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许萌:游击抗日,我们在敌人虎口里拔牙
2015-08-11 11:37:01  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口述 许萌(92岁) 整理 本报记者 龚丹韵 实习生 邓为依

  许萌

  简介

  1923年生于安徽萧县。1939年起,担任豫苏皖等边区省县第一宣传队分队长、指导员,边区二区委青年救国会主任、大队指导员。1941年,成为新四军四师35团副指导员、淮北淮宝独立团二营教导员、淮北军区三团组织股长。后任华东军区卫生部第二后方医院政治处副主任、卫生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9年,来到上海,担任上海市政府人事处科长,后任上海市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78年,任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1983年离休。

  老师原是地下党

  潜移默化讲抗日

  我出生在安徽萧县,那里过去隶属江苏徐州的范围。萧县离徐州只有几十里路,抗战时是第五战区,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就是在那打响的。

  那时我在县城里上小学,教我们的一位老师就是地下党。因为他蹲过监狱,所以他的身份几乎学校里人尽皆知,我后来得知他还是第五战区动员委员会的成员。我们位于国统区,这位老师不能公开宣传共产党,于是他采取一些方法,比如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日教育。他教育我们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加抗战。即使家乡不幸沦陷了,也要抗战到底。他还组织学生爬山,多和农民接触。

  当地老百姓那时候消息比较闭塞,思想上没有抗战的准备。尤其日本人起初并没有到达萧县,大部分老百姓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回事。偶尔,有几个从台儿庄逃出来的老百姓会讲日本鬼子如何奸淫掳掠。好在因为这位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当时我们学校里已经有了坚持抗战、不投降不妥协的思想准备。

  没想到,徐州沦陷了。徐州北面的台儿庄战役打得很好,但是日本攻陷南京以后,日本军队从南京一直沿路向徐州打来,两面夹攻下,第五战区只能组织撤退。我们县的人都纷纷逃难去了。学校解散,大家各奔前程。

  国民党军队当时把主力都放在台儿庄,导致日本军到了萧县以后,我们地方上一个团的兵力都没有。日本人一开始不知道,组织进攻的时候比较谨慎,还派人侦察。幸好不知被村里的谁给发现了,就在山头上打了一枪。日本军随即停止进攻,在附近烧杀抢掠。几天后,他们又派人侦察,发现其实这里没有军队,就很快占领了县城。

  当时局面混乱,而我们的党已经组织了游击队,最早不是新四军,而是八路军。教我的这位老师就是这个游击队的政治部主任。

  宣传队解散了

  开启抗大生涯

  最开始,日本军只在县城里驻军,并没有占领所有地区。共产党的八路军当时有17大队、18大队。我们这些学生就一起参加游击队,被称为“抗日宣传队”。县里面一共5个这样的宣传队,每两个区域之间就有一个。宣传队当时隶属县民政科。那时候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初期,共产党不是执政党,就在县委政府里挂个牌子,取个科室的名字,实际上就是党组织。

  当时,共产党通过群众运动,成立了农会、青年救国会、儿童团。我们宣传队逐个到村庄唱歌,宣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做顺民,坚持抗战”。我们这些学生,自己带上衣服、被子。虽然组织上会定期发粮食给我们,但宣传队没有炊事员,大家最后都是到老百姓家蹭饭。老百姓看到我们都只是一些孩子,就拿出家里的好吃的,但是我们都没有接受,而是跟他们一起啃窝窝头。那一带,所有的村庄我们几乎都跑遍了。

  几周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日本人占领县城后,陆续进行军事布置,每隔十几里路,就设一个据点,每天,据点都有日本兵出来扫荡。我们宣传队那么多人完全不是对手,区队也来不及保护我们,看到日本兵来了,我们这些孩子就只有逃散。形势越来越紧张,组织上为了安全考虑,解散了宣传队,把我们这些孩子送到抗日军队大学学习。那时我已经入党,就去了抗大,也就是豫皖苏第四分校。

  我在抗大学习了三个月,时间不长。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三个月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转折的意义。给我们讲课的有曹荻秋等,在他们的讲授下,我系统地学习了知识,开始思考中国革命问题。老师从社会的发展规律讲起,讲到民主革命,再讲到抗战。我们也跟着思考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憧憬着将来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中国。老师还教我们怎样做群众工作,怎样组织农民运动,等等。当时农村没有实行土地改革,组织上一般是通过减租减息来发动群众,增强大家的抗战决心,毕竟群众中还是有人动摇的,存在一定的妥协思想,尤其是地主有保护自己利益的想法。发动群众,联系群众,共同抗战,显得特别重要。

  大爷冒险掩护

  躲过日军扫荡

  我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年救国会当主任。说是主任,其实救国会就我一个人。游击队的根据地都不大,只要一个任务来了,大家就一起去做,并没有实际分工。我的工作就是到敌占区了解情况,发动我们的群众团体。

