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2018-05-30 10:13:48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卧碑

三光铁证陈列室

下沉广场

黑色花岗岩冤魂墙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倴城北6.5公里,潘家戴庄村东南。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

  纪念馆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潘家戴庄惨案发生于1942年12月5日。12月4日,驻防今滦县张各庄的日军骑兵队,得知我第一区队在程庄一带活动的消息,立即纠集张各庄、司各庄据点日伪军连夜奔袭。12月5日,以驻张各庄日本骑兵队长铃木信为首的日伪军250余人,按日军第27师团、第27步兵团少将铃木启久命令所属第一联队骑兵队“彻底肃正该村庄”(铃木启久《我在冀东任职期间的军事行动》),对潘家戴庄的百姓实施报复行动。一天功夫,屠杀无辜群众1280人,烧毁房屋千余间,财物被抢劫一空。杀人现场惨不忍睹,30名婴儿被摔死在碌碡上,60名孕妇惨遭杀戮,27户被杀绝,31户只剩孤儿寡母。日伪军采取了枪挑、棒打、活埋等极其残暴的手段,制造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地区最大的“千人坑”大惨案。

  195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公开审判铃木启久等8名日本战犯,惨案幸存者代表周树恩应邀出庭作证。

  1952年,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同胞纪念塔”;

  1967年,滦南县增建纪念馆,陈列惨案遗物;

  1971年,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纪念塔迁至“千人坑”惨案遗址处,更名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日纪念碑”,

  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 1991年7月7日,滦南县人民政府对大惨案遗址纪念碑进行了重修。

  1997年11月,由省、市、县共同投资兴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2000年12月9日正式开馆。

  纪念碑

  卧碑

  纪念碑底座占地17.8平方米,碑身高13.5米。碑正面刻着“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士纪念碑”15个大字。另建碑亭1座,上面刻有碑文。一堵碑墙横亘于左右两门中间,碑墙上镌刻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邑人刘永刚书)九个行书大字。

  碑墙内侧,黑色大理石上镌刻《潘家戴庄惨案记事碑文》。碑文详细记述了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以及1942年12月5日,日伪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的经过。

  碑墙北面,是悼念广场。广场北侧中央,一汉白玉卧碑,上镌原冀东军区司令员萧克题写的“潘家戴庄惨案纪念碑”九个描金行书大字。卧碑后黑色花岗岩衬墙上刻“1942年”和“遇难1280人”两组醒目数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而衬墙正中的错台缺口,隐喻着遇难者的呐喊和控诉。

  殉难烈士纪念碑

  “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士纪念碑”底座占地17.8平方米,碑身高13.5米。碑正面刻着“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士纪念碑”15个大字。另建碑亭1座,上面刻有碑文。根据惨案情况,同时建一座长35.5米、宽1.9米和一座长6.3米、宽4.3米的长方形合葬墓及一座直径为2.1米的圆型合葬墓,一个碌碡置于墓旁(摔孩子证物)。纪念碑坐落在中间偏南处,碑亭在中间偏北处。整个纪念碑占地1764平方米。1976年毁于大地震。

  遗址纪念碑

  碑座为钢筋水泥结构。纪念碑高18米,正面书“潘家戴庄千人坑惨案殉难同胞纪念碑”。背面书“血海深仇,永世不忘”。纪念碑北面,有一座高5米、宽4米的纪念屏,屏芯镶嵌的黑色大理石上刻有“血海深仇,永世不忘”的铭文(采用1952年纪念塔铭文)。

  纪念馆

  纪念馆占地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 ,坐西朝东,西面有展室6间,北有展室3间,待客室2间,办公室1间。纪念塔坐落在纪念馆中间偏东处。展室中陈列着当年日寇杀害我同胞使用的锹、镐、扁担等凶器以及被害群众的被褥、衣服等遗物和死者尸骨等。还有反映当时惨案情景和人民斗争场面的宣传画、泥塑、实物照片和幸存者照片等100多幅。

