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前辈的抗战之十:毁家纾难 以身许国
2017-07-11 14:43:10  来源:永城历史网 作者:鲁伟漪  点击:  复制链接

毁家纾难 以身许国

——追怀我的父亲抗日英雄鲁雨亭

鲁 伟 漪

  【人物简介】

  鲁雨亭(1899.11.18—1940.4.1)河南永城县山城集人。先后毕业于河南法政学堂、河南宏威军士官学校。历任河南督军府掌旗官、建国豫军总部秘书、军法处长、武安县长、国民革命军第41军军长代表兼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咨议、河北省保安处秘书长、河南省永城县长、永城县人民抗日游击队大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等职。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1日在李黑楼与日寇战斗中,不幸壮烈殉国。

  陈毅军长、彭雪枫司令员、张震将军等都曾撰文,高度评价了他的精神和业绩。鲁雨亭与彭雪枫、杨靖宇、吉鸿昌等烈士一起,被誉为河南省十大烈士之一;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为建立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60位英雄模范之一;2014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战著名英烈名录。

  2015年,国家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我作为抗日英烈子女的代表,在大阅兵老兵第一方阵中接受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是党和国家及人民给予抗日英雄的极高荣誉。我知道,我代表的不仅仅是雨亭烈士的后代,也代表着家乡永城的党政军民对先烈的缅怀与崇敬。

  少怀壮志

  烈士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不是偶然的,是在长期磨练中形成的。

  父亲是河南永城山城集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祖父鲁懋功、父亲鲁紫铭均是晚清秀才。鲁雨亭,原名鲁鸿逵,字翼亭,梦大鹏覆体,改为鲁鹏,又梦大鹏一翅被伤,改为雨亭。他说,将来要“羽翼国家,雨露人民”,他的乳名“献”,意即长大为国做贡献。

  他自幼博览群书,注意从历代名人志士的精神、业绩中吸取营养,常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养天地正义,效法古今伟人”(自拟)、“还我河山”等名言,写成条幅挂在室内,以激励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立志“不愿做大官,只愿做大事”。他常和同学讲,“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要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留名青史。岂能安处家中,当阔少爷,做富家翁,而碌碌无所作为。”

  学生时代的鲁雨亭,对劳动人民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境遇深表同情。他继承了“爱国爱民”的家训。烈士的父亲鲁紫铭老先生,在堂屋门楣上镌刻了“为国储才”4个大字,烈士也奋笔疾书“惠我贫邻”4个大字,并刻石碑竖在大门外碑楼上,立志“行己以正 激浊扬清”,竭力为民众办些事情,借以实践他“羽翼国家,雨露人民”的誓言。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深情地说:“鲁县长生的富人身,长的是穷人心啊!”

  无私无畏

  父亲早年投身建国豫军,驻防郏县,任军法处处长时,听说“当地县衙在处理民事诉讼方面贪赃枉法,颠倒黑白,老百姓叫苦连天”时,便气愤地告诉他的卫士祝协荣说:“快传达我的命令,凡有冤百姓,需打官司者,可直接到司法处来!”显现出一身凛然正气。有人劝说:“处长,军法处受理民间诉讼,超出尊职权限呀!”他说:“怕什么,本职难道能眼睁睁地看老百姓冤死吗?”结果老百姓纷纷到军法处告状,许多已被县衙错判的案件,均被一一翻了过来。于是秉公执法、清正廉明的“鲁青天”,在该县境内广为传颂。

  1925年,26岁的他被委任为武安县长,上任不久,他即把贪污、侵吞公款的前任县长投进监狱,依法惩处,县衙内外欢声雷动。短短数月内,他即在全省第一个将人民自治会、息讼会、监察委员会等组成。不久,因军阀压境,他被迫离职。临走时,百姓摆出香案达二里路,恋恋不舍,依依惜别,送号“铁面包公”。

  早在1915年,父亲在河南法政专门学校就读时,便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强加于中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毕业后,他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宏威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为驱逐外国列强而做长期准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鲁雨亭看到国破家亡,迫在眉睫,而蒋介石不思救国,却高喊“攘外必先安内”,围剿苏区,挑起内战,满怀抗日救国之情的鲁雨亭,遂奋笔疾书呼吁“停止内战,共御外侮”。他奋笔写下《国难中敬告全国当局书》一文,于1931年10月12日载于天津《大公报》。文中写道:“战祸连绵,几无宁日,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应立息内战,止戈言和,牺牲成见,忍痛救国。”他无私无畏,冒死向当局进言。原本已远离政坛的他,为了抵御日寇的侵略,应邀出任国民革命军第41军驻南京军长代表兼驻京办事处主任,上任后,即积极推动军长孙殿英投入抗战,促成了孙殿英的赤峰抗战,获得全国民众的赞誉。

