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戴澄东忆父亲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
2017-10-17 14:18:09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5年 作者:戴澄东  点击:  复制链接

资料图:戴安澜

  《参考消息》报道(作者为戴澄东)我的父亲戴安澜将军出生的时代正好是社会变革之际、民族危难之时。父亲1925年入黄埔三期学习,为表示平息帝国主义欺压中华民族、蹂躏华夏大地的恶浪狂潮的决心,遂改名为安澜。

  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在从长城抗战到台儿庄战役,再到武汉保卫战、昆仑关大捷的大小数百次的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英勇奋战,血洒疆场。出征缅甸时,面对欢送的民众,他笑着说:“为民族战死沙场,男儿之分也。”当他孤军深入缅甸同古,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时,他在留给我母亲王荷馨的遗书中写道:“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战功卓著:从长城打到昆仑关

  1933年春,日寇在华北挑起长城战事,那时父亲在17军25师145团任团长。父亲奋勇指挥,率部力战,使得友军已失阵地得以恢复,并在战斗中同赵姓连长一起救下师长关麟征,后来被人们戏称,若不是戴赵赶到,关公休矣!后来,父亲因奋勇作战受伤获得嘉奖。当时北平报纸对此进行报道,大加赞扬,许多青年人对父亲称羡不已。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父亲的部队在河北太行山地区与敌作战。8月,父亲被提升为25师73旅旅长,率部阻击日寇土肥原部,予敌以重创。

  1938年3月徐州会战,父亲率73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与友军协同作战,完成了将台儿庄日军主力完全包围的计划,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台儿庄日军被歼驱之后,临沂方向日军猛烈向西反扑,与中国军队对峙于杨家集、艾山一线。父亲率部防守中艾山,日寇猛攻四昼夜,最终被击退。日军广播说有一俄国军官在指挥中国军队,原来父亲每在战斗之时,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其体形魁梧,使日寇丧胆而误传。父亲曾对母亲说,艾山那次战斗,打了四天四夜,不仅眼打红了,驳壳枪的枪管也打得冒烟。由于父亲在徐州会战中有功,1938年5月晋升为89师副师长。

  1938年8月,父亲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由于作战有功,被记大功一次。

  1939年1月,父亲被任命为第5军第200师师长。1939年12月,桂南昆仑关战役尾声时,父亲亲临炮兵阵地指挥炮击日军,不幸被弹片击伤背部,因流血过多而被抬下战场。昆仑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史上最为壮烈的战役之一,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及该旅团90%的军官。父亲在此战役中荣立战功,并获奖章。

  远征缅甸:出师未捷身先死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父亲率领的第5军第200师作为入缅作战的先锋,一直推进到缅甸中部的同古(又称东瓜),协助英军防务,掩护英军撤退。然而当仰光失守,同古的英军不与中国军队商量,仅通知200师司令部“我们撤出了”就退出同古,把同古城的防务完全交给了200师,而此时第5军的第22师、96师离200师近千公里之遥。200师只能以一个师的兵力来对付北上的日军主力。为此,父亲决心战死疆场,以报效国家。在将部队的防御阵地部署就绪后,他立下遗嘱,并给各级下命令,明确: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各团、营、连亦如此。因而全师上下同仇敌忾,士气旺盛。

  3月18日到3月29日,日军第55师团在空军的掩护下,骑、炮、步兵联合,向200师阵地逐步猛攻,其间还施放毒气,但都未能动摇同古防御的核心阵地。在200师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死亡5000余人,我方牺牲1000人,以1比5的战绩创造了中日交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果,国际舆论为之震动。蒋介石称此役是“中国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评价父亲为“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同古防御战之后,由于英军情报有误,日军第18师团占领棠吉,除留一部分部队防守棠吉,其余部队继续北上,加上日军第19师团占领腊戍,这样远征军回国的道路被阻断。这时,以史迪威为首的长官部要求各自突围。5月初,史迪威带参谋团的人员退向印度,第5军96师、22师走进了野人山,200师在缅甸东部奉命尾随日军,相机返国。

  在返国途中,200师要经过两条河流三条公路,一共五道封锁线。1942年5月18日,在通过昔卜到摩谷公路最后这道封锁线时,遭到敌人伏击,父亲亲临第一线指挥,不幸胸腹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但他仍然指挥部队集中突围成功。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缺医少药,在湿热的热带雨林中,父亲伤口溃烂恶化,5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茅邦村殉国。在临终弥留之际,父亲要战士扶着他向北方的祖国深情注视,不久即闭上了双眼。

  200师的将士们并没有撇下他们的戴师长,而是决心将他的遗体带回国内。工兵营将一棵大树锯下来,将树干掏空,作为棺木,将父亲的遗体入殓,由工兵营负责护送,跟随部队前进。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腐坏,抬着继续行军不行,将遗体留在缅甸更不行。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将师长的遗体火化。

  后来,部队后撤到滇缅边境时,一位老华侨为父亲痛歼日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主动将为自己准备的一口楠木棺材献出,并护送装有遗骨的棺木一直走到村镇的尽头。