  序厅

  序厅正面是宽14米、高3.4米的巨幅电脑喷绘,整个画面以电影蒙太奇技法,将真实的文物资料予以组合展示。画面主体是惨案幸存者周树恩当年在特别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时的半身照片,他的背后是铺天盖地的一页页控告书,这些控告书是由惨案幸存者、目击人和遇难家属写的,详述着惨案经过,控告书上排满了村民的手指印,鲜红如血,触目惊心。画面下方是采自纪录电影《铁证》中一个真实的镜头,一位幸存老妇面对累累尸骨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画面右下角,是惨案策划者、日本战犯铃木启久受审时跪地谢罪的照片,他的背后是受审纪录,记载着他的犯罪经过,面前是他的认罪书。两侧,西侧一幅是人民悼念死难者,东侧一幅是日本参观团来此谢罪的巨幅照片。厅中央又设卵石槽、卧碑,镌刻前言,空间分割合理。整个序厅气势恢宏,资料真实,组合巧妙,直接切入主题,拉开了陈列展览的序幕。

  第一展室,陈列了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的大量实物资料。第二展室是“正义审判”与“警钟长鸣”内容。第三展室是实景陈列。展示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发掘的部分惨案现场。被发掘的17.6米的惨案长坑内,21具惨死者尸骨的形态惨不忍睹,这些白骨有的是身首分离;有的是亲人相抱;有的是萎缩在胎盘中的胎儿;有的是被钝器砸扁的儿童头颅;有是张着大嘴似在叫骂,似在呐喊,似在控诉。第四展室是长坑未发掘部分,但在施工中又发现四具骨骸,就地进行了保护。

  陈展内容紧扣主题,资料运用详略得当是辅助陈列的主要特色。辅助陈列由东西两个展厅组成,西侧展厅第一部分为“疯狂侵略”,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资料,揭露了“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在冀东和在滦南其他地区实行“三光政策”进行疯狂侵略的野蛮暴行;第二部分为“三光铁证”,以模型、实物、图片等陈展语言,向观众介绍了潘家戴庄“千人坑”大惨案的前后经过,使人如临其境,触目惊心。东侧展厅前段是第三部分“正义审判”,主要反映了崔新庄子复仇战斗大捷以及解放后参与潘家戴庄惨案的日伪特务落入法网和1956年铃木启久接受审判的情况。第四部分“警钟长鸣”,简介了历次建塔、建碑、建馆和利用惨案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内外人士凭吊的情况。四个部分全部以惨案为中心组织材料,主题鲜明,衔接紧凑。

  二层是辅助陈列,集惨案、遗址、纪念三位一体。顶部的中心屋架造型,使人联想到潘家戴庄被三天三夜大火焚烧后的残垣断壁;两端高悬的大铁钟,警示人们勿忘国耻。主馆正面灰色檐口、白色墙面,粗犷的磨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

  展厅

  西侧展厅第一部分为“疯狂侵略”,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资料,揭露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在冀东和在滦南其他地区实行“三光政策”,进行灭绝人性的野蛮暴行;第二部分“血腥镇压”,以模型、实物、图片等陈展语言,向观众介绍了潘家戴庄“千人坑”大惨案的前后经过,使人如临其境,触目惊心。

  东侧展厅前段是第三部分“正义审判”,主要反映了崔新庄子复仇战斗大捷。解放后,参与制造潘家戴庄惨案的日伪特务落入法网和1956年铃木启久接受审判的情况。第四部分为“警钟长鸣”,简介了历次建塔、建碑、建馆和利用惨案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内外人士凭吊的情况。

  冤魂墙

  冤魂墙,高24米宽168米,正中的错台缺口,隐喻着遇难者的呐喊和控诉。在黑色大理石的墙面上,分姓氏、性别、年龄刻写着1280名遇难村民的姓名。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又表示了对遇难者的悼念。

  主馆

  主馆为二层楼房,长57米,建筑面积1661平方米。 仰望主馆中心屋架造型,可想到潘家戴庄三天三夜大火后的残垣断壁,两端高悬的大铁钟,象征着警钟长鸣,教育后人勿忘国耻。黑色花岗岩冤魂墙所刻1942和1280醒目大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