  1937年11月,他被任命为永城县长,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抗日救国的大业之中。为了支持“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由中共党员主导)举办“抗日救亡青训班”,他置河南省政府“动用修路砖渣款300元以上者,必经批准”的规定和个人安危于不顾,当机立断,强制挪用3000元,交给青训班使用。同时亲自写了报告,呈送省府“请予注销,静候处分”。青训班举办两期,学员600余人,为当时培养了一大批坚强的抗日领导骨干。而国民党顽固派却向省里告他“赤化永城”,省国民党部下令解散青训班。国民党商丘专员说,“鲁雨亭红半截了!” 鲁雨亭气愤的说:“我红半截干啥!我都红完不算了吗?”他顶着压力,毅然支持学生队到徐州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请愿,还捐给请愿队伍大洋100元,并致李宗仁一封信。请愿得到李宗仁支持,并亲笔复信,赢得了胜利。

  铁骨柔肠

  青年时代,一次他自外地回来,在陇海铁路一个小火车站,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无依无靠,面黄肌瘦,便把她带回家收养起来,为她起名“梅花”,字“雪芳”,希望她将来像一朵腊梅一样不畏冰雪严寒,茁壮成长。梅花和我们子女同吃同住,直到长大成家。

  鲁雨亭是出名的孝子。他出外回到家,首先去看望老人;晚上睡觉时,先帮二老就寝后才离开。即便他当县长时,回到芒山老家,还是经常给母亲洗脚、剪脚指甲。

  鲁雨亭又是慈父,他非常疼爱儿女。他长年在外,难得回家,但只要回家,总是忙中抽闲,尽量领着孩子玩。到芒砀山找“石猴”,访“夫子避雨处”、“张飞寨”。有时孩子们围在身边听他讲“文天祥”、“岳飞”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有时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他还带着孩子们赛爬山、比游泳,还和穷苦乡邻的孩子一起在院内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次,他带着孩子们在碱河沙滩上赛跑,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向前跑,他则假装跑不动,在后边捡孩子甩掉的鞋子,最后,抱了一堆鞋子笑呵呵地说:“我输了我输了”!这就是我们心怀慈爱、侠骨柔情的英雄父亲。

  参加抗日后,他和战士们建立了深情厚谊。86岁的徐树森老人,当年是鲁雨亭烈士的机要员时才17岁。他深情地回忆说:“我们是忘年交,有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在战争年代,长期睡草窝、躺湿地,我长了疥疮,身上、手指、脚趾都流浓血。当时鲁雨亭任新四军游击支队一总队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除为我找来医生洗熏打针外,看到我浓血沾在裤子上,让人为我用布做了十几条裤叉来回换。行军路上,让我趴在他的大红马上。到宿营地,亲自给我做面条。我手疼得无法拿筷子,他把面条压碎,一口一口的用勺子喂我。”

  当年的战士王秀生回忆说:“1938年冬的一个夜晚,茫茫大雪。在行军路上,走着走着我鞋掉了,鲁总队长说:我这有一双鞋,你先穿着。谁知天亮了,我看见他是穿着布袜子在雪地上行军!我又感动又心疼得哭个不停,他却说:哭啥!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在对日寇作战当中,他提出“抗日不扰民”。他爱人民,人民也和他心连心。1940年的大年初一,他带领队伍到蒋胡同村,有群众看见了他,说“鲁县长来了!”消息很快传开了,群众自发地挤满了院子,男女老少。有的挎着篮子,有的背着口袋,也有挑担子的,他们带来了鸡蛋、活鸡、猪肉、粉条、柿饼、红枣、年糕等,应有尽有,他出来一看,堆了一大堆东西。还有几个群众,跪在他面前要叩头,他急忙扶起大家说:“这可了不得!”他急忙叫村长来,让把东西都退回去。村长假意说:“这么多东西都不知是谁的,让我咋退!”正在这时,邻村的群众听说鲁县长来了,也推着小车送来了年货,眼看东西越堆越多,堆成了小山头了。见此情况,他跟村长说:给部队留一部分,其余都分给军烈属和群众,一家一份。又向同志们说:“咱赶快走,赶快走!”连夜又转到了磨山。同志们开玩笑说:“咱总队长让老百姓给撵跑了!”可见,他爱民,群众又是多么的爱他啊!

