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何香凝在广西
2018-03-24 09:58:48  来源:广州抗战文史  点击:  复制链接

刘嘉伟

  一、廖夫人由桂林到八步

  绘画最能反映出作者的精神面貌。所以从廖夫人的画也能看到廖夫人革命的一生。

  因为我自幼便虔诚尊敬廖夫人的为人,并且在抗战期间有两三年接近过她。这三年是我和廖夫人一同在桂林和八步居留过的时间。因为桂林是在广西的东北角,而贺县的八步一般通称为“桂东”。1945年日寇占湖南长沙后,不久即窜犯衡阳,直扑黄沙河,企图占据桂林来挽回日寇在太平洋战争失利的颓势。那时桂林正闹疏散,广西当时的省政府宣布迁到桂西的“百色”作为临时省会。派高等顾问李民欣去约请廖夫人一同疏散到百色去。但廖夫人不想到桂西。蒋介石当时也想请廖夫人去重庆,(这是廖夫人亲口告诉我的),曾派张治中送法币十万元给廖夫人,作为去重庆的路费。廖夫人不愿到重庆为蒋所要挟,因而以重庆路远、崎岖,自己年老更带着两个小孙、途中不便而婉词谢绝,并璧回这十万元。她希望和逸仙中学师生一道,沿漓江疏散至昭平或贺县的八步。1945年4月,桂林宣布第二次紧急疏散后,李民欣以同乡会理事长和逸仙中学董事长名义,召集同乡会理事会及逸仙中学校董会,开会时宣布逸仙中学按政府疏散令立即办理疏散,疏散地点暂定昭平及八步,疏散费用由同乡会和校董会拨支。我当时是逸仙中学校长,在参加这次会议后,李民欣约我在别室,谈到一件当时要我保密的事,就是廖夫人表示(一)不去重庆怕为蒋所挟持,(二)不想跟广西省府一道去桂西百色,免受被动和牵制,更因带着两个小孙,诸多不便,而百色系省府所在,空袭必多。(三)和逸仙中学一道疏散,希望作为学校的教职员家属,所到之处都不要突出,惹人注意。要是一旦遭遇特别情况,李民欣叫我认老夫人为岳母,(因我有岳母十载相随,人所共悉。)可以减少意外盘查及其他的麻烦。因此我明白李济深和李民欣为了掩护廖夫人,故此欢迎她和逸仙中学师生一道乘船沿漓江疏散。我说我曾经与廖夫人有过一段短期的患难生活,就是指这一回疏散的事。

  廖夫人自粤北到桂林,大约一年多便疏散到昭平。其间住了一个多月,又再迁到贺县八步的马峰乡,一直住到日寇投降,然后由八步回到广州。所以由1943年到1945年9月,这三年,廖老夫人是飘泊在桂东。

  (附:以上事实的证明人,有李民欣夫人张晴晖女士(现全国妇联委员),陈此生(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楼栖(现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郭茜菲(楼栖的夫人,当时八步日报社副刊编辑)、陈培淦老中医(当时在桂林和八步开业的中医,现在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退休医师,区厂(前香港大公报记者,当时曾同在八步。)

二、廖夫人与蔡廷锴将军作芳邻

  1944年8月的一天,廖夫人何香凝女士由一个年青的保姆带着两个小孙到桂林、漓江东岸园背村附近蔡廷锴将军亲自种植的茉莉园来。原来廖夫人来桂林后,也在桂林漓江东郊租了一所破旧的“竹织批荡”小屋,因破烂得很,由蔡将军茉莉园的工友替他雇人修理和粉饰加固的。这天她是送工钱来的。那天是周末,我在中茶公司下班后回家,路经蔡将军茉莉园旁,当时我和蔡将军早已相熟。看到蔡将军陪同廖夫人在园中看那欣欣向荣的茉莉花,我也进园里看看廖夫人。原来蔡将军已留廖夫人吃晚饭,因也请我一同吃饭,以便饭后由我陪送廖夫人回家。

