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战友们回忆中的常德善烈士
2023-09-05 11:11:36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文/ 李迎选 赵乾荣   点击:  复制链接

  【精彩提要】

  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6月上旬,已经跳至外线活动的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主力奉命率部重返中心区,陷入日军合围。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与政委王远音因要不要重新跳至外线而意见不一,常德善最终服从政委的决定权。

  6月8日,面对蜂拥而来的日军,常德善手持机枪掩护机关人员突围、身中20余弹壮烈牺牲,王远音负伤后不甘被俘举枪自尽,分区机关和所率部队遭受严重损失。

图片

常德善

  80余年来,冀中人民始终敬仰常德善壮烈牺牲的崇高精神,缅怀其英勇抗战的不朽功绩。然而,在烈士生平的一些介绍中,对其红军时期的经历,或语焉不详,或有所错漏。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缺憾,收集、整理了从红二军团第6师走出的开国中将廖汉生、冼恒汉、黄新廷、郭鹏、杨秀山、余秋里和袁任远、汤成功等老战友的回忆,勾勒出常德善生动、鲜活的红军岁月。

  01

  在鄂西一栋吊脚楼里,常德善等同志表决通过廖汉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廖汉生, 1911年出生于湖南桑植,10岁丧父,在贺龙资助下读书。1929年参加县农民协会、苏维埃工作。1933年7月,调入红三军军部。廖汉生曾回忆道:“贺龙军长、关向应政委把我调到军部当书记员……常德善那时是特务队队长,管着警卫班和军部所有的兵。”

  在廖汉生的印象中,常德善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这在以湘鄂两省籍为主的红三军里中并不多见;两人年纪相仿,同在军部工作,都在贺龙、关向应身边成长起来。不同的是,常德善从西北军投奔红军,廖汉生从游击队调入红军;一个是军事干部,一个是政治干部;常德善入党的时间早些,并且参加了廖汉生入党的支部会。

  1933年9月间,红三军军部率9师来到鄂西一个镇子上,军部住进一栋两层吊脚楼。廖汉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一天,在楼上警卫班的房间里召开了党支部会议,讨论我的入党问题。参加会的有支部书记、警卫班长朱绍田,特务队队长常德善,警卫员王立中和几名战士党员,我的入党介绍人关向应政委,我作为发展对象列席会议。

  关向应介绍情况之后,常德善和其他党员相继发言,表决通过廖汉生加入共产党。

  02

  在黔东新苏区,廖汉生和常德善先后调到一个师里,开启共同战斗的征程

  1934年6月,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在贵州沿河县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创建黔东根据地。红三军恢复了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政治工作制度,停止“肃反”。军政治部开办干部大队,首期从全军抽调常德善、朱绍田、杨秀山等100多名重新登记的党员、团员,进行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群众工作的培训。政治部秘书廖汉生参与组织干部大队并参加培训。

  一个多月后,学员结业,充实到机关、部队和地方工作。常德善调任9师25团团长,政治部秘书廖汉生先后担任7师党务委员会书记、9师政委。从军部到9师,廖汉生和常德善开启了在一个师里共同战斗的历程。

  曾任红三军9师25团政委的汤成功在《跟随贺龙的岁月》中写道:“常德善调9师当了团长,有勇有谋。”常德善带领25团,接连参加了围攻酉阳县冉家祠堂战斗、攻占沿河县城战斗、沿河县淇滩战斗、印江县木黄战斗,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为创建黔东新苏区立下战功。

  10月,驻扎在川东南酉阳县南腰界的红三军从报纸上看到消息,江西红军萧克所部进入黔东寻求与贺龙会合。贺龙、关向应决定以军部和7师为一路、9师为一路,南下黔东,去“碰”萧克部队。15日,贺炳炎率领的沿河独立团“碰”到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特务团。

  当晚,常德善、汤成功率9师25团也在沿河境内“碰”到红六军团特务团另一部。时任9师政委廖汉生、25团政委汤成功、25团2营5连连长黄新廷,后来都回忆过那天的情形:

  9师正要宿营,后卫25团被湘军周燮卿部隔断。天黑后,25团发现山垭口下面有一支队伍,常德善带领通信排和2营5连下去查看。双方在黑暗中打了几枪,对方匆匆后退。

  常德善带人抬着捡到的一挺重机枪,兴冲冲地回到垭口。他和汤成功分析:对方稍一接触就退去,不像是前来进攻的敌军。这时,侦察员拿着5连连长黄新廷拾到的一顶军帽跑来,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一看,大家不由得惊呼:“啊,红五星!”只见军帽上缀着一颗红布五角星。常德善兴奋地说:“我们莫非真的碰上了萧克部队!”

