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从金融方面论抗战
2016-08-22 11:37:14  来源:天风天信微信公众号 作者:吴景平  点击:  复制链接

【编者】谈及中国抗战史,政治、军事、文学是国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相比之下经济层面的谈论得较少,这里我们通过吴景平在《正午故事》的访谈,从经济、金融方面来讨论抗战。
 

吴景平,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子文生平以及近代金融变迁等。著有《宋子文评传》、《宋子文思想研究》、《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等书。

追溯到抗战爆发前,当时从外部来讲,晚清以来借了很多外债,特别是庚子赔款,负担非常沉重。同时,中国还不是真正的主权国家,虽然说帝制没有了,但是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话语权,就像巴黎和会。另外,关税、盐税,都受制于外国人。关税的独立自主,基本做不到。盐税的问题是什么呢?盐务收入、或者叫盐税,是作为外债的担保。外国人说,你们盐的管理是有问题的,走私,盗运啊,等等,所以1913年成立了盐务稽核所,把征来的盐税收入存入外国银行,确保外债的偿还。从内部来说,尽管推进中国经济、财政金融制度是现代国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部分,但是这受制于政治不统一。即便是北洋军阀被推翻之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内战、不同军阀之间的战争。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现代意义的经济制度和运作,离不开现代的交通。有交通,商品才能跨地域流动起来,可是你要一打仗、准备打仗、担心打仗,谁还敢进行跨地域的物流?不可能的。这样供需就分开了,产地和市场分开了,一定是原料卖不出去,需要产品的地方物价高涨。货币制度,应当说是前近代的吧,我们还是贵金属,银本位的。所以说,我们要评价当时中国的经济、财政、金融,要注意它不是在一个非常和平的环境,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应当说,一个理想的、健全的财经制度和运作,实际上不是自身可以决定的,是需要社会环境的。

在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有一系列财政举措,实现了关税自主、盐税的改革、统税——一般重大商品统一的税收——也确立起来了,同时开始了比较现代的货币制度,就是法币制度。这些在“抗战”之前都完成了。

1935年11月,法币政策完成,它的重要性不久就体现出来了。当然这个制度本身也带有缺陷,在战争和后战争时期,问题也就暴露无遗。也就是法币的破产,紧跟着金圆券的彻底崩溃。在这里,不得不谈及一个人——宋子文。宋子文一拨的技术官僚,很多都是留学归来。他们希望把西方已经很成熟的制度搬到中国,同时跨越西方和中国在生产力上的差距。这些技术的层面,影响到了理念:很多财税金融制度,别人早就有了,我们怎么没有?他不知道,别人是经历了更长时间,才到了现代。但是,他们就是觉得中国不能再等了,国际环境也不允许了,周围有日本这样强大的邻邦,不加快现代国家的建设,挨打就是早晚的事情。 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外来的阻力,也是动力。就像法币制度的确立,为抗战带来了极端重大的作用。为什么?在银本位的情况下,你有多少银子,发行纸币不能超过一定比例。比如说,你有400单位的白银,可以再增加60%,那就是4+6,不能超过1000。换句话说,你要发行1000单位的纸币,手里必须要有400单位的白银,这就叫准备金。这种情况下,纸币就等于白银,凭票即付。发行人承诺,持票者随时可以兑现白银。所以纸币发行是有限制的。在银本位、或者贵金属本位下,要出现纸币通货膨胀是不大可能的。如果哪一家过分了,那这家就退出。你的纸币就没人要了。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放真金白银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会防碍抗战,或是紧急情况发生了,需要统一调配物资了,政府没有钱,就那几个纸币。你每发行十个单位,就要准备四个单位的白银。这个做不到。客观上的经济活动需要更多的纸币,那怎么办呢?白银和纸币的游戏不能玩下去了。更吊诡的是,白银外流。1934年,美国的白银政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美国财政部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因此白银涨价。白银在中国是货币,但是在国外变成了商品,所有的商品一定都往价格高的地方走,实现最大化。理论上,一个纸币,可以换一个银元,那我给你一块二,买一个银元,转手到外面,走私者一块四来收。这等于把白银都吸到外面去了,但是那些纸币还在流通,怎么办?这些纸币慌了,就去找银行,我要换白银。大家都感到很奇怪:白银没有了。其实外国银行、本国的银行、商行,大家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缉私啊,征收白银出口的税啊,都没有用。商品逐利啊。白银一走,老百姓马上要兑现,就受到冲击。这就影响到经济的稳定,也有信用链、债务链中断,这和政治风波、中日关系紧张,都联系在一起。中国哪一家银行一倒闭,日本就拍手叫好,它希望中国有更大的乱子,可以来借此进行干涉。所以法币一出现,大家为什么欢迎呢?它不仅仅稳定货币,也稳定中国经济。那些小银行都不能发行了,只有政府银行才能发行法币,而且“法”币,就是法律给予它无限的偿付能力。或者说,它就是任性。谁都必须要接受它。法币制度排除了白银,但是引入了外汇,就是说,政府的三家银行——中央、中国、交通——承诺,本行发行的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大家不要担心,你放心用。那时候讲外汇,首先指英镑,不会想起法郎,比索啊什么东西,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很多国家把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用于国际支付。也有一些国家开始把美元作为备用。中国说无限制买卖,就是说,当别人要买英镑、美元的时候,你要有。只要这个做到,纸币就去印好了。印了纸币呢,战争情况下,我要劳力,给钱雇人,我要货品,我出钱买。那么这个仗就可以打起来了。