  当廖夫人看到茉莉园那整齐的畦列全种上茉莉花和代代花,廖夫人赞赏他的勤劳而又慨叹他以一代抗日英雄,却在乡村辟地种花。

  廖夫人因看到蔡将军的生活实况却撩起了她对自己一些往事的回忆,廖夫人说她十分赞赏蔡将军这种淡薄人生的高洁节操。说她自己在北伐后,国内军阀陷进混战时期。她不忍看见孙中山先生艰辛取得的推倒帝制的革命成果和亲订的“三大政策”被抛弃。痛心蒋介石倒行逆施,她决心远离故国到欧洲去,特别是希望在法国多读些书。用来丰富她的绘画技能。她不受任何人的资助,也不肯受任何“名堂”的津贴,她以举办展览会来卖画。以卖画所得作为旅费和子女的生活与教育费用。她当时以“一家生活凭卖画,不使人间造孽钱”来策励自己。

  我和徐雨三在旁看到廖夫人说到这两句来自勉自励时,声音有点颤动和嘶哑。蔡将军呢,两眼虽然神彩如电,未曾落泪,然而这位抗日英雄和革命老人在一次平常的晚餐里,看到眼前的国事,为祖国的前途,为人民的生活。一个卖花,一个卖画,却勾起了悲壮的共鸣。蔡将军与廖夫人这种高洁的情操,必为中华民族儿女深为景仰。

  廖夫人在桂林的时候,间有作画。但不多。我曾见过她三幅画,一是送蔡将军的《跃进中的猛虎》,她在画上题有“雄风犹在,画赠贤初将军”。另一张墨菊上款写赠此君女士(可能是送陈此生先生的夫人盛此君的),另一幅是墨梅,上款是国权先生雅正,这是送张国权先生的。(张是白崇禧的老师)三张的下款都是署“何香凝在桂林”几个字,却没有题年份。

(资料证明人:前挂林邮局储汇部职工,现广州邮局退休职工钟启桢)。

三、廖夫人送我的墨梅和谈到有关中国的水墨画

  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只要日本侵略军要到那里,国民党的驻军大都是期前先走以避。他们在放弃每个大城市前都每每先选择他们认为比较安稳的地方去落脚,美其名为转移“有利阵地”。

  桂林第一和第二次宣布疏散时,广西的省政府系以桂西的“百色”作临时的省会。在桂林的中央机关如“桂林行营”以及中央各部会驻桂的办事处,有些说迁到百色,有些说迁到昆明或贵阳。亦有些选择较小的城镇如独山、保山等地。更有些迁广西的靖西与龙州。当时的市民大多是推测政府机关或者军政要员的去向,来作为自己选择安全或走向何方的一些参考。因而桂林市民的疏散当时就有四大类别:一是远走重庆的,二是去贵州的,三是去云南昆明的,四是仍在桂西百色附近一带的。

  廖夫人在谢却张治中代蒋邀请到重庆后,对友好问及她的行止,她总是以准备到百色去为答。由于李民欣已亲嘱我说:“廖夫人不愿人知她真的动向,故叮嘱切勿对外说她和逸仙中学一同疏散。”事实上,廖夫人也是逸仙中学员生一同在桂林乘民船到昭平的。逸仙中学在疏散前,即先派事务人员向沿漓江——阳朔、平乐、昭平三个县的县政府打了招呼。在阳朔平乐两县因有广东同乡会会馆,故亦先派人洽妥到时或需借会馆为员生暂住。昭平县因同乡会馆破烂不全,因而已先向县立小学商量,借备教室一、二间作为员生到昭平后的临时宿舍。其中一间就是专为廖夫人准备好的住所。

  廖夫人乘坐的小民船到昭平后,她带同两个小孙及保姆就住在这县立小学的教室里。当时两个小孙子很爱画画,每天都摆一小桌子在教室前走廊来画画。廖夫人则在教室内写信与各方联系。孙子的爱绘画可能是常常看到祖母挥毫作画有关。廖夫人每见到我总叫我找点废纸给孩子画画。

