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陈达娅记忆中的父辈抗战史 我的父亲是南侨机工
2017-11-21 16:00:43  来源:昆明信息港 都市时报 记者:朱勋航 文若愚 口述人:陈达娅  点击:  复制链接

陈昭藻全家福

新加坡的华侨登记证

陈昭澡工作照

陈达娅

都市时报 记者文若愚/摄

  昆明抗战口述史

  我的父亲陈昭藻是第二批南侨机工。时至今日,我们对南侨机工的研究仍非常有限,大家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还知之甚少。我也是这样,父亲在世时,我和他的沟通很少,直至他去世多年后,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我才开始认识南侨机工,重新认识父亲。

  重新认识父亲

  2000年9月的一天,我正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的办公室里忙碌着,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电话那边说,陈嘉庚的孙子资助一次南侨机工重走滇缅公路活动,因我是南侨机工的后人,能否参加?当时对方很急,让我马上做出决定。短暂犹豫后,我答应了。那时,我对南侨机工,几乎没什么认识。我父亲1987年就去世了。1989年,位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南侨机工纪念碑建立,我才知道我父亲是一名南侨机工。但父亲、南侨机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群体、一段历史,对此我知之甚微。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父亲有海外关系。而这层特殊的海外关系,对我们家影响很大,积极要求进步的我,因此处处碰壁,甚至申请加入团组织,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考察。

  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因此纠结。我出生时,父亲已经62岁。一方面,他70多岁了还拼命工作赚钱养家,供我们姐弟上学,我感激他、爱他;另一方面,因为他的海外关系,给我的童年、青年带来阴影,甚至是怨恨。我刻意和他保持距离。他在世时,我们几乎没有交流、没有沟通。而他和母亲,也从未主动说起过他的特殊经历。

  我对父亲的重新认识,完全从那次重走滇缅公路开始。当时和我们一起出发的还有几名健在的南侨机工。

  当我们走至大理下关时,同行的老机工翁家贵对我说:“达娅,这里(西南运输处第八修理厂旧址)是你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很好奇,我从未听说过,父亲还曾在下关工作。

  当我们走到横跨怒江的惠通桥边,同行的老机工王亚六、翁家贵和罗开瑚,用凄凉悲壮的声音大喊:“战友们,我们来看你们了。”那一声铿锵有力的“战友”让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喊声也是我心结打开的开始。因为在我意识里,“战友”这个词是正面的。而此前,父亲在我内心深处是有海外关系的复杂(特嫌)人员。

  从那时起我才意识到,沉默了一辈子的父亲,或许跟我此前的认识完全不同。他的海外关系,并非见不得光。

  舍小家回国抗战

  从滇缅公路回昆后,我写下了第一篇有关南侨机工的回忆文章《揭开尘封的记忆》。之后,我时常探访老机工,后来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开始重新认识父亲。

  原来我并非地道昆明人,祖籍海南。在上个世纪初,经琼州海峡,海南岛漂移到大洋彼岸的人为数不少。我父亲16岁时,由于家中生活贫寒,迫于生计,父亲与同乡结伴,离别了家人,到新加坡投奔哥哥陈昭芹。到20岁时,便具备了相当熟练的机械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在那儿成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散居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的3193名华侨机工,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参加到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

  那时,他的前妻已经病故,只有一个不满10岁的女儿。身在新加坡的父亲得知消息后,与20多名海南同乡一起,在当地卓有声望的高级工程师王文松的带领下,同时报名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的相片至今贴在第206449号华侨登记证里。

  父亲当时已39岁,他惟恐报名后落选,把年龄改成32岁。当时征召服务团有年龄限制:20至40岁。为了回国支援抗战,父亲给我那年幼的姐姐买了张船票,像寄东西一样,把姐姐和一张床一并寄回海南,交给祖父照顾。直至我父亲去世,他再也没有见过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直到2006年,我找寻父亲的足迹再次回到海南,才找到大姐。姊妹俩抱头痛哭。虽然她说的话我没听懂,但旁边的人后来告诉我,姐姐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孤儿,我们有父母在身边、幸福!

  父亲的遗憾

  为了回国支持抗战,一个在新加坡事业有成的男人抛家弃子。这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从2004年起,我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泡在云南省档案馆里。我阅读历史档案,阅读有关南侨机工的书籍,收集整理父亲和南侨机工史料……试图解开我心中的疑惑。

  在档案馆,一张张发黄的陈年文档在我的手中翻动,每一黄页都成了历史的载体:承载着这一段非凡历史的档案,多年的沉寂后被我激活了。

  在整理南侨机工史料过程中,一幕幕历史得到了还原:翁家贵在云南保山的婚礼与硝烟擦肩而过,成为抗日救国中一段特殊而传奇的婚礼;罗开瑚、罗豫江、罗豫川叔侄三人同赴国难,叙写了一页悲壮的传奇……据《华侨先锋》记载,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平均每天输入军事物资达300吨以上。从1939年到1942年,共抢运军需物资近50万吨,15000辆汽车,运送远征军达十万人次。之后,又加入驼峰飞虎队、印度远征军,协同作战。

  或许是因为我是南侨机工的后代,与生俱来的血液里就流淌着浓浓“南侨”情结,我逐渐开始理解父亲当时的决定。

  抗战结束后,父亲因连续错过返回新加坡的机会,最终留在昆明。后来,他认识了我的母亲,成家定居昆明。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生活很清贫,父亲一直穿着一身单位发的劳动帆布衣服。后来,父亲因南侨身份,遭受长达多年的劳动隔离改造。直至1973年恢复自由,父亲才得以返回昆明和我们团聚。

  父亲晚年卧病在床,行动已经非常不便。但我清楚记得,他曾两次趁家人不在,独自拄着拐杖到翠湖边默默伫立。在我们找到他的时候,嘴里含糊地说着新加坡、海南岛。这两个他回不去的地方,成为他最后的遗憾。

  当我真正认识到父亲承受的委屈和磨难,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起来。这些年,我致力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与另一位南侨机工后人一同编写书籍《再会吧南洋》《南洋1939》,还远赴海外父辈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讲述南侨史,推动海南建成南侨机工雕塑,筹资编排并演出了大型交响合唱音乐《南侨颂》等,但个人能力毕竟有限。

  对于父亲,我很后悔。我甚至有些恨自己,没有早些真正认识父亲。父亲走了,最后也未能回去看看。一切都来不及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父亲和他战友们的故事告诉后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铭记那段历史,让南侨机工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同时,我能自豪地说出:“我的父亲是南侨机工!”(口述人:陈达娅,出生于1962年。南侨机工后人,南侨机工历史研究者。籍贯海南,现居昆明)(都市时报 记者朱勋航)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21 16:03: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自忠孙子回忆:最渴望去前线

下一篇:铁马冰河入梦来——回顾父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艰苦历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