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诞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父亲节”
2023-06-18 08:37:18  来源:团结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45年8月9日《东方日报》刊发了文章《八八父亲节》

  一、父亲节缘起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一些洋节日在中国流行起来,诸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与圣诞节等等。当下由于年轻人追逐新奇、时髦的心理以及商家出于商业目的大肆宣传,使洋节日也有相当的市场。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可以说不但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重阳节等等,就是抗日战争中诞生的“父亲节”同样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伟大的纪念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也有“父亲节”,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有着特殊的含义与意义,这一节日的设定,表达的是国人对无数个在战场中英勇牺牲的父亲们的永久纪念。

  关于“父亲节”,在民间却有着诸多不同的版本。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自此进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就在这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尾声之时,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名为《八八父亲节缘起》的文章。该文谈了发起父亲节的目的和意义:“美国的茄维丝女士在悼念战争死难者时发起了创立母亲节的倡议,以纪念和赞扬那些战争英雄们的母亲;而今,无数爱国将士战死沙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亲,为了记住这些英勇的父亲,故在此发起‘八八父亲节’活动。”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该文发表的第二天,上海《申报》又刊发了这样的一则消息:《明日“父亲节”,尽孝道莫忘助学》。这篇文章中强调发起“父亲节”活动的初衷,倡议为人子女者在8月8日这一天,胸前佩花,以纪念那些为守护子女和国家存亡而逝去的父亲们。8月8日,许多受到感召的子女们都参与了“八八父亲节”的活动。父亲健在者,佩戴红花,以示庆贺;父亲已故者,佩戴白花,以示哀思。当时,日本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尽管如此,倡议发出后,各界反应甚为强烈。为扩大声势,上海迅速成立了上海市父亲节推行委员会并立即发起宣传活动:关于“父亲节”的宣传品立刻邮寄到全国的40多个城市以及华侨华人比较集中的南洋各地,并且委托各地报纸予以刊登设定“父亲节”之事。但是由于发出倡议时间短又值战争时期,这次民间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范围有限。

  对于中国推行父亲节,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表示赞成。他说:“仁孝乃世界之美德,贵国发起父亲节,报德尊亲,消弭战祸,至深钦佩,自当转达敝国人士,共同提倡。”

  二、各界名流的提议

  第二年,设定“父亲节”的活动又被提起,而且此次提出者大多为各界名流。1946年5月,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复旦大学老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正式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理由如下:“中国八年全面抗战,终究取得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这一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因此,自1946年起直至1948年,“八八父亲节”都是法定节日之一。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其意为:承欢尽礼,丹红之爱日长辉;失怙与悲,清白之家风宛在。

  之所以设定8月8日为父亲节,主要是因为“八八”与“爸爸”两个字谐音,便于记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只有中国文字才具有的神奇魅力,那就是“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父”字。这一节日的设定,既有趣味性又有纪念意义,实则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营造第一个中国“父亲节”的气氛,作为1945年8月6日在《八八父亲节缘起》签字、中国“父亲节”的首倡者之一的颜惠庆,1946年8月7日,应邀去“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在这次讲演中,颜惠庆“谈了不同社会中父亲的地位和责任”,为父亲节呐喊助威。对此,颜惠庆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述该事:“报上满载关于‘父亲节’的报道”。由此可见,颜惠庆对于父亲节活动的开展的是十分满意并深感欣喜的。

  三、父亲节的活动

  8月7日晚,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礼堂内热闹非凡,两百多人盛装出席,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父亲节庆祝会。会上,一位父亲面容慈祥地站起身,接过儿子呈献的一束鲜花,现场弥漫着感人的浓浓亲情,同时也让父亲的光辉形象得到广泛宣扬。在发起人的带动下,与会人士齐声高唱《父亲颂》:“劳苦劳苦父亲苦,我爱我父肺与腑。羊跪乳,乌反哺,爱我父,爱我母……”。《父亲颂》歌词共两节,特录于下。

  (一)

  劳苦劳苦父亲苦,我爱我父肺与腑。

  羊跪乳,乌反哺,爱我父,爱我母。

  为我拿起锤与斧,为我背起弓与弩。

  荆棘山林耕与耡,绿野千里田与圃。

  (二)

  苍苍古树根与土,世世劳苦父与祖。

  点点汗,粒粒谷,父与祖,子与父。

  风风雨雨愁与苦,子子孙孙歌与舞。

  劳苦劳苦父亲苦,我爱我父肺与腑。

  与此同时,义卖纪念花捐资助学活动也开始进行。《申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名为《今日庆祝“父亲节”,义卖纪念花充作助学金》的新闻报道。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所收款项共计857万元。在报纸的左下角,列有详细的捐款名单。

  实际上宣传并报道“父亲节”活动的不仅仅是上海的《申报》,其他各地的报纸也有所刊登。例如,舆论界最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在第六版刊发了《关于“父亲节”的闲话》一文以庆祝父亲节;1946年8月8日,天津《益世报》在第六版的副刊即刊登了读者甲乙木的文章:《父亲节的话》。

  1947年,即“八八父亲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二年,上海关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更为丰富。据《益世报》报道,“八月八日父亲节,沪市将有一番盛况”,并介绍父亲节在上海“扩大推行”。《申报》依然关注父亲节并开辟了父亲节纪念专刊。纪念专刊有一则声明,原文为:“今日父亲节,本刊特选编有关文艺作品数篇,藉慰天下父母心。《一寸山河一寸血》暂停一期,特此声明。”不过由于各地对此响应不一,“父亲节”并未在全国推广而形成每个人都接受的节日。但是这毫不影响在抗战末期设立“父亲节”的深刻意义。

  抗战时期中国设立的“父亲节”,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而言,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纪念抗战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的全民族抗战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结束。14年中,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不畏强暴、共赴国难;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战死疆场。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意义。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美德的精髓,在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孝的思想、理念、实践,可以说在我们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抗战胜利后的社会各界名流,倡导设立父亲节,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重要体现。另外,8月8日也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遥相呼应。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亲”文化一脉相承。因此设立“父亲节”也是传承中国孝文化的重要方面。

  最后,中华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八月八日不仅字形与父字有如此关联,就连文字的发音也极为相近,88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具趣味又有创意而且朗朗上口,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抗战末期中国“父亲节”的设立,意义深远。作为后人,我们更应该永远牢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英勇牺牲的父亲们以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伟大贡献的父亲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充分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中国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谭浩然 谭备战)

责任编辑:张雨萌 最后更新:2023-06-18 08:38: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端午节】民国时期的宜昌龙舟竞渡

下一篇:【清明】抗战时期的民族扫墓节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