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2017-04-23 10:55:03  来源:《前线》 作者:岳思平  点击:  复制链接

  编者语:此文于2015年7月31日发布于求是网。

  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是我党对抗日战争胜利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抗战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对手,已经不是 甲午战争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臭名昭著签署卖国“二十一”条的北洋政府,也不是九一八事变后坐视东北殖民化和华北、华中部分主权丧失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而是以国家、民族独立与解放为最高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与军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中中流砥柱作用的发挥,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倡导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提出了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这两条路线成为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共产党倡导和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战胜利的旗帜

  国民党与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支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虽然思想信仰和追求不同,曾在十年内战中势不两立,但在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面前,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视抗日救国为最高目标,结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争取中国抗战胜利的法宝和旗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坚决主张抗日的同时,倡导建立“抗日反蒋”(亦称反蒋抗日)的“下层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党的蒋介石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即反共第一、抗日第二和实际上的对日“不抵抗政策”,致使在短短4个半多月间,2万余日军战胜了10余万东北军,侵占了东北三省。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推动着局部抗战的进程。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和赵一曼等一批共产党员,由关内到达东北,创建反日游击队,参加东北义勇军。200余名共产党、团员参加的东北义勇军一度发展到50余万人,揭开了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开辟了东北敌后战场,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推向高潮,成为坚持东北和中国局部抗战的主力军,阻滞了数十万关东军全面侵华的步伐,在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的到来,并一直坚持抗战14年,直到最后胜利。

  诚然,国民党军前线广大爱国官兵,相继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和绥远抗战等,尤其是第29军大刀队扬威长城喜峰口,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也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淞沪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等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协定,致使日本帝国主义得以从沈阳柳条湖进到北平卢沟桥和上海虹桥机场。

  1935年华北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陕北瓦窑堡扩大会议上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将“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毅然捐弃前嫌,与张学良、杨虎城等共同努力,和平解决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为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接受,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蒋介石于1937年的庐山谈话中仍表示“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存在与日和谈的幻想。甚至于8月7日,在国防会议和国防联席会议上,蒋介石仍试图以承认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省(今河北省承德地区)为代价,求得与日妥协。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亡国灭种的危难地步,唤起了中华儿女的使命意识,在抗日和爱国两大问题上达到了高度契合与统一。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尽管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家庭,但几千年来一种根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民族认同感,总是随着国家民族安危,升华为强烈的爱国责任感。抗日战争极大地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海外华侨同祖国的血肉联系,其埋藏在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成为全中华儿女共同抗日的信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即7月8日,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全国人民的推动和日寇进攻上海、威胁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情况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9月2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而形成了全国抗战的崭新局面。

  中国抗战在对日统一战略目标下,国共两党两军的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相对独立,主要实行战略配合,成为军事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构成两面夹击日军的有利战略格局,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华民族在军事上的成功实践。

  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是指导全国抗战胜利的伟大纲领

  历史证明,制定一条正确的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是弱国打败强国唯一正确的战争指导路线。众所周知,共产党实行的是一条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陕北洛川会议通过了著名《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持久战》中专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论述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的具体体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奉行的是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依赖外援的截然不同的片面抗战路线。蒋介石虽也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但实际上不去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而千方百计地压制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直言不讳地承认:我们“过去的作战,却只是单纯的军事动员,政治并未动员,只是军队抗战,民众并未抗战”,并企图依赖美、英和苏联援助和干预来扭转战局。

  中国共产党率先垂范,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发挥与广大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独特政治优势,开展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大显神威风,铁道游击队、雁翎队和敌后武工队层出不穷,战斗在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大敌后战场,进行人民战争。在这一路线的感召下,全国又形成了包括各党派、各民族和各阶层参加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呈现出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势。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誓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的“岱崮连”,新四军“刘老庄连”82烈士、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2团政委赵一曼、东北抗日联军“小孤山12烈士”、“八女投江”的巾帼们、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国民党军“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这一个个群体和个人,是中华儿女的优秀典型和楷模。他们或慷慨激昂,或横刀敌阵,或沥血孤营,或碎骨沙场,或裂身银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气吞山河的气概和沧海同深的志量,泣鬼神、震寰宇、慑敌寇,唤醒了沉睡的东方睡狮,昭示了庄严的国格,召回了憔悴的国魂,高奏起人民战争的最强音,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民众动员程度如此广泛,群众发动规模如此浩大,战斗意志如此顽强,抗击时间如此续长。历史雄辩地表明,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成为战胜日本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纲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重新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经验,是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难之际,秉持民族大义,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的战略方针,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最终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

  (作者: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4-23 10:55: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下一篇: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