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康敏:元城县一九四三年大灾荒是如何度过的
2021-01-02 15:45:10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点击:  复制链接

  元城县(现大名县卫东地区)人口稠密,多是飞沙薄地,没有水田,树木和果木、藤条较多,耕地多种花生、红薯,粮食产量低。广大农民过着贫困生活。由于日寇侵略,连年战争,树木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更加恶化,农民不能进行正常生产,群众生活更加困苦。

  一九四二年元城县和冀南大部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农业收成无几,冬小麦没有种上。一九四三年继续大旱,夏季绝收,落雨时过了播种季节,推迟了秋收时间,造成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的连年大灾荒。

  日寇于一九四二年夏秋四次大扫荡之后,在全县六个区内先后安了十三个大小据点,到周围村庄大肆拆民房,修炮楼,并到处抢粮抢物,使沦为敌占区的灾荒大大提前,灾情更加严重,形成一九四三年春以敌占区为重点的全县性大饥荒。

  饥荒开始时,群众为了维持生活便杀猪、杀羊、杀鸡。在家禽家畜统统杀光之后,变卖生产农具和日用柜箱、衣物和木料等。许多劳动群众为了活命,不得不忍心贱价卖出自己的土地(几斤粮食甚至几个窝头可买一亩地)。为了逃命,大批农民封门外出逃荒,卖儿卖女。许多青、中年恩爱夫妻痛哭离散,各自逃生。无力外逃的多以野菜、树叶、树皮、草籽、草粮为食,许多树叶被吃光,树皮被剥光,有的将皮绳煮煮吃掉。有些做父母的,由于无法养活自己的幼小子女,又不忍心看着他们活活饿死,知道共产党八路军和穷苦人一条心,不会见死不救,就趁我们在根据地召集开会之机,将自己骨瘦如柴的孩子丢在那里,每次散会后,都有几个无人认领的儿童在街头哭叫。县委即确定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收容抚养。许多老人病死、饿死,妇女普遍绝经,子宫下垂,青壮年身体普遍浮肿,无力进行生产活动。因死亡、外逃,全县人口大幅度下降,约有七十个村庄人口下降了80%,有的变成“无人村”。村庄街上,院内荒草丛生,一片凄凉。仅南李家庄就饿死、外逃一千多人,类似南李家庄的还有东西劝庄、孙甘店、孝廉、前后铁卜营、前后刘万税等一带村庄。在敌我边沿地区村庄的灾情虽好于敌占区,也较严重,在我根据地的村庄,由于有党和政府的领导,灾情大大好于敌占区和边沿地区的村庄。社会秩序也较为稳定。

  元城县是如何度过这次大灾荒的呢?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和全县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工作方针是:加强武装斗争,保卫群众,保卫粮食,精兵简政,领导群众生产自救,战胜灾荒,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敌武装斗争,开展反资敌运动,千方百计保卫粮食。因粮食是重要战略物资,敌人为占有粮食,经常派小股武装外出抢粮,并抓人作人质,强迫群众资敌、送粮。我们针对敌人的情况派县区武装和民兵深入到敌占区和交通要道活动,不断拦截打击外出敌人,使敌人不敢轻易外出抢粮。对群众深入开展反资敌教育,对极少数忠于敌人,主动资敌或借资敌贪污自肥的伪村长给予适当处置和打击,大大减轻了敌边沿区村庄灾民的负担,争夺敌我边沿村庄,扩大了根据地,缩小了敌占区。在我根据地村庄则发动群众开展藏粮运动,防止大股敌人带领敌区灾民到根据地抢粮。