  昭平县在桂林与梧州两大城市之间。日寇的飞机,经常掠过县城的上空,因此城中每日都发出警报二、三次。我家人为照料廖夫人也租了县立小学旁的民房住下来。因为贴近县政府,为安全计我家人在警报时,一定约廖夫人带同两小孙一起走到不远的别村(我的黎姓学生家里)去躲避。

  昭平地方系桂梧交通要道,当时是常遭空袭影响难得安静的。况且当时亦无地方可租作教室,逸仙中学难有机会复课。我到八步与董事长李民欣商量,李民欣决定学校暂时停办,按员生各人自愿,他去或留校,留校的一律由学校照顾,一同迁到八步去。并由校董会与广东同乡会出资筹办一个小型的手工业工厂,来安置员生及家属以求自给。并且由同乡会嘱我转告廖夫人说:同乡会和旅居八步的同乡欢迎廖夫人到八步居住。并且在伍展明先生的马峰乡为廖夫人准备了住处。我返昭平将同乡会的好意转告了廖夫人。廖夫人愉快地接纳搬迁、离开昭平的意见。她去马峰乡居住约有两个个月,又迁到八步镇的西街居住。廖夫人到八步后,曾画了一幅水墨菊花小中堂送给伍展明,酬谢他辛劳地为廖夫人疏散准备居住的地方。

  廖夫人到八步后又曾写了一幅水墨的梅花中堂送给我。我极为喜爱廖夫人的水墨画。廖夫人说,因为在桂林疏散时她的画箱忘记带,所以缺少颜色,只能作水墨了。我说世界上以单一墨色作画,恐怕只有我们中国。尽管外国也许有以水墨作画的人,我或者浅见,恐怕亦以我国有水墨画为最先。

  廖夫人说,的确在世界美术史上,像我们中国用单一的墨色来构成绘画艺术的,在别的国家似乎未有。在世界各国绘画的艺术品几乎都是以多种色彩所构成。原因可能是我国发明了墨,用墨来写字,字与画是同源的。喜用浓墨或淡墨来写字的大有其人,而且用浓墨淡墨来写的也各具神采,各各有风姿。因此用墨可以完成书法的美,同样用墨的单色作画也可以完成一幅画的美。廖夫人引用了我国一句老话:“墨中有五彩”。这就是说:“用墨可以表达出五彩颜色的作用”。所以用水墨作画可以体现完整的美。廖夫人所谈水墨画的一番话,说明她对绘画艺术是有湛深的研究的。

  还有一次廖夫人来叶家祠看望我家人时,看到我岳母吸的香烟仅是平常纸烟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的长短。廖夫人问是否又是另一种短型的新纸烟?我告诉她,这是手工卷制的,因此每天总有些次品,这次品以剪刀剪齐便只有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的长度,这种不合规格的就不能出售,就免费给厂的职工自用。廖夫人听后微笑点首要了一根半截烟来烧。随即告我;今后每周送她的香烟也改为一包半截的次品。让这一条的完整香烟还是留作商品。从这一点亦可窥见廖夫人那种恬淡朴素的生活和爱惜物力,自奉俭约的美德。

  (本资料证明人 钟启桢)

四、一九四五年在八步参加纪念诗人节

  ——她在纪念会上勉励国人学习屈原的忠贞爱国,从事抗日救亡——

  自桂林疏散,在桂林的大批文化界人士,有些跑到重庆,有些到了昆明和贵阳,有些取近的也到了百色,更有些到了桂东的八步。

  当时主持桂林行营的李任潮将军,却轻装简从地回到他的故乡苍梧。抗日英雄蔡贤初将军,对外宣称是要回粤北,其实也是返回罗定原籍。一向为李任潮所倚重的李民欣以及与李任潮有深交的李朗如(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李任广州市公安局长),两人在桂林疏散时都率家人迁到八步,借住在朱义记的一栋仓库里。