  常德善再次下山,与黄新廷前去喊话:“我们是红军!”对方从隐蔽处走出来,试探地问:“是贺龙部队吗?”

  常德善和黄新廷回答“是”,反问:“是萧克部队吗?”对方答复是红六军团特务团机枪特务营。常德善带领25团帮助对方收拢了人员,扛起他们的10挺重机枪,与师部会合。

  10月24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主力在印江县木黄镇会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原红三军7师改为二军团4师,9师改为6师,常德善为6师16团团长。

  03

  在南腰界庆祝会师大会上,冼恒汉与常德善相识,几天后成为一个团里的军政搭档

  1934年10月27日,红二、红六军团在酉阳县南腰界举行庆祝会师大会。冼恒汉在《南腰界庆祝会师大会》中记述了与常德善的初次相识:

  我和金团长认识了二军团16团团长常德善同志。他是山东人,满口北方话:“你们辛苦了!”常团长首先热情地说。

  “你们也辛苦了!”我们两人同时问候。

  常团长问道:“你们走了几个月,打了很多仗吧?”

  “三个来月,仗打了不少,别的都顺利,就是最近甘溪一仗打得苦,广西军阀想在甘溪消灭我们,可没有想到我们在这里会师了!”

  金团长说:“我们在黄平、施秉就听老乡到处传说贺龙的部队是‘神兵’,贺龙是‘活龙’!”

  常团长回答:“那是老乡称赞说我们跑得快,打得猛。我们走路确实快呀,常常一夜跑百十里,猛敲敌人一顿又走,到了宿营地再打一双草鞋天还不亮呢!”

  “真要向你们好好学习!”我和金团长同时说。

  10月28日,红二、红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发动湘西攻势。进军途中,冼恒汉调任红二军团6师16团政委。冼恒汉在回忆录《风雨八十载》中写道:

  第二天一早,部队还未出发,我就赶到16团的驻地,把命令交给常德善团长后,他高兴地抓住我的手一股劲地摇:“在庆祝大会上我们就像老战友一样无话不谈,现在你到我们团上来了,这太好了!欢迎,欢迎!”我说:“我初来人生地不熟,希望你多多帮助,我们共同努力工作,一定不辜负贺、任首长的信任和期望。”

  两个军团从会师时起,就互相帮助,互相交流。16团团长常德善与新任政委冼恒汉相互尊重,共同决策,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

  04

  在湘鄂川黔苏区,常德善带领16团立下了突出功绩

  1934年11月7日,红二、红六军团前卫6师夺占湘西永顺县城。从永顺出发,红二、红六军团乘胜再克大庸,常德善率16团进占桑植,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和省军区直接领导下,发动群众,恢复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建立地方武装,扩大红军队伍,开展土地革命,把桑植建设成为湘鄂川黔苏区的中心之一。

  1935年春,湘鄂两省国民党军联合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围剿”。4月13日至15日,红二、红六军团收复桑植城。4月底,红军主力东出慈利县。16团到慈利县三官寺开展土地革命,动员当地群众,组织起500余人的游击队,常德善兼任游击队长,对游击队员进行教育、训练,后编入16团。

  6月初,16团随红二、红六军团主力出击鄂西,取得忠堡大捷,随后回师湘西,围困龙山县城,16团担负城西南围困任务,常德善多次到前沿侦察守敌城防,组织坑道作业,带领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强攻。龙山屡攻不下,7月底,红二、红六军团撤围龙山,再次出击鄂西。

  8月3日中午,敌军85师进入宣恩县板栗园以东红4师、6师预伏地域,红二、红六军团相继发起攻击。在向敌攻击时,冼恒汉胸部被子弹贯通,常德善立即派警卫员、通信员把冼恒汉背下火线,不久他也被手榴弹炸成重伤。战至午夜,敌85师师部及两个团、一个特务营被彻底歼灭,师长毙命。身负重伤的常德善、冼恒汉被送到红二军团卫生部救治、疗伤。冼恒汉在回忆录《风雨八十载》中写道:

  在卫生部治疗了一个多月,常团长也能下地活动了。一天,他突然问我:“政委,你是广西人,怎么到湘赣红六军团来了?”

