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共湖南省二委的建立,各地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2014-08-16 09:29:09  来源:《湖南人民革命史》  点击:  复制链接

  一、抗战前夕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状况及湖南特委的建立

  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前夕的10年间,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阀何键残酷屠杀与镇压,湖南的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除湘鄂赣边境、湘赣边境与湘南外,其它地方摧残得所留无几。在长沙,刘道衡领导中央特科长沙工作组,除了向中央提供湖南国民党军队的有关情报外,还秘密发展了一批青年入党,并积极推动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直到长沙文夕大火前夕,特科成员一部分撤退到衡阳,建立淸潭小学据点,坚持到解放战争时期。除此之外,1935年3至4月间,中共湘鄂赣省委派李明秋、袁仲贤到长沙县铜官镇,沿湘江一带发展党的组织。5月中旬成立中共湘江特委,在长沙、湘阴、益阳等地开展工作,先后组织了铜官区委、湘阴樟树港区委、益阳黄万泰染织厂支部。中央特科长沙沙工作组和湘江特委的工作范围虽然狭小,但它是抗战初期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工作的基础之一。

  “七七”节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给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恢复以极有利的条件。平、津、沪、宁等地沦陷,一批高等学校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张天翼、翦伯赞、谭丕模、田汉、陈润泉、刘良模、杨东莼等先后转来长沙,他们中不少是共产党员,仅新建的国立联合大学中就有共产党员20多人。9月,吕振羽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回湘开荒”之命到长沙,与刘道衡取得组织联系后,团结回湘文化人与长沙市文化教育界进步人士,以自治、含光女校、育英小学读书会为活动阵地,并以中共党员与进步文化人为基础,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这一批从外地回湘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及青年学生中的中共党员,成为恢复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时,从湖南各县一些监狱中释放及大革命失败后远离家乡的农村党员干部,抗战爆发后陆续回到家乡,如溆浦、安化、湘乡、宁乡、临湘、汝城等地,就有一些共产党员在当地联络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和进步知识青年,积极开展抗日活动,恢复党的组织。另外,随着外地机器厂、兵工厂、抗战团体往湖南迁移,送来了一部分党员。这些零散的党员,也成为中共湖南地方组织重新恢复建立的组织基础之一。

  全省范围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各地以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为核心的抗日团体建立,以及中共部分基层组织和党员恢复活动,迫切要求建立全省中共组织的统一领导。1937年11月,任作民受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和中共湖北省工委委派,回湘开展党的工作。他抓紧利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八路军驻湘通汛处的密切配合下,首先与平、津等地回湘的文化人和学生中的党员建 立组织关系,依靠他们建立了长沙临时大学和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党支部。同时,一面派人到铜官、樟树港、益阳等地整顿原有组织,布置工作;一面派人去常德、湘潭、浏阳、衡山、衡阳等地开辟工作,恢复和发展组织;还通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联系失散 党员。至年底,在长沙、益阳、湘阴、衡山、衡阳湘桂铁路、浏阳、湘潭、常德等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区委2个,支部24个,有党员200多人。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中共湖南特委,以任作民、袁仲贤、罗其南(未到任)三人为常委,任作民为书记。特委的建立,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工作的新开端,它结束了过去党组织分散及陷于停顿的局面,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开展建党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特委十分重视舆论宣传工作,以中小学为依托,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组织各种读书会、宣传队,进行演讲、座谈、演戏、慰劳、支前等工作,大力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扩大党的影响,使党的抗日主张深入人心。湖南特委建立的时间虽短,却做了很多工作,为中共湖南省工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

  1937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撤销,成立中共湘赣边特委,谭余保任书记。湘赣特委决定将中共攸(县)、醴(陵)、萍(乡)县委改为中心县委,书记何德彪。中心县委成立后,大力发展党组织,开展救亡活动和统战工作。同年12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改为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直属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特委根据新的形势,派干部到各县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二、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为贯彻中共中央全面抗战路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湖南抗日救亡活动的领导,1937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派高文华、郭光洲、欧阳奔程(欧阳方)、白云华(王铁铮)等到湖南工作。他们从延安出发,途经武汉时,正值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次年1月7日长江局讨论湖南工作,任作民、高文华参加了会议。会上,任作民汇报了湖南特委的工作情况。会议指出湖南党组织的任务是:加紧党的新政策宣传,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而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村中的群众运动。并决定将中共湖南特委改为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由高文华任书记。1月16日,以高文华、任作民、郭光洲组成的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在长沙秘密建立。