  当时,人们只知道广西省政府约请廖夫人迁到桂西百色去,却极少人知道廖夫人系与桂林逸仙中学员生家属一同疏散到昭平、八步的。

  同时,桂林疏散后不少爱国知名人士如柳亚子、陈此生、千家驹、欧阳予倩等都曾到过八步,并且去过大坡。其后住在八步的就有廖夫人、欧阳予倩,梁漱溟、黎民伟、林楚楚夫妇、马师曾、廖尚果、陈芦荻、楼栖、郭茜菲、区厂等。这与李任潮将军到大坡有意建立抗日游击区是有点关系的。

  一九四五年的八步,由一个原来相当沉寂的山区小镇,顿时热闹起来。《八步日报》的副刊由郭茜菲主编,立即生气盎然。抗日内容的文艺常常和读者见面,郭茜菲曾经专访廖夫人,请廖夫人口述“廖仲凯先生的革命事略”,由茜菲笔记后在《八步日报》发表。(这一笔记如八步日报能找到的话,将来是编集廖夫人言论集的一项有价值的资料)。

  一九四五年五月某日的晚上,我和李民欣、黎民伟、林楚楚在草地会上围坐啜茗闲谈。《八步日报》的副刊编辑郭茜菲走来一同聊天。黎民伟忽然提起不日便是端午节,大家认为八步虽无渡可竞,但可以在那天举行一个纪念诗人节的大会来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请与会的各人携备一些与端午或纪念有关屈原的书画或诗词等,带到会场展出或朗诵,对群众亦可起一个爱国抗日的宣传作用。这个意见李民欣首先表示赞成,认为对唤起群众爱国,鼓舞国民抗日的热情,会起良好作用。这个意见得到了《八步日报》社和当地几间中学以及贺县参议会议长的热情赞助,这个纪念诗人节大会终于在八步公园内的“灵峰小憩”举行了。并特请廖夫人到会致词。

  她在致词中勉励大家爱护祖国,学习屈原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在各人岗位上参加抗日救国工作,争取早日收复失地。最后她念了她写的四句七言诗作结束。廖夫人说话只有五分钟,但字字铿锵,句句动人,可说言简而精。可惜当时没有用笔记下来。现在回忆起来,那首诗好像是:“诗人流放楚江皋,丹心如火×××,中华儿女多英杰,收复河山返故都。”(第二句末三字无法记忆,故缺。)

  事隔三十多年,四句诗中可能还有个别的字记忆不真。有待其他与会者补充指正。会末,李民欣作了结束的讲话。我在会场拍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有廖夫人在坐的,另一张是到会者所展出的诗词字画的会场。这两张照片的底片本来保存得很好,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清四旧时连廖夫人送我那张水墨梅花同许多书画一起失掉了。廖夫人送我那张水墨梅花画因为有上下款,希望如传奇那样能有合浦珠还的机会。

  本资料的旁证人:李民欣夫人张晴晖,

  楼栖(现任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

  张茜菲(楼栖的夫人),

  陈芦荻(现任暨南大学文学系教授),

  周振光(当时培联中学教导主任,现是退休职工)。

  抗战期间,自从广州沦陷、桂林弃守,广东同乡由各方面疏散或辗转流落到八步的,至1945年春季,约有80多人。这些人有部分在当地找到工作,有大部分靠在亲友中借到些本钱作点小本买卖。八步粮食一向不缺,价亦不昂,付食什物相当充裕,也不算贵。不怠惰的人,是可以得到生活的。但在桂林失守后,有些奸商一向在大城市搞投机买卖,由于失去像桂林那样的大城市作基地,就跑到邻近的县去搞。八步的米价三、两年还算平稳,无多大起跌。岂料1944年的冬季至翌年的一月起即有时忽然缺米,墟场上居然不见挑米出售的人。有时虽有零星档摆米在墟上,却又价贵异常。贫苦的市民莫不叫苦。原来一查,才知是广西军阀白崇禧的一个侄子叫白堃的,向来经营投机商业,炒买炒卖。他在八步附近各乡以略高于市价预先买下禾田上的稻谷,一到收割后就屯积起来。在一遇市场上谷米缺少,价格上涨,这白堃才抛出一些,从而得到暴利。据说白堃除屯积米粮外对生油、糖、布匹等凡有利可图的商品都插手。所以弄到八步当时有几个月物价飞涨,市上出现有饥民,原来又多是粤籍同乡,这些人都是来自广东,当地无亲缺友,常常无米为炊。还有些有病而缺少医药的,情况是很悲惨的。广东同乡会为此开会商量救济。当时由李民欣、李朗如和八步商会的李尧、郭亦由等开会,决定筹拨一笔专款,由商会派人到广西产米区买些较平的米运回,平价售给粤籍同乡,另拨一笔专款煮粥煮饭及备些咸菜等,免费供应其中最困难的早晚两餐,并请中西医生各一位,义务为患病同乡治病,赠医施药。 

