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所知道的何志浩将军
2018-03-23 14:06:56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象山县委员会 政协办公室  点击:  复制链接

  何志浩将军,儒雅洋人,本家长辈。我只在14岁那年(1947)清明节之后,因同路越西沙岭而邂逅相遇,交谈过半小时。其生平事略,多从另一位长辈敏求公的转述及有关诗文的阅读中得来。敏求公与志浩将军系叔侄,两家过从甚密,晚年虽隔台海,仍多诗文往来。

  一

  何志浩将军(1905—2008)出生在象山儒雅洋一个轻名利、安淡泊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炳辉先生饱学而家贫,一生奔走于辛亥革命,是象山著名的辛亥志士。何志浩幼承庭训,敦厚好学,小学毕业时名列前茅,因家贫就读于宁波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半工半读。

  促使他家庭发生大变故的是一次救人反而被诬的事件。据何志浩在《先父哀启》中说:

  民国十三年(1924)七月二十一日,族叔被匪掳。时先父因足疾在家,经其妻请,偕王昆元等亲探匪窟,设法取赎。期间出死入生,艰辛饱尝(匪勒赎金5000大洋,结果以3500元赎出)。事后族叔无良,非惟不感,反诬通匪,先父仍负其冤。人面兽心,痛恨至极。先父经此冤抑,咯血不止。当时气愤填胸,神志辄昏,遂患气喘,百药难治,以至今日致死之因也。呜呼,痛哉!不孝志浩曾为此段波折,作《猛虎行》以哭之。不孝等以先父被诬,每欲报仇,先父辄止之曰:“国难严重,大耻未雪,汝等应将有用之身,为国死也。勿尔。”

  炳辉先生由此而成气喘痼疾。翌年五月底,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后“浙奉”战起,军阀勾结日、英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炳辉先生命志浩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1926年,何志浩随军北阀,任连国民党代表。参加南昌战役,任敢死队长。当时于衣襟上血书:“壮烈之死,荣于偷生。吾辈不死,有谁去死?此时不死,更待何时?”攻打时何志浩机智勇敢,率先登城,身负重伤。南昌之役战斗激烈,谣传志浩阵亡。炳辉先生闻讯,抱病去江西寻找遗体。未得,转往九江打探消息。恰逢这时候何志浩已擢升为少校随从秘书,那年除夕,跟蒋介石去九江。父子旅中相见,惊喜交集。炳辉先生作《浔阳除夕感怀》节录如下:

  渡江越岭,风急天寒。不顾颠沛,只顾团圆。浔阳江头,骨肉承欢。握手惊疑,泪眼相看。

  1927年1月,何志浩随蒋介石至南京。不料“四一二政变”后,继之以“清党”。他因“共产党嫌疑”被关在南京陆军监狱,百日后获释。

  此后,何志浩只担任军中文职。但恪守职责,认真办事。他1930年起任训练总监部上校主任,去各地指导中学生军训,并办理国民军事教育事宜。抗日战争期间在大后方重庆任兵役署少将副署长。当时敏求先生在重庆读大学,曾应邀去他家叙旧。他家住沙坪埧,一家五口,住的是简单的小平房,陈设简陋,生活俭朴。五个人挤在一起,大孩子已读初中。对于这样的生活,他说:“国难严重、人民苦难的年头,能过平安日子,应该满足。”

  二

  抗战胜利后,升任中将衔国防部办公厅主任。1947年清明,他回到家乡准备竞选“国大代表”,顺便祭扫祖宗坟墓。那时我正在墙头立三中学读初中二年级。在他去丹城的路上,碰巧同路。

  他原来坐着轿子,到欧阳桥凉亭的时候,停了下来。他挥手叫轿夫抬着空轿跟在后面,让他自己步行,正好和我同路。他问我是谁家的孩子,在哪里读书,读到几年级了,我一一作答。经过简短的交流,他笑着说:“你父亲我认识,比我小了九岁,你要叫我一声伯父呢!”接下去就比较亲切了。他问起了儒雅洋的一些人和事,问我立三与象中哪所学校的老师更好。到了西沙岭头,没有停下来休息,两位轿夫,也始终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将到岭下村,轿夫坚持一定要他上轿,我和这位远房的伯父,就此告别。

  此刻我已知道他是个大官。但他的平易近人,他对轿夫的体谅和朴素的衣著,都令我肃然起敬。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何志浩将军是应何敏求先生之约去丹城的。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为帮助志浩将军竞选国大代表,时任象山中学校长和县参议会副议长的堂叔何敏求先生,要在丹城为他举行一次宴会。当时县参议会和县长孟铸的关系闹得很僵。1947年3月,县参议会临时大会决议:“电请省府撤免玩忽县政、蔑视民意、治安不力的县长孟铸。”(见《象山县志?大事记》)

