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山河记忆 青史永存》——第19个省,重回贵州(3),第206站
2017-06-08 08:33:29  来源: 燕赵铁骑勇士  点击:  复制链接

  环行中国,缅怀先烈,看望各省抗日老兵爷爷的行程抵达贵州省晴隆县,这里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公路——24道拐抗战公路。

  历史的脚步走远了,抗日战争的硝烟也已经散去,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创伤,时间久了,伤口愈合了,但心灵的创伤永远无法抚平,时间长了,我们包容了一切,但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永远都不要忘记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惨无人寰的灾难,我们要世代铭记抗战的历程,勿忘国耻,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此为鞭策。从历程中弘扬抗日民族精神和先烈的事迹,以此为传承。

  历史照亮未来,走进24道拐抗战公路和盘江铁索桥遗址,走进这里,走进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中......

  二十四道拐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它是抗战公路,也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二十四道拐公路,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

  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

  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

  现在的24道拐公路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自驾车慕名而来,因为这条路通往山下的距离短,当地人也会走这条路。

  如今的路面依然是原始的砂石路,比较颠簸,这深深的印证着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第一道拐在山下,蜿蜒盘旋而上,一直到最后一道湾24拐

  这是普通的一条蜿蜒前行的山间公路,无论地势的海拔和危险程度以及S弯的数量都不最多的,满载着抗日物资的卡车驶过的印痕和抗日先烈走过的足迹,使得这条普通的山路,成为特殊的公路。抗日民族精神闪耀着,历史的印痕见证着,铭记历史,这是一条不朽的神迹!

  远征路——24道拐抗战公路和盘江铁索桥

重达几吨重的石碾全凭人拉

  盘江铁索桥遗址位于:关岭县和晴隆县之间的盘江。现在下游修建水电站,使得水位上升,水面离桥水平面只有1米多的距离。

  盘江铁索桥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处。东西两岸相距约80米,水流急湍。明崇祯四年(1631年)贵州按察使朱家民倡议建铁索桥,冶大铁链数十条贯于两岸岩石间。其上横铺木板两重,厚约27厘米,阔约3米。两边架设高约3米的网状链条护栏,桥头附有方便行旅休憩、避雨的楼堞设施。据徐霞客现场观察,该桥“望之缥缈,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百群,皆负重而趋”。清代曾多次修建,在河岸叠以大木,镇以巨石,参差使成拱状,将链板牢牢托住。并附有盾栏、版屋。由是行人可鱼贯而越,较前又胜一筹。两岸古树阴森,碑石兀立,琳宫缥缈,辉煌掩映。前人视为“千寻金锁横银汉,百尺丹楼跨彩凤”的黔中胜迹。

  现在这座盘江铁索桥是60多年前美军1880工兵营架设的,桥体的钢梁是当年从美国运来的,桥上铺的木板的宽度则刚好是当年的雪佛兰3吨卡车的宽度。而它自古以来的重要性,可以从桥头岩壁上的石刻看出,那里刻着“盘江飞渡,力挽长河,桥横银汉”12个大字。

位于岸边的碉堡

桥头的碉堡!

  1941年6月,盘江桥遭遇到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大规模轰炸,日军接连7天持续空投炸弹,盘江桥身受重创。

  抗战路和远征路只是一条路的名称,但名称里面有故事,故事里面有人物,人物里面有事迹,事迹汇聚成精神!

  从抗日战争的历程中,铭记艰辛的来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感恩抗日老兵!让历史照亮未来!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22-12-22 15:09: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兵,我们来了!--- 益阳志愿者团队看望住院抗战老兵

下一篇:爷爷的大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