  当时,我们发现日军扫荡有个规律,他们一般上午出来,下午不出来,所以游击队的活动就从中午以后才开始。有一天下午,我以为安全了,就带着手枪去村里的一个地下党员那里了解情况,我们俩在村口树下谈话,结果他一抬头,发现一队日军从很近的地方正在向我们走来。情况危急,怎么办呢?他说自己去引开日本人,叫我找个柴火垛先躲起来。说完,他就大摇大摆地走上前,主动和日本人比划几句,领着他们去吃西瓜。

  这时,我就从背后绕过去,找地方躲藏。找啊找,终于找到一个破得没有围墙的房子。我把枪藏到锅底部的炉灰下面,然后就躺在床上,一直在忐忑不安地琢磨,如果日本人查过来,我要怎么回答才能逃过一劫。过了一会儿,门开了,进来一个大爷,原来是房子的主人回来了。大爷的模样我已经不太记得,只记得他扫了我一眼说:“八路同志,你就在这躺着别动,日本人正在庄子前面吃西瓜,我到前面帮你去看看。”

  大爷说完就走了,但我又开始胡思乱想,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是敌是友。但此时此刻,我也做不了什么,只好继续躺着。又过了一会儿,他带着我的同伴一起走进来,他们说:“你趁现在赶快走,日本人去另一个庄子了,不一会儿就会回头。”

  我赶紧走。走出去没多久,就看到日本人果然回头了。

  这一次,我深刻理解了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尽管他们手上没有枪,但是一直在帮助我们,掩护我们。我们一直说“依靠群众”,如果不依靠群众,我早就没命了。“依靠群众”这四个字,绝不是空话。

  老乡偷送情报

  打掉鬼子碉堡

  此后,日军的扫荡越来越频繁。

  1940年底,形势特别紧张,我到区队当指导员,第一次组织战斗,要去拔除萧县城外桥头堡的日军据点,这次战斗令我印象深刻。

  这是一座两层碉堡,日军在碉堡周围挖上一条深沟,深沟外还有铁丝网。这个据点是通往村中的交通要道,村民经过,常常受到日军无端侮辱,所以区队决定干掉它。表面上看,据点里面只有二十几个人,但是一个据点一旦被攻,其他据点的增援很快就会到达,游击队攻打时间如果太长,很容易被包围。我们当时制订计划,最多只攻打半小时,速战速决,趁敌人的援军还没到时,必须赶紧撤退。

  为了摸清敌情,我们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鬼子在村里找了个50多岁的老乡为他们烧饭。这位老乡本性不坏,并非汉奸之流,他不干就要被杀头,是被逼无奈才给日本人做饭的。我们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他的家里,耐心谨慎地做他家人的工作,最终说服老乡给我们提供据点的情报。

  不久,老乡悄悄送来情报:离桥头堡据点两里路有个镇,是附近村民赶集的去处。每到集市开放的时候,驻扎在据点的20个日本兵中,大概有10个都要进镇,带着机枪到集镇抢东西,据点里面只留一半人守着。于是我们立即部署,精挑细选了20个人,组成短枪队。

  短枪队进入目标位置后,迅速观察敌情,果然像老乡说的那样,桥头堡戒备松懈了。我们当即决定,在另一半日军没有回来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进攻。进攻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呼喊声、叫骂声一片,周围老百姓听到枪响四处逃窜躲藏。火速歼灭了一个日本兵后,我们又趁乱连续打伤了两个,还抢了一挺轻机关枪,然后扛着机枪赶快撤退。不一会儿,几个据点的援军都围攻过来,幸亏我们当时撤退得快。就这样,我到区队后第一次打日本兵,首次拔除敌人据点的战斗取得胜利。

  手榴弹落在眼前

  滚烫的气浪袭来

  我们豫皖苏地区只有一万兵力,区队就被编入新四军四师。我也跟随四师师长彭雪枫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中。由于我们的主力部队在战斗中牺牲巨大,为了加强地方武装,此后我被调到县里的独立团工作。

  当时部队主要骨干都是老红军,他们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打起仗来也和在游击队时不一样,仗打得越来越大,局势很紧张。天黑作战比较有利,所以我总是盼着黑夜再长些,白天再短些。

  淮安、宝应、洪泽湖这一片,当时叫淮宝县,日军占领了主要的交通干线。1942年是我们最艰苦的时候,日军搞蚕食,从主要据点向我们的根据地延伸,不再是大扫荡,而是慢慢包围根据地。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不让日军建立据点,进行反蚕食。

  1942年冬天,我正在淮宝县独立团一连当指挥员。离淮安城约八九里的小张庄,有一个300名伪军把守的日本据点。我们独立团决定拔掉这个毒瘤。

  根据命令,独立团派了三个连,打算三面夹击伪军据点。一个连负责机动支援,一个连负责从西进攻,我们连从东北进攻。那一带河流很多,但是河水不深。正值寒冬腊月,战士们都穿着棉衣趟水过河,下面是泥,寒风凛冽,冰冷刺骨。河水浸透了棉花,身上越来越沉。

