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特点
2018-03-07 16:09:20  来源:论文网,作者:陈许  点击:  复制链接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其领导的文艺工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之下,中共的文艺工作呈现出了战时特点。以抗日为中心,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文艺界抗日力量,为抗日而讴歌,为工农兵讴歌,在继承优秀传统文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一、坚持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实践

  在现代中国,文艺与普通大众的关系一直是众多文艺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五四”时期“白话文学”、“平民文学”的倡导“奠定下中国新文化的方向:通俗化,大众化,一般化。”①三十年代文学大众化思潮的兴起预示了文学走向大众的历史必然性。然而由于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局限和险恶的政治环境等历史、现实原因的制约,中国的文艺是不可能为普通大众所拥有的。但是,历史却为中国的文艺大众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抗战爆发后“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的隔阂”,他们“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他们的笔,来发动民众”。②

  在全国文艺界的抗日救亡浪潮中,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文艺以及其他的一般艺术,是人民大众日常最接近的文化食粮,二十余年来,中国新文艺新艺术没有对于这种旧文艺旧艺术的传统的接受,尽了最大的可能。……忽视旧文化上旧的民族形式,则新文化的教育是很困难深入最广大的群众的。因此,新文化的民族化(中国化)和大众化,二者实是不能分开的。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从抗战一开始就指出了解放区文艺的基本走向:大众化。也就是说,要让文艺工作者“从为工农兵群众而创作,为工农兵群众演唱;到工农兵群众自己创作,大家创作,工农兵群众自己演唱,大家演唱”。④

  大众化文艺继承了苏区的文学传统,就是“普遍化,深入群众,虽不高深,却为大众所喜”。⑤虽然这种大众化的文艺有利于文艺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但却不利于文艺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大众化使文艺价值减低,迁就群众”⑥

  这里的文艺运动的一贯方向是为了大众,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准,并动员他们参加解放斗争。⑦

  那么,这就要求文艺发挥功利目的,如此,文艺必须大众化。而且只有大众化,才能更好的发挥文艺的宣传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解放区的大众化文艺逐渐系统化。1938年11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新阶段》一文,提出“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⑧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引言”特别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⑨至此,《讲话》的发表,大众化文艺成为解放区主导的、乃至唯一的潮流。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东方新文艺

  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给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工农兵群众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在报告中说:“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唯心论、教条主义、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⑩他的讲话,提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认识。紧接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掀起了向陕北民间文艺学习的浪潮,并对文艺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造。

  在传统文艺与现代文艺的关系上,艾思奇认为,抗战时期的新文艺,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而且要吸收优秀的传统文艺。他指出:抗战时期的新文艺,应该是“把五四时期以来所获得的成绩,和中国优秀的文艺传统综合起来,使它向着建立中国自己的新的文艺的方向发展,是为着建立适合于中国老百姓及抗战要求的进一步的发展”。徐懋庸和周扬认为,利用旧形式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套用,而是在利用中加以改造和创新。他们说:对于旧形式,“采用之际,或有改造,这改造就会使旧形式渐渐变为新形式”,要“在批判的利用和改造旧形式中创造出新形式,因此,以为旧形式的利用,只有抗战宣传上的效用,对于新文艺并无积极意义和价值,这种意见之不正确,就毋待反驳了”。

  忽视文化上旧的民族形式,那么新文化就很难深入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生动地、理智地、科学地把民族旧的文化改造为民族的新文化,把新内容由旧形式表现出来,使文化新内容得以最广泛地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使新文化新内容不断地征服旧形式,不断地使旧形式成为文化新内容的附庸,从而过渡到文化新形式。

  关于民族文艺与西洋文艺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新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由于旧文艺或传统文艺也就是民族文艺,而新文艺则主要是外来的西洋文艺,因此,从旧文艺与新文艺关系问题的讨论又引发出民族文艺与西洋文艺关系的讨论。在抗战初期的1939 年,艾思奇就发表了《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一文,详细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他呼吁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民族的新文艺,也即是要以我们民族的特色(生活内容方面和表现形式方面包括在一起) 而能在世界上站一地位的新文艺。没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东西,在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的作家如果要对世界的文艺拿出成绩来,他所拿出来的如果不是中国自己的东西,那还有什么呢?”

