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
2018-03-08 18:27:53  来源:论文网,作者: 杨勇玲 许发磊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打击日寇疯狂进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干部的培养,当时各主要根据地都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抗战时期中共的干部教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动员全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再要的组织基础。

  一、抗战时期干部教育政策的实施

  注重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传统。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就着手创办了一些干部学校,进行干部教育。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党校等。

  抗战时期,中共继承和发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重视干部教育的方针。1937年5月,刘少奇在《争取全国民主统一与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大批训练军事、政治干部。过去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有经验的干部大批牺牲,我们要在最短期内补救这个缺陷,要训练上万的干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此后,党开始把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到了路线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为加强刘干部教育的领导,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8年11月决定组建干部教育部。1939年2月,干部教育部正式成立,张闻人任部长,拿维汉任副部长,具体负责干部教育的各项工作。1940年6月,中央干部教育部与中宣部合并称为中央宣传教育部,同年10月又改称中央宣传部。从这以后,中央宣传部就负责包括陕甘宁边区在内的各个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在明确了干部教育的闩的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宣传部相继发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节的决定》等等,进一步制定了干部教育的方针、政策。1942年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规定:“在闩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这种“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极大地推动了各级党组织对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视,以极大的注意力放在干部教育上而,逐步形成了干部学习的高潮。

  二、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实践

  有了正确的干部教育政策,中共随即陆续在延安创办了一批干部教育学校。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了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干部教育机构纷纷成立。除此之外,其他各根据地也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这些干部学校的相继成立,为充实革命队伍,保证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后来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实施干部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有必要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教育机构做点介绍。

  (一)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专门负责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学校。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党校。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进抵瓦窑堡,学校恢复建制,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管理,校长为董必武。12月初开始招生,先后办两期,第一期主要训练陕北干部,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第二期主要是传达学习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的决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936年6月,党校迁到保安。学校设1个高级班和8个普通班,还增加了白区工作班和白军工作班,专门培训到白区和白军中去做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的干部。同年10月,党校迁到定边,和红四方面军党校合并,学校的规模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于1937年1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亦于2月辽至延安。同年5月,董必武调任抗大第四大队政治委员,李维汉接任中央党校校长。1938年4月,李维汉调任陕北公学副校长,党校校长由康牛继任。

  1941年底和1942年2月,中央党校进行了两次改组。1943年3月,中央决定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改组后的中央党校,其办学方针是实事求是,其根本任务是以批判和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和发展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作风。党校的彻底改组,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上是一次重要事件,它为党校的建设和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马列学院

  马列学院是党创办的第一所专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的学校,成立于193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马列学院主要是培养党的宣传工作和理论工作干部,先后办过8个班,学员约1000人,院长由张闻天兼任,副院长为王学文。学员主要是延安各机关、前方及各抗几根据地做过实际工作的同志和在抗大、陕北、中央党校学习过的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并具有学习和研究理论的条件。学院的课程有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党的建设、中国近代革命史、西方近代革命史、联共党史和哲学等。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根据报告精神马列学院于1941年7月改组为马列研究院。要求对马列主义的学习与研究要有根木的方向性的改变,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教室,走出书斋,到丰富的实际生活中去。

  1941年8月,马列研究院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明文规定中央研究院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直属中共中央宣传部。这样,就把培养党的理论研究干部同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更好地联系起来了。

  中央研究院院长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实际工作由副部长李维汉负责,副院长为范文澜。中央研究院先后办了两年,1943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研究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合并,成为中央党校的第三部。

  三、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影响

  抗战时期中共的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中国

  的特殊国情,并结合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开展起来的。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创新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一,教育并培养了大批干部,储备了人才。经过八年的干部教育,我党培养了足够的干部队伍。抗大总校办学九年间,“前后共培训了8期干部,计培养干部29072人”,抗大十二所分校,“共培训出10多万名抗日军政干部”,其他一些干部学校也都硕果累累。1936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红军总数只有几万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党领导的其它形式的抗几力量和大量的从事地方工作和敌后地下工作的干部已达几百万人,这支干部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高于从前任何一个时期,他们成为中国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这支干部队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很多人还成为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最基本领导力节。

  第二,把“生产劳动”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开创了教育与牛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形势,贯彻并发展了这一原则。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对延安的青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说:“延安的青年不但本身团结,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点更加是全国的模范,延安的青年干了些什么呢?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他们在实行生产劳动,开发了千市万市的荒地。开荒地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

  1943年,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大力发展学校的生产事业。各根据地的干部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都把生产劳动列为学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要求把学生参加劳动列入教育计划,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学员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参加生产劳动。这种生产劳动,一方而可以减轻政府及老百姓的负担,同时,还可以使青年知识分了养成劳动习惯和观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教育模式,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与所用相结合。中共中央书记处1940年1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首条即指出:“全党干部都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习的决定》又强调:“同前延安干部学校的基本缺点,在于理沦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为了纠正这种毛病,必须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书本上各项原则的死记与背诵。”根据中央精神,各干部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上都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各学校教育内容都围绕一个中心,即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把教学与边区建设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在教学中讲形势、讲任务、讲政策等问题来加强政治教育。同时,还通过参加各种社会话动,组织学牛进行宣传,向群众讲边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助群众计算土地产量,从而对学生,也刘群众进行抗战教育。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过去教育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更是同时期国统区大学教育不可比拟的。干部教育中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是宝贵经验,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党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里进行的干部教育工作,纯洁了队伍,培养了干部,奠定了理论,为中国革命的全向胜利,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开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08 18:30: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新发展

下一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