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的祖父郑洞国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
2017-12-06 15:54:04  来源:腾讯网 作者:郑建邦   点击:  复制链接

导读]毛泽东问:“你吸不吸烟?”祖父说吸,毛泽东的烟就在茶几上,祖父拿出一根就要点。毛泽东站起来,拿着火柴给他点烟。这一刻祖父确确实实感到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大一样,毛主席和蒋校长不大一样
我的祖父郑洞国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

  蒋介石夫妇出席开罗会议后,在印度蓝姆珈与蒙巴顿将军郑洞国等合影,

  我的祖父郑洞国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

  郑洞国 (1903-1991年)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

  抗战中参加过长城古北口战役、平汉路保定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鄂西战役。

  1943年春,郑洞国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新1军军长,参加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攻坚战。

  参与东北内战,1948年底,在长春兵败解甲。

  1954年起,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自197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郑洞国出身黄埔一期,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在抗战中声名显赫,却在内战中成为败军之将。1948年10月,正值盛年的郑洞国在东北名城长春被迫放下武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党国大业”也很快土崩瓦解。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走,他自己也不清楚。

  郑洞国如何度过自己的下半生?一个春秋鼎盛的将军脱下军装又能做些什么呢?本刊记者专访了郑洞国的长孙、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先生。

  长春:最黑暗的岁月

  1948年的东北战场,早已不是国民党的天下。1月,精锐的新五军被全歼;2月,解放军再战辽阳和鞍山;3月,林彪集中兵力打下四平,切断了长春和沈阳之间的联系。3月25日,祖父“临危受命”,来到了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的长春。在之后的半年里,长春没有经历致命的战火,却遭受了比战火更痛苦的煎熬——饥饿。

  长春究竟死了多少人,各方均有统计。但难有统一的权威数据。无论按照哪一方的估计,因饥饿而死的长春市民都不下十万。

  祖父很少跟我们提及长春围困,那是他一生最痛苦的一段时光,他自己讲:“我看着天上的太阳,都觉得没有光芒。”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长春的东北师大读书时,吉林省的领导几次通过民革告知我,希望我能动员祖父回吉林看看,他不去。几十年来,当年长春惨绝人寰的场景常常出现在他的睡梦中,那样一个让他对长春人民满怀愧疚的地方,他回去怎么面对呢?

  祖父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算得上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之一。解放战争中,像洛阳、济南这些名城都是他打下来的,如果这样一个人,在长春能够临阵起义,对国民党阵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辽沈战役前,西柏坡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几位常委曾经讨论过:“最好是动员郑洞国起义。”会上朱德说:“郑洞国这个人政治上不坏。”周恩来也讲:“这个人我还了解,属于比较老实,本分的人。”毛泽东最后决定“想办法争取他起义”,还叫周恩来以老师的名义给祖父写了封信。

  可惜当时长春城内已是一片混乱,周恩来以老师身份写的那封信,祖父并没有看到。但是我想,即便他看到了,以他当时对蒋介石的忠心,大概也不会投降的。而且叫新七军起义也很难做到,新七军的军官大多是黄埔出身,受蒋介石影响很深。仗已经实在没有办法打了,部属们就只好瞒着他与解放军接洽放下武器,祖父由此勉强算投诚了。

  祖父曾回忆,当他放下武器,很沮丧地随着部队出城时,迎面开过来一辆美式吉普车,车上坐着的是与他对阵数月的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和政委肖华。肖华看到祖父走来,立即命令停车,下车走过来跟我祖父握手,问候了一番,然后再坐车离去。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对他这个败军之将并没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这个细节使沮丧到极点的祖父心情略好了一丝。