  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便转问:“老常,你这个山东人,怎么跑到南方来了?”

  老常嘿嘿一笑,幽默地说道:“政委,你别笑,我这个人像飞萤,哪亮往哪飞。贺龙是颗星,我就飞他这儿来了。”

  “你飞对方向了嘛!”

  “哈哈!”我俩开怀大笑。

  9月间,两人接到新的命令:常德善被任命为6师参谋长,冼恒汉调任4师政委。

  05

  在万里长征中,常德善参与指挥了一次次浴血奋战,组织了雪山草地的艰苦行军

  1935年秋,蒋介石集中兵力围攻湘鄂川黔苏区。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进行战略转移,连续突破两道封锁线,攻占湖南中西部广阔地区。其中,6师占领溆浦县城,广泛宣传党和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组织抗日民众团体和武装,补充了1000多名新战士。

  12月11日,国民党“追剿”大军围拢上来,红二、红六军团转往湘黔边。岁末年初,常德善参与指挥所部参加瓦屋塘、便水两次血战,随主力突破敌军围堵,进入黔东。

  1936年2月,6师进占黔西县城,两军团在毕节地区建立了川滇黔临时根据地和贵州抗日救国军等地方武装。3月,红二、红六军团在乌蒙山区展开千里回旋战。4月6日,6师攻占云南寻甸。8日,前卫4师在禄劝县普渡河铁索桥下游强渡后遭到西岸敌军阻击,红六军团准备随4师渡河时被敌人拦截,尾追而来的敌军也在逼近。9日,6师原路返回,赶到六甲阻击追兵,保障主力转移。在一整天的激战中,6师连续击退敌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的一次次集团冲锋。郭鹏后来在《六甲之战》中写道:

  能用的兵力,我们也全用上了,眼看敌人越离越近了,这时在17团阵地指挥的参谋长常德善同志,便发出了开火的命令。但是,敌人并没有后退,稍一停歇,又继续向上冲了。我们的机关枪不甘沉默,一齐叫响,才算把它压退了十几公尺。

  为了节省弹药,常德善同志下令停止射击。可是,敌人硬是顽固,一见我军的火力弱了,马上就翻转回身……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持续了很久很久。

  临近黄昏,6师在增援部队配合下击退了敌军,为两军团转移赢得了时间。6师连夜追赶上主力,贺龙称赞道:“你们这一仗打得苦!打得好!没有你们这一场苦战,全军就没有今天。”

  4月25日至28日,两军团胜利渡过金沙江,随后翻越大雪山,分两路继续北上。5月上旬至6月底,红二军团翻越三座雪山到达甘孜,继红六军团之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2日,红二、红六军团与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携手红四方面军,穿越草地,共同北上。

  万里长征路上,常德善恪尽职守。在一次次的血战中,他坚决执行上级指令,协助师长、政委拟订方案,组织实施,还时常带领一个团作战。在行军中,他组织侦察敌情、摸清道路,寻找通司(藏语翻译)、制定计划,安排宿营,特别是在雪山草地的行军中,他做得更加周密,也更加艰难。

  06

  在三军大会师的前夕,常德善临危受命,率队冒险逆行

  1936年9月上旬,走出草地的红二方面军兵分三路,发动甘南战役,攻占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右路6师于19日攻占康县,留下17团等就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参谋长常德善率16团、18团,由方面军副政委关向应带领,向陕南略阳出击。