  当时成立了八步困难同乡救济会,由李民欣董其事,请商会李尧及刘嘉伟为总干事,由李尧主理筹款购买及施粥饭菜等,由刘嘉伟负责办赠医施药等事。当时并征求得中医师陈培淦,西医师潘敏慈每日上下午在商会义诊。又每日上午十时,下午五时免费供应饭粥。由商会调查应予救济的同

乡约为四十余人决定暂时救济一个月,款项由商会垫拨当时的关金二十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二千元)这笔款由热心者自由认捐。廖夫人亦曾参加开会,她表示自己虽无能力捐助现款,但对同乡公益之事她一定乐意帮助。她决定将她所画的两张画捐出来义卖,将款捐助。其中墨梅一幅由商会李尧以五千关金承买,另一幅水墨苍松由一位盐商叫杨植生的亦以五万承买,同时,由于廖夫人这两幅画的义卖,感动了一些富裕者,纷纷响应捐助,两天便凑足预定的二十万元。完成了救济八步困难同乡的任务。

  (本资料证明人:陈培淦中医师)

  六、抗战胜利,廖夫人返粤

  八步虽然是桂东山区的小镇,但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立即从收音机里传遍全镇。当时鞭炮立即售空,店铺的酒不问好丑全部售光。人们在欢庆,许多飘泊异乡的游子,都准备束装回乡。那时陆路的公路汽车十分拥挤,天天额满,要登记轮候。有些人为抢先得走,有出黑市高价来抢购车票的。到9月最拥挤的情况算是过去了。廖夫人、李民欣、李朗如等才准备回粤。当时流落在八步未有能力回广东的同乡还有60多人,由同乡会筹款雇船,由水路免费送至广州。当时雇了民船三艘,一艘是专护送廖夫人及李民欣、李朗如等几位同乡前辈,一艘专送逸仙中学教职员家属及学生,另一艘则为免费资送66位困难的同乡。

  在沿途各方面的照顾下,廖夫人和广东其他同乡终于离开了广西,安全到了广州。

  廖夫人回到广州后,住在广州长寿西路潘寿西先生家里。

  后来,我看到廖承志副委员长写的“我的母亲和她的画”那一篇文章,其中末后一段说到:“香港沦陷,我母亲从粤北到桂西,四年飘泊,作画也就不多了……”,(作者注:“文中从粤北到桂西”实为“从粤北到到桂东”之误)我想到这四年廖承志副委员长的确是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奔走四方,所以他与廖夫人母子间的聚首机会很少,我恰巧由1942年至45年这四年有幸和廖夫人在一起,也知道廖夫人这几年间生活的一些点滴,并且亲眼看到她画过约莫十张水墨画,并且知道这些画是送给何人,特不揣昧陋如实介绍出来或者可以补充廖承志同志那篇文章中一些内容。也作为我对廖夫人的悼念与景仰。

  (本段资料证明人:李民欣夫人张晴晖女士)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3-24 10:02: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纽约“衣联会”欢迎董必武同志的经过

下一篇:我在蒋介石侍从室工作的片断回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