  晚上,在长春郊区四家子解放军的兵团司令部,肖劲光和肖华请祖父吃饭,也是客客气气的,好像与他认识很久了,其实以前他们并不认识。席间,心情极坏的祖父只顾低头喝酒,不肯讲话。酒过数巡才抬起头说:“我在国民党那里搞了二十几年,现在失败了,当然听凭处置;至于部下官兵,如有愿意回家的,希望能让他们回去。”当时,心如死灰的祖父只想当一个老百姓,并且生硬地提出:“不广播、不登报、不参加公开宴会。”随后,他离开长春这座伤心之城,到哈尔滨思考人生去了。

  思想转弯儿,接受共产党领导

  在哈尔滨,祖父每天都通过报纸关注全国局势的变化。开始,一拿起报纸他就心烦,他当时的思想还有意无意地站在国民党那边儿,看到自己的阵营一败再败,心情可想而知。可是后来他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祖父开始有时间认真读书,读毛泽东的书,也读马列的书,还有普列汉诺夫的著作。这些书至今还在家里保存着,翻开这些已经发黄的书籍,可以看到祖父当年用红色铅笔所画下的重点。

  他们这一批黄埔出身的国民党人,别看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但内心却是非常痛苦、凄凉。一个人奋斗了半生,最后是这样一个结局,他心里能高兴吗?但他又不能不接受这个现实。

  他投身革命,初衷是因为爱国,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复兴,而他的痛苦也是从这儿来的,觉得国民党搞来搞去,不但没有救国,反而穷途末路。

  在思想转变的过程中,还有一道坎儿,祖父一直过不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1950年8月,祖父因身体不适到上海就医,途经北京时,肖劲光、肖华两位将军请他吃饭,希望他参与到解放台湾的工作中。祖父沉吟再三,最后还是谢绝了。两岸统一是他愿意看到的,可让他自己去拿着武器跟从前的长官、袍泽厮杀,按照他的一贯道德和操守,又不愿这么做。

  不过,在面对美国人的时候,祖父便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在北京期间,周恩来邀请祖父吃饭,当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由于祖父在抗战时曾与美军联合作战,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比较了解,周恩来就问他对美军的看法。祖父很明确地说:“美国人打仗主要靠武器装备,打不了硬仗。”还举了几个实战的例子说明。他讲到美军依赖空中补给,与美国人共同作战时,美国兵行军走累了就先丢弃武器弹药,然后是衣服,到达目的地时就只剩一条短裤,活像一只大毛猴,逗得周恩来大笑。

  到了上海之后,他慢慢观察,发现还是共产党有办法。1945年,抗争刚刚胜利时,祖父是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负责接收南京和上海。他亲眼看到上海物价飞涨,流氓阿飞横行,社会乌烟瘴气。50年代初,进入上海才一两年,共产党就把上海治理得非常好,这对祖父的思想冲击很大。一方面他对自己过去从事的事业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又在共产党身上看到了希望,这个希望符合他年轻时候的理想。

  1952年,祖父应周恩来之邀,从上海迁居北京。迁居可不止是简单的搬家,那就表示接受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决定。

  毛泽东亲自给郑洞国点烟

  来到北京,祖父被安排到水利部当参事,那时候一月挣八十块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前,毛泽东提议祖父担任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按级别是九级干部,工资是二百七十多元,还配有专车。困难时期,很多民主人士都提出不要专车了,工资要求减几等,后来减到二百四十五。一直到他晚年,一直都是二百四十五块,这在计划经济时期,应当是很高的生活待遇了。

  一天,祖父收到毛泽东请他到家中吃饭的请柬。去毛主席家做客,那是一种什么心情?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紧张。祖父这个人一生并不趋炎附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想提拔他当侍从室侍卫长,负责保卫领袖安全,这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天大的美差,可是祖父却坚辞不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受不了校长的咆哮。这次到毛泽东家吃饭,祖父也有些战战兢兢。

  毛泽东很了解祖父的心理。祖父一进屋,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迎到门口,用湖南话讲:“郑洞国,你这个名字好响亮啊”,大家就笑,贺龙,叶剑英他们也在旁边笑。