  10月初,敌情突变,红二方面军在甘南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3日,红二方面军立即放弃现地,向北转移,抢渡渭水。廖汉生带领18团在成县五龙山阻击敌军,而后与师部会合,贺炳炎告知:“部队从徽县撤离时,已派常德善参谋长带着便衣侦察队到康县找17团去了。”

  在各部队边打边走、夺路北上之际,常德善临危受命,率队冒险逆行,南下康县。遗憾的是,康县已经失守,17团大部分人下落不明。敌情严重,不能久停,常德善率领便衣侦察队再次穿越敌阵,追赶主力。他们在重重堵截和严密搜捕下,跋山涉水八百里,终于在宁夏境内与师部会合。

  此前,红二方面军已于10月22日在甘宁交界与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

  07

  在陕西咸阳的尘封档案里,廖汉生、常德善等留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的大名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支援发动兵谏的东北军、西北军,防御国民党中央军进攻西安,红二方面军南下西安附近。次年1月,6师从泾阳县云阳镇移驻咸阳县北杜镇,一边整训备战,一边动员民众。

  在咸阳市档案馆,存放着50余张1937年咸阳县各联保(乡)为红军捐助粮油柴草的收据和凭条。这些捐粮收条中,夹杂着3张手写字条。其中两张字条写在铅印的名片背面,一张名片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军第六师政治委员廖汉生”,一张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军第六师十六团总支书记曾祥煌”。

  另有一张手写字条,内容为:“今收到,咸阳县南高联保粮食一斗三升正、花油一斤半、柴卅斤,是实为要。此致,军礼。红二方面军第二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戴文彬、参谋长常德善呈”。这张带有常德善署名的手写字条,连同两张红军名片,被列为珍贵的红色文物。

  08

  在冀中平原上,常德善和红6师战友贺炳炎、余秋里率领队伍,驰名大清河南北

  1938年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出席会议的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萧克从延安返回晋西北前线,并带回一批干部,其中包括在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习后留在延安的常德善、余秋里。师部驻地岚县,120师将400多名干部和青年学生编成直属干部大队,常德善任大队长,余秋里任政委。12月22日,120师师部率358旅716团、独立第1支队、教导团和干部大队挺进冀中平原。

  1939年1月30日,常德善和余秋里奉命带领干部大队抽调的104人,与716团抽调的三个连队,组建120师独立第3支队。支队成立的第二天,即开赴大清河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首战板家窝,再战葛各庄,三战封上村,打出了威风。不久,贺炳炎到任。

  昔日红6师的三位战友贺炳炎、余秋里、常德善,率领独立第3支队,沉重打击了日伪势力。由于支队长贺炳炎、政委余秋里在长征中分别失去右臂和左臂,第3支队又被人们称作“一把手”的队伍,驰名大清河南北。

  6月,常德善和朱绍田带领一批干部战士重返大清河北,组建120师独立第6支队,常德善任支队长、朱绍田任政委。余秋里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两人分别时的情形。常德善告诉余秋里:这次来,一是亲自把部队交给你们,二是向老战友告别。这一夜,两位战友依依不舍,一直谈到天亮。余秋里怀念道:

  想不到这是我俩最后的一次会面。1942年6月,常德善同志在肃宁县雪村的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常德善同志来自洪湖苏区,从战士、警卫员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曾任团长、红6师参谋长,在3支队、6支队工作期间,他把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了部队……

  每当追忆烽火岁月、缅怀牺牲同志,红军时期的老战友们总会想起常德善,想起他那独特的乡音、朴实的品格和冲锋在前的身影。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廖汉生连续两年来到冀中大地。在华北烈士陵园中的常德善墓前,廖汉生默默诵读着贺龙对常德善的高度评价,深情回顾共同经历的红军岁月;在肃宁县雪村的田野上,他仔细倾听着常德善同志壮烈牺牲的经过,为他的英年早逝深深痛惜;在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他反复端详着烈士的塑像,追忆战友当年的模样,献上一副挽联表达敬意:

万里长征同甘苦战友仰德高

一腔热血历生死人民夸善战

  (作者李迎选,系廖汉生同志秘书

  作者赵乾荣,工作单位: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9-05 11:14: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

下一篇:重庆大轰炸幸存者粟远奎:有生之年帮遇难同胞讨回公道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