在抗战进行中,从晚清、北洋到国民政府,本身积累下来很多债务。它的支付不是靠法币,是需要国际货币支付的。借英镑还英镑,借美元还美元。那怎么办呢?要保证有正常的国际贸易,特别是顺差的情况下,我们就有外汇收入。

但是一打仗……中国的仗怎么打呢?从华北、华东,一路打过来,都是沿海,港口逐渐被日本控制。不是说堵塞河道,船不准开,而是说,你们海关部门听我们的——军队就在外面——不准再把海关的钱转到国民政府的银行,存在我们日本银行。关税原本是承担外债,那么你想,天津的津海关,上海的江海关——沿海的第二和第一海关,很快被占领了。海关的税收都被日本银行劫走了。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国民政府的信誉。我既然收不到外汇,我怎么能拿外汇来还呢?1939年国民政府就宣布,凡是以前用关税、盐税做担保借的钱,都不还了。停止到什么时候呢?到日本人占领的海关恢复原来的样子,海关税收、盐场税收转过来,那个时候再开始还钱。这是停止偿付。这对国际信誉是很大的打击,当然,另一方面,可以让国际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情况非常严重。这些其实都可以归结到影响政府的收入。还有,原先沿海地区,天津、上海,都是现代工业发达的地方,像济南、苏州、无锡,纺织业都很好的,一打仗,能搬走的机器都搬走了,动员人也搬走,可是必定有人不愿意走。机器搬到内地,能不能安装上?什么时候能安装上?就算安装上了,相应的技术人员来了吗?工人来了吗?电源充分吗?有自来水吗?排水怎么办?近代工业不能再找一条河,在旁边盖厂。所以即便工厂搬到内地,要马上恢复生产力,也是很难的。所以战争对财政、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更不用说,因为打仗,交通中断了,沿线可以运到的货物运不到,直接间接的损失非常多。这个仗对中国人来说困难在哪里?就是仗在我们的国土打。日本没有包袱,它只要派军队来拿着武器,轰炸一阵,炸死人不说,至少把这条路炸断了,不能再做运输了。财政税源都没有,甚至是为侵略者所用,它占领了最好的地方,来扩大对中国进一步的侵略。

到抗战结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法币。法币值不值,看外汇,看汇率是不是稳定。一开始发行的时候,说无限制买卖,就是别人要买,你必须卖,这叫无限制。但是这好日子没多久,它就宣布了:要审查。你需要外汇,填单子,买多少,派什么用场。这就限制了很多。后来就是我申请十个单位的美元,只给我两个单位。为什么?没有了,能给你不错了,排队的人多了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发行的法币多了,第二是外汇越来越少。国家银行一抛出外汇,大家就赶快买,藏起来,应付局势进一步恶化。这就回到,原来的法币制度问题在哪里,问题就是没有自我保险的机制,它要依靠环境的和平稳定,依靠大家对纸币的信任。平时我不用去换金银外汇,纸币放在家里,需要再用不是很好吗?可是一打仗,政府都跑了,上海被日本人打下来,南京、武汉、广州,也被打了,政府还能撑几天呢?如果撑不下去,政府银行的钱能值钱吗?不可能的。仗打到这么多年,外汇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金融系统快要崩溃了。随后金圆券的改革,这个货币下去,上新的货币,请问要准备金吗?政府准备好了吗?国际收支平衡吗?很基本的问题。你要我相信新的货币,可以,给钱。你得有相当的准备金,外汇储备越多,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很快国共内战爆发。战争对经济的摧毁是致命的,以前是民族自卫战争,你还可以可以让大家勒紧裤带,做出牺牲,现在是什么道理呢,你给个理啊。这日子怎么过?这叫抗战胜利吗?能行吗?当然不行了。在这种情况下,金圆券的改革根本没有条件。

国民党的失败有经济规律,是什么?中国的市场发育不完全,区域差别又很大。当时世界上有一种叫英制,一种叫公制。大英帝国都是英制,大英帝国之外实现公制。中国是什么?斤两,同样叫两,重量还不一样,还有长度,也不统一。这能建立起统一的民主制度吗?所以就说先不要民主,先相信集中。按照原先发展的轨迹,1927、28年,国民政府统一了,西方制度引进来,好好搞生产,但是生产成还是不成,要靠时间。没有给你时间,打仗了。打仗时期,经济好和坏,就很难说是集中还是不集中的问题。如果说和平发展十年,大家就清楚了这个制度行不行。现在机会没有了。国民党的失败不是简单的制度问题,法币制度好不好?金圆券制度好不好?都不好说。法币制度,在和平环境下,谁一定要去买外汇?没必要。一开始很稳定的,为什么失败了?同样一个制度,为什么1935年11月、12月,1936年全年,1937年上半年,甚至在1938年1月以前,都还是好好的,突然之间不行了?你说这个制度到底是好还是坏?不知道。至少它前面两年可以的。所以有些人说,一个制度导致了失败,不是那么回事。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8-22 11:52: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抗战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下一篇: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之比较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