  坐下来以后,毛泽东问:“你吸不吸烟?”祖父说吸,毛泽东的烟就在茶几上,祖父拿出一根就要点。毛泽东又从沙发站起来,拿着火柴给他点烟。这个细节,也不是毛泽东有意的,他跟谁都这样。但祖父却是百感交集,他能想象蒋介石会给谁点烟吗?祖父在蒋介石面前,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能含糊,毕恭毕敬。这一刻祖父确确实实感到毛主席和蒋校长不大一样。

  祖父曾在家里学过毛选,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他没什么基础,学起来有难度。他想求教,就问毛泽东:“您的马列主义是怎么学的?”毛泽东告诉他:“当初做工人运动时,开始工人都不理我,我整天在铁道上转来转去,心里特别痛苦,也着急。后来明白了,脸还是娃娃脸,身上还是学生装,所以工人跟你有距离。一个人只有把架子放下来,思想转变了,立场才能转变。”毛泽东在宴席上的这些话,影响了祖父,从此他开始真正改变立场。

  赋闲生活会朋友养花养鸡

  五十年代,祖父不过五十几岁,从前他是那么叱咤风云,而今忽然闲散下来,面对这样巨大的反差,他很平静,而且他给自己调适得非常好。虽然不必按点上班,但平常事情也不少,他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包括民革的、政协的,还有些对台工作,只是不坐班而已。祖父这个人生活很有规律,直到晚年,鞋子都跟他在军队时一样,绝对不会东一只、西一只。几点起床,几点就寝,都像是上了闹钟。我妈就开玩笑说:“爸,你的生活就跟钟摆一样。”

  他从来没有觉得寂寞,五六十年代跟朋友们打打桥牌。他的朋友挺多,比如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张素我,还有她的先生周嘉彬是我们家里的常客,几乎每个礼拜都来。我记得周嘉彬每次来都骑着摩托车,那个时候北京摩托没有几台,一听胡同口“突突突”响,就知道他们两口子来了。杜聿明也老到我家来打牌。杜聿明老两口打牌还耍赖。祖父说:“他是自己的老长官,老朋友,所以不好意思纠正”,可杜聿明女儿杜致礼就在一边说:“爸,你不能耍赖。” 后来年纪大了也打不动了。

  他喜欢养花,60年代我家住花园村,就在西郊那边,挨着华侨公寓。我们家里的蟹爪莲养得好,全楼的人都请祖父教他们怎么养。他养文竹,剪接得非常漂亮。在花园村之前,我们家住在东四礼士胡同,祖父给我小姑姑买了四只小鸡,小鸡是很难养活的,他四只都养活了,一公三母。公鸡长得特别大,小姑姑一出来,它就追着咬。祖父喜欢鉴赏字画,他一生收集了很多,名贵的都捐给国家了。后来他自己买了一些,那时齐白石的画也就是三四十块钱,以他的工资,还能买得起。

  “反右”“文革”中基本风平浪静

  1957年,全国开始了“反右”运动,民革的陈铭枢和龙云等被打成右派,祖父倒安然无恙。“大鸣大放”时,中央统战部来了两位处长,希望祖父给共产党提提意见。他说没有什么意见,非要说,我也只能说共产党好。这倒不是他不敢提意见,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可说。首先,他在1956年之前,没有参加过什么实际工作,他所看到的就是社会上的轰轰烈烈的建设,至于共产党在具体工作上的一些缺点、问题,他并没有看到。他跟我讲过,原来一天两本《大内参》觉得看不过来,就退了。每天只看《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所以不大了解社会上的问题。其次,他这个人一生都是非常谨慎,自己没有考虑好的事情不会轻易去讲,有点儿街谈巷议,他觉得不是我看到的事情不能随便讲,因此“反右”对于祖父来说“风平浪静”。