  一楼的主馆为半地上、半地下结构,此处的尸骨陈列馆,是馆中之馆。埋人长坑遗址,坑长45.9米、宽5.7至6.1米不等。北侧有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题写的“潘家戴庄惨案遗址”八个行书大字。在尸骨陈列馆东侧的发掘区103平方米范围内,原状陈列着21具尸骨,有成年男性7例、女性2例、未成年人12例。当时发掘时出土的良民证、手镯等40多件文物也一并陈列着。西侧为长坑保护区,是将原长坑范围外沿用砖砌形式,对未发掘部分进行了防护处理。施工中发现的5例尸骨,也就地予以保护展示。

  下沉广场

  陈列馆南侧是下沉广场,迎面那堵由黑色花岗岩砌就的冤魂墙上,按姓氏、性别、年龄刻写着遇难者姓名。这1280名遇难同胞中有女性672名,儿童385名,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还不满1周岁。这里用铁的事实,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主馆东南为埋人长坑,西南为合葬墓。

  影视厅

  影视厅放映的《历史的血证》,声情并茂的解说,珍贵的历史画面,又从另一视角,反映了潘家戴庄惨案情况,警示人们: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团结奋斗,振兴中华。

  惨案遗址

  潘家戴庄惨案遗址此陈列为原址原状陈列,是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冀东地区制造“千人坑”大惨案的真实写照。惨案遗址长45.9米,宽5.7至6.2米不等,局部发掘面积103平米。埋人长坑内实景陈列着21例形态各异的尸骨。其中成年人9例,未成年人12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被钝器类击打致死,有的被刀斧砍断肢骨,有的被火烧活埋,挣扎呼喊之状可见,有的依偎重叠一起,惨不忍睹。坑内原物陈列着银手镯、戒指、耳环、纽扣等遇难者遗物及日军残杀和平居民用的铁凶器等30余件。

  建筑布局

  建筑规划

  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主馆展览面积1260平方米,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停车场、绿地、记事碑、悼念广场、纪念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从东至西有影视厅、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白色墙面、粗犷的蘑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

  主馆为二层楼房,长57米,建筑面积1661平方米。一层楼覆盖惨案长坑,属于半地上半地下建筑。二层楼是惨案系列展览,房顶两侧分别为高19米的警钟。中间是高24米的水泥框架,象征着被烧毁的残墙断壁。

  内部展室包括序厅、主厅、尾厅和音像放映厅。馆内现有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4件。其中有杀人魔王佐佐木二郎使用过的战刀,日寇压死儿童的捶布石,尖兵报社用过的石印石,日军挑死孕妇的大石槽和至今仍清晰可见子弹痕和刺刀迹的小铁门。

  设计视觉

  纪念馆结合地形的特点,采用不对称布局,将主入口设在道路一侧,墙上书有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题写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馆名,入口广场用导向性很强的大台阶把人流引向由6米高石墙围合的半封闭院落,院落中形成一种情绪与空间的转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沿台阶向上入口处,树立着一组中英文写的纪念碑文,表明时间、事情与纪念馆建设主题。内庭院中墙面沉重、封闭,突出其质感与肌理,表现出一种纪念尺度,一种历史的沉重感,重现历史片段(一丈高的潘家大院围墙)。地面由不规则的青石板与卵石铺成极富冲击感的“爆炸形”。中心设置枯树雕塑,整个院落给人一种寸草不生的荒凉感,空旷、寂静、萧瑟……

  由院落进入主馆的序厅,再由序厅向下半层,步入表现惨案整个发生过程的一层展厅。展厅顶部均涂为灰色,展厅内全部采用人工照明,在满足展品照度的前提下,尽量压低展厅内的照度,采用声、光、电等展示手段,让观众感到气氛恐怖、压抑。二层展厅表现惨案后潘家峪人民及复仇团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内容。尾厅展示了今日潘家峪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展厅顶部涂为红色,形成与一层主展厅空间强烈的明暗对比,喻示由黑暗走向光明。步出展览厅到达二层平台,观众可凭栏远眺河对面的惨案发生地“潘家大院”的全貌,凭吊死难的同胞,也可以进入放映厅观看保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音像资料。

责任编辑:谢妙 最后更新:2018-05-30 10:19: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冀东烈士陵园

下一篇: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