  此时,省工委在全省的工作范围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于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县市。在湘北与湘南,则有湘鄂赣特委和湘南特委,二者所辖是原湘鄂赣、湘赣革命根据地及湘粤赣游击区各县的党组织,也隶属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省工委除与湘鄂赣特委和湘南特委的工作相互联系与配合外,主要工作是 根据长江局的指示,以省城长沙为中心,在全省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贯彻党中央全面抗战路线,开展党的统一战线与群众工作,恢复发展党组织。在此方针指导下,省工委制定了3个月工作计划(2、3、4月)。首先抓舆论宣传工作,于1938年1月25日创办《观察日报》,由黎澍任总编辑;支持田汉、廖沫沙创办并主编《抗战日报》。同时,在长沙及全省各地设立“战时书报供应所”、《新华日报》推销处(所)和书店,大力推销各种进步书刊;选摘党报、党刊上的社论编成《解放文选》,与有关统一战线指南、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书籍一起,通过各级党组织和抗日团体推销,并利用读书会、讲座会等一切机会,向广大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策,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省工委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工作关系是:省工委秘密地负责党的组织发展、干部调配及领导群众团体的工作;通讯处着重公开做各党派上层方面的统战工作,同时配合省工委工作计划开展活动。自此,党在湖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及恢复发展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省工委重视发展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一面派干部加强对 文抗会、妇工委、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等团体的领导;一面抽 调得力干部章蕴、陈永清、欧阳方、苏镜、白云华、李文定、彭 援华、刘超、翟根甲、李服波、王南秋等人沿粤汉铁路去平、岳、 临、浏、醴、衡、郴,沿沅水、资江去湘西、益.阳、南华安等地 区,以巡视员的名义,帮助各地恢复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动员 育年参加民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省工委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培养党的干部。为提高党员的马列主义水平及干部的素质,1938年3月初在平江开办了党的短期训练班,培训县以上干部30多人。训练班由欧阳方主持,学习党的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游击战术、唯物辩证法等课程。由于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党员的大量增加,省工委设立由帅孟奇等5人组成的宣传教育委员会领导全省党的训练工作,相继在长沙、邵阳、衡阳等地举办党训班7期,训练区级以上干部200多人。同时各级党组织举办党训班、游击干部训练班,或其他干部训练学校,并兼收群众进行训练,从而普遍地提高了全省干部和党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为了加强省工委的领导力量,1938年5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又派聂洪钧来湘,省工委由3人增至5人,书记仍为高文华,.组织兼军事部长聂洪钧,统战部长兼长沙市委书记任作民,民训部长郭光洲,宣传部长谭丕模(民国大学教授)。省工委制定了以军事、民训、工运为中心的3个月工作计划(6、7、8月)。省工委在领导群众进行党的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策略开展活动。

  根据长江局应把军事工作放在首位的指示,省工委成立了军事部,并根据特定的环境,研究了开展军工作的方针与策略。由于国共双方商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不能独立抓武装的规定,省工委重点是加强军事统战工作,选派一些干部和进步青年到国民党的驻军、各兵工厂及各种军事学校、地方自卫队、民众武装 和伤兵中,争取进步人士,开展党的工作。以利由外部转入内部起主导作用。当时,省工委在二〇〇师、交通辎重学校、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二十集团军干训班等军事单位都发展了中共党员,成立了中共支部,积极开展军事统战工作。同时,各地中共组织还注重训练游击人员,如岳阳、华容、南县、安乡等地组织训练游 击队和自卫队。但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侵占湘北,而国民党军大军云集,与日军在湘北数度交火,给中共湖南地方组织进行军事工作造成了困难。待湖南大部分地区沦陷时,又因准备不足,未能及时组织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争。