  1957年,他和张治中、邵力子等,一同前往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国民党战犯管理所,看望曾经同在一个战壕里的旧友。祖父看到杜聿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杜聿明一别十年,真是恍如隔世。十年前指挥数十万大军的杜聿明,躬腰跛腿、满面病容。如今却是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1966年“文革”爆发,听祖父讲,那时候红卫兵乱搜家,根本就是无法无天了,只要觉得谁家有事就抄家,没人敢管,他们一切行为都是合法的。不过,红卫兵只到过我们家一次,还非常客气,只说“郑先生,我们到你家看看”,看了一下也没有破坏,就收走两把军用水果刀。

  祖父跟刘少奇、贺龙都算同乡,尤其是贺老总,他的老家湖南桑植县与祖父老家湖南石门县相邻,所以有时见面,贺龙老是说:“洞国,你到我家去坐坐。”祖父心想人家是元帅,公务繁忙,怎好打扰?可在“文革”时有人要他揭发贺老总,他坚决不干。祖父这个人从来不找事,可他有他的底线,毫不含糊。

  张学思(张学良之弟),当时是海军副参谋长,海军造反派到我家跟我祖父谈,让我祖父揭发张学思是“隐藏在党内,军内的大叛徒,大内奸”。祖父想这从何来?有什么根据呢?造反派就“启发”他,说“当时国共在东北内战,三人调停小组时,张学思曾密谋向国民党投诚?”其实就是叫祖父指出,共产党方面派到东北军调小组负责人之一的张学思是“内奸”。祖父想了想说不大可能。那边就继续“启发”,说“我们现在有确凿的事实,而且张学思本人也不否认这个事。你的年纪大了,而且隔了几十年了,再好好想想。”祖父说再想想。之后这些人不断来,来了好多次。祖父后来跟他们讲,这个事如果有的话我应当知道。当时,他在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是副司令长官,而且是管作战的,杜聿明生病,他两度代替指挥,这么大的事他能不知道吗?最后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我祖父讲:“对不起,我实在想不起来,不能随便冤枉好人。” 一直还算客气的造反派这下急了,就拍桌子说:“你不老实,你没有冤枉好人,难道是我们冤枉好人了吗?”祖父一看这些人翻脸了,出于自尊他冷冷地说:“你们冤枉没冤枉好人我不知道,但是我不能冤枉好人,对不起,我累了。”自己就到卧室休息去了。当时这样的举动,就准备着第二天坐牢吧,幸好后来也没事。

  为老兵们尽一点力

  “文革”结束后不久,全国政协就开始恢复工作,1979年,祖父当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当时他已经年近八旬,仍积极建言献策。八十年代,要求落实政策的原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老兵特别多,当时我妈管家,每个礼拜都有几个来求助的老兵。这些老兵没吃没喝,来了以后就住家里,走时还得拿点儿衣服、拿点儿钱。更多的老兵上访写信,祖父得开一个证明,说明他的历史情况。那时我们家每个月光买邮票的钱就是六七十块。后来,民革中央机关说这个钱是为了工作,可以由公家支出,但祖父就是要自己出。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老人家的一贯想法,觉得给国家减轻点儿负担,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很痛苦,“这些人原来跟着我,抗战也抗战了,内战也打了,最后也跟着我投诚了,还是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是人家确确实实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现在有困难,所以就用自己的力量帮这些人做点儿事,聊表寸心。

  祖父这个人是那代人的缩影。把他放在那个时代去看待,我觉得很多事就看清楚了。他早年投考黄埔军校,为的是救国救民,跟随蒋介石在国民党阵营里干了二十多年,不能说不努力,可还是惨败。最后,当年的对手把自己的理想给实现了,觉得挺好。他曾经很庆幸地跟我说:“这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这与他当年的政治志向基本一致,精神上有了归宿。1991年1月27日凌晨,祖父走完了八十八年的漫漫人生道路。临终前他说:“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将来国家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06 15:55: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郑抱真:从抗日名将到合肥首任市长

下一篇:以诗会友统战莫雄 苦心培育抗日骨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