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什么人才有资格报考黄埔军校?
2017-05-21 10:24:54  来源:今日头条  点击:  复制链接

      按黄埔军校的招考简章,报考学员应具备旧制中学文化程度,身体素质及政治思想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不过话虽如此,在第一期乃至前几期的招生中,由于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除广州一地可以公开招生外,其他省份均采取秘密招生的形式。

  由此,报考人员相对有限,各种要求也难免放松,如一期生徐向前在回忆中记述的:

  当时他和十几位山西同学虽然在政治、作文等科目上考得不错,但数学、三角、代数这些没有基础,几乎交了白卷。

  而正当他们感到沮丧之时,榜发下来,山西的这十几位同学全部被录取了!

  当然,徐向前等人可能因为是北方人,加上文化基础、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都顺利录取了。

  各省学员入学情况的差异很可能与黄埔军校最初拟定的招生政策有关。

  按计划,黄埔军校拟在各省及湘、粤、滇、豫、桂五军中各分配10到15个名额,加上特招国民党先烈遗孤20人、机动名额9人及备取生30至50人,总数在350人左右。

  但是,后来到广州参加总试的人数达到1200余人。在此情况下,军校筹委会决定扩大招收名额并最终录取正取生350名,备取生120名,共计470人。

  黄埔一期生中,情况也各不相同。首先,各省报考学员人数不一,北方人数偏少而广东、湖南、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较多,其竞争程度也不一样;

  其次,学员年龄相差较大,大的如胡宗南、李之龙、范汉杰都接近30岁,而小的未满18岁甚至个别只有16岁的;

  其三,学员的学历高低不等,一般为中学文化程度,但也有小学及大学学历的,其中还有两位留学生,即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顾浚和留学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的宣侠父(两人均为中共党员);

  其四,学员的个人经历大不相同,有的刚从学堂毕业,而有些如李之龙当时已任鲍罗廷英文翻译兼秘书,而范汉杰也已是桂军中校参谋(两人均为破格或保荐录取)。

  黄埔一期经总试入学的共470人,其中分为四队,正取生为第一、第二、第三队,备取生为第四队。

  此外,程潜所办陆军讲武堂的158人也于后来并入了黄埔一期,即第六队(第五队是黄埔二期队号)。

  如此算来,最初学员加上第六队及陕西、四川后来补送的学员,黄埔一期最终合格的毕业人数为645人(一说635人)。

  黄埔军校,一个离我们远去一个学校,虽然如此但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校。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所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后在武汉、长沙、潮汕、南宁设立分校。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事和政治军官,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在南京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黄埔入学要求个人政治思想上要“了解国民革命须速完成之必要”、“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既有笔试,又有口试。笔试考作文、政治、数学;口试则考察学生对三民主义的了解程度及个人志趣、品格、判断力。以下是其招生条件如下: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与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22-12-21 10:00: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王文燮:两岸应共同传承黄埔爱国精神

下一篇:抗战最危险的一仗:黄埔学生血洒鄂西74年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