  民训工作是民众力量的真正动员。省工委利用张治中大办民训之机,指示各地党组织积极动员党员参加,并获得一定进展。如在一、二期民训中发展了党员;在乡保长竞选中,有一些同志当选,获得基层政权。这种全省性大规模的民训运动,为党的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全省人民受到一次抗日救亡教育。

  省工委加强工运工作,在全省开展合法的工会活动。对长沙及各地的行业工会进行了改造,采取了争取改造工会上层,充实工会下层,将公开的上层活动与秘密的下层活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开办工人夜学班,创办《抗战工人》报,以推动工运的开展。同时,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工人党支部60多个,有党员1000余人。在长沙、益阳、常德、南县、安源等市(县)委建立党的工人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人争取经济和政治权利的斗争,为工运工作开辟了阵地。

  1938年7月,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又增派蔡书彬参加省委工作。为了加强青年工作,省委决定设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由于刚(后为李锐)担任书记,同时成立湖南“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由李锐任队长,并在各县建立“民先队”,在青年中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广泛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当九江失守,武汉、湖南危急时,社会上的“亡国论”一时甚嚣尘上。针对这种情况,省委于1938年8月13日发表了《中共湖南省委为保卫湖南宣言》,指出保卫湖南的有利条件是:湖南人民有着革命的历史传统和坚强的民族性与奋斗精神,边区广大人民有多年游击战争的经验。但实现保卫湖南的任务,也还有着国民党阻碍人民起来抗日的不利因素。宣言提出了保卫湖南的六项措施,其中最重要一项是:“改善政治机构,惩治贪污昏恶,吸收和选拔廉洁守职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一切公正有能力的人才到各级政治机构中,加强抗战领导与抗战动员。”并号召全省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巩固统一战线,支援前线。同日,省委又通过进步团体“明日社”,联络工、商、农、军各界及各党派团体,分别在长沙河西及省教育会坪举行纪念“八一三”一周年示威大会,有5000余人参加,提出了为统一战线与民主而斗争的口号,并散发了省工委的宣言和传单,此次集会表达了湖南共产党员的抗日决心,鼓舞了全省人民抗日的斗志,但是也严重地暴露了党的组织,影响后来党的工作开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战线的方针政策,中共湖南省委加强了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在各级党委中设立统战部,先后指定了党在各地的公开代表:通讯处徐样立、省委任作民、湘南特委王涛、耒阳李振鹏、岳阳彭禝华、衡阳李华辑、汝城何秉才、溆浦翟根甲和湛鸿章、湘乡王俊恒、南县文士桢等。同时,省委通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桂东和平江等地新四军留守处、战时书报供应所、观察日报、抗战日报、塘田战时讲学院、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湖南妇女工作委员会、文抗会、基督教青 年会等统战机关和团体,广泛进行统战工作。在省委统战部统一指导下,他们以公开或半公开的身份,就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等问题,与党、政、军、商、学、文化、教育及社会团体等各界人士广泛协商,积极开展统战活动。省委还经常研讨统战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对国民党各派矛盾的利用和合作;民运中的组织形式、斗争策略、宣传口号等。并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左倾向和作风,进行教育和斗争。当时,统战工作中也有值得注意的教训,主要表现在公开统战活动多,而秘密的统战工作少;极少培养必要的生根于国民党、政府、军队中的统战干部,甚至把个别同志以及一些原在社会上和政府中有地位、井同情共产党的人弄得很红而不能立足。