  总之,这个时期的文艺创作在创造新形式,探索新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改过去文艺作品中那种“欧化”的倾向,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表现了东方新文化的特色。

  三、尊重、关怀、引导、支持文艺人才

  中国共产党为了扩大自身的队伍和更有效地组织抗日,将知识分子工作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多次通知北方局、南方局等各地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要求他们要像与敌人争国土那样争取知识分子。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多次阐明知识分子政策,并对知识分子的使用、生活待遇等作了具体规定,增强延安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同时,党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欢迎中外人士参观访问,扩大了共产党与延安在民众中的影响。在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个决定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文章中,他也强调了:“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只要是愿意抗日的比较忠实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多方吸收,加以教育,使他们在战争中再工作中去磨练,使他们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并按照具体情况将具备了入党条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吸收入党。对于不能入党或不愿意入党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应该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共同工作关系,带领他们一道工作。”以致到1937-1938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至1938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人数已达数万,包括教育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等各个知识阶层。众多的知识分子到达延安后,为了促使其阶级属性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作了很大的努力。自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先后组建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等17所学校,组织成千上万的延安知识分子和青年进校学习。中央领导也经常到各校讲课,作时事报告。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众多的知识分子逐渐转变阶级属性,成为共产党追随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者。其中,有许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陕北公学从1937年9月至1939年6月间,共培养学员6000余人,其中约有3000人被发展入党。抗大第二期共吸收外来青年知识分子609人,毕业时有427人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中央特别关心文艺工作的开展。除了讲话之外,毛泽东还有许多关于抗战文艺的指示、题词和题名,甚至帮助解决纸张问题,有力地指导和支持着抗战文艺的发展。刘白羽到达延安后,曾给毛泽东写信要求上前线,搜集材料和写作,毛泽东约见了他和金肇野、汪洋、林山等,并同意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到前方工作。毛泽东还当场给他们这个团体命名为抗战文艺工作团,并给八路军各级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介绍信,希望他们大力支持并提供一切方便。抗战文艺工作团正式出发时,毛泽东又给各政治部发出专电,请他们予以帮助。

  1938年5月23日成立的民众剧团,也是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组建的。之后,他又向该团捐资400元,帮助买了毛驴、汽灯等,供演出使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民众剧团团长柯仲平说:他们下乡演出很受欢迎,老乡送给剧团许多花生、鸡蛋,他们一路走一路吃。谁要找民众剧团,顺着地上的花生皮、鸡蛋皮走准能找到。毛泽东和大家一起鼓掌,笑着说:那你们要好好为群众演出,不然就没有鸡蛋吃了。知道这是毛泽东对他的鼓励,柯仲平连声说:一定,一定!

  四、服务于抗战背景的现实需要

  大敌当前,民族危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主题。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文化政策便紧紧围绕团结起来共同抗日这一目的。而制定适合军队特点的部队文艺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部队文艺运动,提高战斗情绪,活跃部队生活,鼓舞官兵斗志,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在重庆《中央日报》主编的副刊《平明》面世,他在类似发刊词的编者的话里有如下一段文字:

  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梁实秋所谓“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风雷激荡的年代,需要文艺工作者创作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之讴歌、为之呐喊、为之呼吁、为之服务。同时,这样一个时时都将发生动人心魄、憾人心灵的剧烈变化或重大事件的非凡年代,也向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特殊的时代要求和崇高的历史使命。

  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反复强调“抗日的政治动员”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怎样去动员呢?毛泽东提出了多种方式:“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 靠干部人员。”由毛泽东等“鲁艺”发起人起草的《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中也指出:“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由此可见,文艺宣传、鼓动,无疑是多种政治动员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因为文艺作品比实际生活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因此它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从文学作品的创作来看,反映阶级斗争、民族解放斗争新题材、新主题的作品占主要地位,是延安抗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文学来源于生活,随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大批反映实际斗争的全新主题的作品创作出来。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所收入的177篇作品为例,其中以抗日战争和军队为主题、题材的作品101篇,占总数的57.06%;以农村土地斗争和其他各种反封建斗争为主题、题材的作品41篇,占总数的23.16%;以描写工农业生产为主题、题材的作品16篇,占总数的9.04%。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反映民族解放斗争,阶级斗争和劳动生产的作品成为当时文艺创作中压倒一切的主题。(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注解

  ①《大公报》社评:《中国文艺往哪里走?》《大公报》,1947年5月5日。

  ②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文艺月刊?战时特刊》,1938年第9期。

  ③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解放》,1938年第39期。

  ④“七七七”文艺奖金委员会:《“七七七”文艺奖金缘起及办法》,《抗战日报》,1944年3月2日。

  ⑤丁玲:《文艺在苏区》,《解放》,1937年第3期。

  ⑥邓拓:《三民主义的现实主义与文艺创作诸问题》,《边区文化》,1939年第1期。

  ⑦可夫:《延安在文艺上的进步》,《解放》,1938年第47期。

  ⑧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⑩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8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文艺突击》第1 卷第2 期。

  徐懋庸:《民间艺术形式的采用》《新中华报》1938 年第4 号;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艺》1940 年第1 号。

  《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文艺阵地》第3 卷第10 期,1939 年9 月1 日版。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46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481页。

  毛泽东等:《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61页。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07 16:14: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初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探索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