  上岸后,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我们迅速移动到土地庙,这时离敌人仅仅50米。敌人发现了我们,急得大声嚷嚷,猫下身,躲到简易工事后开始朝我们猛烈射击。

  连长身先士卒,率领一个班,顶着炮火匍匐前进。然而,正当他抬头观察敌情时,敌人的子弹正中他的下颚,他的下巴一片血肉模糊,但他仍用手指挥部队。

  我见状,连忙对战友说:“赶快把连长抬下去。”话音未落,敌人的手榴弹就落在了我面前。我急中生智,一脚踢开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滚烫的气浪向我袭来。当时,就感到右腿膝盖一阵剧痛。我心里想,坏了,别是膝盖完蛋了。片刻,腿上涌起一股湿润。我不确定是之前淌过的河水,还是自己的血,便下意识用手指蘸了蘸,放嘴里舔一下,发觉不是咸的,顿时放心,以为没事,立刻又投入到战斗中去。

  根本不知腿中弹

  浸水棉裤救了命

  敌人一直躲在炮楼里,我们从外面攻打,但没炸药,只能用石头扔,他们丢的却是手榴弹,炸伤了不少人。攻打西边的兄弟连和我们连两边包抄,撞开了门。但我们其实心里有数,不能延长时间,不然另外一个据点的敌方援军就要来了。这时敌人的手榴弹丢得差不多了,我们在外面嚷嚷说要放火烧死他们,他们无奈,只好开门投降。猛攻之下,终于毁掉了这个伪军据点。趁天黑,我们迅速撤退。

  我带着队伍急行了十多里路,心里都是胜利的喜悦,早就把膝盖疼的事情忘记了。这时,一个战士突然指着我的膝盖,对我说:“指导员,你、你的腿怎么在流血啊?”我低头一看,膝盖果然出血了,鲜血隔着棉裤往外渗,原来还是被子弹打到了。直到这时,我才感到右膝盖阵阵疼痛。

  精神力量很重要。此前我以为自己没事,一直处在战斗状态,思想高度集中,根本没感觉到痛。我想的都是,连长已经受了重伤,我必须坚持住,不然连队就没人指挥了。但战斗结束后,一知道受伤,腿忽然一步也走不动了。几个战士跑过来,架着我走,把我送到了战地医院。医院医疗条件简陋,但卫生员给我包扎后居然就能走路,其实弹片还留在里面。后来回想,幸好当时穿的是棉裤,棉布又被河水完全浸湿,硬得像石头,起到了相当大的防弹作用,也间接救了我的命。

  直到解放后,我来上海工作,拍了片子,才把右膝盖里的弹片取了出来。

  记者手记

  不曾褪色的澄澈

  ■本报记者 龚丹韵

  走进许老家门,是在一个高温天的上午。

  整个采访,是在护理床前进行的。不过,床上躺着的不是许老,而是他的夫人。前些天许夫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腰椎粉碎性骨折。原本住在华东医院检查身体的许老,为了照顾老伴,赶紧回家。

  许老怕采访中老伴有事,就安顿我们和他一起坐在护理床前。几十年前的战火风云,讲者不疾不徐,听者惊心动魄。许夫人在一旁,像个认真听课的学生,听到精彩处,两眼放光。

  已近中午。我们偷偷看表,老人家应该吃午饭了,不忍继续打扰。反倒是许夫人看出端倪,对我们摆摆手:“没事,让他讲。”于是,又是一个故事。

  许夫人说,这些故事,她听许老讲过好多次了。听不厌吗?记者好奇。她挂着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指着许老说:“前段时间,有个大学生也上门来听他讲抗战故事。他太想让年轻人知道那段历史了,讲不厌。”说这话时,她的眼睛亮亮的。

  走过了快一个世纪光阴的两位老人,心也是亮亮的。

  闲聊时,许夫人讲了一件小事,“医院退房时,有人建议阿拉保留床位,等过几天子女赶来能照顾我,就可以让老头子回去继续在医院检查身体。可我们俩想,这样不是太浪费床位了吗?虽说国家照顾我们,补贴我们住院费,不退床位也没什么损失,但现在床位多紧张啊,多少人等着呢,所以还是马上退了。”

  说的人稀松平常,听的人心里也被点亮了。

  离开这个“老革命”家庭时,许老坚持把我们送出门,一直望着我们走下楼。转弯处,往上一瞥,老人家依然站在门口,抬着手,乐呵呵地朝着我们轻轻挥动。

  老人的眼里,流露澄澈,那是从烽火到安定,始终不曾褪色的澄澈。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11 11:39: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90岁新四军文艺战士回忆: 我亲身经历的北秦庄惨案

下一篇:经历溧水抗日最后一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