里到处是土匪未抢走的书。这些书是我父亲的传家宝,父亲见此非常伤心,但又无可奈何。

  在举人家躲过两天后,因为家中被洗劫一空,已无法生活了,父亲只好作出痛苦的决定:一家人远逃外乡。父亲逃到武安村大地主孙宝珠家中,因为地主家有武装队保护,母亲和姐姐带着我三人帮地主做家务讨饭活口。母亲能做得一手好活计,有一门好手艺,能一起使用两盘锅烙煎饼,我跟母亲生活、帮工,有时吃饭还有点菜。

  当时为了活命,我们三人,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四处讨饭,不得温饱。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祸不单行。母亲不幸染上伤寒症,我到处乞讨,要得一碗麦子粥,母亲还叫我找驴子粪蛋作为治病的药。怎能治病呢?母亲在这种一无医、二无药、三无口粮的情况下,眼睁睁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父亲得知这一消息赶来时,只好托人赊来一个小棺材,把我母亲埋葬在异乡。多年后才迁回老家。

  料理了母亲的后事,姐姐带着我继续讨饭,那时候乞讨也不容易,老百姓在兵慌马乱的时候,没有什么人施舍。我记得武安小巷一个开杂货铺的老头,把掉在地上的脏包子,用瓦扣在屋檐下,我路过他门口的时候,要我叫他爷爷,并感谢他,才把脏包子拿给我吃。有时在饭摊上能讨到半碗面汤喝,或是要到半个馒头,或者捡到一块西瓜皮,凡是能填进肚子的东西,只要能充饥就满足了。

  讨饭的日子,风餐露宿,夜宿地主的屋檐下,春夏秋冬无衣可穿,夏天赤身露体。冬天一条破连档裤、一件破棉衣,棉花一团一团的露出来,靠近皮肤的一面,伸手一抓就是大把虱子。每天都处于半饥半饱状态,有时一整天都乞讨不到食物,身子干瘦如柴。

  在那乞讨求生存的日子里,我姐姐讨到的不管什么食物,她总要先给我吃,她却饿着肚子。后来,我总要坚持一人吃一半,但是,姐姐就是姐姐,姐弟的感情就是这样深,有了姐姐的爱抚,我总算活了下来。后来,姐姐在别人的劝说下,先当童养媳,平安后正式出嫁,姐弟从此分离。

  我只好一个人去乞讨,日子过的很孤独、凄凉。讨过饭后,有时候就在沙滩上光着屁股玩,有时坐在沙滩上看耍猴戏的,回忆童年真是很艰辛很悲惨,死了都没有人来埋。

  三、武安小学的小学生

  到了1930年,也就是我8岁的时候,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逐步稳定下来,当时有一所武安村小学,早已开学上课。我去武安小学时,没有书本,穿的又破烂,被同学看不起,还受欺负、骂我“你这个小讨饭的还来上学,滚回去吧!”我辩解道“我已不讨饭了,求求你们让我上学吧!”直到后来,父亲给我换了干净的衣服,也买到了书本和学习用具,才慢慢好起来。我下狠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讲课时,我听到的都是非常新鲜的内容,听的特别认真,一字不漏。下课以后,我也不会和同学们去玩。回家后,趁天还未黑,把当天所学的课文,从头至尾反覆背诵。有时,在晚上还借月光阅读或写字。当年期末考试我得了第二名。第二年考试得了第一名。这时,再也没有哪个同学看不起我了。小学只读了三年就迁居回到老家了,原计划第二年春天再继续读书,不幸的是大难再次降临我的家庭--父亲去世了,我也就失学了。

  四、痛失双亲,耕读相伴的少年时代

  当我十一岁时,父亲积劳成疾,患肺病于1933年3月去逝。父亲临终前把我叫到面前,叫着我的小名说“你一定要读好书,做好人。”还说“我最舍不得的是那些书。以后,你要想办法把书找回来。”这句遗言跟了我终生。按当地习惯,兄弟分家。我和二哥合居,因二哥未成婚,他要忙农活,我承担家务事,洗衣、煮饭都是我的活计。二哥起初和人合伙养耕牛,以后自己养一头牛、一头猪,便由我负责割草牧牛和放猪。这段时间,我仍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这时我读的是半日制小学,因为要烧火做饭、洗衣、放牧,农忙时,还要给二哥送饭到田间地头,我也参加农业劳动,学会了多种农活,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自父亲去世后,在我参加革命前这一阶段,我二叔王绍言给予我很多的照顾,做点好吃的,都叫我去吃。王儒现是叔父的老三,我叫三哥,他是我参加革命前的亲密伙伴。他参加革命后任过我们费北县、大连市、徐州市、公安局局长,江苏省公安厅厅长。至今我们关系都很好。

  后来,我又改为在家乡读全日制的私塾。前后三年时间,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课本。我读书的悟性好,求知欲特别强,能背、能写,能一气背完上论或下论,这对一生的记忆力都会有影响。在学生中,我的学习成绩经常是数一数二的,名列前茅。这些学习对我的人生道路有极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做人,做正直的人。在家牧牛、养猪做家务活。我在放牧的时候,总要带上书本,当牛、猪啃吃青草的时候,便可以安心读书了。可是要写字时,在那个年代不可能有纸、笔,便找一根树枝或石块,在地上写划,这也为我以后的记笔记、写文章和书法打下了基础。我参加革命工作以后,写总结调查报告等都是我自己动手,反复修改,一直到定稿,都不依靠秘书。

  五、最初参加革命活动

  到1938年时,我已是16岁的小伙子艰苦的童年、少年生活磨练,再加上读了这些年的书,使我很快的得到成长。从读书经历上来说,我在武安小学读了三年多小学,回到家乡后又在本村半耕半读一年多,读全日制私塾三年,共七年的学历。以后在实际学习工作中,参加工作时相当于初中文化,文字逐渐通达,达到高中以上。此时,我二叔任庄长(村长),经常由我接待招呼吃饭,应酬上边区乡来的公务人员,并由我记账,我做得很好,又勤快又懂礼貌,上上下下都喜欢我,此时我已成为村里比较出色的优秀青年。

  因为我参加这些接待工作,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开始进入社会,我开始有了出来干事,摆脱苦难生活的想法。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贫富不均?为什么军阀、土匪横行?为什么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都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4-18 10:27: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兵忆抗战:决死抵抗日军精锐土肥原师团

下一篇:《王云口述史》二:一一五师指引我的革命路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