  吃苦耐劳

  为了抗日,他抛弃了高官,舍弃了富裕生活。他克服万难,变卖家产购置枪支弹药;从17人的游击队起家,发展到近3000人之众。

  他能吃大苦耐大劳。在他的战地日记里,记录着他的战斗生活。在最困难的日子里,部队几乎天天转移,昼伏夜出。见到他的亲友描述道:他穿着一件粗布棉袄,露着棉花,脚上穿着粗布鞋,还一样一只。在风雪的夜晚没有被子盖,和战士们一起同样钻草窝、睡湿地。全身长满了虱子,都用扫帚给他扫。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但他依然精神饱满,意志坚强。

  1939年,他很少给家里写信,即使写信,全是表达抗日决心。1940年2月2日,也就是牺牲前将近两个月给父母写的信,是他最后的绝笔:“儿以身许国20年,今又以身许党,责任愈大,负担越重,为国家为民族为主义矢志靡他,始终不渝,争取国家解放民族自由,竭儿一身所有,为抗战得到成功,乃是卫国为民实施主义之第一步。”“儿抱定牺牲决心,与敌周旋,即儿个人亦必只身杀敌,为国效死,况今有数千健儿,供儿驱策,恨不得杀尽倭寇飞渡东京,斩日皇头也。”“在国家未解放,民族未复兴,主义未彻底实现前,决不去见父母。”“ 母亲想儿,儿亦想父母,忠孝不两全。儿更认为尽孝方能尽忠,尽忠即是尽孝。”每读到这封信,不能不为他的浩大胸怀、英雄气概、深沉而又动人的感情潸然泪下……

  以身许党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家教书育林的父亲应好友高树勋的邀请,出任河北省保安处秘书长,训练河北抗日健儿,组建8个民团。然而,当他请求率队投入华北抗日前线时,却被拒绝了,他的抗日热情再一次被浇了冷水。不得已,带着高树勋送给他的50支步枪,回到家乡永城。

  10月,大敌当前,他去南京想“找一个抗日的事干干”,在徐州恰遇机缘,被第五战区李宗仁先生和河南省政府共同委任为永城县长。一上任,他便在几位共产党员的协助下,雷厉风行地开办了两期抗日青年训练班,并向永城各个行政区派出工作团,广泛宣传和动员群众,组织民众自卫武装,在全县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为日后的抗战训练了大批干部,打下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1938年5月12日,担任永城县长的父亲率领县大队与进攻永城的日军血战竟日,但终因实力悬殊,永城于当日陷落。

  永城陷落之后,父亲与祖父争相留下抗日,最后,父亲写下“组民众 抗强敌 入共党 救国家”的誓言,与祖父泣别。

  这年9月4日,父亲谢绝了挚友池峰城将军请他留在身边任职的殷切建议,冒死秘密潜回永城,在芒砀山上,以17义士起家,比照共产党领导的萧县游击队,拉起了永城人民抗日游击队,番号为“湖西人民武装抗日义勇队第2总队第29大队”。游击队成立之后,通过夏邑太平集之役、孔庄之役、火神店夜袭、鱼山抗战、梁河洼摸敌等主要战斗,肃清土匪,消灭汉奸,队伍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芒砀山区、山城集为中心的永、夏、砀、萧四县方圆约200多华里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7月29日,父亲率领游击队配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部,在僖山伏击、阻击进犯僖山的日军,毙伤日寇300余人,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永城陷落后到与新四军游击支队建立关系期间,父亲通过亲身经历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进行对比,使得他从从思想上逐步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实现驱逐日寇、民族独立志向的决心。

  8月,父亲率部966人毅然加入新四军,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并经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之后,他如虎添翼,在党的领导下,率领新四军一总队健儿,驰骋于豫皖苏边区,狠狠打击日寇,屡建奇功,成为豫皖苏边区一支新四军抗日劲旅。10月2日起,父亲即率领一总队开赴战场。部队多次进行近战、夜战,夜间行动频繁。他们偷袭日军运输据点砀山黄口、李庄火车站,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歼灭袁楼汉奸武装王璞臣部70余人;夜袭日军大房庄据点,击毙日军横山少佐以下21人、伪军17人,烧死敌人洋马2匹,炸毁敌军火药库一座,弹药50箱,狠狠打击了日寇和汉奸的气焰,鼓舞了军民斗志。

  壮烈殉国

  1940年2月24日,一总队在磨山一带据险阻击从砀山、大房庄前来进犯的百余名日军,敌分乘7辆汽车、3辆坦克,企图对我一线部队进行突袭。一总队1团3营的勇士们与敌人激战9个小时,最终让敌人拖着被打坏的汽车和坦克,载上两汽车日军死尸落荒而逃。

  一次次的胜利,打得日寇损失惨重,驻永城的日军司令官叫嚷道:“若不打倒永城的鲁雨亭,则我们在苏豫边区就不能立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鲁雨亭总队一网打尽!”