  1943年4月1日,蒋介石委托李济深主持,为父亲在广西全州香山寺前举行了悼念安葬仪式。后来,我们在蒋介石的日记中看到他得知父亲牺牲后的心情:“呜呼,何天之不佑贤官而如此哉!得此噩耗,实为缅甸失败之最惨之一事也。此为最近惟一之良将悲痛,悲痛极矣。”

  美国政府为表彰父亲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于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父亲成为二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带兵有方:勤于动脑能打胜仗

  父亲是个爱动脑子、勤于思考的人。他在抗战中战果辉煌,绝非因为运气好,而是他非常注重士兵的军事训练、战役战术的指导,是在用大脑和敌人战斗。

  早在长城抗战中,父亲看到官兵作战非常勇敢,可是却打不过日军,于是就从战术上钻研总结怎样训练好自己的士兵,并写了很多练兵教材。他提出了要三个“不打”:第一,看不见不打,第二,瞄不准不打,第三,打不死不打。他琢磨日军的战术,考虑怎样才能克敌制胜,比如他发现日军的炮兵比我们厉害,但炮兵的射击距离不是很远,大概七八千米,他就想可以派小分队先把敌人的炮兵解决掉。所以,他不是一味勇敢,莽撞地不怕死,而是经常动脑子来考虑战术,想着怎么消灭敌人。也正是如此,他打了那么多仗,基本上都打胜了。最后在缅甸200师尽管牺牲很大,但还是成建制地回来了,这都说明他带兵有方,打仗有方。

  1939年父亲被任命为200师师长后,为了全面总结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军事训练上的不足,根据自己历次作战的战斗实践,写下了《磨砺集》一书,作为军队战士的练兵教材,并在200师组建的过程中,按此教材实施训练。他住兵营与官兵吃住在一起,整训部队。半年后,200师在当时国民党全军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在昆仑关战役结束后的治伤休养期间,他又写下了《磨砺集》续集,不断丰富训练士兵的方法和要求。

  勤学好问:边打仗边学英语数学

  父亲非常热爱读书,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在军旅生涯中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他遗存的日记中,大量的内容是涉及学习的。他给自己立下规矩:一事不知,不更二事;一书不解,不更二书。

  父亲认为不要为学习而学习,要扎扎实实不图虚名,学以致用。他对官佐们说,我们今天在军言军,所求学问,应以军事科学为主,学习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应以敌人军官为准绳,至少相当,应有超过的决心。他对一些年轻学生说,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也是救国报国的一条途径,要能够做到与外国人并驾齐驱,国家才能有长足进步。

  我在父亲日记里看到,他当团长后,工作之余除学习数学、物理外,还学习英文。我大哥戴复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他告诉我,有一回在军营过夜,他和父亲点了两盏油灯,人手一本书,后来大哥坚持不住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仍在看书,父亲的好学精神令他感动。

  为了学习英语,父亲请了一位为抗日而参军的东北大学生焦沛然做他的老师,一周上6节课,每天上课80分钟,并按焦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他持之以恒地连续学了4年多,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当他率军入缅甸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到与英军进行基本的交流。

  英雄父亲:把小爱融入大爱之中

  父亲离开家参加远征军的时候我只有一岁多,还不会说话,后来父亲牺牲在战场上,留给我的记忆很少。我对父亲的理解主要来自母亲的叙述,以及父亲的日记和一些历史资料。在我看来,父亲是一个既伟大又平凡的人,伟大是因为他把国家和民族放在了首位,说他很平凡,是因为他像普通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文学、京剧等,还有他对家庭负责,他爱妻子和儿女们,就算再忙,也会抽空来关心我们。

  父亲是一个感情很深的人,有一次父亲给大哥的信中说:

  “东儿:你对我的想念我是知道的。其实我对你们兄妹弟的想念,比你更甚呢。不过,当这个时候,只有按下私情,为国效力了。你总要这样想: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如果我是田舍郎,那么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了,但是你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是愿意要英雄父亲。”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就把对自己家人的爱,融化到对国家对民族的爱之中。所以他在遗书中说: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我的母亲非常坚强。1949年,国民政府派人到我家,要母亲带着孩子们跟他们撤离,母亲回绝:“我的丈夫葬在哪里,我一辈子就带着孩子在哪里,决不离开他。”

  这么多年,我忘不了一个场景。母亲生前每每说起父亲殉国,总是念叨“他死的时候,怎么连个梦都没托来”。所以,我一直想去缅甸寻找、凭吊父亲的遇难地,让他魂归故土。2011年,我赴缅甸,几经周折,找到了父亲的牺牲地茅邦村,在那里对父亲和牺牲的远征军将士进行凭吊。我说:“父亲,我带着母亲、先辈们的遗愿来看您了,不要做他乡之鬼,您跟我们回家吧。”下山时,我挖了两小袋土,带在身上,后来将这些土祭在芜湖父亲的墓前了,让客死异国的父亲魂归故里。(《参考消息》记者田宝剑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

  戴安澜,1904年生,安徽无为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三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四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89师副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壮烈殉国,时年38岁。

  【作者简介】

  戴澄东,生于1941年,196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先后任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远征军以及中国抗战史,著有《戴安澜传》。

资料图:戴澄东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0-17 14:18: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马国超追忆父亲马本斋:永远出征的战士

下一篇:王宇红忆父亲王树声:太行山上的“幕后英雄”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