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理论创新及其启示
2018-03-08 17:32:19  来源:论文网,作者: 张志强   点击:  复制链接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理论创新

  (一)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共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即是毛泽东思想,这主要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也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理论创新。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我们党当时还比较年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深刻。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没有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然而,这一时期,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自觉性还不够,尤其是王明的“左”倾教条错误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后,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结果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使我们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惨痛的教训教育了党,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党的中央领导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到达陕北后,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彻底肃清王明的“左”倾教条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统一人们的思想,1942至1945年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经过延安整风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

  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 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列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所谓思想路线,也就是认识路线,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确立的。

  和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一样,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古田会议决议》和《反对本本主义》之中对思想路线的问题就进行过论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生吞活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3〕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年5月19日,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4〕。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的又一大重要理论创新,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   (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思想指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概括和总结的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论述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大革命的实践中,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建党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进而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义会议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两个中国之命运的选择和较量中,毛泽东系统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抗战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建国前期,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是在延安时期系统论述的,它是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又一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的科学指南。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启示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

  坚定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事业,为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的宏伟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是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的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是延安精神的灵魂。1938年6月,毛泽东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用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5〕 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可以说,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就不可能有延安时期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我们要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进行正确理论创新的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力量以及广大群众拥有坚定不移地为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方向,拥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是延安时期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立足于中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正确的理论创新,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既有结论,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智慧,破除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而才开辟了理论创新之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确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可见,立足于中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大力加强党风建设,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整风运动,是党在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根本保证

  理论创新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仅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与社会实践,根植与人民大众之中,延安时期理论创新的伟大成就要归功于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归功于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整风运动,从而为党在延安时期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综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艰辛的理论创新,产生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延安时期是理论的大繁荣,大发展时期,总结延安时期的理论创新及其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3.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4〕〔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08 17:34: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教育及其当代启示

下一篇:略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及其启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