  举行宴会要开列嘉宾名单,当时叫“知客单”。主人先派专人把这张单子送达每一个客人案前,请客人当场签署答复。如果同意参加的,在名字下方写个“知”字,如果不参加,则写“谢”字。这张知客单上的第一名是“象山县孟县长铸”。孟铸正在气头上,以为这一下是参议会服软了,但不想就此言和,提笔写了个“谢”字。及到看完知客单,见最后一个“叨陪末座”的是“堂侄何将军志浩”。毕竟“弹劾”是查有实据的。于是连忙圈去“谢”字,改写为“知”。因为何志浩是宁波师管区司令曹天戈少将的“学长”。

  1947年5月,何志浩将军回南京。关于象山县的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已属意大徐徐培根将军,何志浩就主动退出。

  8月,当了一年象山县长的孟铸,调离象山。

  三

  将军退役以后,被聘为台湾文化大学教授。春风化雨,桃李芳菲,振铎育才,蜚声杏坛。将军新旧诗词,颇受士林推崇,曾获国内外知名大学文、史、哲、教育、音乐、美学博士学位二十八种之多,并获国际桂冠诗人协会颁发之金冠奖。

  值得说的事很多,我想只说我所知道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为一个穷困潦倒的族兄何国安出诗集。将军频年戎马,所相与者多为一时俊杰。但于家乡旧交,志怀卓荦,性嗜吟咏,颇有可观,而穷愁潦倒者,亦不忍见其之湮没无闻。如族兄何国安,与志浩之父炳辉先生联袂参加辛亥革命,后以双耳失聪,既贫且废。举其悲愤抑郁之情,发之于诗。国安称其庐为“冷月草堂”,称其所作为“残墨”。在遇到志浩时,嘱为订正。以后每有稿成,辄寄南京,恐途中损失,亦有一稿数寄者。1947年元月,将军整理了此前所收到的诗稿,写了《冷月草堂存稿序》,油印成册,乘回乡之便,携来请国安先生过目。当年3月28日,国安先生偕同志浩等再谒炳辉先生墓,又赋“诚致纸钱酬冷节,空余荆棘向斜阳”等诗句,并将所存诗稿,悉数交托志浩将军。那年冬,何国安病逝,将军携其稿至台湾。五十二年之后,将军年臻九十有七,仍未忘旧托。以《冷月草堂残墨》为书名,自己写了《编辑后记》,在台湾影印出版,还寄五册至象山,请敏求公转赠乡人。该书系国安先生用繁体字书写后影印成册,虽有纪念价值,但不便阅读。敏求先生嘱我重新编排,去其重复者,用简体字打印,仍以《冷月草堂存稿》为书名装订成册。(见附图)

  还有一件,是不从军事角度体现儒将风度的事。

  在两岸已经三通的大背景下,象山与台湾的交流日益密切。将军的外甥朱鹏飞先生,作为象山台联会的负责人,曾于2001年10月,随团访问台湾。得知这一消息,在临行前,敏求先生赋成七律一首,书写作直幅后赠志浩,交鹏飞面交其舅舅。10月中旬,鹏飞回象山,带来了志浩将军步韵奉和、书成直幅的七律两首。对于志浩的手墨,敏求公非常珍惜,托人裱装后,一直悬挂于客厅。2002年春节过后,敏求公接到了台北宁波同乡会寄赠的《何志浩诗文选》一册,打开一看,书中还有《三和敏求叔》七律一首。可见志浩将军对于两人的往返唱和很有兴趣,且非常在意。

  要知道,七言律诗的步韵唱和,难度很大。如果多作几首,越写越难。因为韵是限定的,不能改变。对仗则要有变化,一首还可以,连写几首,真要遍搜枯肠,难有一得。再加上内容要得体,所写风光要贴切,情辞要雅驯。专业诗人,都视为畏途,何况是年臻期颐的老将军。

  诗词唱和虽是苦事,也是诗友之间的乐事和雅事。现将两位老人唱和的几首七律录之于后。

  2001年10月,因台联会朱鹏飞先生随团出访台湾之便,何公敏求致侄何志浩七律一章,行书携赠:一代骅骝象邑雄,凤鸣流响出疏桐。身心许国投黄埔,帷幄运筹歌大风。桑梓情深翰墨寄,亲朋谊笃梦魂通。腾飞已兆中兴象,钓渭何如作太公。中旬鹏飞自台返象,携何志浩先生和诗七律二首:浩生少壮慕英雄,俨若丹山凤集桐。黄埔从军巡夜月,虎门守卫饮晨风。横戈跃马随元帅,外攘内安效陆通。老骥不能甘伏枥,犹思问道敏求公。

  承赐瑶章笔力雄,高山流水听焦桐。自惭世乱投黄埔,无补时艰遏暴风。幸学东莱知博议,更研马氏识文通。乃蒙垂爱不遗远,无限恩情谢叔公。新春二月,元宵灯节前,敏求公接台北宁波同乡会寄赠《何志浩先生诗文选集》一册,附志浩《三和敏求叔》七律一首:老当益壮气犹雄,皓首吟成日照桐。枢府参军开武库,华冈教授振文风。蒙山高矗四峰峙,圣水长流一脉通。家学渊源儒雅系,心仪叔父敏求公。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3-23 14:08: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怀念祖父陈魏

下一篇:永城抗日烽火的助燃者——记父亲徐风笑和母亲邵崇真在永城的抗战足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