  进入3月份,敌人分5路对我萧宿永地区实行空前的大扫荡。父亲按照支队的命令,“以其特有之豪迈的英雄气概,以其坚决而果断的行动”(彭雪枫语),指挥一总队同敌伪进行了大小20余次战斗。主要战斗有:3月16日,进袭驻萧县张寿楼之敌,予敌重创;3月19日,夜袭萧县高窑,毙敌30余;3月23日,伏击日军天皇御慰团,毙敌佐野联队长、北山大尉以下60余名,击毁敌汽车4辆;24日,迎击萧县李石林出扰之敌骑兵,毙敌60余;25日,与驻萧县王白楼之敌170人激战,毙敌20余名、马3匹;28日,进攻日军李石林据点,毙敌十余名;30日,与支队一部协同作战,毙日军160余名,击毁汽车4辆;31日,在永城阎井、蒋庄伏击日军车辆8辆,毙伤敌70名。

  这些战斗中,以23日对日军天皇御慰团的伏击战最为突出,影响最大,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士气。日军在蒋庄召开了气氛低迷的追悼仪式,直接震动了日寇高层指挥机构,使敌人更加气急败坏,恼羞成怒。

  1940年4月1日晨,鬼子集中了3000多人的兵力,分4路向一总队疯狂进攻,部署其他部队分路突围后,父亲仅率领总队直属机关和教导队200余人,在李黑楼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激战。张震将军后来说:“他本可以安全突围,但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首先安排其他首长和部队突围,他却留下坚守阵地,反复拚搏冲杀!”

  李黑楼战斗激烈悲壮,他的面部被炮弹打伤,鲜血染红了他的络腮胡子。两个老百姓冒死拿来衣服,跪求他撤出突围,而他坚决谢绝撤退。战斗直到傍晚,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只剩下几十个同志了,而且一天滴水未进。黄昏后,鬼子丢下了300多具尸体,开始撤退。就在战斗即将结束,父亲和战友们梯次撤出战场之际,突然间一颗罪恶的流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壮烈牺牲在李黑楼东门外的壕沟里!

  浩气长存

  父亲的牺牲,震惊了部队和豫皖苏边区大地。彭雪枫师长说:最大的不幸,最大的损失,最沉痛的日子,失去了亲密地战友!老百姓说“天塌下来了!”在他牺牲的第二天,在部队驻地夏邑县刘楼召开了第一次军民追悼会,台上台下哭成一片!从此,每年的4月1日,刘楼的百姓都不点火做饭,以示悼念他,直到抗战胜利。

  当远在重庆逃难的祖父鲁紫铭得知爱子牺牲的消息后,悲恸不已。他当即给彭雪枫同志写信道:“读手示不禁痛哭,不能不恸哭。父子之间,天性使然,情难自已也!悲恸之余,又多方引以自慰者尚有数点:儿为抗日死,死得其时,此其一;疆场战死,死得其地,此其二;今日入党抗日救国,为争取国家民族之自由与解放而不惜以身殉主义,此其三;我之所以教子者不过如是,儿志既遂,我愿亦偿,此其四……人生皆有死,只要死得其所,夫复何撼!”

  鲁雨亭烈士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的生和死都是为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他的一生,是燃烧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生。正如彭雪枫将军所评价的,“他是一个只知有党不知有己,只知有国不知有家的真正地出色地民族的布尔什维克的英雄!”

  父亲殉国已经75周年了,永城和原豫皖苏边区的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纪念他。雨亭的后人为了继承烈士遗志、为家乡人民做一点实事,从2009年起创办了“雨亭行动”,每年从家乡雨亭中学和雨亭小学邀请十余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以“见识、体验、奉献、成长”为主题的公益活动,现已成功举办七届。

  (作者:鲁伟漪,鲁雨亭二女儿,中共党员,1931年出生。于1949年随开封女中流亡途中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曾先后任四川省夹江县委机关党委书记、河南省辉县妇联主任、副县长、人大副主任等职。)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孟秀玲组稿)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11 14:44: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前辈的抗战之九:抗击日寇 保卫家园

下一篇:前辈的抗战之十一:永城抗日烽火的助燃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