  三、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中共湖南省工委建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各县、市开展各级共产党组织恢复和重建工作。1938年1月,成立中共长沙市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任作民(兼),辖10多个支部,约60名党员,不久,丁务惇接任书记。5月,中共长沙市委员会正式成立,书记任作民(后由宋濂接任)、组织部长吴继洲(后邹克之)、 宣传部长宋濂(女)、农村工作部长毛达恂,委员还有萧敏颂、陶家干、孙伟;市委下辖南北两个区委及青年、妇女两个工作委员会。长沙市工委首先在抗日团体及教育界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在教育界建立了湖南大学、民国大学、周南女校、育英小学、自治女校等党支部,并以这些学校为党的活动基地,开展群众抗日救亡活动,从而逐步地扩展到在职抗会、青年会、新声歌咏队、记 者会、电信业、铁路员工、店员、难民和伤兵中建立党支部,连同以前建立的文抗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妇工委中的党组织,形成了长沙各界抗日团体中党组织网络,成为推动长沙市抗日救亡的核心力世。同时重视在工农群众中进行组织发展工作。发动工人开展合法的工会运动,吸收优秀工人入党,先后在第一纱厂、黑白铅炼厂、电灯厂、铜元局、泥木、织造、理发、缝纫行业中建立党的基层支部。在长沙市郊发展党员,建立农民支部。

  1937年冬,省工委派李服波去南(县)华(容),利用旧关系恢复青年学生和教员中失去组织联系的党员的党籍,发展进步人士入党,于1938年2月建立中共南华工作委员会,书记李服波。后改为南(县)华(容)安(乡)石(首)公(安)工委,由曾淳、郭桂生、段广生、文士桢组成,书记曾淳。省工委还派帅孟奇到常德,依靠大革命时期的老关系,秘密发展党员,串连逃外返乡的数名地下党员,于2月中旬建立了中共常德特别支部。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至1犯8年4月,在省工委领导下的50多个县中,已建立长沙、南华安、溆浦、岳阳、益阳、湘潭等6个县工委,党员800多人。起初由于各地在党员发展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关门主义倾向,使党组织发展很缓慢。党内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后,党组织有较大发展。

  1938年6月,中共湘南特委划归省工委领导,书记王涛(兼统战部长)、组织部长周礼、宣传部长卢良(兼青年部长)、农运部长郭琏(谷子元)、军事部长张春林,年底增选职工部长李明秋、委员顾德胜。湘南特委领导郴县、耒阳、安仁、常宁、宜章、桂东、资兴、汝城、永兴、桂阳、临武等县的党组织。特委还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办书店,推销《新华日报》、《观察日报》等进步报刊,并派人参加民训班,培训抗日干部。

  1938年7月,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党员的决议》,提出“猛烈发展党组织,建立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口号,集中力量放手发展党员,从1938年7月至10月,全省在70余县中建立了17个县委、10个县工委,5个地方建立特区委、特支或总支,党员由800多人猛增至3000余人。在长沙,中共党员由3 月的160来人,扩大到645名(其中工人占20%,农民占34%,学生25%,自由职业10%,店员和其他各占5%)。党组织处于半公开状态。由于过分地追求数量,各地出现了有些不顾质量的现象,经过批评指正方才得到克服。

  1938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派白云华(王铁铮)去常德,在常德特支的基础上,建立常德中心县委,书记白云华,组织部长苏春成、宣传部长余克伦、妇女委员李英华(女),领导常德、桃源、澧县、临漕和汉寿等县的党组织。

  1938年10月,在长沙成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由尹泽南、陈楚、梁春阳组成,书记尹泽南。工委机关设沅陵,领导溆浦、辰溪、沅陵、乾城、凤凰、芷江、泸溪、晃县、大庸、麻阳等县党的工作,

  1938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将岳阳县委划归湘鄂赣特委领导。12月,特委将岳阳县委改为中心县委,领导岳阳、临湘、湘阴和湖北通城四县党的工作,书记彭援华(后杨乐如),组织部长杨乐如,宣传部长王养直。

  中共湖南省委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方面是由于团结抗战的局势尚处在上升时期,张治中主持湖南省政府工作,支持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另一方面是省委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全面抗战方针和政策,并派大批干部到各地开展工作,将抗日团体的公开工作与党的秘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公开的抗日活动中发 现、考验和培养先进分子,秘密发展进步分子入党,在全省抗日说团体中普遍建立了党支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了湖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责任编辑:刘帅 最后更新:2014-08-16 09:31: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

下一篇:中共常德党支部开展抗日宣传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