  二、开展借粮活动。在我根据地的村庄,有些地主,富农家里还藏有余粮,有的甚至乘群众之危贱价收买灾民的庄基、房屋和土地。因此县委决定开展借粮工作。一方面号召群众开展帮亲、帮友、帮邻居街坊的“三帮”活动,提倡互助互借;一方面对有屯粮的地主富农,由村农会推选代表登门借粮,申明大义,借粮开条,保证有借有还,经过工作,许多开明的地主、富农慷慨地借出了粮食,还有不要借条自动献出粮食的。也有些恶霸、地主、富农,长期残酷剥削压迫农民,本来有囤积粮食,经群众多次登门说服动员,仍拒绝借粮,对这些人,由他们的佃户、雇工、债户起来当面进行说理斗争,揭发其剥削压迫行为,指出他们的财富、粮食都是从佃户、雇工、债户身上剥削来的,是佃户、雇工养活了他们。现在佃户、雇工、贫农忍饥挨饿,应该把粮食借出,通过这种办法解决了不少问题,对根据地村庄度过灾荒起了很大作用。

  三、以工代赈,运输粮食。在炮楼林立,一道道壕沟严密封锁的情况下,用车辆从外地运进粮食是不可能的,为了救济群众和解决机关、部队干部战士的吃粮问题,组织青壮年劳力,由干部带领,在县武装部队掩护下,通过敌人层层封锁线,到冀鲁豫边区濮阳、范县、冠县一带根据地,运输粮食,人背肩扛往返几百里。根据运输里程,将运回的粮食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分给运输的群众作为报酬和赈济,这样每次的运量虽然不大,但多次往返却大大解决了急需的军需民食问题。

  四、精兵简政,开荒生产,节约用粮。根据上级指示,为了度过灾荒,各机关部队进行了精兵简政,将老弱病残及多余人员作了妥善安置和处理。在职人员规定每人每天节约二两粮食,因为粮食很少,实际节约大大超过规定,最困难的时候机关部队也揭不开锅,有时每天只吃一顿饭,有时只煮点豆子,分二两充饥,机关普遍吃代食品。有一次,一地委的抗联领导同志到元城检查工作,让他吃了一顿净玉米面窝窝头,使他大发雷霆,大会小会没完没了地批评说没给他吃代食品。

  各机关部队普遍进行开荒生产,增产粮食。一九四三年夏末落雨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拉犁、拉耙、拉耧,开荒种粮种菜(当时荒地很多),解决了部分吃粮和吃菜问题。

  五、恢复生产,开展赎地工作,帮助失散的夫妻和卖出的儿童返回家园,与家人团聚。至一九四三年八、九月,灾情大大缓和,外逃群众陆续回家。由于人们身体过弱,有的因吃新粮过饱又有一批人病倒或死去;并且家中原有的农具、衣物都变卖了,粮种缺乏,生产生活仍有很大困难。县委和政府为解决上述问题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群众稳定生活,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恢复生产,发放购买牲口、农具的贷款;号召群众组织生产互助,广泛开展换工补工活动,为解决畜力不足,提出拉犁、拉耙、拉耧以人代畜,进行生产,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对劳模奖发大小农具和牲口等。经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得到恢复,但群众为了购置衣物农具等用品,又不得不将收获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结果形成粮价普遍下跌的情况。为此,县里成立了粮站,收售粮食,保护粮价,使农民免受损失。同时开展赎地工作,除贫苦上升户(原是贫民,没有或少有土地,因卖人口买了土地的户)外,其他卖地户均得到准许,按原卖价赎回自己的土地。这一工作还影响到敌边区村庄,许多售地户也按此办法赎回了自己的土地(敌边区日寇投降后又进行了赎地补课)。为了帮助被卖掉的妇女儿童返回家园与家人团聚,政府确定,几是为生活所迫卖出的人口,想回来的,政府一律给当地抗日政府写信,帮助解决。这样,除本人不愿回家来的外,绝大部分失散人口回来了,这一工作一直进行到日本投降以后。

  英勇的元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一面不断打击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面战胜特大灾荒完成生产自救任务。这种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应该代代相传。

  (来源:《大名文史资料》第8辑)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08-04 16:48: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霍竞吾:七·七事变后大名(元城、元朝)政情述略(1938–1945)

下一篇:董明清:大柳树底下的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